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的历史图景及其意义与启示 |
何建津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德里达对马克思批判精神的继承及其当代价值——基于《马克思的幽灵》的文本研究 |
张卓璐
|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戏谑外表下的严肃思考与现实选择--浅析《马克思进文庙》 |
赵雨晴
|
《郭沫若学刊》
|
2024 |
0 |
|
4
|
马克思的方法与霍尔的慧眼——从《马克思论方法》看霍尔接合论的来源与形态 |
赵华飞
|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5
|
海尔布隆纳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评析 |
贾艺蔚
|
《西部学刊》
|
2024 |
0 |
|
6
|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探究及当代启示 |
崔发展
廖璐
|
《宜春学院学报》
|
2024 |
0 |
|
7
|
马克思与鲍威尔思想关系的历史性转变——读《马克思传》 |
王辉
|
《哲学进展》
|
2024 |
0 |
|
8
|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双重逻辑及其内在矛盾 |
王伟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9
|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
付洪
侯耀宗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中国之治”制度优势的学理根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语境中的文本考证 |
郑宇泽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1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关于社会分工理论的鸿章钜字——李炳炎教授《马克思恩格斯论社会分工》的学术贡献 |
王新建
|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2
|
《马克思归来》: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与传播研究 |
赵月枝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9
|
|
13
|
对李季所著中国首部长篇《马克思传》的研究 |
刘霞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4
|
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自然力可持续利用思想 |
方世南
陆波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5
|
解构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形态——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解读 |
孙全胜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6
|
|
16
|
人是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弗罗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解读 |
张一兵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7
|
一种被解构了的马克思精神——读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 |
杨生平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18
|
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于经济学之中 |
张一兵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9
|
文化马克思主义之后——以伊格尔顿“自发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心 |
孙士聪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20
|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马克思是个九零后》为个案 |
秦美珠
刘芳
|
《化工高等教育》
|
201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