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安置“冗余”的身体?——论电影《马兰花开》中情感结构与意识形态裂缝的“缝合”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刚 肖蕾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21,共7页
"十七年电影"《马兰花开》讲述了城市女人马兰打破世俗偏见,在社会主义集体劳动中成长为推土机手的故事。不同于同时期同类电影,它颇为浪漫地表现了夫妻的爱欲和身体感觉。尽管这一身体欲望的表达只是与政治化身体的话语形成... "十七年电影"《马兰花开》讲述了城市女人马兰打破世俗偏见,在社会主义集体劳动中成长为推土机手的故事。不同于同时期同类电影,它颇为浪漫地表现了夫妻的爱欲和身体感觉。尽管这一身体欲望的表达只是与政治化身体的话语形成了"有限度"的张力,但依然显示着"人性与人情"文学观念的积极影响。看似越出常轨的视觉呈现所显露的情感结构,"缝合"了政治意识形态与个人情感表达的"裂缝",使得政治意识形态得以"抵达"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通过对电影文本情感结构的考察分析,为重访"十七年电影"、超越"大我"/"小我"的二分法提供了一条可能的知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电影” 《马兰花开》 身体欲望 意识形态 情感结构
下载PDF
内蒙古卫视《马兰花开》微博营销对策
2
作者 杨惠然 郭志菊 《新闻论坛》 2017年第1期119-121,共3页
微博作为中国当前炙手可热的社交平台,各大传统媒体也由早期的仅利用微博作为一块网络广告牌,到如今使尽浑身解数开辟其为自身推广营销的重要战场。《马兰花开》作为内蒙古卫视唯一一档明星情感类访谈节目,在开播之初就开通了官方微博账... 微博作为中国当前炙手可热的社交平台,各大传统媒体也由早期的仅利用微博作为一块网络广告牌,到如今使尽浑身解数开辟其为自身推广营销的重要战场。《马兰花开》作为内蒙古卫视唯一一档明星情感类访谈节目,在开播之初就开通了官方微博账号,可见其对这一平台的重视。可是一直以来开发利用不足,微博营销效果平平。本文在目前该节目能力所及范围内提出可行之计,共同探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花开》 微博营销 对策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形象的生成与多重文化意义——以电影剧本《女司机》《马兰花开》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传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9,共9页
女司机群体的生成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国家设想、苏联工业化生产与妇女运动经验、共产党的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艺术中的女司机形象体现了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构想与实践,具有多重文化意义。由葛琴、林... 女司机群体的生成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国家设想、苏联工业化生产与妇女运动经验、共产党的妇女解放理论与实践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艺术中的女司机形象体现了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构想与实践,具有多重文化意义。由葛琴、林艺两位女作家创作的电影剧本《女司机》《马兰花开》再现了新中国初期妇女解放之历史盛况,成功塑造了火车司机孙桂兰、推土机手马兰两个艺术形象。女司机——作为具有社会和性别革命双重意义的新事物、新形象,既从阶级和性别两个层面完成了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的目标,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优越性,建构了社会主义新型性别关系,同时也彰显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工业化大生产召唤了更多的建设者。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女司机形象长廊里,最大的群体是女拖拉机手,驰骋在丰收大地上的女拖拉机手,既能体现社会主义时代农业机械化大发展,又能在深层意义上接续传统性别观,潜在地满足人们对"女性气质""女性特征"的理解与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司机形象 《女司机》 《马兰花开》 妇女解放
原文传递
论《马兰花开》及马金莲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淑媛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3-197,共5页
关注马金莲,写的第一篇文章是2007年的《回乡民间生存的深情吟咏——马金莲小说述评》,十几年过去了,马金莲的创作一如我最初的感觉:干净、质纯、传统。但从她描写的女性形象中,又可窥见她内心的心酸、感慨与无奈,更有坚守与抗争。尤其... 关注马金莲,写的第一篇文章是2007年的《回乡民间生存的深情吟咏——马金莲小说述评》,十几年过去了,马金莲的创作一如我最初的感觉:干净、质纯、传统。但从她描写的女性形象中,又可窥见她内心的心酸、感慨与无奈,更有坚守与抗争。尤其是其长篇小说《马兰花开》,更是乡村女性日常生活的范本。《马兰花开》像马金莲一以贯之的小说一样,不厌其烦的描写了西吉或者其实西部乡村回族乡民世俗生活中的凡人小事,表现底层人生活的艰难与凡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金莲 《马兰花开》 小说创作
原文传递
十七年时期妇女解放的路径与反思--以电影«马兰花开»«李双双»为例
5
作者 侯业智 邱荣华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77-82,101,共7页
电影《马兰花开》与《李双双》是艺术性地再现十七年时期妇女解放状况的重要影视文本。十七年时期,国家提倡男女平等,提高和保障女性的政治婚姻权利和地位,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女性因此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两个电影文本既展现了... 电影《马兰花开》与《李双双》是艺术性地再现十七年时期妇女解放状况的重要影视文本。十七年时期,国家提倡男女平等,提高和保障女性的政治婚姻权利和地位,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劳动,女性因此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两个电影文本既展现了十七年时期妇女解放的新趋向,生动地塑造了社会主义“新女性”形象,同时也间接地呈现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双重空间中遭遇的矛盾冲突、男性标准对女性意识的束缚等涉及妇女解放深层次问题的现象。这些现象引发我们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时期 妇女解放 《马兰花开》 《李双双》
下载PDF
马兰花开
6
作者 白雪菲 惠军明(评) 《中学生作文指导(高中版)》 2009年第2期16-17,共2页
“春天里来,马兰花开,给我一枝,送你一朵……”伴着匆忙的放学回家的脚步,我无意间听到了身旁嬉戏的小女孩儿们的笑声。她们正唱着我曾经与朋友唱过的歌谣,跑着,跳着,我的脑海中,顿时闪过曾经属于我的美好童年。
关键词 高中 作文 语文教学 《马兰花开》 白雪菲
原文传递
马兰花开
7
作者 马志红 《宁夏教育》 2010年第6期75-75,共1页
谭品的一曲《马兰花》,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往事像电影镜头一幕一幕从我脑海闪过,那满山遍野的马兰花便定格在我的眼前,心中涌起了几多酸楚,几多风雨。
关键词 《马兰花开》 散文 马志红 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