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8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生态质量时空演变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1
作者 李慧 张少伟 赵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40,共8页
[目的]量化分析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生态质量格局演变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生态质量,促进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DPSIR模型框架,从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环境与生态治理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 [目的]量化分析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生态质量格局演变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生态质量,促进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DPSIR模型框架,从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环境与生态治理方面选取14项指标,构建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构建岭回归模型,分析了其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生态质量具有明显时空异质性;生态质量较高区域集中分布在中游地区,较低区域集中分布在上游地区,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生态质量评估为中及以上水平区域面积占比由2000年的40.56%上升至2020年的70.36%;20年间生态质量提升的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4.44%,提升的区县数量占总区县数的91.57%;岭回归模型可以解释生态质量99.4%的变异,植被覆盖度和年降水量对生态质量变化的相对贡献率较高。[结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生态质量呈提升趋势,其时空分布格局主要受植被覆盖度和年降水量的驱动。建议在科学、合理增加植被覆盖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质量 时空演变 驱动力 岭回归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的植被响应
2
作者 赵娟 史雅楠 李新平 《山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6-48,共3页
笔者介绍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概况,综述了植被分布、植被覆盖、植被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物候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属于半干旱地带,植被主要为草本、灌木及一些适宜半干旱条件的乔木,水热条件是影响黄河中游晋西黄土... 笔者介绍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概况,综述了植被分布、植被覆盖、植被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物候对气候因子的响应。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属于半干旱地带,植被主要为草本、灌木及一些适宜半干旱条件的乔木,水热条件是影响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的主要限制因子。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的主要特征是乔木物种多样性、草本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均随海拔升高而递减,灌木物种多样性无明显变化趋势;乔木物种丰富度与生长季节平均温度呈显著正相关。2000年至2015年,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植被物候发生显著变化,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提前和结束日期推迟的区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 植被响应
下载PDF
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近62年气候变化分析
3
作者 张晓玲 马佳琳 李新平 《山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10,27,共4页
通过对9个地面站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近62 a(1957年至2018年)的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57年至2018年,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气温显著升高,年平均增温0.023 0℃。其中,北部区域和中部... 通过对9个地面站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近62 a(1957年至2018年)的气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57年至2018年,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气温显著升高,年平均增温0.023 0℃。其中,北部区域和中部区域年平均增温为0.028 8℃和0.035 4℃,线性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南部区域年平均增温0.017 6℃,线性方程达到显著水平,增温趋势相对平缓。全区年平均降水量减少0.324 mm,线性方程未达到显著水平,从北向南降水量减少量增加。总体来看,区域气候环境总体趋于暖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 变化趋势
下载PDF
黄河上游黄土高原入黄沙量变化分析
4
作者 刘晓燕 高云飞 党素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18,共8页
早在20世纪70年代黄河上游实测输沙量就开始大幅减少,其中黄河下河沿站1970—1999年和2000—2022年年均输沙量分别较天然时期减少50%、76%,但迄今有关该区沙量锐减的研究极少。以黄河李家峡大坝至青铜峡区间的黄土高原为重点,分析了该... 早在20世纪70年代黄河上游实测输沙量就开始大幅减少,其中黄河下河沿站1970—1999年和2000—2022年年均输沙量分别较天然时期减少50%、76%,但迄今有关该区沙量锐减的研究极少。以黄河李家峡大坝至青铜峡区间的黄土高原为重点,分析了该区水沙和有效降雨变化情况、水库和淤地坝在不同时期的拦沙作用,还原了1960年以来流域实际产沙量,研究了梯田和植被变化情况,计算了现状下垫面在设计降雨情景下的产沙量。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后期水库拦沙是研究区输沙量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2000年以来梯田建设和植被改善逐渐成为主要减沙因素、水库拦沙次之;基于2021年下垫面推算的下河沿以上产沙能力为5800万~6600万t/a、较天然时期降低约62%,清水河流域产沙能力为1920万~2743万t/a、较天然时期降低约53%;未来植被改善潜力很小,新建梯田仅可弥补老旧梯田田埂损毁的负面影响,因此产沙能力进一步降低的潜力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沙量 输沙量 变化原因 趋势 黄河上游 黄土高原
下载PDF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 面向重大国家战略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推介
5
作者 肖培青 焦鹏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I0001-I0004,共4页
一、实验室简介“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2月由水利部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原名“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21年1月经水利部重点实验室改革重组... 一、实验室简介“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2月由水利部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原名“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21年1月经水利部重点实验室改革重组后正式更名为“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肖培青正高级工程师(二级),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崔鹏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水土保持 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土高原 实验室简介 水土流失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 实验室主任
下载PDF
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玉龙 高龙 +1 位作者 李新平 张克斌 《山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48-50,共3页
笔者介绍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概况,根据气候、地貌、土壤、自然植被条件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分成3个植被类型区,并从因水定林、适地适树、人工促进植被恢复3方面总结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技术。因水定林要求根据3... 笔者介绍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概况,根据气候、地貌、土壤、自然植被条件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分成3个植被类型区,并从因水定林、适地适树、人工促进植被恢复3方面总结了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技术。因水定林要求根据3个植被类型区的自然植被分布情况确定植被类型,覆盖度应达到60%以上,林种主要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也可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发展经济林。适地适树的具体要求包括选树适地、适林适树、适时适树3方面。人工促进植被恢复包括适度整地、密度控制、充分利用微地形等措施,以提高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植被生态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 植被修复 因水定林 适地适树
下载PDF
岁月流转 黄河情深——为《大河笔汇》开栏周年庆
7
作者 胡金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13期54-55,共2页
延不绝的黄河波涛声中,我轻轻掀开了《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一页接着一页,仿佛我正在溯那淌千年的黄河历史。《大河笔汇》开栏至今,它已历经一年的岁月洗礼,如同一位久别重逢的亲人,静静地陪伴在我们身旁,见证江河的沧桑变迁,记录黄土... 延不绝的黄河波涛声中,我轻轻掀开了《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一页接着一页,仿佛我正在溯那淌千年的黄河历史。《大河笔汇》开栏至今,它已历经一年的岁月洗礼,如同一位久别重逢的亲人,静静地陪伴在我们身旁,见证江河的沧桑变迁,记录黄土地上的悲喜交织。今天的《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种人 悲喜交织 沧桑变迁 黄土 大河 情深 岁月 黄河
下载PDF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何丽 《发展》 2024年第6期8-9,共2页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意义重大。甘肃省作为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首倡省份,要树牢上游意识,展示上游作为,守护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陇东陇中黄土高原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意义重大。甘肃省作为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首倡省份,要树牢上游意识,展示上游作为,守护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陇东陇中黄土高原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功能区,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践中书写美丽甘肃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 国家生态安全 生态功能区 生态优先 高质量发展 质量发展战略 黄河上游 甘肃省
下载PDF
我叫黄土但我并不“土”
9
作者 张超 郝彧 《地球》 2024年第3期70-73,共4页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这首曾经红遍大街小巷的西北风格歌曲唱的就是我塑造的黄河中游地貌景观。我是黄土,或许你对我的名字很熟悉,但是关于我的身世或许你就知之甚少了,今天我就来作个自我介绍。
关键词 自我介绍 地貌景观 黄河中游 黄土 身世
下载PDF
我的黄河梦
10
作者 贾梦豪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14期34-35,共2页
黄河,这条悠长的河流,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每一滴水都饱含着历史的沉淀与未来的希望。作为一名刚加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的新新黄河人,我有幸见证这条影响深远的河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无限可能。我初次与黄河邂逅时... 黄河,这条悠长的河流,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每一滴水都饱含着历史的沉淀与未来的希望。作为一名刚加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的新新黄河人,我有幸见证这条影响深远的河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无限可能。我初次与黄河邂逅时,她的气势与壮观让我震撼。站在岸边,聆听着黄河的波涛,我不禁想象着她在黄土地上蜿蜒的画卷,感受她那独一无二的自然力量。这不只是一次简单的自然探索,更是我的黄河梦的一次精彩启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黄土 丰富内涵 黄河 独一无二
下载PDF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渡槽优化设计
11
作者 张娜 何潇 肖江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8期42-46,共5页
南吴渡槽位于山西省北赵灌区黄土台塬上,地形切割强烈呈“V”字型,且为强烈湿陷性黄土,边坡极易垮塌。结合地貌特征、地质条件,经对比分析选择了上乘拱式渡槽+灌注桩基础结构形式,通过结构静力学方法拟定结构尺寸,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 南吴渡槽位于山西省北赵灌区黄土台塬上,地形切割强烈呈“V”字型,且为强烈湿陷性黄土,边坡极易垮塌。结合地貌特征、地质条件,经对比分析选择了上乘拱式渡槽+灌注桩基础结构形式,通过结构静力学方法拟定结构尺寸,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静动力仿真分析,经两种方法相互校对,结构设计安全,可靠性更高;提前拟定结构尺寸,可以在保证有限元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前处理和计算分析的计算效率。该设计方法可对类似渡槽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高阶地 湿陷性黄土 上乘拱式渡槽 灌注桩 MIDAS
下载PDF
我的黄河故事
12
作者 何建军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年第14期44-45,共2页
初识黄河,源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当学到这首千古传唱的古诗时,我未曾见过黄河,只能在脑海里构想黄河是何其宽阔、气势如虹。上中学后,对语文、地理等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对黄河的了解愈加深... 初识黄河,源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当学到这首千古传唱的古诗时,我未曾见过黄河,只能在脑海里构想黄河是何其宽阔、气势如虹。上中学后,对语文、地理等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对黄河的了解愈加深入,黄河从青藏高原发源,流经了西南的四川,然后急转北上,一路东去,流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奔流入海,这真是一段神奇的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势如虹 内蒙古高原 语文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黄河
下载PDF
黄河泥埙:黄河文化的“特产”
13
作者 刘举庆 王巧玲 《科学之友》 2024年第4期17-19,共3页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夹带了大量泥沙,加上发源于黄土高原的黄河支流的汇入,河水变得异常重浊,泥沙一部分流入大海,一部分堆积在中下游河床,为黄河泥埙提供了丰富的原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母亲河水滋养的黄...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夹带了大量泥沙,加上发源于黄土高原的黄河支流的汇入,河水变得异常重浊,泥沙一部分流入大海,一部分堆积在中下游河床,为黄河泥埙提供了丰富的原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母亲河水滋养的黄河泥品质细腻、柔滑,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黄河泥埙。多年来,传承人王建用一枚枚精致的泥埙讲述黄河故事,传播黄河声音,写下了黄河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支流 黄土高原地区 中华文明 母亲河 浓墨重彩 发源地
下载PDF
《黄河 黄土 黄种人》杂志社诚聘退休资深编辑
14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09年第11期2-2,共1页
《黄河黄土黄种人》是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社科类综合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杂志坚持以贴近社会现实、讴歌时代精神、体现人文关怀为己任,坚持精品意识,不断提高刊物质量,逐步形成了自己清新独特的风格。杂志发表的许多文章被《读者》、... 《黄河黄土黄种人》是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社科类综合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杂志坚持以贴近社会现实、讴歌时代精神、体现人文关怀为己任,坚持精品意识,不断提高刊物质量,逐步形成了自己清新独特的风格。杂志发表的许多文章被《读者》、《青年文摘》、《南方周末》等知名报刊转载。1997年,杂志被国家指定为唯一的送驻港部队阅读的刊物。2006年,《黄河黄土黄种人》在全省100多种期刊中脱颖而出,编校质量名列第六,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根据杂志社目前的发展需要,现诚聘两名资深编辑加盟。具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志社 黄土 黄河 编辑稿件 出版行业 报刊 人文关怀 退休 驻港部队 发展需要
下载PDF
黄河中游马兰黄土中若干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刁桂仪 文启忠 +1 位作者 吴明清 潘景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5-92,共8页
本文根据采自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省区71个县市的130个样点,共147块马兰黄土样品中17种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对马兰黄土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区域分布特征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游马兰黄土中绝大多数元素... 本文根据采自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省区71个县市的130个样点,共147块马兰黄土样品中17种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对马兰黄土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区域分布特征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中游马兰黄土中绝大多数元素的平均值与地壳克拉克值差距较大,而与上部地壳的平均值接近。各元素在区域上的分布特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如Zn、Cu、Co、Ni、Pb、V、W、Sn和Se等,自西北而东南含量增加;第二种如Ag、Sr、Mo和Cl等,自西北而东南含量降低;第三种如Cr、F和B,由砂黄土-黄土-粘黄土,含量由低-高-低变化。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表明,66个元素对中有相关性的为35对,反应许多微量元素在赋存状态或迁移富集规律上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黄土 微量元素 含量 相关性 黄河中游 黄土
下载PDF
晋豫间黄河峡谷黄土状沙丘的光释光年代学探讨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杜金花 卢演俦 +1 位作者 王旭龙 康树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6-955,共10页
通过对风陵渡-三门峡晋豫间黄河峡谷的地貌考察和1:50000地形图(1970年)的分析,初步查明了黄河南岸黄土状沙丘的分布特征。选取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阌底约75m高的黄土状沙丘剖面进行了观测和取样。根据该剖面的粒度分布特点,选取中颗粒(4... 通过对风陵渡-三门峡晋豫间黄河峡谷的地貌考察和1:50000地形图(1970年)的分析,初步查明了黄河南岸黄土状沙丘的分布特征。选取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阌底约75m高的黄土状沙丘剖面进行了观测和取样。根据该剖面的粒度分布特点,选取中颗粒(40~90μm)石英进行了光释光(OSL)测年研究。采用简化SAR法测量样品的等效剂量(D_e),其中5个样品与SAR法测量的,D_e值对比,结果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对阌底剖面自上而下19个样品运用简化SAR法做了OSL年龄测定,其中8个还进行了4~11μm细颗粒石英简易多测片再生法(SMAR)OSL测年,两个粒级石英的OSL年龄测定值在测量误差范围内一致。初步结果表明,晋豫间黄河峡谷阌底黄土状沙丘发育不晚于距今约5.5万年前,并延续到全新世初期,风沙堆积速率在3.2万年前后曾出现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豫黄河峡谷 黄土状沙丘 光释光测年
下载PDF
黄河沙量记录与黄土高原侵蚀 被引量:6
17
作者 洪业汤 朴河春 姜洪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0-20,共11页
龙门黄河沙量记录研究揭示,黄土高原黄土的侵蚀现象是我国脆弱的黄土环境中出现的一种天然环境地质过程。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其侵蚀强度表现出明显的脉动特征,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有密切关系。迄今黄土高原上的人为经济活动并未明显加... 龙门黄河沙量记录研究揭示,黄土高原黄土的侵蚀现象是我国脆弱的黄土环境中出现的一种天然环境地质过程。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其侵蚀强度表现出明显的脉动特征,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有密切关系。迄今黄土高原上的人为经济活动并未明显加速这一侵蚀过程或改变它的脉动特征,因而人为活动不是支配黄土高原黄土侵蚀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侵蚀 泥沙 黄河 高原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黄河水沙变化 被引量:52
18
作者 胡春宏 张晓明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黄河流域治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明晰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效及其影响下的黄河水沙关系变化,有助于为黄河水沙关系协调提供科技支撑。通过梳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历程及措施变化,辨析了治理措施的减沙效应。研究表明:(1)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治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明晰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效及其影响下的黄河水沙关系变化,有助于为黄河水沙关系协调提供科技支撑。通过梳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历程及措施变化,辨析了治理措施的减沙效应。研究表明:(1)黄土高原历经五个典型治理阶段,主色调由黄变绿,下垫面发生不可逆的变化;(2)2000年以来,主要产沙区汛期雨量偏丰且极端降雨增加,而黄河沙量相对1919—1959年锐减了85%,中游中常洪水发生频次降低,下游河道由淤积转为冲刷;(3)林草、梯田和淤地坝减沙成效显著,溃损淤地坝淤积泥沙出库比<15%,难以发生“零存整取”现象;(4)与历史极端降雨事件相比,2000年后相似降雨条件下,典型流域次洪水量和沙量分别减少30%~78%、53%~88%,水土保持成效显著;(5)新水沙情势下应适时调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格局,并完善水沙调控体系,改造下游河道,解放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黄河 水沙关系 治理措施 淤地坝 极端降雨
下载PDF
论黄河河道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度 被引量:22
19
作者 胡春宏 张治昊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5-1025,共11页
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黄河干流河道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及其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河道冲淤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是随着不同时段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今后一个时期内,... 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黄河干流河道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及其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河道冲淤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是随着不同时段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今后一个时期内,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为0.4亿t/a左右;黄河中下游河道及河口平衡输沙量临界阈值为3亿t/a左右。通过水沙调控和河道整治等综合措施,未来将黄河上游宁蒙河段年输沙量控制在0.4亿t/a左右,可塑造与维持平滩流量约2000 m^3/s左右的输水输沙通道,宁蒙河段基本实现河道冲淤平衡;将黄河中下游河道及河口年输沙量控制在3亿t/a左右,则潼关高程可基本实现升降平衡,稳定在328 m左右,下游河道可塑造与维持平滩流量4000 m^3/s左右的中水河槽,基本实现河道冲淤平衡;河口基本实现海岸淤蚀平衡,保持流路相对稳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也存在达到一定程度后治理效果不显著的临界状态,表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存在治理度,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各种措施减沙的临界阈值,本文提出未来通过科学调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格局,将入黄年沙量控制在3亿t/a左右,达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与黄河干流河道输沙的平衡,为未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确定了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道 黄土高原 平衡输沙量 临界阈值 水土流失治理
下载PDF
郑州-洛阳黄河南岸黄土地层及更新世环境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滕志宏 李龙堂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重点介绍了河南豫西地区洛阳-郑州间黄河南岸邙岭的两个黄土剖面,并进行了岩石和磁性地层划分对比,证实了该区黄土最早形成于早更新世晚期的第九层粉砂层(L9)。在此基础上对黄河的发育及区域更新世环境变迁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黄土地层 环境分析 更新世 黄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