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辛弃疾《鹧鸪天》词的章法创新
1
作者 崔璨 郑虹霓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9-74,80,共7页
作为“词坛第一开辟手”,辛弃疾不仅对中长调章法结构进行了大胆创新,而且在小令词的章法改革上也显示出非凡才能。从其小令词中数量最多的《鹧鸪天》词调可见,其词的起句打破“顺笔”起的传统,以“逆笔”入为主;结句除常用种类,各应声... 作为“词坛第一开辟手”,辛弃疾不仅对中长调章法结构进行了大胆创新,而且在小令词的章法改革上也显示出非凡才能。从其小令词中数量最多的《鹧鸪天》词调可见,其词的起句打破“顺笔”起的传统,以“逆笔”入为主;结句除常用种类,各应声情,以议论结最有特色;换头处或在传统分段的基础上进行各片内部转折,或打破上下片分段立意的程式,使章法更加纵横捭阖、意境更加宏深,尺幅之中即有千里之势。这些章法上的创新既对深入理解辛弃疾《鹧鸪天》词有重要意义,还有助于初步认识其小令章法的特征,进一步挖掘辛词雄深雅健、“以文为词”的风格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鹧鸪天》 章法 宋词
下载PDF
宋词人物形象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晏几道的《鹧鸪天》为例
2
作者 刘冬佳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期187-189,共3页
目的:人物形象是插画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宋词中对人物形象的书写比比皆是,文章旨在探讨宋词人物形象在当代插画设计中的应用。文章以晏几道的词《鹧鸪天》为例,研究《鹧鸪天》中女性角色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价值,通过研究人物形象... 目的:人物形象是插画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宋词中对人物形象的书写比比皆是,文章旨在探讨宋词人物形象在当代插画设计中的应用。文章以晏几道的词《鹧鸪天》为例,研究《鹧鸪天》中女性角色在插画设计中的应用价值,通过研究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提炼出独特的人物形象元素,并将其融入现代插画设计。方法:首先,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分析其所处时代背景、外在审美、性格气质、情感表达等。其次,对色彩选择、人物造型、场景构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鹧鸪天》中的女性角色与意境氛围进行绘制。结果:研究能使读者对宋代传统文学艺术有进一步了解,也将宋代人物的形象特点、社会生活、审美风尚展现在大众眼前。其在为插画设计师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的同时,为宋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结论:宋词人物形象对插画设计的赋能极具价值,实现了文学与艺术的融合与升华。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研究此课题,既可以传递宋词文化的韵味与内涵,又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形式传承传统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文化 人物形象 插画设计 晏几道 《鹧鸪天》
下载PDF
宋代两首悼亡词的文化意蕴比较——苏轼《江城子》与贺铸《鹧鸪天》探微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勋宗 张起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2-96,共5页
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鹧鸪天》两首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誉为"词坛悼亡双绝"。它们在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方面都结合得天衣无缝,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宋代诸多文士以戏谑的文笔乐此不疲地描述怨妇、弃妇和青楼女子时,作... 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鹧鸪天》两首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誉为"词坛悼亡双绝"。它们在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方面都结合得天衣无缝,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宋代诸多文士以戏谑的文笔乐此不疲地描述怨妇、弃妇和青楼女子时,作者却饱含深情、细腻地追忆了他们过往家庭的温馨生活场景,深情地表达了他们不因岁月流逝而消减对亡妻浓浓的相思情愫。可以说这两首词体现了人性的深度,是最具有悲剧情怀的悼亡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宋词 悼亡词 《江城子》 《鹧鸪天》
下载PDF
论元好问《鹧鸪天》词的创作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永源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7期59-64,共6页
元好问填《鹧鸪天》共37阕,多半为其晚年手笔。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一个整体,元好问特殊的人生经历使这些词作显得沉郁顿挫,意蕴深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蕴藏着作者深厚的功名意识、故国之思、身世之感等,对后世词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元好问 《鹧鸪天》 功名意识 故国之思 身世之悲
下载PDF
论辛弃疾《鹧鸪天》词 被引量:1
5
作者 陶文鹏 赵雪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6-72,共7页
辛弃疾的《鹧鸪天》词计63首,数量为两宋词家之冠。其词开拓了《鹧鸪天》的题材内容,多抒写作者出处行藏的内心矛盾,揭示世态和人生哲理,意蕴丰厚深邃。其中农村词描绘田园风光民俗与农人形象生动细致,诗情画意与乡土气息浓郁,成就在东... 辛弃疾的《鹧鸪天》词计63首,数量为两宋词家之冠。其词开拓了《鹧鸪天》的题材内容,多抒写作者出处行藏的内心矛盾,揭示世态和人生哲理,意蕴丰厚深邃。其中农村词描绘田园风光民俗与农人形象生动细致,诗情画意与乡土气息浓郁,成就在东坡农村词之上。在写景、叙事、抒情、用典、对仗以及语言锤炼等方面,稼轩《鹧鸪天》词都有高超造诣,艺术风格多样。稼轩堪称词史上作《鹧鸪天》词的第一高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鹧鸪天》 农村词 艺术成就
下载PDF
苏轼《江城子》和贺铸《鹧鸪天》的比较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青云 《鄂州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4-57,共4页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两首以词的形式写成的悼怀亡妻的作品,堪称古代祭妻篇章的不朽之作,都具有回肠荡气的艺术感染力。文章试从两首词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异...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两首以词的形式写成的悼怀亡妻的作品,堪称古代祭妻篇章的不朽之作,都具有回肠荡气的艺术感染力。文章试从两首词的情感表达、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城子》 《鹧鸪天》 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
下载PDF
从《鹧鸪天》和《梦亡妻》的对比看中西悼亡诗的差异 被引量:2
7
作者 蒋倩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89-191,共3页
中国北宋诗人贺铸的《鹧鸪天》和英国十七世纪诗人弥尔顿的《梦亡妻》同为悼亡诗,同样真挚感人,但二者在表达方式、感情基调方面却有较大不同:《鹧鸪天》通过大量平实朴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悲中有痛... 中国北宋诗人贺铸的《鹧鸪天》和英国十七世纪诗人弥尔顿的《梦亡妻》同为悼亡诗,同样真挚感人,但二者在表达方式、感情基调方面却有较大不同:《鹧鸪天》通过大量平实朴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悲中有痛;《梦亡妻》则通过引用希腊神话传说和《圣经》典故来表达作者对亡妻的颂扬和怀念,悲中有慰。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比较,并试图从文化角度对这种差异做出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悼亡诗 《鹧鸪天》 《梦亡妻》 表达方式 感情基调
下载PDF
析古诗词艺术歌曲经典之作——《鹧鸪天》的创作手法及其演唱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希若 《黄河之声》 2007年第9期86-88,共3页
罗忠镕的艺术歌曲在其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鹧鸪天》是一首广为传唱的优秀作品,文对作品的旋律、曲式、和声及织体等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自身演唱实践对其演唱加以阐释。
关键词 罗忠镕 《鹧鸪天》 特征 演唱
下载PDF
元好问《鹧鸪天》(临锦堂前春水波)词系年辨正
9
作者 赵永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元好问《鹧鸪天》(临锦堂前春水波)的系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即甲申(1224)说、乙酉(1225)说和癸卯(1243)说。在对隆德故宫、临锦堂、兰皋亭等地名进行考索的基础上,再从遗山行迹、文本创作等角度比较分析,发现词题与词作本身并不相符,三... 元好问《鹧鸪天》(临锦堂前春水波)的系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即甲申(1224)说、乙酉(1225)说和癸卯(1243)说。在对隆德故宫、临锦堂、兰皋亭等地名进行考索的基础上,再从遗山行迹、文本创作等角度比较分析,发现词题与词作本身并不相符,三说中惟“癸卯说”更接近于该词创作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鹧鸪天》 系年 考辨
下载PDF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鹧鸪天》认知诗学解读
10
作者 赵振华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59-262,共4页
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诗学重要的文学研究理论,其强大的文学阐释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运用其理论对《鹧鸪天》进行诗学分析,弥补了以文本为主体的传统的印象式的文学研究的不足。文章系统地分析了读者阅读文本时所触所感,从全... 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诗学重要的文学研究理论,其强大的文学阐释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运用其理论对《鹧鸪天》进行诗学分析,弥补了以文本为主体的传统的印象式的文学研究的不足。文章系统地分析了读者阅读文本时所触所感,从全词图形和背景动态转换入手,展现了词中图、景、情的交融,剖析读者在理解和赏析《鹧鸪天》时的心理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理论 《鹧鸪天》 心理认知
下载PDF
浓淡相宜 喜愁相生——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11
作者 田小华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2007年第10期6-6,共1页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是著名词人...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是著名词人晏殊的第七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几道 《鹧鸪天》 桃花扇
下载PDF
辛弃疾《鹧鸪天》格律声韵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隽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39-42,共4页
对辛弃疾全部63首《鹧鸪天》词作1的定量分析,大致可以得出《鹧鸪天》一调变体极少而稼轩守律又极严,但辛稼轩仍在所剩不多的创作空间中因声制宜,充分利用词调体式来抒发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声韵上,稼轩的《鹧鸪天》用平声韵,... 对辛弃疾全部63首《鹧鸪天》词作1的定量分析,大致可以得出《鹧鸪天》一调变体极少而稼轩守律又极严,但辛稼轩仍在所剩不多的创作空间中因声制宜,充分利用词调体式来抒发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在声韵上,稼轩的《鹧鸪天》用平声韵,所压韵字的韵部较为集中,整体呈现出低昂平和之感,然稼轩用韵时不及其在格律方面严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鹧鸪天》 格律 声韵
下载PDF
魂牵梦萦 生死相依——苏轼《江城子》与贺铸《鹧鸪天》比较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平权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6-58,共3页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闯门万事非》是北宋时期两首著名的悼亡词。本文对这两首悼亡词的情感内容、艺术构思、表现手法等进行了同异比较探析,并从人生经历和艺术禀赋方面揭示了其成因。
关键词 苏轼 《江城子》 贺铸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北宋 情感 艺术 悼亡词
下载PDF
罗忠镕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研究——以《鹧鸪天》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娟姬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66-71,共6页
罗忠镕艺术歌曲以中国古诗词为题材,融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审美为一体,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歌曲《鹧鸪天》为例,从作品的古诗词题材特征、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运用、中国民族音乐的借鉴等方面对其创作... 罗忠镕艺术歌曲以中国古诗词为题材,融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审美为一体,在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歌曲《鹧鸪天》为例,从作品的古诗词题材特征、西方现代作曲技术的运用、中国民族音乐的借鉴等方面对其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根据歌曲创作特点,开展对歌曲演唱中气息的运用、戏曲吐字方法的借鉴及演唱者与钢琴伴奏的配合等方面的演唱技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忠镕 《鹧鸪天》 艺术歌曲 创作特点 演唱艺术处理
下载PDF
贺铸《鹧鸪天》赏析
15
作者 刘佳杰 《语文知识》 2005年第2期25-25,共1页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关键词 《鹧鸪天》 梧桐 赏析 贺铸 鸳鸯
下载PDF
北宋·贺铸词《鹧鸪天》中的隐喻认知解读
16
作者 汤秋平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3期243-244,共2页
作为悼亡诗之佳作,贺铸的《鹧鸪天》为读者呈现了凄凉的相思和悼念之情。此词上片写出妻子死后诗人的凄凉和孤零,运用到借物喻人,借"梧桐"和"鸳鸯"来突出丧妻后的悲凉和孤寂。下片再现亡妻日夜操劳,甘于过清苦生活... 作为悼亡诗之佳作,贺铸的《鹧鸪天》为读者呈现了凄凉的相思和悼念之情。此词上片写出妻子死后诗人的凄凉和孤零,运用到借物喻人,借"梧桐"和"鸳鸯"来突出丧妻后的悲凉和孤寂。下片再现亡妻日夜操劳,甘于过清苦生活的场面,表现出诗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以及深刻的悼念之情。该文试从概念隐喻的投射理论出发,通过对文中的"梧桐"和"鸳鸯"进行分析,理解此隐喻对整首词主题的认知解读,深化整首词的中心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鹧鸪天》 投射 梧桐 鸳鸯
下载PDF
晏幾道《鹧鸪天》“舞低”两句做何解
17
作者 朱晓晖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56,共4页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晏幾道的代表作,其中“舞低”两句尤为人所称道.若要准确理解这两句的含义,不仅需要感知整首词的意境,而且需要明确“舞低”两句的互文修辞方式,分析“扇底”和“扇影”的版本异文,了解晏幾道的用词习惯....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晏幾道的代表作,其中“舞低”两句尤为人所称道.若要准确理解这两句的含义,不仅需要感知整首词的意境,而且需要明确“舞低”两句的互文修辞方式,分析“扇底”和“扇影”的版本异文,了解晏幾道的用词习惯.这两句可以解释为:歌女趁着酒兴,挥动着桃花扇,尽情地边起舞边唱歌,直到挂在柳梢、照在楼心的月亮渐渐地西沉,直到她歌舞得疲倦了,才歇息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幾道《鹧鸪天》 舞低 歌尽 扇底风
下载PDF
辛弃疾《鹧鸪天》词的创作特色
18
作者 曾玥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86-192,共7页
辛弃疾是两宋流传词作最多的词人,其词格律精严。在流传下来的629首辛词中,《鹧鸪天》词有63首,占辛词总量的十分之一,是辛词各词调存词数量之冠。辛弃疾的《鹧鸪天》词创作,具有创作时间较为集中且处于该调繁盛期、创作题材广泛且在同... 辛弃疾是两宋流传词作最多的词人,其词格律精严。在流传下来的629首辛词中,《鹧鸪天》词有63首,占辛词总量的十分之一,是辛词各词调存词数量之冠。辛弃疾的《鹧鸪天》词创作,具有创作时间较为集中且处于该调繁盛期、创作题材广泛且在同题材创作中成就突出、情感总体平和冲淡但在词调情感张力范围内有所变化等特色,这些特色对词人用调和读者深入理解辛词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鹧鸪天》 创作特色
下载PDF
外显而奔放 内隐而曲致——苏轼《江城子》与贺铸《鹧鸪天》比较赏读
19
作者 罗保寿 《阅读与鉴赏(教研)》 2006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鹧鸪天》 《江城子》 贺铸 苏轼 中学 语文 比较阅读 诗歌
下载PDF
浅谈诗词鉴赏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以辛弃疾《鹧鸪天》为例
20
作者 刘彩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4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在高中语文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可以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由于中国古典诗词纷繁多样的形式载体和异彩纷呈的艺术特点,古典诗词的鉴赏不易于形成系统的、总结性的方法.笔者不揣冒昧,从自己... 在高中语文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可以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由于中国古典诗词纷繁多样的形式载体和异彩纷呈的艺术特点,古典诗词的鉴赏不易于形成系统的、总结性的方法.笔者不揣冒昧,从自己执教以来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一些方法,姑妄求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鉴赏 人物形象分析 《鹧鸪天》 辛弃疾 中国古典诗词 教育实践 高中语文 鉴赏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