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爵士咏叹调《Summertime》的多元化艺术歌唱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雷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8期177-179,200,共4页
《Summertime》是乔治·格什温音乐剧代表作《波吉与贝斯》中的一首广为传唱的爵士咏叹调。本文以艺术化歌唱爵士咏叹调《Summertime》为出发点,对剧中演唱本作品的不同角色进行人物性格分析,以多元化演唱视角探讨《Summertime》的... 《Summertime》是乔治·格什温音乐剧代表作《波吉与贝斯》中的一首广为传唱的爵士咏叹调。本文以艺术化歌唱爵士咏叹调《Summertime》为出发点,对剧中演唱本作品的不同角色进行人物性格分析,以多元化演唱视角探讨《Summertime》的演绎方式,为歌唱表演者把握唱腔、旋律、风格和情绪提供实用的、可操作性的表演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mertime》 多元化 艺术歌唱 爵士咏叹调
下载PDF
歌剧《波吉与贝丝》的经典唱段《summertime》的演唱版本研究——以芭桃与卡娜娃两位歌唱家演唱版本为例
2
作者 陈丽因 《黄河之声》 2023年第8期118-123,共6页
《summertime》是歌剧《波吉与贝丝》中的一首咏叹调,由乔治·格什温作曲和杜柏斯·海沃德作词,1935年8月30日在波斯顿首次公开演出。《波吉与贝丝》改编于小说《波吉》,是首部美国民间歌剧,在创作的手法上打破了歌剧的传统形式... 《summertime》是歌剧《波吉与贝丝》中的一首咏叹调,由乔治·格什温作曲和杜柏斯·海沃德作词,1935年8月30日在波斯顿首次公开演出。《波吉与贝丝》改编于小说《波吉》,是首部美国民间歌剧,在创作的手法上打破了歌剧的传统形式,将爵士音乐运用到歌剧创作中,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首先,通过《波吉与贝丝》的创作特点和艺术价值研究作品的历史意义,然后以歌唱家凯瑟琳·芭桃与基莉·迪·卡娜娃的两个演唱版本为例进行共性分析和个性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一些思考与在声乐学习中的感悟,用辩证与多元的思维去看待每一位歌唱家不同的演绎,学会欣赏与借鉴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mertime》 《波吉与贝丝》 演唱研究
下载PDF
Intercomparison of the Summertime Subtropical High from the ERA-40 and over East Eurasia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天保 符淙斌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19-131,共13页
An intercomparison of summertime (JJA)subtropical geopotential heights from the ERA-40 and NCEP/NCAR reanalysis is specifically conducted over East Eurasia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The NCEP/NCAR is obviously l... An intercomparison of summertime (JJA)subtropical geopotential heights from the ERA-40 and NCEP/NCAR reanalysis is specifically conducted over East Eurasia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The NCEP/NCAR i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ERA-40 in the mid-to-lower troposphere in most regions of East Eurasia before the mid-1970s, but becomes higher than the ERA-40 after the mid-1970s and thus demonstrates stronger increased trends during the period of 1958-2001. Both reanalyses are lower than the observations in most regions of China. The NCEP/NCAR especially shows tremendously systematic lower values before the mid-1960s and displays abrupt changes before the 1970s. Several indices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NPSH), calculated from both reanalyzed summer geopotential heights, also reveal that the variation trend of the NCEP/NCAR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ERA-40 in the mid-to-lower troposphere from 1958 to 2001. Through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analysis, the summer geopotential heights at 500 hPa from the ERA-40 are better than the NCEP/NCAR counterparts at interacting with the precipitation over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CEP/NCAR in the mid-and-lower troposphere may overestimate interdecadal changes and should be used cautiously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NPSH and precipitation ove ther East Asia Monsoon region before the mid-197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mertime subtropical high REANALYSIS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下载PDF
Summertim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their rel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 in the past five decades 被引量:4
4
作者 CAI Jiaxi GUAN Zhaoyong +2 位作者 GAO Qingjiu LIN Xin QIAN Dail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0年第4期581-598,共18页
Using the daily data of temperature from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from 1960 to 2005, we hav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ummertime high/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the... Using the daily data of temperature from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from 1960 to 2005, we have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ummertime high/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LRYR) and the rel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 in the Eastern Hemisphere. Our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rend is observed in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in the past 50 years. And in some region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opposite scenarios are observed in circulation anomalies in lower and upper parts of the troposphere in the years when the temperatures are higher than normal, as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years when the temperatures are lower than normal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LRYR). Additionally, the anomalous circulation structure in vertical direction in both the high and lower temperature years are barotropic. It is found that the emergence and maintenance of the aforementioned anomalous circulations are related to three kinds of wave train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Further more, influences of the long wave surface radiation on the air temperature are stronger in the nighttime than that in the daytime. While both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have neg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ensible heat flux bu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latent heat flux. To some extent, the anomalous dynamic heating (cooling) caused by the vertical thermal advection as well as the diabatic heating (cooling) caused by diabatic processes can explain the formation of the high (low) temperature event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LRYR) in boreal sum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LRYR) summertim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circulation anomalies
下载PDF
Intercomparison of the Summertime Subtropical High from the ERA-40 and over East Eurasia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5
作者 赵天保 符淙斌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58-358,共1页
On Page 119 of the printed edition (Issue 1, Vol. 26), the paper title should be "Intercomparison of the Summertime Subtropical High from the ERA-40 and NCEP/NCAR Reanalysis over East Eurasia and the Western North ... On Page 119 of the printed edition (Issue 1, Vol. 26), the paper title should be "Intercomparison of the Summertime Subtropical High from the ERA-40 and NCEP/NCAR Reanalysis over East Eurasia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The editorial office and the authors are sincerely sorry for any inconvenience this may have ca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mertime subtropical high REANALYSIS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下载PDF
Arctic summertime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mode and its influence on substantial sea ice depletion:a review
6
作者 BI Haibo LIANG Xi +2 位作者 LEI Ruibo HU Mengqi WEI Shuo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CSCD 2023年第2期67-79,共13页
The summertime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mode(SACM)is related to recent substantial loss of sea ice in the Arctic.This review outlines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the SACM and considers its influence on sea ice depletion.L... The summertime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mode(SACM)is related to recent substantial loss of sea ice in the Arctic.This review outlines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the SACM and considers its influence on sea ice depletion.Local triggers(i.e.,sea ice loss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variation)and spatiotemporal teleconnections(i.e.,extratropical cyclone intrusion,tropical and mid-latitude SST anomalies,and winter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reconditions)are discussed.The influence of the SACM on the dramatic loss of sea ice is emphasized through inspection of relevant dynamic(i.e.,Ekman drift and export)and thermodynamic(i.e.,moisture content,cloudiness,and associated changes in radiation)mechanisms.Moreover,the motivation for investigation of the underlying physical mechanisms of the SACM in response to the recent substantial sea ice depletionis also clarified through an attempt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hifting ice-atmosphere interaction in the Arctic during summer.Therecord low extent of sea ice in September 2012 could be reset in the near future if the SACM-like scenario continues to exist during summer in the Arctic tropo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mertime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mode sea ice ARCTIC CYCLONE
下载PDF
A Cross-Seasonal Linkage between Arctic Sea Ice and Eurasian Summertim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7
作者 Yanting LIU Yang ZHANG +2 位作者 Sen GU Xiu-Qun YANG Lujun ZH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2195-2210,共16页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linkage between summertim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over midlatitude Eurasia and the preceding Arctic sea ice concentration (SIC) by utilizing the squared norm of the temperature anomaly, the 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linkage between summertim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over midlatitude Eurasia and the preceding Arctic sea ice concentration (SIC) by utilizing the squared norm of the temperature anomaly, the essential part of local eddy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as a metric to quantify th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with weather patterns on various timescales. By comparing groups of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analysis, we suggest a significant linkage between strong (weak) August 10-to-30-day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over mid-west Asia and enhanced (decreased) Barents-Kara Sea ice in the previous February. We find that when the February SIC increases in the Barents-Kara Sea, a zonal dipolar pattern of SST anomalies appears in the Atlantic subpolar region and lasts from February into the summer month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n such a background state,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nges evidently from July to August, so that the August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mplified meridional circulation over Eurasia, weakened westerlies, and high- pressure anomalies along the Arctic coast. Moreover, the 10-to-30-day wave becomes more active in the North Atlantic-Barents-Kara Sea-Central Asia regions and manifests a more evident southward propagation from the Barents- Kara Sea into the Ural region,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d 10-to-30-day wave activity and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sea ice midlatitud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summertim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wave train North Atlantic SST
下载PDF
2000年夏季莱州湾主要观测要素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9
8
作者 万修全 吴德星 +1 位作者 鲍献文 姜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2,共6页
在 2 0 0 0年夏季莱州湾加密大面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研究了莱州湾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溶解氧、浊度、叶绿素、无机氮、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分布特征 ,初步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莱州湾盐度值与以前相比有显著升高 ;叶绿... 在 2 0 0 0年夏季莱州湾加密大面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研究了莱州湾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溶解氧、浊度、叶绿素、无机氮、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分布特征 ,初步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莱州湾盐度值与以前相比有显著升高 ;叶绿素南部的高值区对应于溶解氧的低值区 ,温度的高值区 ;浊度受黄河径流的影响较大 ;无机氮西部浓度高 ,东部浓度低 ,且相差很大 ;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东部与西部海域不同 ,东部为氮限制 ,而西部为磷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营养盐 莱州湾 夏季 观测要素
下载PDF
副高、极涡因子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85
9
作者 黄嘉佑 刘舸 赵昕奕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7-526,共10页
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 (SVD)分别分析了北半球副高指数和北半球极涡指数对我国夏季降水 ( 6~ 8月 )的影响 ,并详细讨论了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重大的具体关系 ,以及它们影响的区域情况。研究发现 ,我国夏季降水主要受前期冬季极涡强弱的影... 利用奇异值分解方法 (SVD)分别分析了北半球副高指数和北半球极涡指数对我国夏季降水 ( 6~ 8月 )的影响 ,并详细讨论了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重大的具体关系 ,以及它们影响的区域情况。研究发现 ,我国夏季降水主要受前期冬季极涡强弱的影响。冬季副高因子的影响是半球范围的 ,而春季副高因子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我国南部的副高系统。综合研究极涡、副高两者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要比分别研究它们各自的影响所得模态的代表性好 ,预报价值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奇异值分解 副高 极涡
下载PDF
2016年夏季淮安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许波 张英杰 +2 位作者 吴序鹏 朱毅 肖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16-321,共6页
根据淮安市2016年6~8月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研究了淮安夏季大气污染特征、成因及应对措施。结果表明:2016年夏季淮安PM_(2.5)、PM_10、SO_2、CO、O_3日最大8 h和NO_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8、68、13、847、138和18μgm^(-3),环境空气质量达... 根据淮安市2016年6~8月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研究了淮安夏季大气污染特征、成因及应对措施。结果表明:2016年夏季淮安PM_(2.5)、PM_10、SO_2、CO、O_3日最大8 h和NO_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8、68、13、847、138和18μgm^(-3),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67%,首要污染物为O_3和PM。O_3呈现单峰型日变化特征,PM则呈现三峰型。观测期间受偏东和偏南方向气流影响,O_3污染可能是高空高浓度臭氧混合到地面导致,且同时伴随着高浓度的PM污染。盛行风向城市和排放源区污染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大气污染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 夏季 大气污染 臭氧 颗粒物
下载PDF
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变化与东半球环流异常 被引量:16
11
作者 蔡佳熙 管兆勇 +2 位作者 高庆九 林昕 钱代丽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9-302,共14页
采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气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0-2005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变化与东半球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趋势变化特征,夏季气温的上升趋势... 采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气温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60-2005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变化与东半球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气温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趋势变化特征,夏季气温的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是日最低气温上升带来的结果;典型高、低温年,在环流场的垂直分布均呈准正压结构的情况下,从对流层低层一直到高层,东半球大部分区域的异常值符号相反。此外,出现在江淮流域上空的异常环流的形成和维持可能与三支不同源头的波列有关;地面长波辐射对气温的影响在夜间超过白天,气温分别与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呈负相关以及正相关关系;典型高(低)温年,垂直温度平流引起的异常动力增(降)温和非绝热加热引起的异常增(降)温可以作为解释高(低)温年气温异常维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夏季气温变化 环流特征
下载PDF
外强迫引起的夏季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修群 黄士松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97-702,共6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夏季模式大气对热带海温和高纬极冰异常的外强迫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大气环流模式长时间积分以后,不同的外强迫源均可在全球大气的一些关键性区域激发产生相同的环流异常型,即夏季大气主要异常型对外强迫源地理位置不敏... 本文主要探讨了夏季模式大气对热带海温和高纬极冰异常的外强迫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大气环流模式长时间积分以后,不同的外强迫源均可在全球大气的一些关键性区域激发产生相同的环流异常型,即夏季大气主要异常型对外强迫源地理位置不敏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气内部动力学过程.根据以上特点本文提出外强迫引起大气异常存在两类机制,其中外强迫和大气内部动力学过程相互作用机制是产生大气异常的重要动力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强迫 大气异常 大气环流 夏季
下载PDF
渤海夏季环流和渤海海峡水体输运的数值诊断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魏泽勋 李春雁 +1 位作者 方国洪 王新怡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464,共11页
建立了一个基于POM的涵盖渤、黄、东海的海洋环流诊断模式来研究渤海夏季环流。分别进行了风海流、密度流和总环流的模拟。从模拟结果得出:渤海海峡夏季与北黄海的水交换总的来说表现为北进南出特征,但与冬季相比,其流量较小(约5×1... 建立了一个基于POM的涵盖渤、黄、东海的海洋环流诊断模式来研究渤海夏季环流。分别进行了风海流、密度流和总环流的模拟。从模拟结果得出:渤海海峡夏季与北黄海的水交换总的来说表现为北进南出特征,但与冬季相比,其流量较小(约5×103m3s 1)且不能深入渤海。辽东湾基本上受气旋式环流控制,黄河口外至渤海湾受反气旋式环流控制。数值实验表明,渤海夏季主要属密度流性质。在渤海海峡的北岸存在一支明显的上升流,而且北部的海水垂向运动比南部要强许多。在渤海中部的纬向断面上,东部的海水垂直交换要比西部活跃得多;渤海海水的垂向运动亦主要是密度流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夏季环流 风海流 密度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东海沿岸海区垂直环流及其温盐结构动力过程研究 I.环流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兴泉 侯一筠 尹宝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3-403,共11页
利用三维斜压流体动力学模型 ,通过对东海沿岸海区冬、夏季的斜压环流及其温盐结构的数值研究 ,揭示研究海区垂直环流及其温盐结构的动力过程及其成因。垂直环流的模拟结果表明 :冬季 ,沿岸海区的垂直环流以逆时针流动 ,近表层为向岸流 ... 利用三维斜压流体动力学模型 ,通过对东海沿岸海区冬、夏季的斜压环流及其温盐结构的数值研究 ,揭示研究海区垂直环流及其温盐结构的动力过程及其成因。垂直环流的模拟结果表明 :冬季 ,沿岸海区的垂直环流以逆时针流动 ,近表层为向岸流 ,沿岸为下降流 ,近表层以下为离岸流 ,其在外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沿岸下降流自表层至底层逐渐由强变弱 ;夏季 ,沿岸海区的垂直环流以顺时针流动 ,近表层以下为向岸流 ,沿岸为上升流 ,近表层为离岸流 ,其在外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沿岸上升流自底层至表层逐渐由弱变强。就整个沿岸海区而论 ,冬季沿岸下降流和夏季沿岸上升流的强度都随着岸界地形坡度、风速及风向与岸线偏角的变化而变化。沿岸下降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冬季东北风与岸界地形的耦合效应及海区温盐分布不均匀所致 ,而沿岸上升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夏季西南风与岸界地形的耦合效应及海区温盐分布不均匀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沿岸海区 冬季 夏季 垂直环流 动力过程 上升流 下降流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在华东地区的业务应用(Ⅱ):10年夏季回报试验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雅薇 陈伯民 +1 位作者 董广涛 钟国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32-41,共10页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T63海气耦合模式嵌套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对1998—2007年华东地区夏季进行了10年夏季季节回报试验。结果表明:模式总体能够反映华东地区的温度和降水分布情况,有些年份的模拟和实际相当接近,总体优于T63模式...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全球T63海气耦合模式嵌套区域气候模式(RegCM_NCC),对1998—2007年华东地区夏季进行了10年夏季季节回报试验。结果表明:模式总体能够反映华东地区的温度和降水分布情况,有些年份的模拟和实际相当接近,总体优于T63模式模拟结果,但模式对华东南部的温度和降水模拟能力有待提高。初始积分时间、模式范围、时间积分步长及水平分辨率对模式模拟结果均有较大影响,适当减小模式积分步长,扩大预测范围并包含青藏高原,提高模式水平分辨率可以提高模式对华东地区夏季的温度和降水趋势的模拟效果;而对于夏季的模拟,采用时间上更早的初始场似乎更适合华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夏季回报试验 Ps评分 温度距平 降水距平百分率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我国东部汛期降水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郭光 严绍瑾 尹树新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54-357,共4页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式对我国东部6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武汉、长沙)的1991年(属历史上罕见的涝年)和1994年(旱年)的汛期(5~9月)降水进行预测,模式预测的旱涝总体趋势与实况相符。并预测了1995年...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式对我国东部6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武汉、长沙)的1991年(属历史上罕见的涝年)和1994年(旱年)的汛期(5~9月)降水进行预测,模式预测的旱涝总体趋势与实况相符。并预测了1995年的夏季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东部地区 汛期 降水量 降水预报
下载PDF
东亚地区夏季7~8月大气环流季节演变异常的内部动力学过程 被引量:16
17
作者 廖清海 陶诗言 王会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6,共9页
利用NCEP/NCAR1958~1999年月平均再分析数据集,本文分析了7-8月东亚大气环流季节演变异常,包括提前和延迟这两种情形,及其与沿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内部动力学过程的联系,比较了与气候季节演变进程的差异.结果表明,存在着两个地理... 利用NCEP/NCAR1958~1999年月平均再分析数据集,本文分析了7-8月东亚大气环流季节演变异常,包括提前和延迟这两种情形,及其与沿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内部动力学过程的联系,比较了与气候季节演变进程的差异.结果表明,存在着两个地理位置固定的遥相关型,探讨了二者位相与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关系,讨论了此类波列的出现与内部动力学过程的可能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演变 遥相关 副热带西风急流 低频变率 东亚夏季环流 内部动力学
下载PDF
中国东部夏季暴雨的年代际跃变及其大尺度环流背景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栋 陈际龙 +1 位作者 黄荣辉 刘永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1-590,共10页
本文利用1960-2011年中国东部地面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JRA-55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夏季暴雨分布的年代际跃变及其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异常特征。基于暴雨频数和占比(夏季暴雨占比是指5-8月暴雨降水量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百分比)的分析结果表... 本文利用1960-2011年中国东部地面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JRA-55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夏季暴雨分布的年代际跃变及其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异常特征。基于暴雨频数和占比(夏季暴雨占比是指5-8月暴雨降水量对总降水量的贡献百分比)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夏季暴雨分布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历两次反相的经向"三极子"跃变。中国东部夏季暴雨的年代际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段:1960-1979年为华南和华北暴雨偏多、江淮流域暴雨偏少的经向"三极子"分布;1980-1991年为南方和华北暴雨偏少、江淮流域暴雨偏多的经向"三极子"分布;1992-2011年为南方暴雨显著偏多、华北暴雨持续偏少,逐渐形成经向"偶极子"分布,并导致近十多年我国夏季"南涝北旱"的整体格局。1970年代末(1990年代初)跃变相关联的大尺度环流异常配置:东亚夏季风的减弱(增强),西太平洋副高的增强西伸但南撤(北抬),南亚高压的减弱南缩(增强东扩),以及蒙古高原中低层的气旋式(反气旋式)环流异常。与此同时,低层局地环流也发生调整:华北和黄淮地区以及华南和江南地区均为反气旋式(气旋式)环流异常,而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受控于风场切变式辐合(辐散)异常;涡度场发生相应变化,南北方大部分地区的负(正)涡度异常不(有)利于低涡的发展,而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的正(负)涡度异常有(不)利于低涡的发展,进而引发江南和华南暴雨减少(增加)、江淮流域和四川盆地暴雨增加(减少)、黄淮和华北暴雨减少(增加)的经向"三极子"跃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暴雨 年代际跃变 经向“三极子”分布 大尺度环流 东亚夏季风
下载PDF
5月青藏高原地区感热异常对北疆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赵勇 李如琦 +2 位作者 杨霞 何冬燕 张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5-1223,共9页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北疆43个气象站降水资料,分析了1961-2010年5月青藏高原地区地表感热异常与北疆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主体及其东、西部(以90°E为界)地表感热与北疆夏季降水的关系有所不同,以青藏高...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和北疆43个气象站降水资料,分析了1961-2010年5月青藏高原地区地表感热异常与北疆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主体及其东、西部(以90°E为界)地表感热与北疆夏季降水的关系有所不同,以青藏高原东部关系最优。当5月青藏高原感热偏弱、其西北侧沙漠感热偏强时,南亚高压呈双体型分布,500hPa中亚和贝加尔湖上空分别受异常气旋和反气旋控制,新疆上空盛行异常偏南风,有利于低纬度暖湿气流北上。同时,越赤道索马里急流加强,阿拉伯海上空为异常反气旋控制,低纬水汽向北输送加强,导致更多的北疆夏季降水;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表感热 热力空间差异 北疆夏季降水
下载PDF
华北典型农区夏季大气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阳春 胡波 +2 位作者 刘子锐 吉东生 王跃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9-135,共7页
为研究华北典型农区大气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于2008年和2012-2014年的夏季在山东禹城生态站,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NO_x、O_3、SO_2和PM_(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NO_x、O_3、SO_2和PM_(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1.8±16... 为研究华北典型农区大气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于2008年和2012-2014年的夏季在山东禹城生态站,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NO_x、O_3、SO_2和PM_(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NO_x、O_3、SO_2和PM_(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1.8±16.8)、(77.6±27.5)、(13.1±14.3)和(84.2±41.7)μg/m^3,O3日8 h滑动平均最大值和PM_(2.5)日均值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超标率分别为35%和54%;NO_x、O_3及O_x的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SO_2浓度呈下降趋势;PM_(2.5)浓度呈现波动变化;NO、O_3和SO_2呈现白天单峰型日变化形式,NO_2和PM_(2.5)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禹城农业区夏季大气污染主要受其偏南城市济南、泰安和聊城方向气流影响,高浓度的O_3污染的同时伴随着高浓度PM_(2.5)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农区 夏季 大气污染 O_3 PM_(2.5)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