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诗中人称代词的英译问题——以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为例
1
作者 李委凊 陈彩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8-162,共5页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基于自己对原文的解读,根据翻译目的,通过目的语的词语、句式来传递源语所蕴含的意义。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对译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译文的效果。从唐代诗人崔护的七言绝句《题都城南庄》几个版本的翻译中可见,...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基于自己对原文的解读,根据翻译目的,通过目的语的词语、句式来传递源语所蕴含的意义。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对译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译文的效果。从唐代诗人崔护的七言绝句《题都城南庄》几个版本的翻译中可见,不同译者对人称代词不同角度的处理会导致诗文意义传递效果的迥然不同。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强调翻译,即翻译意义,又要强调译者的重要性,即强调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人称代词 译者 主体性 《题都城南庄》
下载PDF
叙事策略:《题都城南庄》英译分析
2
作者 胡富茂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唐诗《题都城南庄》从叙事学角度看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叙事策略,从叙事时间、叙事物象、叙事逻辑、叙事情感表现四个方面比较《题都城南庄》五个英译文本的叙事特点复现质量,认为孙大雨、文殊的译文要优于其他三种。
关键词 叙事学 叙事策略 英译比较 复现质量 《题都城南庄》
下载PDF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域中的《题都城南庄》
3
作者 贾晓珍 陶水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9-61,65,共4页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以仅有的28个字隐匿着诗人丰富而细腻的心理活动及其情感变迁过程,若是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去分析,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交织着强烈的"情"与"礼",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冲...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以仅有的28个字隐匿着诗人丰富而细腻的心理活动及其情感变迁过程,若是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去分析,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交织着强烈的"情"与"礼",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冲突。为了协调冲突,诗人规训于"自我—理智"的调节,从而实现了本能欲望的"升华",创造出了《题都城南庄》的千古绝叹,也使得我们可以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诗人美好情感遗失的无限惆怅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都城南庄》 人格结构理论 情感与礼义 欲望升华
下载PDF
接受美学下《题都城南庄》两英译本的评析
4
作者 宋延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4X期25-26,共2页
对于《题都城南庄》这首古诗,其翻译存在着不同的英文版本,本文拟在接受理论下分析探讨该古诗的两个英文译本,以期在现今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对汉古诗翻译的本质和功用有一个更合理的认识,给汉古诗英译的实践提出一个新的方向和... 对于《题都城南庄》这首古诗,其翻译存在着不同的英文版本,本文拟在接受理论下分析探讨该古诗的两个英文译本,以期在现今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对汉古诗翻译的本质和功用有一个更合理的认识,给汉古诗英译的实践提出一个新的方向和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都城南庄》英译本 接受美学 评析
下载PDF
崔护《题都城南庄》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5
作者 廖巧云 《科教导刊》 2012年第2期154-155,共2页
众多学者都对古诗英译有自己的看法,其标准也随之多样化。本文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唐诗《题都城南庄》的英译本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希望为我们认识古诗翻译理论与实践方法提供新的角度。
关键词 功能语言学 古诗英译 《题都城南庄》
下载PDF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崔护《题都城南庄》赏析
6
作者 黄亚婷 《学语文》 2012年第6期37-37,共1页
有些故事放在舞台上,或许绚烂,或许惘然,却总逃不了落幕。落幕是短暂的时间点,而故事的意蕴却是永恒的缠绵。读罢,若有相似的体验,那感觉就犹如酒逢知己,大有陪君醉笑三万场的快意。
关键词 《题都城南庄》 崔护 时间点 故事
下载PDF
人面桃花,物是人非——《题都城南庄》
7
作者 沈喜阳 张朵拉(图) 《课外生活》 2022年第6期16-19,共4页
三月桃花正盛开,非常艳丽。在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桃花就被诗人吟唱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意思是说朵朵开放的桃花,如同鲜艳明亮的火花。有一副劝学的对联也说:"何物动人,二月桃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 三月桃花正盛开,非常艳丽。在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桃花就被诗人吟唱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意思是说朵朵开放的桃花,如同鲜艳明亮的火花。有一副劝学的对联也说:"何物动人,二月桃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本期我们一起来学习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看看这位诗人是怎么写桃花和美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面桃花 《题都城南庄》 崔护 物是人非 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 《诗经》 劝学
原文传递
唐诗《题都城南庄》英译文的语篇功能对比分析
8
作者 罗庆媛 《学园》 2018年第7期114-116,共3页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从文献看,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的研究已不少,但把它应用于古诗英译方面的探讨并不多见。本文拟从韩礼德的语篇功能入手,分析唐诗《题都城南庄》的几...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从文献看,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的研究已不少,但把它应用于古诗英译方面的探讨并不多见。本文拟从韩礼德的语篇功能入手,分析唐诗《题都城南庄》的几种英译文,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来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功能 主位 衔接 《题都城南庄》
原文传递
题都城南庄
9
作者 漠野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4年第4期52-53,共2页
注释: 1.崔护,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省定州市)人。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曾任京兆尹、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等职。其诗精练婉丽,语言清新。《全唐诗》存其诗六首,皆称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脍炙人口,流传最广。
关键词 《题都城南庄》 《全唐诗》 御史大夫 定州市 河北省 节度使 崔护
原文传递
题都城南庄
10
作者 崔护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 2010年第12期35-36,共2页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题都城南庄》
原文传递
论“人面桃花”的文化意蕴
11
作者 赵长杰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8-90,共3页
人面桃花的故事屡见明清小说、戏曲当中,其源出自唐诗《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这个动人的故事得以长期流传和搬演,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中国文人的"人面桃花"情结;其二,文学形式的演进规律和商贾娱乐文化的推动。
关键词 《题都城南庄》 人面桃花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趣仿古人诗
12
作者 郭磊 《语文知识》 2006年第7期8-9,共2页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清朝顺治年间,江南巡抚秦世桢很有作为,素有“铁面”之称。而继任者李成纪不理政务,整日醉醺醺的,人称“糟团”。于是有人改崔护诗贴在...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清朝顺治年间,江南巡抚秦世桢很有作为,素有“铁面”之称。而继任者李成纪不理政务,整日醉醺醺的,人称“糟团”。于是有人改崔护诗贴在墙上:“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团两不同。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团日日醉春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古诗仿写 中学 语文 文学知识
下载PDF
城南庄——人民政协的起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戎章榕 《福建党史月刊》 2010年第3期33-35,共3页
这不是那个唐代诗人崔护笔下"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城南庄,这个城南庄地处晋冀交界的崇山峻岭的一个小盆地中,别看它小,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位置太重要了——它是新政协的策源地,是新中国的发祥地。
关键词 人民政协 《题都城南庄》 人面桃花 唐代诗人
原文传递
唐代踏春诗的传说
14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I0016-I0016,共1页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流传了千百年,为后人广泛传诵。这其中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关键词 《题都城南庄》 传说 唐代 传奇色彩 桃花 故事
下载PDF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桃花·杏花·梨花》赏读
15
作者 赵国泰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3年第2期32-33,共2页
中伏梢头,鱼庄席次,建军先生探囊出一纸,说是江鹄之诗,题作《桃花·杏花·梨花》,命余为之品题。吟赏再三,思之数四,余遂绾云:诗是好诗,花乃美神。洵有完璧之质,不无微瑕之憾:浑然嘉木之姿,别见骈枝之逸。观夫全诗... 中伏梢头,鱼庄席次,建军先生探囊出一纸,说是江鹄之诗,题作《桃花·杏花·梨花》,命余为之品题。吟赏再三,思之数四,余遂绾云:诗是好诗,花乃美神。洵有完璧之质,不无微瑕之憾:浑然嘉木之姿,别见骈枝之逸。观夫全诗,审谛诸元,作品式取象征之体,技主比喻之属。稍形隐括,略具四喻:一日引喻。此喻乃率由喻体或本体引出另一方之比喻者。开篇诗云:“每个春天/贵兴院予里三棵树/开着桃花杏花梨花/一连三个春天/贵兴女人给他生个女娃”。盖三花引三女,三女映三花,显系吾华风物,俱经往哲手眼。咏桃花,唐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不云乎:“去年今日此门中,人而桃花相映红。”咏杏花,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不云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咏梨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花 桃花 梨花 《题都城南庄》 赏读 《游园不值》 叶绍翁 比喻
下载PDF
论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流行歌曲《九妹》为例
16
作者 杨威威 《歌海》 2021年第4期90-95,共6页
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代表的古典诗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民歌是一种重要的带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歌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促进古典诗歌和民歌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 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代表的古典诗歌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民歌是一种重要的带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歌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促进古典诗歌和民歌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以唐诗《题都城南庄》为代表的“人面桃花”文化和四川民歌《黄丝蚂蚂》在流行歌曲《九妹》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古典诗歌和民歌现代化传播树立了一个典型。当代人应该充分借助流行歌曲的优势,促进古典诗歌和民歌的现代传播和大众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妹》 《题都城南庄》 《黄丝蚂蚂》 人面桃花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睁大眼睛,瞧好你的桃花运
17
《旅游世界》 2018年第4期17-17,共1页
漫步于“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桃园,突然听到“桃花运”三字,一幅男女眉目传情、如胶似漆的情景图便浮现于我眼前。“桃花运”一词最早源自于《诗经》,其中《国风·桃夭篇》原文就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漫步于“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桃园,突然听到“桃花运”三字,一幅男女眉目传情、如胶似漆的情景图便浮现于我眼前。“桃花运”一词最早源自于《诗经》,其中《国风·桃夭篇》原文就写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室人。”这首诗描写的是女子出嫁时的情景。本义是用桃树的果实累累、枝叶繁茂比喻将来的后世子孙人丁兴旺。那“桃花运”一词何时专指“男女情”呢?这得益于一个山寨版的传说,称唐朝诗人崔护是撞上“桃花运”的第一人。有他那首传唱千古的《题都城南庄》为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 《题都城南庄》 眼睛 《诗经》 唐朝诗人 山寨版 第一人 国风
下载PDF
妙改唐诗
18
作者 陈章 《写作(中)》 2009年第1期47-47,共1页
传说两位进士参加殿试,皇帝耍他们先念错一句唐诗,再用第二句唐诗补救。第一位进士思索片刻,念道:“人面菜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净尽菜花开(刘禹易《再游玄都观》)”。话音刚落,满朝文武无不点... 传说两位进士参加殿试,皇帝耍他们先念错一句唐诗,再用第二句唐诗补救。第一位进士思索片刻,念道:“人面菜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净尽菜花开(刘禹易《再游玄都观》)”。话音刚落,满朝文武无不点头赞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题都城南庄》 进士 桃花 菜花 传说 崔护
下载PDF
桃花依旧笑春风
19
作者 白羽 《动漫界(幼教365)》 2020年第11期48-48,共1页
《题都城南庄》是唐代诗人崔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人面”(即姑娘美丽的脸)、“桃花”作为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的对比,发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美好事物或美好时光的惆怅。
关键词 七言绝句 《题都城南庄》 崔护 物是人非 唐代诗人 桃花 美好时光 惆怅
下载PDF
话说千年之前的统计指数·(外一篇)
20
作者 范跃东 《数据》 2007年第6期50-50,共1页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唐朝的崔护《题都城南庄》之诗。
关键词 统计指数 《题都城南庄》 桃花 崔护 唐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