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藏寺碑》临习指要
1
作者 安兴龙 《书法教育》 2024年第5期26-31,共6页
说起隋朝的楷书名作《龙藏寺碑》,或许对于普通书法爱好者而言,并不十分熟悉,它虽然是著名的楷书作品之一,但是却不像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的作品那般被大众所熟知。实际上,《龙藏寺碑》是一件稀世珍品,承汉魏之遗... 说起隋朝的楷书名作《龙藏寺碑》,或许对于普通书法爱好者而言,并不十分熟悉,它虽然是著名的楷书作品之一,但是却不像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的作品那般被大众所熟知。实际上,《龙藏寺碑》是一件稀世珍品,承汉魏之遗风、融南北书艺为一体,不论是碑刻的工艺技术,还是书法的艺术水平,皆为精湛,素有“隋碑之冠”的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临习 赵孟 颜真卿 柳公权 书法爱好者 稀世珍品 欧阳询
下载PDF
变异与创新:《龙藏寺碑》的文化意义
2
作者 洪波 张开平 《红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87-89,123,共4页
《龙藏寺碑》既是汉字楷体演变的新阶段,又是汉字书法楷体新风格的新起点,这两点确立了《龙藏寺碑》在汉文字史上和中国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文章基于隋楷生发的社会变因的梳理,论述了楷书及《龙藏寺碑》的变异与创新,着重从民族文化的... 《龙藏寺碑》既是汉字楷体演变的新阶段,又是汉字书法楷体新风格的新起点,这两点确立了《龙藏寺碑》在汉文字史上和中国书法史上的崇高地位。文章基于隋楷生发的社会变因的梳理,论述了楷书及《龙藏寺碑》的变异与创新,着重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复兴的角度,探讨《龙藏寺碑》所具有的中国书法的变异与创新的文化意义,以及《龙藏寺碑》体现的楷书能感国运之变化、能立时代之潮头、能发时代之先声所具有的当代文化发展意义,认为楷书发展需要不断大力增强与时俱进的文化创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楷书 变异 创新 文化意义
下载PDF
清代关于《龙藏寺碑》研究转向的考察
3
作者 宋文雯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59,共2页
清代初期以顾炎武等人为代表的学者从考据学范式下对《龙藏寺碑》的相关问题进行考证,在碑文内容考证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清代晚期对于《龙藏寺碑》的研究范式又发生了一次重要转向,这次转向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碑学范式下的研究。研究... 清代初期以顾炎武等人为代表的学者从考据学范式下对《龙藏寺碑》的相关问题进行考证,在碑文内容考证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清代晚期对于《龙藏寺碑》的研究范式又发生了一次重要转向,这次转向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碑学范式下的研究。研究范式的转向促使《龙藏寺碑》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从北宋时期的金石著录,到清初以碑证史、晚清"隋碑第一"的变化,始终与研究范式的转向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龙藏寺碑》 考据学
下载PDF
燕赵之宝 隋碑之冠——正定隆兴寺《龙藏寺碑》考察记
4
作者 薛婷 《江苏教育》 2019年第61期52-53,共2页
《龙藏寺碑》被誉为隋碑之冠,隋代楷书之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现保存在河北省正定市的隆兴寺(又称为大佛寺)内,有碑亭护之。《龙藏寺碑》通高3.15米,宽0.90米,厚0.29米。碑文楷书30行,行50字,凡1500余字。碑为龟趺。... 《龙藏寺碑》被誉为隋碑之冠,隋代楷书之首,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现保存在河北省正定市的隆兴寺(又称为大佛寺)内,有碑亭护之。《龙藏寺碑》通高3.15米,宽0.90米,厚0.29米。碑文楷书30行,行50字,凡1500余字。碑为龟趺。碑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造型别致,刻工精细,具有隋唐蟠龙的古朴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隆兴 考察记 中国书法史 大佛 河北省 楷书 古朴
下载PDF
《龙藏寺碑》的艺术风格及其历史启示
5
作者 董文强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0期22-24,共3页
隋代书法以《龙藏寺碑》为代表,其融会南北书风之众长,开初唐一代书风,有"隋碑第一"之称,艺术魅力影响深远。《龙藏寺碑》南北书风融合的特质,启示着当代书法仍然要以碑帖融合为书法学习和创作的至上之路。
关键词 《龙藏寺碑》 艺术风格 历史启示 帖融合
下载PDF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龙藏寺碑》(明拓本)
6
作者 王湛 《书画世界》 2021年第5期4-9,共6页
2018年伊始,安徽美术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袂推出《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本刊从2018年第一期开始,陆续刊登了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法帖的部分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从2020年第八期开始,本刊继续刊登该书系第四... 2018年伊始,安徽美术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袂推出《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本刊从2018年第一期开始,陆续刊登了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法帖的部分内容,受到读者的欢迎。从2020年第八期开始,本刊继续刊登该书系第四辑和第五辑的内容,希望广大读者能喜欢并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美术出版社 国家博物馆 《龙藏寺碑》 博物馆馆藏 法帖 明拓本
下载PDF
《龙藏寺碑》:康有为心目中的“古质奇趣,新体异态”
7
作者 王惠正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3期66-70,共5页
《龙藏寺碑》上承六朝碑版,下启初唐书风。在历史进程中书体演变,古法损益,汲取了北魏碑刻的雄强朴茂、两汉隶书的含蓄蕴藉、魏晋行书的洒脱率意,而呈现出来多元化的因子和"不定型"的痕迹。被康有为誉为"古质奇趣,新体异... 《龙藏寺碑》上承六朝碑版,下启初唐书风。在历史进程中书体演变,古法损益,汲取了北魏碑刻的雄强朴茂、两汉隶书的含蓄蕴藉、魏晋行书的洒脱率意,而呈现出来多元化的因子和"不定型"的痕迹。被康有为誉为"古质奇趣,新体异态"并极力称颂。《龙藏寺碑》安简浑穆,风度端凝,为初唐褚遂良及其后人书法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容纳了丰富的碑帖元素,意中有法,动静结合,变化多端。其中囊括用笔上的方圆、对立、阴阳、矛盾、变化等现象,既符合书学原理及其演变规律,也符合中国文化精神和哲学观。取法《龙藏寺碑》,可以激活楷书,摆脱程式化和匠气,对丰富当今楷书的创作理念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隋代 楷书 古法损益 康有为
下载PDF
《龙藏寺碑》与隋唐楷书风格传承 被引量:1
8
作者 胡鹏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29,共6页
《龙藏寺碑》等隋唐楷书风格应该是时代书风影响下的产物,而书风的发展又是时代审美意象相互作用的结果。隋唐崇尚王羲之,对于“遒劲”与“平正冲和”等审美意象有深刻的认识以及具体的表现,也代表了隋唐楷书审美意象的整体特征。
关键词 隋唐楷书 审美意象 《龙藏寺碑》
原文传递
沈尹默楷书临《龙藏寺碑》选
9
作者 沈尹默 《书法》 2023年第6期24-39,共16页
释文:窃以空王之道,离诸名相;大人之法,非有去来。斯故将喻师子,明自在如无畏;取譬金刚,信毕竟而不毁。是知涅槃(路远,解脱源)深。隔爱欲之长河,间生死之大海。
关键词 《龙藏寺碑》 王之道 楷书
原文传递
《龙藏寺碑》与《董美人墓志》文风比较研究
10
作者 安亚静 《书法赏评》 2018年第5期48-53,共6页
《墨子·明鬼下》中记载:“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其务,鬼神厚矣。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后世子孙不得而记,故琢之盘盂,镂以金石,以重之。”[1]早在先秦,遗世留名的人文观念就已成为人立身... 《墨子·明鬼下》中记载:“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其务,鬼神厚矣。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后世子孙不得而记,故琢之盘盂,镂以金石,以重之。”[1]早在先秦,遗世留名的人文观念就已成为人立身扬名的价值追求,遂将文字“镂于金石”的文化传统由来已久。墓志、碑刻、摩崖、造像等,或记事、或言功,都昭示子孙铭记历史。立碑早在先秦已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墓志 文风 美人 人文观念 文化传统 鬼神 金石
原文传递
《龙藏寺碑》书人文献研究述评
11
作者 杨东建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88-93,共6页
《龙藏寺碑》被康有为尊崇为"隋碑之冠"。就其书人问题,或持"胥吏操手说""撰、书一人说"为张公礼的观点;或持"书学博士说"为赵孝逸的观点;或持"名手书丹""假以名人"为智... 《龙藏寺碑》被康有为尊崇为"隋碑之冠"。就其书人问题,或持"胥吏操手说""撰、书一人说"为张公礼的观点;或持"书学博士说"为赵孝逸的观点;或持"名手书丹""假以名人"为智永、丁道护、史陵等人的观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意以上述三类观点为纲,采用图表法、统计法、例证法及文献分析法,梳理、归纳《龙藏寺碑》书人文献资料,并作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书人 述评 研究方向
原文传递
隋《龙藏寺碑》“张公礼之”考
12
作者 刘子阳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27-130,共4页
《龙藏寺碑》系隋开皇六年(五八六)于河北正定龙藏寺建成后所立。关于其撰、书人,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对"九门张公礼之"条进行重新梳理,并结合现有文献,对于《龙藏寺碑》的撰、书人进行具体探究,以此恢复"龙藏寺"这... 《龙藏寺碑》系隋开皇六年(五八六)于河北正定龙藏寺建成后所立。关于其撰、书人,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对"九门张公礼之"条进行重新梳理,并结合现有文献,对于《龙藏寺碑》的撰、书人进行具体探究,以此恢复"龙藏寺"这一历史事件的详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集古录 北朝史 书法史
原文传递
新朝气象与旧臣情结——《龙藏寺碑》撰人遗民心态考述
13
作者 姬毓 杨东建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10X期150-153,共4页
作为存世极罕的隋代碑刻,《龙藏寺碑》碑文涉及大量隋代宗教、舆地及职官材料,在隋史研究上有其独特价值。其中,关于撰人张公礼的遗民情结,前人如顾炎武等虽有关注,然尚未深入论述。笔者从撰人张公礼的撰写背景、遗民心态、对于新朝态... 作为存世极罕的隋代碑刻,《龙藏寺碑》碑文涉及大量隋代宗教、舆地及职官材料,在隋史研究上有其独特价值。其中,关于撰人张公礼的遗民情结,前人如顾炎武等虽有关注,然尚未深入论述。笔者从撰人张公礼的撰写背景、遗民心态、对于新朝态度等入手,对其遗民心态进行爬梳,并从地域文化、时代背景层面对其深层诱因进行了索隐探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张公礼 遗民 心态
原文传递
韵、法之变:欧、虞、褚对《龙藏寺碑》的继承与创变
14
作者 李清文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12X期38-40,共3页
《龙藏寺碑》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南北书风融合的结果,故而其所蕴含书法要素、风格之丰富,后世楷书罕有此境。《龙藏寺碑》凭借其独特之价值使得初唐书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在技法与风格上均与其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且各有所得,亦有... 《龙藏寺碑》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南北书风融合的结果,故而其所蕴含书法要素、风格之丰富,后世楷书罕有此境。《龙藏寺碑》凭借其独特之价值使得初唐书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在技法与风格上均与其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且各有所得,亦有所失。初唐三家对《龙藏寺碑》的继承、创变与得失改变了楷书书体的发展进程及楷书审美历程,同时对当下楷书创作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初唐三家 韵法之别 继承与流变
原文传递
碑学审美视野下的经典建构——以《龙藏寺碑》为例
15
作者 孙强 李阿珂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6X期37-40,共4页
清代之前学者对《龙藏寺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金石学领域。在书法上虽有欧阳修"字书颇佳"的评价,但影响不大,没有被书法界普遍接受。清代碑学兴起之后,在碑学思想的影响下,《龙藏寺碑》新的美学价值被发现。并在碑派书家的极... 清代之前学者对《龙藏寺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金石学领域。在书法上虽有欧阳修"字书颇佳"的评价,但影响不大,没有被书法界普遍接受。清代碑学兴起之后,在碑学思想的影响下,《龙藏寺碑》新的美学价值被发现。并在碑派书家的极力推崇下,逐渐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龙藏寺碑》经典地位的确立与碑派书家的推崇有关,而《龙藏寺碑》能得到碑派书家的推崇,与碑学思想和审美追求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龙藏寺碑》
原文传递
融汇南北 变古出新——略论《龙藏寺碑》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
16
作者 董文强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6期161-163,共3页
被誉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是融汇南北书风之众长,"变古出新"与"承魏开唐"的重要典范之作,更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精神... 被誉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是融汇南北书风之众长,"变古出新"与"承魏开唐"的重要典范之作,更是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精神启示着当代书法家要博古通今,广采众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帖融合 当代启示
原文传递
论隋碑对初唐楷书的影响——以《龙藏寺碑》和褚遂良的关系为例
17
作者 臧平 《书法》 2016年第12期147-151,共5页
楷书广义上包括晋楷、魏楷、隋楷和唐楷等,狭义上的理解主要是唐楷。就关注度而言,对唐楷瞩目尤多。唐代书风上承隋代,将楷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唐楷除了文字形体本身极为规范之外,书写上也格外注重到严谨端丽、典雅大方等要求。言及... 楷书广义上包括晋楷、魏楷、隋楷和唐楷等,狭义上的理解主要是唐楷。就关注度而言,对唐楷瞩目尤多。唐代书风上承隋代,将楷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唐楷除了文字形体本身极为规范之外,书写上也格外注重到严谨端丽、典雅大方等要求。言及于此,需要说明一点,时下一些概念与名词不免存在泛滥与混用之处,难免造成理解上的分歧甚至谬误,比如魏楷习惯上称为魏碑,唐楷与唐碑有时也会混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楷书 褚遂良 初唐 文字形体 唐楷 关注度 混用
原文传递
试析《龙藏寺碑》的行书化用笔
18
作者 杨长振 《书法赏评》 2018年第3期55-58,共4页
南北朝时期的审美风尚,北方的稚拙雄浑与南方的潇洒俊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书法审美方面亦是如此。直至南北朝末期,南方文化才开始向北方传播并逐渐渗透,北方盛行的古朴稚拙逐渐被南方冼练遒劲的审美大趋势所掩盖。大定元年(公元581... 南北朝时期的审美风尚,北方的稚拙雄浑与南方的潇洒俊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书法审美方面亦是如此。直至南北朝末期,南方文化才开始向北方传播并逐渐渗透,北方盛行的古朴稚拙逐渐被南方冼练遒劲的审美大趋势所掩盖。大定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并定国号为"隋"。隋朝统一后,南北方文化的交融日益频繁,也使得书法在审美上两种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渐趋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南北朝时期 北方文化 用笔 行书 审美风尚 南方文化 书法审美
原文传递
名家集评
19
作者 李跃林 孙宇明 +2 位作者 周春健 寿觉生 周晶 《书画世界》 2022年第5期30-33,共4页
最先知道建一兄,是读他讨论书法史的论文,如对《龙藏寺碑》缘起的推演,对南北朝碑刻的用刀和用笔的解析,立论中肯,推论宛然如对谈。由此,我推想建一兄的书法一定也是文质彬彬、儒雅内敛的。后来陆续看到一些他的书作,印证了我的推想。... 最先知道建一兄,是读他讨论书法史的论文,如对《龙藏寺碑》缘起的推演,对南北朝碑刻的用刀和用笔的解析,立论中肯,推论宛然如对谈。由此,我推想建一兄的书法一定也是文质彬彬、儒雅内敛的。后来陆续看到一些他的书作,印证了我的推想。读建一兄的书法,就是和一位朋友聊天,有一杯茶的清、一炷香的雅,绵绵延延,不觉销日。我本是一个不喜欢读书写字而追求快节奏的人,建一兄的书法,正是这浮躁的良药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藏寺碑》 书法史 文质彬彬 一杯茶 快节奏 南北朝
下载PDF
看到六朝唐宋妙——我的书法创作体会
20
作者 张宇 《中国书画》 2010年第10期112-117,共6页
我学书从《龙藏寺碑》入手,历经二十余载,自1997年始学褚遂良《大雁塔圣教序》,兼及黄山谷大字行书,于山谷道人手札也较偏爱。我对学习楷书、行书的理解是:行不兼楷,容易浮滑,楷不兼行,容易刻板。褚书《大雁塔》,点画清腴飘逸... 我学书从《龙藏寺碑》入手,历经二十余载,自1997年始学褚遂良《大雁塔圣教序》,兼及黄山谷大字行书,于山谷道人手札也较偏爱。我对学习楷书、行书的理解是:行不兼楷,容易浮滑,楷不兼行,容易刻板。褚书《大雁塔》,点画清腴飘逸,如雅人逸士,啸咏于月影波光之间,对我影响最大。回顾我的学书历程,一方面是循序渐进,另一方面是有所侧重,楷书是我的主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体会 书法 唐宋 六朝 《龙藏寺碑》 循序渐进 大雁塔 黄山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