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编民间舞《马伕》的构想
1
作者 陆一兵 《剧影月报》 2004年第1期70-70,共1页
如东跳《马佚》流传于民间,历史悠久,通过几代民间艺术家的搜集整理,现已具有一定的模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间。舞蹈,从动作元素来看,《马伕》古朴肃穆,骠悍刚劲,跳动起来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但《马伕》也存在着民间广场舞蹈... 如东跳《马佚》流传于民间,历史悠久,通过几代民间艺术家的搜集整理,现已具有一定的模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间。舞蹈,从动作元素来看,《马伕》古朴肃穆,骠悍刚劲,跳动起来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但《马伕》也存在着民间广场舞蹈共同的问题:动作简单,节奏单一。把《马伕》搬上艺术大舞台,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舞蹈 《马伕》 改编 构想 舞台化 艺术化 现代化
下载PDF
欧风美雨的“钱”与乡土中国的“私”——论《马伯乐》对现代性的独到观照
2
作者 杨超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9期21-25,50,共6页
《马伯乐》是萧红早已有之的现代性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创作产物。在显见的讽刺意旨以外,它敏锐地关注到现代化浪潮带来的存在性焦虑,以及因此而来的并不算健康的适应性反应。以马伯乐为代表的各个角色,看似个人化偶然化的行为植根于... 《马伯乐》是萧红早已有之的现代性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创作产物。在显见的讽刺意旨以外,它敏锐地关注到现代化浪潮带来的存在性焦虑,以及因此而来的并不算健康的适应性反应。以马伯乐为代表的各个角色,看似个人化偶然化的行为植根于欧风美雨与乡土中国的拉锯,是现代化阵痛的缩影。这在普遍以粗糙的二元对立思维观照现代性问题的同时代文坛中,显得尤为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马伯乐》 现代性
下载PDF
论小说《马伯乐》的萧红式温情
3
作者 孙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8-81,共4页
小说《马伯乐》是萧红构思于重庆、完成于香港地区的一部具有讽刺风格的未竟之作,作品中呈现的批判性、幽默讽刺感和温情感备受学界关注。这种既温情又讽刺的写作手法——萧红式温情,与作家童年体验、个人情感经历、抒情风格有一定联系... 小说《马伯乐》是萧红构思于重庆、完成于香港地区的一部具有讽刺风格的未竟之作,作品中呈现的批判性、幽默讽刺感和温情感备受学界关注。这种既温情又讽刺的写作手法——萧红式温情,与作家童年体验、个人情感经历、抒情风格有一定联系。可以说,小说《马伯乐》是萧红温情风格的延续,也是她心路历程的结晶和自我人生的探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马伯乐》 萧红式温情 精神资源 价值意义
下载PDF
一个时代的“怕”与“逃”——《马伯乐》的成书过程及形象接受史
4
作者 叶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在20世纪40年代抗战语境之下,《马伯乐》的卓异之处在于,彰显了萧红在文学创作上的自我突破以及对于所处时代的独特认知,在面临民族危亡、最需要担当和付出的时代,她却刻画了一个融“怕”与“逃”于一身的时代男性形象。《马伯乐》的接... 在20世纪40年代抗战语境之下,《马伯乐》的卓异之处在于,彰显了萧红在文学创作上的自我突破以及对于所处时代的独特认知,在面临民族危亡、最需要担当和付出的时代,她却刻画了一个融“怕”与“逃”于一身的时代男性形象。《马伯乐》的接受史迥异于《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总体来看,始终徘徊于贬抑与有保留的认可之间。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马伯乐》的认知变化,主要体现在对马伯乐这一人物形象的价值和小说艺术成就评判的变迁上,对前者多有肯定,对后者多有保留。文本的未完成性确实影响到了人们对它的整体性认知以及关注热情。关于马伯乐这一人物形象,人们从“浮尸”到“阿Q”再到“渣男”“巨婴”的认知演变,分明透露出批判力度在减弱,更多地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与宽容。马伯乐不是一个具体的个案形象,而是中国男性身上超越时代或多或少存在的质素的形象化。这是一个女性作家对一个时代男性的凝视,并捕捉到的一个时代的面相。马伯乐的“怕”与“逃”,也是一个时代的“怕”与“逃”。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论者看到了《马伯乐》的非同凡响之处而力图重估其文学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马伯乐》 接受史 国民性
下载PDF
真“阿Q”与“假洋鬼子”:论《马伯乐》的战时症候
5
作者 杨崇源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马伯乐》是萧红的长篇代表作,因独特的讽刺格调而成为抗战文艺的另类,但无疑是20世纪40年代文坛值得打捞的精品。在人物构型上,萧红受到了鲁迅的文学启悟,成功调适了作为时代征象的“阿Q性”和“假洋鬼子性”,由此建构出马伯乐“假洋... 《马伯乐》是萧红的长篇代表作,因独特的讽刺格调而成为抗战文艺的另类,但无疑是20世纪40年代文坛值得打捞的精品。在人物构型上,萧红受到了鲁迅的文学启悟,成功调适了作为时代征象的“阿Q性”和“假洋鬼子性”,由此建构出马伯乐“假洋鬼子阿Q”的形象。在文学特质上,萧红延续以往的日常化角度、絮语式写作和冷静的叙述策略,拟游记体的发明接通了文学与现实世界之联系,为马伯乐形象的铺展提供空间。在创作观念上,萧红立足于流亡体验,在写作中贯穿了另一种“战时生活论”,经由“假洋鬼子阿Q”的发现,调适了“启蒙”与“救亡”的话语背反。因此《马伯乐》同时指向萧红以体验为本的创作观和救亡语境下的启蒙观,可被视为“反抗战文艺的抗战文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 假洋鬼子 《马伯乐》 启蒙 救亡
下载PDF
吕翼小说《马嘶》中“马”的原型意象研究
6
作者 何欢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吕翼小说《马嘶》中的“马”意象是健硕自然的生命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精神象征。从四个角色研究小说中“马”的原型意象:“马”是人生命运的转折,“马”是具象化的马铁,物性“马”是对生命力量的向往,灵性“马”是... 吕翼小说《马嘶》中的“马”意象是健硕自然的生命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敌的精神象征。从四个角色研究小说中“马”的原型意象:“马”是人生命运的转折,“马”是具象化的马铁,物性“马”是对生命力量的向往,灵性“马”是英雄梦的回响,最终得出了将原型意象与历史叙事相结合的现代化书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翼 《马嘶》 原型意象 意象
下载PDF
浅析《马踏匈奴》的艺术特质与风格源流
7
作者 赵金 《天工》 2024年第3期6-8,共3页
《马踏匈奴》是汉代雕塑乃至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从历史文化背景、艺术风格与艺术精神、风格成因等方面对《马踏匈奴》这件石雕作品进行简要分析,对比其他朝代与地区的雕塑作品,乃至于绘画的风格,触类旁通,旁征博引。由此对整个汉... 《马踏匈奴》是汉代雕塑乃至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之一。从历史文化背景、艺术风格与艺术精神、风格成因等方面对《马踏匈奴》这件石雕作品进行简要分析,对比其他朝代与地区的雕塑作品,乃至于绘画的风格,触类旁通,旁征博引。由此对整个汉代石刻艺术的特征及艺术精神进行梳理和总结,从而使今人更好地理解与借鉴汉代的艺术本质,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踏匈奴》 风格 艺术
下载PDF
以昂扬之姿 为人民而舞——评民族舞《马铃儿摇响幸福歌》
8
作者 张甜蕊 《内蒙古艺术》 2024年第2期29-31,共3页
民族舞《马铃儿摇响幸福歌》体现了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共振,从骏马奔驰到草原牧歌,从马铃悦响到生命律动,作品集中展示了民族舞蹈蓬勃的生命力。在蒙古马精神主旨下,舞蹈立足生活真实,将人的身体动势与动物的灵性语言贯通,刻画了人与... 民族舞《马铃儿摇响幸福歌》体现了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共振,从骏马奔驰到草原牧歌,从马铃悦响到生命律动,作品集中展示了民族舞蹈蓬勃的生命力。在蒙古马精神主旨下,舞蹈立足生活真实,将人的身体动势与动物的灵性语言贯通,刻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彰显了新时代草原人民以满腔热情创造幸福生活、赞颂伟大时代的昂扬之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儿摇响幸福歌》 通感 蒙古精神 人民之舞
下载PDF
从《马槽里的狗》谈西班牙黄金时代戏剧的英译与中译——戴维·约翰斯顿教授访谈
9
作者 戴维·约翰斯顿 师艺荣 王杰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2期1-7,F0002,共8页
戏剧舞台翻译与戏剧文本翻译有极大的不同,如何使古典戏剧常演常新,并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舞台上成功演出,是始终困扰着戏剧导演、编剧、译者、演员的重要问题。在与西班牙黄金时代代表性戏剧《马槽里的狗》英译者戴维·约翰斯顿教授... 戏剧舞台翻译与戏剧文本翻译有极大的不同,如何使古典戏剧常演常新,并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舞台上成功演出,是始终困扰着戏剧导演、编剧、译者、演员的重要问题。在与西班牙黄金时代代表性戏剧《马槽里的狗》英译者戴维·约翰斯顿教授的访谈中,他对译入语文化接受、节奏韵律双关习语的转换方式、剧场中的主体性、戏剧体裁、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舞台表演等内容发表了看法。他指出,剧场中的一切都应以观众的接受为主,表演性始终应该被放在首位,从而达到戏剧与观众交流的目的,实现戏剧影响人性、启迪人生的社会功用,完成观众赋予戏剧的第二次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黄金时代戏剧 洛佩·德·维加 《马槽里的狗》 戏剧舞台翻译
下载PDF
论《马伯乐》的戏仿现象
10
作者 田雨璐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期196-198,共3页
本文以萧红长篇小说《马伯乐》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分别从题材和语言两方面讨论文本中的戏仿现象,以理解萧红在创作上的特殊性,为研究萧红作品提供了另一种解读视角。
关键词 萧红 《马伯乐》 戏仿
下载PDF
《马氏家谱》中的明代卫所史料价值略论
11
作者 李峰 《安顺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清代贵阳《马氏家谱》抄本相继现身,为研究明代贵州卫指挥使马氏家族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一,家谱中《袭替供状》及相关承袭记载对于研究卫所武职世袭制度及地方卫所的军事活动有参考价值;其二,家谱提供的有关... 清代贵阳《马氏家谱》抄本相继现身,为研究明代贵州卫指挥使马氏家族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一,家谱中《袭替供状》及相关承袭记载对于研究卫所武职世袭制度及地方卫所的军事活动有参考价值;其二,家谱提供的有关武职履职、居住及其家族生产生活空间信息,为研究卫所军户家族的在地化发展提供了较为典型的案例资料;其三,马氏家族对明末清初历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家谱提供的史料对于研究贵阳地方史与明末政治史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家谱》 卫所 史料价值
下载PDF
《马贩的女儿》的语料库检索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少华 刘叶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6-81,共6页
语料库检索分析方法用在文学批评领域,可以对文学文本进行检索、取样、统计及分析。本文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 Conc3.2,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的女儿》进行检索分析,直观地统计了小说的基本文本信息和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六十个实意单... 语料库检索分析方法用在文学批评领域,可以对文学文本进行检索、取样、统计及分析。本文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 Conc3.2,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的女儿》进行检索分析,直观地统计了小说的基本文本信息和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六十个实意单词,在语料库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小说如何巧妙地选取不同叙述视角以及在小说的不同阶段如何运用丰富的意象来深化主题。运用语料库分析文学作品,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马贩的女儿》 语料库 文学批评
下载PDF
独异的“萧红鲁迅”——兼论《马伯乐》与《阿Q正传》之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洪亮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76,共7页
在浩如烟海的纪念鲁迅的文字当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最为人称道者之一。然而这篇长文的单行本初次出版的时候,端木蕻良却为它加了一段画蛇添足的后记,其中说:"右一章系记先师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面,其间关于治学之经略,接... 在浩如烟海的纪念鲁迅的文字当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最为人称道者之一。然而这篇长文的单行本初次出版的时候,端木蕻良却为它加了一段画蛇添足的后记,其中说:"右一章系记先师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面,其间关于治学之经略,接世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Q正传》 《马伯乐》 鲁迅 萧红 端木蕻良 日常生活 单行本 回忆
下载PDF
睡虎地秦简日书《马禖祝》校读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19,共2页
通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马禖祝》的校读,指出"马禖祝"有作为篇题的可能性;"笱"是祝辞中的关键词,读为"苟",假如义;整理者释为"脚"的字应改释"胠",指胁部。
关键词 睡虎地秦简 日书 《马禖祝》
下载PDF
马大正与中国边疆学的建构与发展——读《马大正文集》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尚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7,共5页
马大正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尤其对中国边疆史地的研究有很深造诣。他在《马大正文集》中的许多观点对目前正日益兴起的中国边疆学的研究影响十分深远,开拓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新局面。
关键词 《马大正文集》 中国边疆史地 中国边疆学 研究
下载PDF
论《马伯乐》的女性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巧琼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0-175,共6页
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的角度论述了萧红的长篇小说《马伯乐》,认为《马伯乐》对传统观念中的“大丈夫”形象作了彻底的否定和消解;它是萧红独特的战时生活体验的抒写,在艺术上也充分显示了一名女性作家观察生活以及表述方式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 萧红 《马伯乐》 女性视角
下载PDF
帕勒斯特里那《马切洛斯教皇弥撒曲》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闫敏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9-51,共3页
《马切洛斯教皇弥撒曲》是帕勒斯特里纳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以高超的复调音乐技巧表现出了纯净、朴素、虔诚、肃穆的情绪,被誉为天主教纯正音乐理想的典范,在其中我们完全被一种具有沉思、静谧、和谐的美感所打... 《马切洛斯教皇弥撒曲》是帕勒斯特里纳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以高超的复调音乐技巧表现出了纯净、朴素、虔诚、肃穆的情绪,被誉为天主教纯正音乐理想的典范,在其中我们完全被一种具有沉思、静谧、和谐的美感所打动和感染,他以自己的方式阐释着对宗教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勒斯特里那 《马切洛斯教皇弥撒曲》 天主教音乐 弥撒曲
下载PDF
从睡简《日书·马禖篇》看非子始封秦亭 被引量:2
18
作者 蒲向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213-218,共6页
非子因善养马而被封邑于"秦"并续嬴氏祀,开始"秦嬴"时代。但早期秦人如何养马,有着怎样的养马实践和认识,史载语焉不详。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日书》之《马禖篇》,生动而形象地揭示了早期秦人的养马观及其经验... 非子因善养马而被封邑于"秦"并续嬴氏祀,开始"秦嬴"时代。但早期秦人如何养马,有着怎样的养马实践和认识,史载语焉不详。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日书》之《马禖篇》,生动而形象地揭示了早期秦人的养马观及其经验累积。《马禖篇》所展现的秦人"善息马"实绩,实际是以西汉水——渭河牛头河流域一个特殊的区域为地缘背景,早期秦人的"息马"传统和文化在时代上一定是跨越了非子邑秦之前的嬴姓和其之后的秦嬴时期,直至秦人翻越陇坂,跃马东向,图举霸业。从《马禖篇》文献可以探究非子封于秦亭的必然因素:早期秦人通过代代努力实践与探索,掌握了养好马的基本规律,为其最终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社会和物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禖篇》 非子 邑秦
下载PDF
论“萧红体”小说的“另类”《马伯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晓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11,共4页
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文学的大家族里,马伯乐是独特的“这一个”:他既是“看客”、洋奴、守财奴、寄生虫,又是一个奥勃洛莫夫式的多余人,常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可笑可鄙又可怜。萧红对“逃难”题材的深掘、对黑色幽... 在中国现代讽刺幽默文学的大家族里,马伯乐是独特的“这一个”:他既是“看客”、洋奴、守财奴、寄生虫,又是一个奥勃洛莫夫式的多余人,常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可笑可鄙又可怜。萧红对“逃难”题材的深掘、对黑色幽默手法的出色应用、对人生存状况中可笑性和滑稽性的洞察,使《马伯乐》成为了一部未完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伯乐》 “这一个” 艺术价值 接受与批评
下载PDF
《母狼》和《马踏飞燕》比较研究——浅论动物雕塑的神性化处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毛连鹏 《鄂州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47-49,共3页
《母狼》作为罗马历史象征的青铜雕塑 ,是罗马城的城徽 ;《马踏飞燕》是中国汉代青铜雕塑的一朵奇葩 ,现为我国的旅游标志。两件作品不单纯停留在对动物外形的摹写上 ,而是注重捕捉其内在情态 ,通过神性化处理 ,寄托着人的情感和理念 ,... 《母狼》作为罗马历史象征的青铜雕塑 ,是罗马城的城徽 ;《马踏飞燕》是中国汉代青铜雕塑的一朵奇葩 ,现为我国的旅游标志。两件作品不单纯停留在对动物外形的摹写上 ,而是注重捕捉其内在情态 ,通过神性化处理 ,寄托着人的情感和理念 ,达到人性化的目的。前者是伊特拉里亚民族精神的承载 ,后者是汉民族勇迈气概的象征。这类闪耀着人性美的动物雕塑 ,成为雕塑艺术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狼》 《马踏飞燕》 动物雕塑 神性化 人性美 古罗 中国汉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