1
|
《非均衡配额经济学》的理论贡献 |
吕政
|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2
|
当代西方经济学均衡论与非均衡论之争及实质 |
郭其友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3
|
经济学的革命——垄断竞争动态非均衡分析 |
柳欣
|
《南开经济研究》
|
1988 |
1
|
|
4
|
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发展理论评述 |
刘石成
|
《兰州学刊》
|
2004 |
1
|
|
5
|
以主流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转轨经济——读袁志刚先生的《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 |
陆铭
|
《学术界》
CSSCI
|
1999 |
0 |
|
6
|
市场非均衡经济学:一种新的经济模型 |
周承娟
|
《科学与管理》
|
1998 |
0 |
|
7
|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非均衡供给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肖亚歌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8
|
社会主义经济学:非均衡学派与短缺经济学 |
约.范布拉班特
邵建云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3
|
|
9
|
试论非均衡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
姚卫东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1
|
|
10
|
中国宏观经济学对西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革命——谈“货币政策与金融机构激励相容”理论与“公共产品市场非均衡”理论的经济学意义 |
高连奎
|
《商展经济》
|
2023 |
1
|
|
11
|
对现代经济学中的非均衡分析——兼与一些流行观点商榷 |
刘开云
|
《经济问题探索》
|
1985 |
0 |
|
12
|
论非瓦尔拉均衡经济学 |
袁志刚
|
《世界经济文汇》
|
1987 |
0 |
|
13
|
我国非均衡经济分析的良好开端——值得关注的几部经济学新著 |
单福东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4
|
对策论与经济学──“纳什均衡”简介 |
史晋川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1
|
|
15
|
混沌经济学的非线性探索 |
王梅
武杰
|
《系统辩证学学报》
|
2004 |
1
|
|
16
|
非标准分析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
韩俊峰
韩伟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
2005 |
5
|
|
17
|
企业并购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宋冬林
金成晓
|
《经济研究参考》
|
1999 |
4
|
|
18
|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
周博文
宋士强
郭念柱
王超
|
《犯罪研究》
|
2015 |
5
|
|
19
|
明斯基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
李黎力
|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20
|
公共组织学习的动因、演进与边界的经济学分析 |
刘霞
张小进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