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中国的史学方法论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振宏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1-111,共11页
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论研究 ,是一笔丰厚的史学遗产。从梁启超的《新史学》,到三四十年代一系列史学理论方法论读本的出版 ,再到当代台湾的史学方法论研究 ,是新史学派史学方法发展的大体脉络。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介绍和宣传 ... 20世纪中国史学方法论研究 ,是一笔丰厚的史学遗产。从梁启超的《新史学》,到三四十年代一系列史学理论方法论读本的出版 ,再到当代台湾的史学方法论研究 ,是新史学派史学方法发展的大体脉络。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介绍和宣传 ,到郭沫若所代表的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历史的尝试和实践 ,再到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的出版 ,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从 5 0到 7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广泛普及和曲折发展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的 2 0年 ,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方法论研究空前繁荣和活跃的时期。总结百年来的史学方法论研究 ,给新世纪史学发展留下了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史学 史学方法论 史学理论 新史学派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方法论反思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政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21,共5页
2 0世纪中国百年的文学史研究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 :经验实证方法论类型、理论逻辑方法论类型、文化阐释方法论类型。经验实证方法将文学事实何在作为文学史研究的基本对象 ,将描述文学事实、建立有关文学史知识体系为研究的根本目的 ... 2 0世纪中国百年的文学史研究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 :经验实证方法论类型、理论逻辑方法论类型、文化阐释方法论类型。经验实证方法将文学事实何在作为文学史研究的基本对象 ,将描述文学事实、建立有关文学史知识体系为研究的根本目的 ,但却忽视了文学史研究的人文特征 ,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理论逻辑方法将探索文学现象何以存在做为文学史研究的基本任务 ,力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理论体系和普遍精神逻辑中找寻寓藏于文学现象背后却又决定着文学发展的各种规律 ,但却常常忽视了文学史的历史复杂性和文学本位性。文化阐释方法将文学史研究判定为研究对象与研究主体在现时态中相互建构的个体对话过程 ,强调研究主体的个性文化功能和阐释效应 ,但其研究的知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实证方法 理论逻辑方法 文化阐释方法 20世纪 中国 文学史 研究方法论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民族语言学的回顾与展望──在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第七届年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宏开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3-21,共9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学 双语教学 民族语文 语言规划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回顾与展望 汉藏语系 描写研究 20世纪
下载PDF
我们如何宣泄历史——《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4
作者 白寅 《理论与创作》 2003年第3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研究》 20世纪 中国 小说理论 方法论
下载PDF
20世纪下半叶中国理论语言学的四次讨论
5
作者 郭彦成 《池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87-90,共4页
本文评述20世纪下半叶中国理论语言学史上较有影响的四次讨论:语言和言语、语言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语言和思维、语言符号任意性和可论证性。这些讨论表现了中国理论语言学界由引进模仿到反思创新的发展历程,也预示了中国理论语言学的未... 本文评述20世纪下半叶中国理论语言学史上较有影响的四次讨论:语言和言语、语言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语言和思维、语言符号任意性和可论证性。这些讨论表现了中国理论语言学界由引进模仿到反思创新的发展历程,也预示了中国理论语言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语言学 20世纪下半叶 语言 言语 思维 语言符号任意性 发展方向 中国 学术讨论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方法论研究评述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少友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共3页
从图书馆学情报学方法论体系、一般研究方法、专门研究方法和对方法论研究的批评等四个方面 ,对 2 0世纪 9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方法论研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回顾与述评 。
关键词 20世纪 90年代 中国 图书馆学 情报学 方法论
下载PDF
20世纪文化语言学著作出版回顾
7
作者 李亚明 《出版科学》 1995年第2期14-15,共2页
中国语言学发展到了20世纪,形成西化与本土化、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两种倾向、两种思潮相互碰撞、相互交织的局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化语言学的诞生和兴盛。文化语言学在本世纪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至今已初步构成一门相对独立的... 中国语言学发展到了20世纪,形成西化与本土化、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两种倾向、两种思潮相互碰撞、相互交织的局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化语言学的诞生和兴盛。文化语言学在本世纪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至今已初步构成一门相对独立的新学科,在语言学界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它的发展同中国现代出版界结下了深厚的缘蒂。 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是20世纪50年代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的罗常培著《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重版)。该书认同萨丕尔、帕默、泰勒和马林诺夫斯基的语言学和文化学思想,指出“语言学的研究万不能抱残守缺地局限在语言本身的资料以内,必须要扩大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语言学 语言学著作 20世纪 中国语言学 民俗语言学 语言与文化》 人文精神 科学主义 中国现代语言学 语言接触
下载PDF
20世纪文化语言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亚明 《淮阴师专学报》 1995年第4期24-25,共2页
20世纪文化语言学研究综述李亚明中国语言学发展到了20世纪,形成酉化与本土化、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两种倾向、两种思潮相互碰撞、相互交织的局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化语言学的诞生和兴盛。文化语言学在本世纪从无到有、从稚嫩... 20世纪文化语言学研究综述李亚明中国语言学发展到了20世纪,形成酉化与本土化、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两种倾向、两种思潮相互碰撞、相互交织的局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化语言学的诞生和兴盛。文化语言学在本世纪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至今已初步构成一门相对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言学 研究综述 20世纪 中国文化语言学 中国语言学 中国现代语言学 教育出版社 民俗语言学 本体论 人文精神
下载PDF
索绪尔、索绪尔学说和中国理论语言学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思益 王希杰 《语言科学》 2006年第1期62-68,共7页
胡明扬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理论的建设,也非常关心本刊的发展,不仅提议本刊要重视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还亲自组稿,撰写了编者按语,胡明扬教授这种对中国语言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让我们深为感佩。语言学理论是语言科学研究的指导思... 胡明扬教授非常关注语言学理论的建设,也非常关心本刊的发展,不仅提议本刊要重视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还亲自组稿,撰写了编者按语,胡明扬教授这种对中国语言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让我们深为感佩。语言学理论是语言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任何科学的语言研究,不论明言与否,都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国外语言学特别重视理论探索,因此语言理论不断创新,20世纪语言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鼎盛阶段就得益于这种不断创新的追求。我国语言学界重视事实,这也是一种理论倾向,自有其长处,无可厚非,但是长期不重视,甚至忽视理论探索,不支持理论论争,恐怕也是一种缺陷。我国语言学要自立于世界语言学之林,不能永远追随国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因此必须重视语言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这组语言学理论研究笔谈的角度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从宏观上对语言学发展大势的思考,也有从微观上探讨语言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既有分析汉语的,也有调查研究民族语言的。我们希望开展平心静气、友好善意的科学讨论,切磋琢磨,共同前进;《语言科学》刊发论文的学术规范也一贯要求对不同观点应以理服人,不宜讽刺挖苦,嘲弄伤人,更不宜断章取义,曲解原意。切磋性的文章更应力求用词平和,与人为善。另外,被批评者也有反批评的权利,不过同样希望在切磋探讨中富有学者风度。本刊愿意和语言学界一起为营造一个自由、坦诚、友好的学术探讨和争论的良好氛围而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索绪尔 理论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 学说 20世纪 人文学科 学术思想 现代语言学 语言学
下载PDF
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语言学著作——读《社会语言学概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锦桴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 中国特色 20世纪50年代 著作 鲜明 美国政府 60年代初 科学研究院 语言学
下载PDF
20世纪国内索绪尔语言理论研究述评(上) 被引量:2
11
作者 聂志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以年代为序,对20世纪我国的语言学界对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我们以对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介绍、研究的述评为主,也兼及索绪尔语言理论的传播和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索绪尔 语言学 语言理论 20世纪 中国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史学进程中的社会科学化路向概观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峰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4-62,共9页
社会科学化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开启于晚清"新史学"运动中,五四后美国"新史学"传入国内逐渐普及,又随着唯物史观史学的崛起而高涨,社会科学学者也纷纷涉足历史研究,社会科学化潮流愈加强劲。民国... 社会科学化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开启于晚清"新史学"运动中,五四后美国"新史学"传入国内逐渐普及,又随着唯物史观史学的崛起而高涨,社会科学学者也纷纷涉足历史研究,社会科学化潮流愈加强劲。民国时期社会学、人类学的引入推动了中国上古史研究的转型,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的运用催生了现代经济史学。经历30年的中断后,新时期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开始重新整合,跨学科研究的热潮再度兴起,至今不衰。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引进,使中国史学实现了一场由传统到现代的范式转换。社会科学与史学在交融互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弊病,对这些弊病的克服将是中国史学走向成熟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史学 社会科学 方法论
下载PDF
传承·创新·超越——宗廷虎主编《20世纪中国修辞学》的突出特色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建安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1期18-24,共7页
宗廷虎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修辞学》(上下卷)具有强烈的方法论意识。和以往修辞学史论著相比,该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传承性,又有更多意义上的创新与突破。其突出特色主要表现为:纵横交错,点面观照;史论结合,一体互融;内外共治,寻根求... 宗廷虎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修辞学》(上下卷)具有强烈的方法论意识。和以往修辞学史论著相比,该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传承性,又有更多意义上的创新与突破。其突出特色主要表现为:纵横交错,点面观照;史论结合,一体互融;内外共治,寻根求源。正是在这种正确的方法论意识支配之下,才实事求是地梳理并论证了20世纪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基本轨迹,不仅仅为读者奉献了一本厚重的关于20世纪修辞学发展的学术专著,更为修辞学界建构了一个崭新的科学的20世纪中国修辞学史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廷虎 《20世纪中国修辞学》 方法论意识 传承、创新与超越
下载PDF
留学生和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转型
14
作者 杨亦鸣 曹明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18,共18页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转型期。留学生是这一时期中国语言学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社会化的现代化历程的主体运作力量。1.留学生是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启动者和主导者,以留学生为主导的语文现代化运动,从...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转型期。留学生是这一时期中国语言学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社会化的现代化历程的主体运作力量。1.留学生是中国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启动者和主导者,以留学生为主导的语文现代化运动,从文化体系的宏观角度而言,是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生成点;从语言学的内在发展而言,它使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本体范围得以拓展,为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科学化提供了有利于转型发展的温床。2留学生根据汉语实际,参照西方语言学的体系构架,创建了汉语语法学等新学科,为完善中国语言学的体系建构作出了重大努力,是对中国现代语言学新学科进行系统科学构筑的开创者。3留学生的开创性工作.使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等中国传统语言学在研究方法、内容、目的等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突破,从而完成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留学生是使中国传统语言学走上现代化更新的主要承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20世纪上半叶 留学生 中国语言学 现代化转型
下载PDF
独特视角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 ——评《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
15
作者 杨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2-298,共7页
打开这部<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朱晓进等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我们迫切地想知道的是,他们为什么写这么一部书,此书中会发现和解决哪些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又将给学术研究... 打开这部<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朱晓进等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我们迫切地想知道的是,他们为什么写这么一部书,此书中会发现和解决哪些重要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又将给学术研究以怎样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 文学评论 学术精神 方法论
下载PDF
现代化研究的新视野——评《现代化之路——20世纪后20年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全面解读》
16
作者 石国亮 《理论与现代化》 2004年第2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现代化之路一20世纪20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全面解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世界观 方法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程美东
下载PDF
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模式与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莫娜.贝克尔 李尚杰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了刘世生教授的“语言与文学的接面关系研究”一文,涉及文体学研究在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的桥梁作用。其实,翻译学和语言学的关系或许更为密切,更为天然,其间的“接面”更多,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20世纪当代翻译研究... 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了刘世生教授的“语言与文学的接面关系研究”一文,涉及文体学研究在语言学和文学之间的桥梁作用。其实,翻译学和语言学的关系或许更为密切,更为天然,其间的“接面”更多,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20世纪当代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途径一经进入我国,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呼应,人们在基于中国传统文论和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传统译论之外看到了一片新天地,积极尝试以不同语言学派的观念、方法来探究、说明以往无法解释清楚的种种翻译现象。然而近年来,随着跨学科、多学科视野的不断开拓,特别是随着翻译文化批评的兴起,翻译研究的语言学途径似乎有点无所适从了:这个路子还通吗?翻译的语言学研究是不是除了套模式以外就无事可做了?本期选登的当代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莫娜·贝克尔教授的这篇文章,正是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相信会对我们有所启发。需要说明的是,出于种种原因,和国内大多数同类期刊的做法一样,我刊一般也不发译作(尽管这的确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好文章不管是谁写的,总比泡沫强),所以这里我们采用的是这篇文章的编译稿,作为全文最后一部分的一个精选书目也去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语言学模式 中国传统文论 文体学研究 多学科视野 语言学研究 关系研究 桥梁作用 20世纪 传统译论 美学理论 语言学 文化批评 无所适从 翻译学 新天地 跨学科 文章 贝克尔 理论家 编译稿 文学 教授 当代 解释
下载PDF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18
作者 张丽华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0-41,共2页
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初中国革命理论的必然选择,他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仍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20世纪 马克思主义 中国 哲学社会科学 世界观 方法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革命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三种模式
19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1-191,共1页
周德丰、陆信礼在2004年8月10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2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大致存在如下三种模式:一是本土化的研究模式。该模式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学科最早的研究模式。其显著特点是基本延用传统的治学观念和方法治学,其... 周德丰、陆信礼在2004年8月10日《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2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大致存在如下三种模式:一是本土化的研究模式。该模式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学科最早的研究模式。其显著特点是基本延用传统的治学观念和方法治学,其代表人物有陈黼宸、陈汉章、马叙伦和钟泰。二是“西方化”的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哲学史 研究模式 治学观念 方法论
下载PDF
“一般哲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哲学创作——读《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
20
作者 张立恩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5期178-186,共9页
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学界对中国哲学研究方法多有思考。①不过,由于中国学者对于中国哲学的讨论多出于文化或文明比较的动机,在中国哲学研究中产生了重哲学史梳理而轻哲学创作的现象。
关键词 当代中国哲学 创作 方法论 中国哲学史 哲学研究方法 中国哲学研究 20世纪 中国学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