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殽之战》两处注释商兑
- 1
-
-
作者
于智荣
樊均武
-
机构
重庆渝西中学
-
出处
《语文知识》
2000年第3期68-70,共3页
-
文摘
【勤而无所】课文“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教材注:“无所,没有处所,这里指无用武之地。”此非确诂。若认为此“所”字实指处所,则“无所”便为“没有住处或宿营地”,这显然与文意不合。把“无所”释为“无用武之地”,亦不妥。据辞书,“用武之地”乃施展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或机会,对征战的军队来说。
-
关键词
《yao之战》
注释
中学
语文
课文研讨
勤而无所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殽之战》疑难试释
- 2
-
-
作者
刘晓峰
-
机构
山东安丘一中
-
出处
《语文知识》
2000年第2期68-70,共3页
-
文摘
《殽之战》一文中有不少关涉其他历史资料或特定社会文化背景的疑难问题,成为许多师生透彻教学该文的重重障碍。兹试释以下几点,谨祈方家和同仁指正。一、蹇叔之子为谁?文中有句:“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日:‘晋人御师必于殽。……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可是,蹇叔之子是谁呢?有关史籍记载,蹇叔之子就是西乞术、白乙丙。
-
关键词
《yao之战》
中学
语文
疑难问题
教学参考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外柔内刚 冷峻隽永——谈《殽之战》外交辞令
- 3
-
-
作者
邱桂德
-
机构
四川泸县二中
-
出处
《语文知识》
2000年第12期33-34,共2页
-
文摘
善于记述外交辞令是《左传》的艺术特色之一,单是《殽之战》一文,外交辞令的妙品就有三:弦高犒师,皇武子逐客,孟明答阳处父。郑国商人弦高在滑地与前来侵郑的秦师不期而遇。他一眼就看出了秦师的侵郑企图,于是急中生智,以受命犒师使者的身份上前致辞:“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
-
关键词
中学
语文
教学参考
《yao之战》
外交辞令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说谦词“不腆”
- 4
-
-
作者
陆精康
-
机构
江苏南通市三中
-
出处
《语文知识》
2000年第5期63-64,共2页
-
文摘
《殽之战》中“不腆敝邑”之“不腆”,中学教材注为“不体面”。此注值得商榷。“腆”是古汉语中意义较为稳定的一个词。《说文》:“腆,多也。”《方言》卷十三:“腆,厚也。”
-
关键词
中学
语文
《yao之战》
课文注释
课文研讨
谦词
“不腆”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不顾”是“不回头”
- 5
-
-
作者
张顺利
-
机构
河北涿州石油物探中学
-
出处
《语文知识》
2001年第2期54-55,共2页
-
文摘
《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必修)》(1996年4月第6次印刷)《殽之战》一文中:“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208页书下注释(11)将“不顾而唾”解释为“不顾是在君前,就(面对襄公)吐了口唾沫。”此处译为“不顾”,自然是“不顾忌”之意,这是不妥当的。《高级中学语文第五册(必修)教学参考书》(1993年5月第3次印刷)
-
关键词
“不顾”
“不回头”
教材研究
高中
语文
《yao之战》
课文注释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