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研究
1
作者 黄泽昕 《神州》 2019年第22期1-2,共2页
宋代,一个政治上饥贫,内忧外患但文化上却必须引起重视的封建王朝。在由于这一时期,文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于是历史上迎来了书家辈出时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书家将宋代的书法推向了高潮,在这当中就不得不提到苏轼,... 宋代,一个政治上饥贫,内忧外患但文化上却必须引起重视的封建王朝。在由于这一时期,文人社会地位的提高,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于是历史上迎来了书家辈出时代。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书家将宋代的书法推向了高潮,在这当中就不得不提到苏轼,这位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有着丰富的学识素养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和“无意于佳乃佳”、“我书意造本无法”的书学理论使他成为宋代“尚意”书风的中流砥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 书法风格 研赏 书学
下载PDF
余味凄凄两相宜——论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文学意象与书法意境的美学统一
2
作者 臧书德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3期62-65,共4页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是其人生低谷时集诗文、书法、家国情怀、思想境界等诸多心理及艺术元素于一身丰碑之作。它彰显了传统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强大生命力和跨时空穿透力,充分展现了华夏文明基因的优越性和文化自信,尤其从文学诗歌倾诉与...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是其人生低谷时集诗文、书法、家国情怀、思想境界等诸多心理及艺术元素于一身丰碑之作。它彰显了传统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强大生命力和跨时空穿透力,充分展现了华夏文明基因的优越性和文化自信,尤其从文学诗歌倾诉与书法造型艺术的耦合处作美学探究。以分、合交替的方式解析欣赏并潜入东坡乃至整个大宋帝国的美学欣赏心理深层,能还原激活传统文化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以汲古壮今,润沃时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黄州寒食诗帖》文学 书法 美学
下载PDF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与米芾《苕溪诗帖》之美学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英俊 《芒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3-264,共2页
通过对书法名帖《黄州寒食诗帖》与《苕溪诗帖》在意趣、继承、心境、笔法、结体、章法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探讨了两帖书风的异同对后世的巨大影响,并揭示了两帖对今天的书法理论和创造以及欣赏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黄州寒食诗帖》 《苕溪帖》 美学 比较
原文传递
跨界类比的书法审美探索——以《黄州寒食诗帖》为例
4
作者 姚波多 《美育》 2021年第6期44-50,共7页
一次书法课上,老师向学生们展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以下简称《寒食帖》)的图片,并让大家谈谈对这幅"天下第三行书"的看法。一个学生发言:"老师,我觉得这幅《寒食帖》一点都不好。"他指着帖上的"年"&... 一次书法课上,老师向学生们展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以下简称《寒食帖》)的图片,并让大家谈谈对这幅"天下第三行书"的看法。一个学生发言:"老师,我觉得这幅《寒食帖》一点都不好。"他指着帖上的"年""海""夜"等字说:"这些字的笔画都粘连在一起,写糊了。而且这些字忽大忽小,一点儿都不整齐,行间距也忽大忽小,每行字都歪歪扭扭,上下也对不齐,看起来非常杂乱……"见这个学生这样评价《寒食帖》,老师忍不住打断他说:"你认为的这些缺点恰恰都是《寒食帖》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食 书法审美 书法课 《黄州寒食诗帖》 行间距 跨界 行书 笔画
原文传递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解析(六)
5
作者 刘瑞鹏 《书法》 2019年第12期148-150,共3页
三《黄州寒食诗帖》章法分析章法是书法作品构成因素之一,亦是书法表现之重要手段,其与笔法、结字合称为书法艺术之三要素。而章法又是书法作品中所有点画之排列、所有字形之排列、所有行距之排列关系的综合。
关键词 书法作品 《黄州寒食诗帖》 书法艺术 构成因素 书法表现 点画 笔法 章法
原文传递
苏氏书法瑰宝——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6
作者 谢阳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 2019年第6期61-62,共2页
到了宋代,书法艺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知名的书法家。他们往往在书法、绘画、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都有建树,综合素养很高,并且个性鲜明,留下了不少杰作。而在传世的宋代书法作品中,有一件是格外引人注目的。
关键词 宋代书法 综合素养 个性鲜明 书法艺术 《黄州寒食诗帖》 艺术门类 绘画 书法家
原文传递
名帖竞临——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7
《书法》 2019年第7期194-197,共4页
关键词 《黄州寒食诗帖》
原文传递
名帖竞临——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跋
8
《书法》 2019年第8期194-197,共4页
关键词 《黄州寒食诗帖》
原文传递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解析(二)
9
作者 刘瑞鹏 《书法》 2019年第8期155-157,共3页
(三)行笔中锋,参以偏锋中锋与侧锋为运笔过程之行笔方法,是两个相对概念,相互依存又对立统一。行书因写意抒情之需要,在书写中使笔下之线条变化无穷而逸趣横生。明丰坊在《书诀》中言:'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 (三)行笔中锋,参以偏锋中锋与侧锋为运笔过程之行笔方法,是两个相对概念,相互依存又对立统一。行书因写意抒情之需要,在书写中使笔下之线条变化无穷而逸趣横生。明丰坊在《书诀》中言:'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州寒食诗帖》
原文传递
旷世神品,价值连城——兼论苏东坡书法的最高成就在黄州 被引量:1
10
作者 饶学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12,共5页
《黄州寒食诗帖》体现了苏东坡高超的艺术成就,为旷世神品,饮誉全球。它所包涵的宦海沉浮与书迹流难的传奇色彩,让当今世人饱尝价值连城的中华国宝神韵和东坡书风魅力。苏东坡书法的成就当以黄州时期为最高。
关键词 东坡书法 《黄州寒食诗帖》 旷世神品 多灾多难 最高成就 黄州
下载PDF
浅谈苏轼的“尚意”书风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紫祥 《艺术教育》 2021年第4期170-173,共4页
从西汉早期的简牍帛书中,人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书写者的率意天性,而随着道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与升华,及至宋朝,开始逐步出现了"尚意"书风。在"宋四家"之中,苏轼兼擅诗、词、书、画,同时他也对老庄之道独具深刻见地。受... 从西汉早期的简牍帛书中,人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书写者的率意天性,而随着道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与升华,及至宋朝,开始逐步出现了"尚意"书风。在"宋四家"之中,苏轼兼擅诗、词、书、画,同时他也对老庄之道独具深刻见地。受苏氏家族家学渊源的影响,苏轼在书法创作中上承古制,师法古人而不泥,不断取其精华、推陈出新,非常注重"技道两进",开创了合乎法度而又别具一格的"尚意"书风。文章对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中的章法特点、字形结体构造、书写节奏变化以及墨色浓淡处理等加以分析,以揭示他崇尚自然、大胆创造的"尚意"书学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尚意 《黄州寒食诗帖》
原文传递
苏轼书法评传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正成 《书法》 2019年第11期49-69,共21页
在公元十一世纪的东方,升起了两颗耀眼的彗星:一颗是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一颗是文学艺术家苏东坡。彗星倏忽而逝,而它的光芒如此耀眼,并将闪耀在可以预见的人世的未来。中唐以后,世俗地主取代了魏晋六朝以来的门阀地主,成了后期封建社会... 在公元十一世纪的东方,升起了两颗耀眼的彗星:一颗是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一颗是文学艺术家苏东坡。彗星倏忽而逝,而它的光芒如此耀眼,并将闪耀在可以预见的人世的未来。中唐以后,世俗地主取代了魏晋六朝以来的门阀地主,成了后期封建社会的主体。因而,这个主体必然要在自己的政治舞台上和文学艺术舞台上演出自己的戏剧,追求符合自己理想的境界,从而创造他们那个时代的高潮和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赤壁赋 黄州寒食 《黄州寒食诗帖》 颜鲁公 东坡题跋 尚意书风 祭黄几道文
原文传递
线条的悲剧与悲剧的线条
13
作者 高尔石 《当代艺术》 2010年第2期13-14,共2页
本文通过对书法本质的讨论引出线条在中国书法中的地位及意义,进而对当代书坛的现状进行分析,反思当前中国书法所面临的窘境,提出"线条的悲剧"之说;后半部分举例证明"悲剧的线条"之美。全文旨在论述书法创作对线条... 本文通过对书法本质的讨论引出线条在中国书法中的地位及意义,进而对当代书坛的现状进行分析,反思当前中国书法所面临的窘境,提出"线条的悲剧"之说;后半部分举例证明"悲剧的线条"之美。全文旨在论述书法创作对线条的重视与把握应当有度有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线条 悲剧 《黄州寒食诗帖》
原文传递
《书法》杂志二○一九年总目录(总三五二期至三六三期)
14
《书法》 2020年第1期179-183,共5页
关键词 《学书札记》 颜真卿 书法家 《书法》 《书谱》 曹宝麟 唐存才 孙过庭 《黄州寒食诗帖》 《雁塔圣教序》 《自叙帖》
原文传递
孟会祥著“竹堂文丛”第三辑出版
15
作者 本刊讯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0年第8期67-67,共1页
孟会祥著"竹堂文丛"第三辑,2020年7月由海燕出版社出版。第三辑包括《〈书概〉衍义》《读三大行书》《竹堂笔记续辑》《书法入门十八帖》《竹堂余事》五种。《〈书概〉衍义》对刘熙载《书概》采用"疏、解、述"的方... 孟会祥著"竹堂文丛"第三辑,2020年7月由海燕出版社出版。第三辑包括《〈书概〉衍义》《读三大行书》《竹堂笔记续辑》《书法入门十八帖》《竹堂余事》五种。《〈书概〉衍义》对刘熙载《书概》采用"疏、解、述"的方式,进行了注释、翻译和解读。"述"的部分,也就是解读,在"述而不作"的背景下,阐述了作者的观点。《读三大行书》对《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进行了全方位的释读和鉴赏,是作者用情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概 《祭侄文稿》 《兰亭集序》 三大行书 《黄州寒食诗帖》 述而不作 竹堂 文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