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话剧《驴得水》的电影改编策略
1
作者 盛婷婷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1期15-17,共3页
将话剧改编为电影,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传统。我们熟知的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等剧作家的经典作品都曾从话剧舞台搬上电影屏幕。由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驴得水》自上映以来,更是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也引发了大家对话剧改编... 将话剧改编为电影,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传统。我们熟知的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等剧作家的经典作品都曾从话剧舞台搬上电影屏幕。由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驴得水》自上映以来,更是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也引发了大家对话剧改编电影这一现象的关注。本文将尝试探讨话剧《驴得水》电影改编的具体策略,同时进一步思考从舞台到银幕转换的可能性以及当前话剧改编电影存在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得水》 话剧 改编 电影
下载PDF
《驴得水》的寓言性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20-122,共3页
2016年开心麻花剧组将"低成本高产出"的火热小作坊戏剧《驴得水》搬上了银幕大舞台,以期成为《夏洛特烦恼》之后精心打造的第二匹"黑马"。毋庸置疑,电影《驴得水》真实、完美地还原了戏剧作品的灵魂和筋骨。根据目... 2016年开心麻花剧组将"低成本高产出"的火热小作坊戏剧《驴得水》搬上了银幕大舞台,以期成为《夏洛特烦恼》之后精心打造的第二匹"黑马"。毋庸置疑,电影《驴得水》真实、完美地还原了戏剧作品的灵魂和筋骨。根据目前所搜集到的知网相关文献显示,更多的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对《驴得水》影片价值地位的评析上,而忽略了对其本身意义价值的剖析。文章从人性的扭曲、女性的悲哀、善良的传递三方面,解读《驴得水》的寓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得水》 开心麻花 电影 寓言性
下载PDF
人性丑恶的一面镜子——我怎样演《驴得水》中的张一曼 被引量:2
3
作者 朱静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0期28-29,共2页
本文从张一曼人物的形象分析、笔者对角色的理解以及表演的体会等方面,诠释如何演绎张一曼这个角色,在表演这个人物上注意把握尺度,着力表现她在成为人们的侮辱对象后从愤怒到疯狂的心理过程,发疯以后的张一曼,我把她演得可悲可怜,而不... 本文从张一曼人物的形象分析、笔者对角色的理解以及表演的体会等方面,诠释如何演绎张一曼这个角色,在表演这个人物上注意把握尺度,着力表现她在成为人们的侮辱对象后从愤怒到疯狂的心理过程,发疯以后的张一曼,我把她演得可悲可怜,而不是演得可笑。这样的表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得水》 张一曼 表演 人性
下载PDF
女体的物化与毁灭——评《驴得水》中的张一曼形象
4
作者 顾玮 《枣庄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7-70,共4页
影片《驴得水》中的张一曼形象是"地母+荡妇"的形象兼体。在消费美丽、消费女体的市场文化症候下,张一曼形象迎合了大众娱乐化的消费心理,她的身体成了被看的视觉景观,"睡服"式的颠覆本身也成为被消费的对象。影片... 影片《驴得水》中的张一曼形象是"地母+荡妇"的形象兼体。在消费美丽、消费女体的市场文化症候下,张一曼形象迎合了大众娱乐化的消费心理,她的身体成了被看的视觉景观,"睡服"式的颠覆本身也成为被消费的对象。影片将张一曼作为欲望化的人格符号,真实展示了女性身体被物化甚至毁灭,灵魂遭亵渎的生存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一曼 《驴得水》 女体 物化 毁灭
下载PDF
《驴得水》的后现代主义性别呈现维度
5
作者 陈雪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9-81,共3页
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与后现代的结合,是女性主义的最新发展态势,在当代影响很大。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视角观照电影《驴得水》,对女性话语权、女性意识、思维模式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明显存在女性话语权缺失、女性意识被压抑、鲜明... 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与后现代的结合,是女性主义的最新发展态势,在当代影响很大。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视角观照电影《驴得水》,对女性话语权、女性意识、思维模式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明显存在女性话语权缺失、女性意识被压抑、鲜明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问题,彰显出强烈的男权中心思想。女性主义若要实现所确立的推翻父权制、颠覆男性话语霸权地位、建构多元模式等目标,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得水》 后现代女性主义 话语权 女性意识
下载PDF
《驴得水》的举“三”反一之美
6
作者 刘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6-78,共3页
影片《驴得水》在看似不经意的三次剪发、三次下跪、三次流泪等细节中,勾连起了影片的主题、人物的塑造与文本的叙事,是观众管窥影片主题、人物、叙事等艺术成就的镜子。三次剪发构成了整个故事的隐喻,成为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命运... 影片《驴得水》在看似不经意的三次剪发、三次下跪、三次流泪等细节中,勾连起了影片的主题、人物的塑造与文本的叙事,是观众管窥影片主题、人物、叙事等艺术成就的镜子。三次剪发构成了整个故事的隐喻,成为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命运结局及影片主题的有力注脚。三次下跪更是"跪"出了影片的三重主题。三次流泪则完成了对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塑造。一个个"三"的叠加,造就了一部情节一波三折、主题一唱三叹的优秀影片,可谓"举三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得水》 三美 艺术特色
下载PDF
电影《驴得水》女性形象解析
7
作者 黄福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1-93,共3页
电影《驴得水》因其深刻的主旨、戏谑的格调、直接的表现、通俗的故事、紧凑的结构和寓言的风格,让观众交口称赞。这部电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解读视角,而影片中构建和刻画的"非弱即暴"的女性形象则是阐述重点。一方... 电影《驴得水》因其深刻的主旨、戏谑的格调、直接的表现、通俗的故事、紧凑的结构和寓言的风格,让观众交口称赞。这部电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泛的解读视角,而影片中构建和刻画的"非弱即暴"的女性形象则是阐述重点。一方面表现了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女性形象被歪曲和践踏,女性沦为男性欲望载体的悲惨现状;另一方面也再现了女性掌控自己命运的顽强斗志和反抗世俗的勇敢精神。本文基于《驴得水》故事梗概和女权主义视角,深刻剖析女性形象,深度探寻影片中升华的女性形象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得水》 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
下载PDF
话剧《驴得水》中张一曼人物形象的分析
8
作者 朱静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65-67,共3页
《驴得水》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一个乡村学校的故事,在利益和强权面前,几位知识分子软弱、妥协、欺骗、背叛,出现了人性的迷失和堕落。张一曼这个人物的设置,具有推动剧情和增加戏剧性的作用,更有为全剧思想内容的表现增加了一个两性关系... 《驴得水》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一个乡村学校的故事,在利益和强权面前,几位知识分子软弱、妥协、欺骗、背叛,出现了人性的迷失和堕落。张一曼这个人物的设置,具有推动剧情和增加戏剧性的作用,更有为全剧思想内容的表现增加了一个两性关系维度的作用,其地位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得水》 张一曼 情节推动 戏剧性
下载PDF
浅析话剧作品《驴得水》的“事件”与“冲突”
9
作者 齐佳 《戏剧之家》 2017年第7期129-129,共1页
戏剧作品的"事件"与"冲突"是评判其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本文就这两个概念对在2012年获得不小影响的话剧作品《驴得水》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驴得水》 事件 冲突
下载PDF
概念整合理论下电影《驴得水》中多模态隐喻的意象构建与解读
10
作者 魏梦婷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第18期92-94,共3页
随着对隐喻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隐喻含义的构建与解读不仅仅存在于语言本身之中,还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布局等多模态的形式表现,而电影作为多模态集中表现的最重要形式之一,无疑是研究隐喻的好素材。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 随着对隐喻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隐喻含义的构建与解读不仅仅存在于语言本身之中,还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布局等多模态的形式表现,而电影作为多模态集中表现的最重要形式之一,无疑是研究隐喻的好素材。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基础,利用Forceville提出的多模态隐喻概念,研究了电影《驴得水》中的多模态隐喻,包括海报隐喻及张一曼、孙佳这两位角色的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多模态隐喻 《驴得水》 海报 角色
下载PDF
电影《驴得水》的美学意蕴探究
11
作者 房莹 《采写编》 2021年第12期159-160,共2页
《驴得水》2012年6月20日在北京木马剧场首演,2016年10月28日,同名喜剧电影《驴得水》在中国大陆上映,受到热议及好评。本文从“现实主义”的历史性、“浪漫主义”的人文性、“黑色幽默”的荒诞性三个角度对电影《驴得水》的审美意蕴进... 《驴得水》2012年6月20日在北京木马剧场首演,2016年10月28日,同名喜剧电影《驴得水》在中国大陆上映,受到热议及好评。本文从“现实主义”的历史性、“浪漫主义”的人文性、“黑色幽默”的荒诞性三个角度对电影《驴得水》的审美意蕴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得水》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黑色幽默
下载PDF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分析——以《驴得水》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岩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1期159-159,共1页
在狭义的表演艺术种类里,戏剧表演是舞台艺术,影视表演是镜头艺术。而在漫长的影视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有舞台演员与影视演员穿插进行表演的现象出现。那演员在影视与戏剧表演中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差异呢?是不是这种交叉表演是完全没有违和... 在狭义的表演艺术种类里,戏剧表演是舞台艺术,影视表演是镜头艺术。而在漫长的影视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有舞台演员与影视演员穿插进行表演的现象出现。那演员在影视与戏剧表演中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差异呢?是不是这种交叉表演是完全没有违和感的,是符合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的表演规律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表演 影视表演 异同 《驴得水》
下载PDF
《驴得水》,一场关于人性的审判 被引量:3
13
作者 莫凡 《艺术科技》 2017年第3期175-175,共1页
戏剧《驴得水》自2012年登台演出后,反响热烈,巡演票一度售罄。电影《驴得水》虽有小部分改编,但基本照搬戏剧故事,顺势成为2016年的票房黑马。从整体上来说,《驴得水》是一部剧作主题、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非常不错的作品。本文以话... 戏剧《驴得水》自2012年登台演出后,反响热烈,巡演票一度售罄。电影《驴得水》虽有小部分改编,但基本照搬戏剧故事,顺势成为2016年的票房黑马。从整体上来说,《驴得水》是一部剧作主题、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非常不错的作品。本文以话剧《驴得水》为研究蓝本,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探讨其黑色幽默风格下关于人性的讽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得水》 黑马 人物塑造 人性
下载PDF
浅析话剧IP转型电影的可行性——以《驴得水》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雅琪 《新闻研究导刊》 2017年第7期69-70,共2页
《驴得水》因为优良的剧本基础,改编成电影后获得广泛赞誉,但话剧自身难以抛弃的戏剧化特性让人们对话剧IP改编产生怀疑。根据两者的艺术特性,分析话剧改编电影的可行性。
关键词 话剧 IP 《驴得水》 电影
下载PDF
《驴得水》的视觉审美表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2-84,共3页
电影与话剧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由于表现方式的限制,后者比前者具有更为明显的话语中心特征。喜剧电影《驴得水》改编自同名话剧,目前关于《驴得水》的批评也大部分集中于其话剧成分浓郁的叙事审美方面。但电影在提供了具有理性美... 电影与话剧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由于表现方式的限制,后者比前者具有更为明显的话语中心特征。喜剧电影《驴得水》改编自同名话剧,目前关于《驴得水》的批评也大部分集中于其话剧成分浓郁的叙事审美方面。但电影在提供了具有理性美的叙事方面,又给予了观众大量具有感性美的图像,《驴得水》的视觉审美就十分突出。文章从话剧式景别语言、诗意视觉美学营造、视觉隐喻运用三方面,分析《驴得水》的视觉审美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得水》 话剧 电影 视觉审美
下载PDF
电影《驴得水》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海天 崔颖 《戏剧之家》 2018年第6期99-99,共1页
电影《驴得水》是一部成功的由话剧改编而成的国产电影。影片用极富戏剧性的冲突设置,生动鲜明的人物刻画,带给观众独特的审美体验。文本主要从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分析两方面对《驴得水》进行解读。
关键词 《驴得水》 戏剧冲突 人物刻画
下载PDF
从“话剧电影”《驴得水》热映谈话剧与电影的形式转换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夏 《戏剧之家》 2017年第3期150-150,共1页
2016年10月上映的电影《驴得水》收获一众好评,创造了开心麻花团队继《夏洛特烦恼》之后的又一次票房"飘红"。但业内对电影《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究竟是话剧还是电影的讨论,成为两部影片高票房和好口碑之下的重要分歧,也... 2016年10月上映的电影《驴得水》收获一众好评,创造了开心麻花团队继《夏洛特烦恼》之后的又一次票房"飘红"。但业内对电影《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究竟是话剧还是电影的讨论,成为两部影片高票房和好口碑之下的重要分歧,也是话剧改编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电影 《驴得水》
下载PDF
从《驴得水》谈国产喜剧电影的突破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昉 《采写编》 2016年第6期146-147,共2页
本文着重分析了《驴得水》喜剧电影的形式、讽刺手法及其呈现出来的人性悲歌,探索了《驴得水》电影取得成功的原因,并阐述了《驴得水》对国产喜剧电影的突破。
关键词 《驴得水》 国产喜剧电影 突破 人性
下载PDF
《驴得水》:被阉割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琦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7-20,共4页
电影《驴得水》女主角张一曼心怀理想支援乡村文化建设,希望构建自己的乌托邦,但父权文化彻底摧毁了她的乌托邦,她的话语权被剥夺,形象被毁灭,生命被消亡,其他两位女性同样也是男权社会的塑造品。
关键词 《驴得水》 张一曼 精神分析 拉康
下载PDF
人性倾覆的符号矩阵——电影《驴得水》剖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45-149,共5页
纵观近五年国内的类型片发展倾向,喜剧片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极具深层寓意和现实影射的讽刺喜剧片屈指可数。作为讽刺喜剧片的代表作《驴得水》,一上映便备受观众青睐,其原因在于电影中每个人物都具有超越时代的典型性。格雷马斯符... 纵观近五年国内的类型片发展倾向,喜剧片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极具深层寓意和现实影射的讽刺喜剧片屈指可数。作为讽刺喜剧片的代表作《驴得水》,一上映便备受观众青睐,其原因在于电影中每个人物都具有超越时代的典型性。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是以"行动元模式"与"语义方阵"为主的一套有效阐释模式,将二元对立扩展为四元对立以达到更为完善的叙事分析。通过符号矩阵理论剖析电影《驴得水》,首先要确定关键"语义素",然后对人物之间的四元对立与矛盾进行深层剖析,从而形成人性与反人性的符号矩阵图,进而对比呈现出人物性格突转与人性私欲幻灭的语义方阵,揭示出人性本恶与人性的"贪、愚、弱、私",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同时影射了时代症结并发人深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矩阵 喜剧片 二元对立 《驴得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