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视野下文化品牌建设研究——以河东文化为例
1
作者 杨茜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0期173-176,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资源,更是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从法律层面出台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对于赓续中华文明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河东文化为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资源,更是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从法律层面出台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对于赓续中华文明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河东文化为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河东文化资源的特色与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品牌建设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和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障下的文化品牌建设,不仅有利于保护中华文化多样性和连续性,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能够盘活当地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繁荣,文章对其他地区打造文化品牌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文化品牌建设 河东文化 有效策略
下载PDF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的形成与问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中心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超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120-126,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和实施,不仅促成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基本完成,也奠定了国家依法开展文化遗产行政的基础。该法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对有形和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扩展到了对无形的非物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和实施,不仅促成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的基本完成,也奠定了国家依法开展文化遗产行政的基础。该法将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对有形和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扩展到了对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并意味着国家文化政策完成了从"文化革命"朝"文化保护"的方向转换。本文在评析该法出台的时代背景、立法进程、立法宗旨以及经由该法建立的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将其与日本《文化财保护法》及相关制度进行初步的比较法学研究,希望突显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的特色和问题,并为中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和进一步改进提供必要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律体系
下载PDF
略论我国传统知识保护法律制度——兼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游志能 陈小华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11,共4页
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做了很多履约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2011年,我国颁布并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对加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但分析我国传统知识保护制度,特... 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做了很多履约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2011年,我国颁布并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对加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但分析我国传统知识保护制度,特别是传统中医药知识保护制度,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存在潜在的法律冲突、立法理念不足以及惠益分享机制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知识 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视野下的博物馆工作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诚 《科技视界》 2017年第31期4-5,3,共3页
博物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重要实施主体,应当全面守法和积极守法。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博物馆应当积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和历史,更应当潜心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博物馆应当... 博物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重要实施主体,应当全面守法和积极守法。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博物馆应当积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和历史,更应当潜心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博物馆应当策划更多更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览,大胆试行展演结合办展模式,延伸相关社会服务,包括设计、编辑、推广、发行策展图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律实施 博物馆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研究——兼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马铮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4-87,共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应区分为权利主体和保护主体。保护主体具体包括政府、商界、学界、媒介和中介组织。保护主体权利义务的准确定位,对非遗的实际保护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配套法律规范,使保护主体的职能在法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应区分为权利主体和保护主体。保护主体具体包括政府、商界、学界、媒介和中介组织。保护主体权利义务的准确定位,对非遗的实际保护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配套法律规范,使保护主体的职能在法律框架内得以明确。同时,保护主体中构建第三方中介组织,以增强民间自治保护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主体 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民族文化自觉的法律确认与时代呼吁——写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一周年之际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安新 邓江凌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9-24,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一年多以来,并没有引起学界和民间的强烈反响,政府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引起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更深层次的关注,本文对该法的重大价值作了阐述,对该法的三个"凸显"和三个"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一年多以来,并没有引起学界和民间的强烈反响,政府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引起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更深层次的关注,本文对该法的重大价值作了阐述,对该法的三个"凸显"和三个"注重"作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回应现状的时代呼吁,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三个"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 三个凸显 三个注重 三个期待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下的“民间文学艺术权”实证研究——以南音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志强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1年第6期11-17,共7页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施行,"民间文学艺术权"得到了立法确认,无论对我国履行国际公约义务,还是对创造民间文学艺术的民族、社区、部落和个人而言,均意义重大。但现有立法仅为框架性规定,其价值取向下的技术系统仍...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施行,"民间文学艺术权"得到了立法确认,无论对我国履行国际公约义务,还是对创造民间文学艺术的民族、社区、部落和个人而言,均意义重大。但现有立法仅为框架性规定,其价值取向下的技术系统仍然欠缺。以现有行政区划为格局的公法属性保护机制,无法完全适应保护文化区域内的流动性民间文学艺术。因此,构建符合"民间文学艺术权"私法属性的跨行政区权利运行机制是权利得到落实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学艺术权 南音
下载PDF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兼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小慧 《海峡法学》 2011年第4期52-57,共6页
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文化兴国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也于2011年6月生效,文化产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之契机。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仍存在某些观念错误、宣传定位偏差、商业开... 十七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文化兴国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也于2011年6月生效,文化产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之契机。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仍存在某些观念错误、宣传定位偏差、商业开发误入歧途的状况及法律规范笼统、不尽合理及缺失的情形。未来"非遗"保护,应适当考量引入类似"正史"、"野史"双轨并存的"非遗"运作模式、调整宣传策略,吸纳新生力量充实"非遗"传承人队伍,进一步完善相关"非遗"法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兴国 物质文化遗产 商业开发
下载PDF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视角 被引量:4
9
作者 谢重阳 白玉 黄承超 《技术与市场》 2011年第12期148-149,共2页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重要性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现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视角下,提出保护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保护 对策
下载PDF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2
10
作者 卓元卉 《龙岩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填补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立法空缺。该法承袭了国际公约的精神和要旨,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保障该法立法目的的顺利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填补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立法空缺。该法承袭了国际公约的精神和要旨,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保障该法立法目的的顺利实现,必须针对保护工作的各环节制定具体的规范,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加强对传承人的扶持,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充分发挥生产性保护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
下载PDF
国际文化遗产法视域下的非遗保护国际标准--兼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薇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结合国际文化遗产法这一领域的兴起并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章提出非遗保护的国际标准问题,即“人权”“相互尊重”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因应非遗传承以人为依托的特点,这三项国际标准之于非遗保护的意义分别指向人的本... 结合国际文化遗产法这一领域的兴起并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章提出非遗保护的国际标准问题,即“人权”“相互尊重”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因应非遗传承以人为依托的特点,这三项国际标准之于非遗保护的意义分别指向人的本体、人际关系和代际关系。《非遗公约》丰富的国家实践已表明,尊重人权是公约各项原则的根本,相互尊重是具有根本性地位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工作的行动目标。“十四五”规划已将非遗保护列为我国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适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十年以及《非遗公约》生效十五年,重视《非遗公约》的解释问题并使之与我国法律进一步对接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文化遗产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物质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标准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视野下的高校图书馆工作探索
12
作者 徐诚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年第17期31-32,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以守法为基本形式。高校图书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重要实施主体,应当全面守法和积极守法。在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参与政府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也可以自行组织非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以守法为基本形式。高校图书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重要实施主体,应当全面守法和积极守法。在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参与政府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也可以自行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在提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当善于且勇于行使建议权,体现较高的建议水平;在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与科研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当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馆藏文献和其它条件,运用口头宣传、书面宣传、直观宣传等方式,传播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律实施 高校图书馆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四大亮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春梅 《江淮法治》 2011年第11期33-33,共1页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表决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且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突出了四大亮点,即保护、开发、传承、调查。
关键词 物质文化 遗产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下载PDF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有关建档保护内容的思考
14
作者 徐芳 《办公室业务》 2018年第9期67-68,共2页
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有关建档保护的内容为背景,结合建档保护的内涵和意义,从加强业务建设、宣传建档成果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工作。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建档保护
下载PDF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评介
15
作者 田芙蓉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1年第6期59-61,72,共4页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源于农耕文明,靠口传心授等方式传承的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及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冲击,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存续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早在十年...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源于农耕文明,靠口传心授等方式传承的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及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冲击,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存续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此,早在十年前我国即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开始起草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遗产 评介 全球化进程 发展趋势 农耕文明
下载PDF
依法保护·重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16
《福建艺术》 2011年第2期79-79,共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非遗法》是继《文物保护法》颁布近30年来,文化领域的又一部重要法律。
关键词 物质文化 遗产 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物保护法》 意义 里程 传承
下载PDF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重要精神及其对完善中国非遗法治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云霞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对非遗保有主体权益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他基本文件中蕴含的重要精神。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在非遗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对非遗保有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 对非遗保有主体权益的尊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他基本文件中蕴含的重要精神。中国自加入公约以来,在非遗法治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存在对非遗保有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修订和相关法治建设中,确立保有群体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关注他们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并在保有群体和外部使用者、开发者之间建立非遗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以期更好地调动各方保护利用非遗的积极性,实现非遗保护传承的共治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物质文化遗产 权益保障 惠益分享
下载PDF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 被引量:3
18
作者 詹一虹 赵禹晨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3期472-480,共9页
旅游开发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顺应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评估旅游开发适宜性是开发工作的首要前提。通过引入WSR系统方法论,建立民间文学类非遗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和应用性评分表,对湖北省内9项国家级非遗和7项省级... 旅游开发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顺应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评估旅游开发适宜性是开发工作的首要前提。通过引入WSR系统方法论,建立民间文学类非遗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和应用性评分表,对湖北省内9项国家级非遗和7项省级非遗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第I类非遗得分较高,具有丰富的物理、事理和人理条件,适宜旅游开发;②第Ⅱ类非遗应在补齐产品衍生性、游客体验性和可展示性等短板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③第Ⅲ类非遗需在强调“保护为先”的原则下,对其经济价值适度挖掘,同时探索非遗传承的多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适宜性 评价体系 WSR系统方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法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兆荣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财产”的一种遗留,与文化人类学存在逻辑关系——不仅是字面上“类同”,更是作为人类文化表述、呈现和延续的一种“存在形态”。因此,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事实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财产”的一种遗留,与文化人类学存在逻辑关系——不仅是字面上“类同”,更是作为人类文化表述、呈现和延续的一种“存在形态”。因此,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必要而且必须。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单列”类型的产生,在知识形制、方法论方面就与民俗学、人类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人类学 逻辑关系 文化表述 存在形态 民俗学
下载PDF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制度运行检视与本土化构建
20
作者 黄捷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8,共1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关键举措之一。在实践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人”,并呈现传承人的断层危机、传承人欠缺自主品牌的保护意识、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次创造的能力较弱和特色保护机制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关键举措之一。在实践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无人”,并呈现传承人的断层危机、传承人欠缺自主品牌的保护意识、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次创造的能力较弱和特色保护机制缺失等现象,亟须予以解决。现行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欠缺理性构建、传承人难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传承人获得利益分享的空间受限和现行法对传承人的保护不完备等问题凸显出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的不足。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保护制度运行实践,可以通过厘清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准、突破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保护范围、探索本土化的利益分享制度和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的本土化设计等举措,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保护 利益平衡 知识产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