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切韵序》《音辞篇》看陆法言、颜之推的“正音”观
1
作者
侍建国
《语言学论丛》
2021年第1期234-256,共23页
本文通过比较《切韵序》和《音辞篇》关于南北韵部和声母的差异,对《切韵》性质提出另一种看法:它反映陆法言、颜之推的“正音”理念,所依据的是隋朝被认可的文人“读书音”。陆、颜在这个框架内对南北古今的语音差异采取了“析异不判...
本文通过比较《切韵序》和《音辞篇》关于南北韵部和声母的差异,对《切韵》性质提出另一种看法:它反映陆法言、颜之推的“正音”理念,所依据的是隋朝被认可的文人“读书音”。陆、颜在这个框架内对南北古今的语音差异采取了“析异不判同”的原则:一方面指摘这些差异与“正音”不合,以彰显“正音”具有“剖析毫厘,分别黍累”的析异功能;另一方面对体现音类混并的时音变异,陆、颜并不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序》
《音
辞
篇》
正
音
观
规范理念
析异法
原文传递
从《颜氏家训》看南北朝时期南北声母的一些差异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冠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6,共7页
《颜氏家训》中的《音辞篇》和《书证篇》,揭示了南北朝后期南北语音方面的某些差异,就声母而言,有唇音、舌音方面的问题,也有齿音、牙音和喉音方面的问题。同时,有些声母的南北差异被颜之推忽略了。
关键词
南北朝
《音辭篇》
《书证
篇》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切韵序》《音辞篇》看陆法言、颜之推的“正音”观
1
作者
侍建国
机构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中文系
出处
《语言学论丛》
2021年第1期234-256,共23页
文摘
本文通过比较《切韵序》和《音辞篇》关于南北韵部和声母的差异,对《切韵》性质提出另一种看法:它反映陆法言、颜之推的“正音”理念,所依据的是隋朝被认可的文人“读书音”。陆、颜在这个框架内对南北古今的语音差异采取了“析异不判同”的原则:一方面指摘这些差异与“正音”不合,以彰显“正音”具有“剖析毫厘,分别黍累”的析异功能;另一方面对体现音类混并的时音变异,陆、颜并不看重。
关键词
《切韵序》
《音
辞
篇》
正
音
观
规范理念
析异法
Keywords
Qieyun Xu
Yinci Pian
accepted pronunciation
hypothetical correctness
sound differentiation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从《颜氏家训》看南北朝时期南北声母的一些差异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冠才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6,共7页
文摘
《颜氏家训》中的《音辞篇》和《书证篇》,揭示了南北朝后期南北语音方面的某些差异,就声母而言,有唇音、舌音方面的问题,也有齿音、牙音和喉音方面的问题。同时,有些声母的南北差异被颜之推忽略了。
关键词
南北朝
《音辭篇》
《书证
篇》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切韵序》《音辞篇》看陆法言、颜之推的“正音”观
侍建国
《语言学论丛》
2021
0
原文传递
2
从《颜氏家训》看南北朝时期南北声母的一些差异
刘冠才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