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挥之不去的梦魇:保罗·奥斯特《黑暗中的人》的创伤叙事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保罗·奥斯特的《黑暗中的人》描述了"9·11"事件及伊拉克战争给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聚焦创伤受害者自省意识下的叙述话语,力图呈现《黑暗中的人》在疗愈心灵创伤、参与集体记忆构建、倾注伦理关怀... 保罗·奥斯特的《黑暗中的人》描述了"9·11"事件及伊拉克战争给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冲击。聚焦创伤受害者自省意识下的叙述话语,力图呈现《黑暗中的人》在疗愈心灵创伤、参与集体记忆构建、倾注伦理关怀等方面所具有的参考借鉴意义。作品并不囿于再现"9·11"创伤,而旨在"去9·11化"。然而主人公奥古斯特的叙事治疗机制并未成功治愈自身的心灵创伤,可见战争带来的心灵创伤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烙印,难以抚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黑暗中的人》 后“9·11”文学 创伤叙事
下载PDF
后现代的反战呐喊:保罗·奥斯特小说《黑暗中的人》读解
2
作者 王海波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8-61,共4页
分析认为,奥斯特在小说《黑暗中的人》中,运用元小说和蒙太奇的后现代叙事方法,通过欧格斯特一家的遭遇,言说战争给人们的心灵造成的难以愈合的创伤,反映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小说在给读者带来文学审美愉悦的同时,启发... 分析认为,奥斯特在小说《黑暗中的人》中,运用元小说和蒙太奇的后现代叙事方法,通过欧格斯特一家的遭遇,言说战争给人们的心灵造成的难以愈合的创伤,反映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小说在给读者带来文学审美愉悦的同时,启发他们更深入地思考战争的荒诞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罗·奥斯特 《黑暗中的人》 后现代 反战
下载PDF
豪华落尽见真淳——从《黑暗中的鸫鸟》看哈代抒情诗意象的运用艺术 被引量:5
3
作者 韦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3-75,共3页
本文以《黑暗中的鸫鸟》一诗为例 ,通过“细读法” ,对该诗诗歌意象和主旨进行分析、阐释 ,从而对哈代抒情诗的意象运用艺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 《黑暗中的鸫鸟》 哈代 抒情诗 意象 文学评论 英国 细读法 诗歌 艺术手法
下载PDF
荒诞与黑色:论《黑暗中的笑声》的黑色幽默艺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小玲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8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黑色幽默小说以"荒诞"和"黑色"为基调,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无助和绝望。本文从纳博科夫的早期作品《黑暗中的笑声》文本出发,详细论述小说中无处不在的"荒诞"和"黑色"基调,以揭示这部小说... 黑色幽默小说以"荒诞"和"黑色"为基调,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无助和绝望。本文从纳博科夫的早期作品《黑暗中的笑声》文本出发,详细论述小说中无处不在的"荒诞"和"黑色"基调,以揭示这部小说的黑色幽默效果,论证纳博科夫作为黑色幽默小说的拓荒者对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 黑色 《黑暗中的笑声》 黑色幽默
下载PDF
二十世纪前夜的吟唱——评托马斯·哈代的诗歌《黑暗中的鸫鸟》 被引量:3
5
作者 温中兰 马大森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9-21,共3页
英国著名小说家、杰出的诗人托马斯.哈代的诗作中既有抒情诗、叙事诗,又有哲理诗和政治诗,但在诗歌的形式和格律方面,哈代却深受民间歌谣的影响。《黑暗中的鸫鸟》作为抒情诗歌,诗中那民谣调的均匀流淌、典型的哈代式措辞的奇妙,再加上... 英国著名小说家、杰出的诗人托马斯.哈代的诗作中既有抒情诗、叙事诗,又有哲理诗和政治诗,但在诗歌的形式和格律方面,哈代却深受民间歌谣的影响。《黑暗中的鸫鸟》作为抒情诗歌,诗中那民谣调的均匀流淌、典型的哈代式措辞的奇妙,再加上诗人对荒芜景象的准确描写,使缓慢与静谧的韵调富有创意。哈代在诗中惯用的拟人手法,使诗意表现出一种特有的生机和活力。这首诗是西方二十世纪最早的诗作之一,是哈代对二十世纪即将到来时做出的"新年"思考,从而给全诗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诗歌 《黑暗中的鸫鸟》
下载PDF
浅谈《黑暗中的舞者》的音乐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桂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6-147,共2页
《黑暗中的舞者》是丹麦著名导演拉尔斯.冯.特里厄的"良心三部曲"之一。影片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底层移民困苦的生活。塞尔玛是个视力衰退的单身母亲,为了治愈儿子的眼睛,每天辛苦工作,但好心收留他们母子的警官比尔却偷了她... 《黑暗中的舞者》是丹麦著名导演拉尔斯.冯.特里厄的"良心三部曲"之一。影片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底层移民困苦的生活。塞尔玛是个视力衰退的单身母亲,为了治愈儿子的眼睛,每天辛苦工作,但好心收留他们母子的警官比尔却偷了她要给儿子治病的钱,塞尔玛误杀警察后被处以绞刑。片中穿插了大量的歌舞表演。本文主要从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及表现力进行分析,从音乐角度更好地理解这部优秀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黑暗中的舞者》 拉斯冯提尔 塞尔玛
下载PDF
电影《黑暗中的舞者》解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立群 《戏剧之家》 2011年第5期51-52,共2页
拉尔斯导演的电影《黑暗中的舞者》具有深邃的悲剧内涵和风格化的表达方式。影片对塞尔玛人生悲剧的展示,启发观众挖掘个体的性格特质。导演赋予影片真实的质感,同时带出了真实与虚假的二元悖论。
关键词 《黑暗中的舞者》 人物个性 真实的悖论
下载PDF
冲突之美——《黑暗中的舞者》美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文萍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47-48,共2页
曾获戛纳电影节多项大奖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具有特殊的美学风格,最重要的特征是"冲突"。从"宣言与突破"、"现实与梦幻"、"回归与背叛"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影片在贯彻"道格玛宣言"... 曾获戛纳电影节多项大奖的影片《黑暗中的舞者》具有特殊的美学风格,最重要的特征是"冲突"。从"宣言与突破"、"现实与梦幻"、"回归与背叛"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影片在贯彻"道格玛宣言"时既遵守宣言又突破宣言的冲突;在展现莎玛命运时残酷现实与美好梦幻之间的冲突;以及在回归传统歌舞片形式之时对歌舞片模式背叛的冲突。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了影片的冲突之美,也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中的舞者》 冲突
下载PDF
论《黑暗中的笑声》的电影叙事策略
9
作者 汪小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107,共5页
从《黑暗中的笑声》所使用的电影背景、电影画面和电影手法等特点出发,深入发掘小说的电影叙事策略,突出小说通过电影叙事所达到的"游戏性"、"娱乐性"效果,论证纳博科夫杰出的叙事技巧和独特的艺术理念。
关键词 电影叙事策略 《黑暗中的笑声》 纳博科夫
下载PDF
《黑暗中的笑声》中“笑”的后现代解读
10
作者 汪小玲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75,共4页
《黑暗中的笑声》是俄裔美国试验小说家纳博科夫的早期作品。在小说中,纳搏克夫以"笑"为切入口,从"笑读者"、"笑人物"、"笑自己"等三个方面揭示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这部小说的后现代特征。"... 《黑暗中的笑声》是俄裔美国试验小说家纳博科夫的早期作品。在小说中,纳搏克夫以"笑"为切入口,从"笑读者"、"笑人物"、"笑自己"等三个方面揭示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这部小说的后现代特征。"笑读者"旨在揭示小说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的游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读者所期待的真实;"笑人物"是让作品充满荒诞和滑稽,引发读者对人类自身境地的思考;"笑自己"则透露出纳博科夫的自我解嘲,揭示出后现代小说所特有的绝望又诙谐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中的笑声》 纳博科夫 后现代
下载PDF
《黑暗中的舞者》:爱的礼赞与批判
11
作者 李翠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7-149,共3页
影片《黑暗中的舞者》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引人深思、耐人回味的经典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坚强乐观的捷克母亲塞尔玛为给儿子治疗眼疾移民美国,不惜自我牺牲奉献的故事。影片的典型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悲剧色彩。本文重读经典,以主人公塞尔... 影片《黑暗中的舞者》是2000年上映的一部引人深思、耐人回味的经典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坚强乐观的捷克母亲塞尔玛为给儿子治疗眼疾移民美国,不惜自我牺牲奉献的故事。影片的典型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悲剧色彩。本文重读经典,以主人公塞尔玛为焦点,从"爱"的视角解读,着重分析塞尔玛的人格特点,探讨其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旨在为影片的欣赏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为爱的理解寻找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中的舞者》 礼赞 批判
下载PDF
对托马斯·哈代诗歌《黑暗中的鸫鸟》的解读
12
作者 刘俊杰 《鄂州大学学报》 2015年第8期63-64,共2页
英国著名诗人兼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在19世纪末写了《黑暗中的鸫鸟》这首诗,发出了他在世纪末的思考:贫穷的人们被资本家压迫的苦难生活会不会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结束,鸫鸟所吟唱的幸福希望会不会到来。文章从作者的生平、诗歌的写... 英国著名诗人兼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在19世纪末写了《黑暗中的鸫鸟》这首诗,发出了他在世纪末的思考:贫穷的人们被资本家压迫的苦难生活会不会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结束,鸫鸟所吟唱的幸福希望会不会到来。文章从作者的生平、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哈代在全诗中运用的独特写作手法几方面解读《黑暗中的鸫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黑暗中的鸫鸟》 解读
下载PDF
音乐之殇——浅谈电影《黑暗中的舞者》的音响音乐化特征
13
作者 叶思成 《影视制作》 2015年第8期85-88,共4页
与大多数影片相比,影片《黑暗中的舞者》的声音设计有着其独到之处,它的音响音乐化设计更是成为了该电影的最出众的艺术符号之一。影片以独特的故事情节设定、人物个性的挖掘,以及导演独到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为音响效果与音乐的跨界处理... 与大多数影片相比,影片《黑暗中的舞者》的声音设计有着其独到之处,它的音响音乐化设计更是成为了该电影的最出众的艺术符号之一。影片以独特的故事情节设定、人物个性的挖掘,以及导演独到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为音响效果与音乐的跨界处理创造了可能。本文旨在结合《黑暗中的舞者》,分析电影声音在音响音乐化处理下的叙事特征,并解构音响音乐化在影片中的运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中的舞者》 音响音乐化 声音设计 叙事 声音蒙太奇(声音剪辑)
下载PDF
从《黑暗中的舞者》看Dogme95风格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佳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80-81,共2页
《黑暗中的舞者》摘取了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大奖,影片获奖意义非凡,这是电影学术界首次给予Dogme95风格的影片以最高的荣誉。笔者试从解读《黑暗中的舞者》入手,评析这部影片所体现的Dogme95风格、Dogme95原则、Dogme95追求着电影的真实... 《黑暗中的舞者》摘取了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大奖,影片获奖意义非凡,这是电影学术界首次给予Dogme95风格的影片以最高的荣誉。笔者试从解读《黑暗中的舞者》入手,评析这部影片所体现的Dogme95风格、Dogme95原则、Dogme95追求着电影的真实等问题,从中更真实、深刻、全面地了解Dogme95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gme95 《黑暗中的舞者》 电影的真实
下载PDF
生命的色彩——解读《黑暗中的舞者》
15
作者 孙晋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84-84,共1页
本文以《黑暗中的舞者》为例,主要探讨了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和生命力。
关键词 色彩 生命 《黑暗中的舞者》
下载PDF
纳博科夫小说《黑暗中的笑声》的绘画艺术元素
16
作者 王文欣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133-136,共4页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同绘画艺术有着的密切联系。其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中的绘画艺术元素包括艺术史上实有的画家、画作,虚构的艺术家人物,以及小说自身的色彩性、画面性特点。探讨绘画艺术在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存...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同绘画艺术有着的密切联系。其小说《黑暗中的笑声》中的绘画艺术元素包括艺术史上实有的画家、画作,虚构的艺术家人物,以及小说自身的色彩性、画面性特点。探讨绘画艺术在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将有助于对作家的创作心理与小说诗学做进一步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黑暗中的笑声》 绘画艺术 文本化
下载PDF
从《黑暗中的舞者》和《茉莉花开》看东西方电影中的女性文化意识
17
作者 韩鑫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B08期36-39,共4页
《黑暗中的舞者》和《茉莉花开》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相同内容的两部影片。由于东西方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以及经济水平高低所凸现出的问题表现在电影之中,就形成了同一类影片中不同的表现方式和不同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 《黑暗中的舞者》 《茉莉花开》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论《黑暗中的星光》中的不可靠叙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薇 《新余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69-73,共5页
小说《黑暗中的星光》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16岁黑人少女星儿目击好友卡里尔被白人警察枪杀的事件。作品以星儿为好友之死寻求公正为叙事驱动,采用“疏远型”不可靠叙述和“契约型”不可靠叙述共存的叙事模式。“疏远型”不可靠叙述陌... 小说《黑暗中的星光》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16岁黑人少女星儿目击好友卡里尔被白人警察枪杀的事件。作品以星儿为好友之死寻求公正为叙事驱动,采用“疏远型”不可靠叙述和“契约型”不可靠叙述共存的叙事模式。“疏远型”不可靠叙述陌生化了读者和叙述者的关系,产生审美解读。随着叙事进程的推进,读者和叙述者结成契约,读者指认出叙述者星儿在向白人索要公正的交际信息上呈现了字面上不可靠但隐喻上可靠的“悖论式效果”,最终叙述者也完成了向作者的“正常范式”靠近的可靠叙述。小说中的“疏远型”不可靠叙述和“契约型”不可靠叙述引导读者见证了黑人少女星儿的成长过程,最终让读者走近人物,增强了读者对黑人处境的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汤姆斯 《黑暗中的星光》 黑人 隐含作者 不可靠叙述
下载PDF
世纪末的沉思——论哈代《黑暗中的鸫鸟》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谊 《怀化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53-54,共2页
哈代《黑暗中的鸫鸟》是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及现代主义完美结合的产物。哈代在诗中描写了一个荒凉、凄惨的环境来象征维多利亚时代的萧条与腐败 ,流露出了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
关键词 哈代 《黑暗中的鸫鸟》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诗歌 抒情诗 英国
下载PDF
《黑暗中的笑声》之女性主义解读
20
作者 张雪峰 《黑河学刊》 2009年第5期58-,60,共2页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在纳博科夫的《黑暗中的笑声》中,不管是伊丽莎白还是玛戈,她们始终只是一种"他者",一直处于女性生存的困惑之中,她们无法脱离男性权力话语中心,无法改变父权社会的既定秩序,只能依靠婚姻或爱情维系着自...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在纳博科夫的《黑暗中的笑声》中,不管是伊丽莎白还是玛戈,她们始终只是一种"他者",一直处于女性生存的困惑之中,她们无法脱离男性权力话语中心,无法改变父权社会的既定秩序,只能依靠婚姻或爱情维系着自己的社会地位或寻找自己的身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她们才是故事当中的真正受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暗中的笑声》 女性主义 受害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