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五刺法”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魏连海 王卫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五刺法” 《黄帝内经 五脏之气 素问集注 脏腑辨证 ·官针 《内经》 对应关系
下载PDF
张志聪医学全书版本源流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延春 郑林 赵恩正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张志聪 医学著作 版本源流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伤寒论集注》
下载PDF
明代医家马莳针灸学术思想浅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曹健 许霞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279-1280,共2页
目的:探析明代医家马莳的针灸学术思想。方法:搜集并整理马莳有关针灸的论述及针灸治疗经验,分析并归纳马氏针灸学术思想。结果:马莳娴熟经脉针灸,根据不同时令感邪,阐发了四时取穴机制,富于针灸理论和临床经验。结论:马氏针灸学术思想... 目的:探析明代医家马莳的针灸学术思想。方法:搜集并整理马莳有关针灸的论述及针灸治疗经验,分析并归纳马氏针灸学术思想。结果:马莳娴熟经脉针灸,根据不同时令感邪,阐发了四时取穴机制,富于针灸理论和临床经验。结论:马氏针灸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对临床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莳 明代医家 针灸学术思想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黄帝内经注证发微
下载PDF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形”“色”内涵发微
4
作者 孟月 刘立安 +3 位作者 崔殿坤 秦俊俊 梁金凤 侯淑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49-3052,共4页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多处提及“形”“色”,其中“形色相得”“形色相胜”的内涵较难从字面理解。文章从“形”“色”二字的本义入手,在天地时空视角探讨其内涵为物质载体与能量的内外循环,指向天人合一;再回归人体维度,以古...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多处提及“形”“色”,其中“形色相得”“形色相胜”的内涵较难从字面理解。文章从“形”“色”二字的本义入手,在天地时空视角探讨其内涵为物质载体与能量的内外循环,指向天人合一;再回归人体维度,以古琴二十五音为桥梁,解“形”“色”以五脏经脉及血气状态;并对血气状态的外在征象进行论述,包括皮肉毛发状态、面色、脉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二十五人 天人合一 经脉气血 黄帝内经 内涵 外在诊察
原文传递
中医中药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方喜斌 李三标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4期77-78,共2页
糖尿病足溃疡属中医“脱痈”、“脱疽”范畴,最早描述见于《黄帝内经》之《灵枢·痈疽篇》,即“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脱疽”病名首见于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之... 糖尿病足溃疡属中医“脱痈”、“脱疽”范畴,最早描述见于《黄帝内经》之《灵枢·痈疽篇》,即“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脱疽”病名首见于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之“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不死、治之不衰、急斩去之、治不去必死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痈疽 糖尿病足溃疡 脱疽 脱痈 中医中药 《黄帝内经 皇甫谧
下载PDF
短刺法的临床应用概述 被引量:1
6
作者 萧力维 吴中朝 +2 位作者 胡静 陈仲杰 焦玥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6期561-562,共2页
短刺法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云:“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皮”。
关键词 短刺法 临床应用 《黄帝内经 ·官针 十二经 骨痹
原文传递
为父母泡制药酒可选哪些药材
7
作者 武国忠 《祝你幸福》 2015年第12期48-49,共2页
我把恩师珍藏了几十年的药酒公布于众,是希望人人都学会用它来孝敬父母,如此一来,家家都有百岁老寿星。 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关键词 孝敬父母 卫气 养生方法 络脉 黄帝内经 脉大 ·经脉 仙风 周公百岁酒 陈撄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