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仪式构建认同:抗战时期的《黄花岗》义演及新闻聚焦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俊聪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6,共4页
全面抗战时期,在特殊的社会情境下,慈善界、艺术界常常借纪念日举行义演活动,通过舞台向民众阐释“此时此地”纪念的特殊意义。最具典型性的是1939年“五三”“五四”“五五”纪念日义演的历史剧《黄花岗》。此次义演是由香港全体戏剧... 全面抗战时期,在特殊的社会情境下,慈善界、艺术界常常借纪念日举行义演活动,通过舞台向民众阐释“此时此地”纪念的特殊意义。最具典型性的是1939年“五三”“五四”“五五”纪念日义演的历史剧《黄花岗》。此次义演是由香港全体戏剧团体与各界赈济华南难民联席会为抚恤阵亡将士家属而合作发起的,具有宣扬革命精神、筹集慈善资金、团结香港戏剧界、巩固全民抗日统一战线等多重意义。香港报界聚焦此次义演活动,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从多个层面阐释意义。抗战时期,纪念日义演活动的开展及报刊的意义建构对文化共享、社会教育、公益慈善、民族认同等都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演 纪念日 《黄花岗》 历史记忆
下载PDF
政治与艺术的往复:田汉《黄花岗》版本流变考
2
作者 徐鹏飞 张武军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5,共10页
《黄花岗》是田汉最为看重的剧作之一,从1925年春到1929年5月,4年多的时间里,《黄花岗》历经多次修改和重新发表,相继刊登于长沙《大公报》副刊《现代思想》、《醒狮》周报副刊《南国特刊》、上海《中央日报》副刊《摩登》和《南国月刊... 《黄花岗》是田汉最为看重的剧作之一,从1925年春到1929年5月,4年多的时间里,《黄花岗》历经多次修改和重新发表,相继刊登于长沙《大公报》副刊《现代思想》、《醒狮》周报副刊《南国特刊》、上海《中央日报》副刊《摩登》和《南国月刊》,《黄花岗》的内容与思想亦不断发生增减与更改,由此产生四种不同版本。版本流变见证了田汉由歌咏"蔷薇"到走向"荆棘"的文艺观念转变,同时也反映出田汉在政治和艺术之间纠缠往复的态度,是理解后来"田汉转向"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黄花岗》 版本 革命文学
下载PDF
《黄花岗》:田汉“未完成的杰作”——解析田汉早期的寄情之作 被引量:3
3
作者 田野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35,共6页
《黄花岗》是田汉写于1925——1926年间的一部两幕史剧,通过对参加黄花岗起义的林觉民、刘元栋、冯超骧等革命志士的刻画,赞扬了他们知其不可为而为的牺牲精神。这部剧作从构思到写作经历了四年时间,虽未完成,却又在五年的时间里四次连... 《黄花岗》是田汉写于1925——1926年间的一部两幕史剧,通过对参加黄花岗起义的林觉民、刘元栋、冯超骧等革命志士的刻画,赞扬了他们知其不可为而为的牺牲精神。这部剧作从构思到写作经历了四年时间,虽未完成,却又在五年的时间里四次连载。这部未完成的剧作之所以得到田汉如此偏爱,除了张扬革命志士的牺牲精神,更在于它是田汉现实人生苦闷的象征,寄托着他对舅父易象和爱妻易漱瑜的深切怀念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黄花岗》 苦闷的象征 易象 易漱瑜
原文传递
知人善任 巧作气氛——论1945年洪深对《黄花岗》的导演
4
作者 段丽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4-57,共4页
洪深导演的革命史剧《黄花岗》是抗战后期重庆剧坛规模最大的演出。为弥补剧本的情节凌乱、人物单薄等天生缺陷,洪深一方面极尽知人善任之能事,认真挑选演员,以演员演技的娴熟明朗来弥补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高超的导演技... 洪深导演的革命史剧《黄花岗》是抗战后期重庆剧坛规模最大的演出。为弥补剧本的情节凌乱、人物单薄等天生缺陷,洪深一方面极尽知人善任之能事,认真挑选演员,以演员演技的娴熟明朗来弥补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利用高超的导演技巧,为该剧营造悲壮雄浑的舞台氛围。这些手段有效地改善了《黄花岗》在演出上艺术完整性的不足,观众对此印象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深 导演 《黄花岗》
原文传递
由黄药眠看橙色创造社的文学存在
5
作者 朱寿桐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2期81-89,I0003,共10页
由黄药眠的革命文学实践以及《黄花岗上》等诗作,可以分析出橙色创造社的存在。橙色创造社在革命文学的洪流中加入了红色创造社的革命文学倡导与实践,同时也救正了红色创造社的一些疏漏与不足,并且以自身的贡献证明了革命文学运动的丰... 由黄药眠的革命文学实践以及《黄花岗上》等诗作,可以分析出橙色创造社的存在。橙色创造社在革命文学的洪流中加入了红色创造社的革命文学倡导与实践,同时也救正了红色创造社的一些疏漏与不足,并且以自身的贡献证明了革命文学运动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的内涵。对于创造社来说,橙色创造社还是连接红色创造社与蓝色创造社的重要纽带。即使是在左翼文学运动史上,橙色创造社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展示的价值也不容低估。橙色创造社开辟了以浪漫、唯美和象征色调表现革命情绪的文学路数,其实是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将革命情绪作个人化、艺术化和审美化处理的一种值得肯定的路数,当然其结果会导致红色革命情绪向橙色情绪淡化、漫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眠 《黄花岗上》 橙色创造社
下载PDF
从神坛走下来的革命党人——论田汉话剧的辛亥革命叙事
6
作者 丰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1,共4页
田汉的辛亥革命叙事聚焦于革命语境下普通人身上的人性光辉。这具体表现在,内容上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革命性"与"人性"在革命党人身上的矛盾统一;思想上通过描绘"残缺"现实与"完美"理想之... 田汉的辛亥革命叙事聚焦于革命语境下普通人身上的人性光辉。这具体表现在,内容上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革命性"与"人性"在革命党人身上的矛盾统一;思想上通过描绘"残缺"现实与"完美"理想之间的矛盾冲突升华出"为幸福而死"的革命哲学;艺术上围绕"人性"这一主旨完成了对民初以来革命叙事模式的突破和转换。田汉将革命党人"拉下神坛"的创作实践,代表了"五四"之后创作观念上的时代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黄花岗》 《孙中山之死》 辛亥革命叙事
下载PDF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Huangshan granite pluton,southern Anhui Province:New insights from fission-track analysis 被引量:5
7
作者 ZHENG Yong YU XinQi +5 位作者 YUAN WanMing WANG De'En JIANG GongBing ZHU DeLai WANG Cheng JIA YingY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528-539,共12页
The dating of the uplift onset of the Huangshan pluto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Anhui Province associated with the collision between paleo-Pacific Block and the Eurasian Block is a fundamental issue to better understan... The dating of the uplift onset of the Huangshan pluton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Anhui Province associated with the collision between paleo-Pacific Block and the Eurasian Block is a fundamental issu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uplift mechanisms and the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Х^2 values of seven zircon fission track (ZFF)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south part of the Huangshan pluton were all 〈5%. Based on the grain ages of four typical ZFr samples, three thermal overprints ranging in 113-123, 72-95 and 49-66 Ma were distinguished respectively using the binomial peak-fitting metho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ctonic thermal events after south China shifted into circum-Pacific tectonic region. Apatite fission track (AFT) study of the Huangshan pluton shows ages lie between 15±3 and 56±6 Ma with all Х^2 values 〉5%, and all are significantly younger than their host rock formation ages, indicating that the samples have experienced post-formation thermal history. Based on the AFT resuits and topograph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Huangshan pluton, three zones with different denudation intensities caused by the differential uplift of the fault blocks were recognized in this paper, indicating that denudation was driven by the increase in elevation significantly. Modeling of the AFT data shows that the earlier cooling phase took place in the early Cenozoic and involved 3.3, 3.8 and 6.0℃/Ma of cooling rates equivalent to the exhumation rates of 90, 104 and 167 m/Ma in different fault blocks. The last phase of cooling took place from -10 Ma with average cooling rate of -5.6℃/Ma, equivalent to average denudation rates of -156 m/Ma. The fission track results imply that the regional compression fiel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differential exhum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fault blocks of the Huangshan plu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ngshan pluton thermal overprints apatite fission track cooling fault block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