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之域·香港文学史的构筑——论《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
1
作者 黄英哲 《长江学术》 2018年第1期12-17,共6页
香港,一座参与了百年来中国历史裂变的城市。从文化地理空间而言,香港虽处边缘,却深刻地纪录了百年来中西文化的变迁与演绎,不仅敷演了中国从晚清以来的文化流变,更汇流了殖民主义带来的西方知识系谱,这块土地上不断地重复着人、文化、... 香港,一座参与了百年来中国历史裂变的城市。从文化地理空间而言,香港虽处边缘,却深刻地纪录了百年来中西文化的变迁与演绎,不仅敷演了中国从晚清以来的文化流变,更汇流了殖民主义带来的西方知识系谱,这块土地上不断地重复着人、文化、政治、思潮的越界并积累成重层的历史记忆,镶嵌在变动的时间中。中国学者在"九七"的历史时限前,以中国文学为母体召唤香港文化,书写香港文学史;进入21世纪后,因回归赋予的正统化,香港文学研究成为中国文学研究框架下的分支。就在香港文学史问世30年之久的2009年,由现任香港教育大学的陈国球教授任总主编,开始编选香港在地的首套《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十二卷的大系从2009年着手,2016年全部完成出版后,7月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导言集》。将附于各选集之前的导言汇整成集,以利读者所用,同时也提供不同读者群阅读线索,有效地引导读者进入"香港文学",并且给予"史"的建构。不仅纵向承继了中国文学史传统,在形式、内容上则又注入西方的文学批评养分,鲜明地展示着香港文学的独特性,也呼应自身重层的历史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文学 《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 越界 融合 在地视野
下载PDF
南国西潮:香港早期文学评论与境外文学思潮
2
作者 陈国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1,170-171,共6页
首辑《香港文学大系》以1919年到1949年为辑选范围,不少学界中人投以怀疑的目光,认为1949年以前香港文化落后,文学园地贫瘠,应该没什么数据可以集成一辑。然而,《大系》编辑同寅却在辛勤追索搜寻之后,发现早年香港文学的创作文本以至文... 首辑《香港文学大系》以1919年到1949年为辑选范围,不少学界中人投以怀疑的目光,认为1949年以前香港文化落后,文学园地贫瘠,应该没什么数据可以集成一辑。然而,《大系》编辑同寅却在辛勤追索搜寻之后,发现早年香港文学的创作文本以至文学论述的相关资料,实在非常丰富。以《文学评论》卷为例,可见当年香港不仅是各种文学论争的平台,更是外国思潮引进的基地。用两个实例可以说明:一者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已见有香港的身影;再者从1930年代香港出版的一本文学杂志所见,其视野极其开阔,多方引入文学的西潮。由此观之,香港作为文化空间,能够培育出一些政治和文艺思想都非常前卫勇进的文化人,也能够让不同文化思潮在此交汇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文学大系》 香港文学 文学评论 文艺思潮
下载PDF
必读之书——谈谈美国宪法理论经典
3
作者 田雷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2010年第3期54-62,68,共10页
每个学科无一例外地会有本领域内的经典。所谓经典,简单地说就是“必读之书”。国内法学院的教授经常给入学新生开出书单,所寄望的不外是学生们可以在读书期间阅读书单中的经典论著。当然,不同老师的书单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出入,这是... 每个学科无一例外地会有本领域内的经典。所谓经典,简单地说就是“必读之书”。国内法学院的教授经常给入学新生开出书单,所寄望的不外是学生们可以在读书期间阅读书单中的经典论著。当然,不同老师的书单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出入,这是因为学者们对于本领域内必读或应读书之集合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理论 美国 入学新生 法学院 读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