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室内外一体化定位技术及其在电缆通道巡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肖岩 李冀 +2 位作者 唐朝云 张绘军 刘丽珍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第14期167-168,共2页
文章分析了RTK技术与UWB结合的室内外一体化结合的高精度定位技术特点并分析了其在电缆通道精确定位的应用前景,讨论了室内外一体化定位涉及的定位方法、智能一体化终端硬件设计、位置数据的传输、位置在地图上的呈现等方法。
关键词 电缆通道 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超宽带 室内外一体化定位 高精度定位
下载PDF
面向燃气电站的室内外判别及一体化多源融合人员定位方法
2
作者 张立杰 王刚刚 +3 位作者 申志飞 马志强 曹玉平 王长周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4年第4期116-127,共12页
针对燃气电站金属结构多、设备密集及安全管理要求高等特点,结合燃气电站安全管理对人员定位精度高和稳定可靠等要求,提出了一种面向燃气电站的室内外判别以及一体化多源融合定位方法。室内外判别方法综合卫星高度角以及信号信噪比设计... 针对燃气电站金属结构多、设备密集及安全管理要求高等特点,结合燃气电站安全管理对人员定位精度高和稳定可靠等要求,提出了一种面向燃气电站的室内外判别以及一体化多源融合定位方法。室内外判别方法综合卫星高度角以及信号信噪比设计了一种判别指标,基于该指标设定合理阈值,可实现人员室内外判别。考虑到室外装置区附近容易受金属干扰和遮挡影响卫星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源融合定位方法,将卫星定位与微惯性系统、地磁定位及蓝牙无线信号进行融合,实现了在复杂工业场景下的稳定可靠定位。该方法计算量小、定位连续且定位精度高。最后采用智能手机在实际场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室内外切换准确,切换时间小于3 s,室内定位误差1.35 m,室外定位误差3.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电站 室内外判别 卫星高度角 多源融合 一体化定位
下载PDF
大规模无人机集群通信定位一体化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樊邦奎 刘德康 +2 位作者 张瑞雨 唐家玮 常添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6,共10页
大规模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集群通过部署大量低成本无人机,依靠协同感知、信息共享和分工协调完成各类复杂任务,具备高度的智慧性和自主性,已逐渐成为无人机集群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大规模无人机集群十分依赖高精度定... 大规模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集群通过部署大量低成本无人机,依靠协同感知、信息共享和分工协调完成各类复杂任务,具备高度的智慧性和自主性,已逐渐成为无人机集群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大规模无人机集群十分依赖高精度定位技术,以维持集群稳定、避免相互碰撞、实现目标指引。然而,在现有的主要导航定位方式中,微机电(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惯性导航存在严重的累积误差,而复杂电磁环境下卫星导航易受到干扰,均难以实现高精度相对定位和长时间全局定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依靠通信测距技术,实现无人机集群内部高精度相对测距,修正惯导定位误差,为无人机集群在卫星导航拒止条件下执行任务提供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本文建立了惯性导航定位模型和通信测距信号模型,构造了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ximum A Posteriori,MAP)方法的融合定位问题,推导得到了该定位问题的克拉美-罗下界(Cramér-Rao Lower Bound,CRLB),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牛顿优化的全信息融合定位方法。针对长距离飞行中,测距精度远高于惯导定位精度的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优超函数算法(Scaling-by-Majorizing-A-Complicated-Function,SMACOF)的高精度测距辅助定位方法,通过建立高精度相对坐标和最优变换参数估计,实现最优位置估计,并分析了该方法的性能改进程度。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将融合后的定位标准差降低至惯导定位标准差的√2/N,能够渐进达到CRLB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通信定位一体化 全信息融合定位
下载PDF
空地协同通信定位一体化无人机应急部署优化
4
作者 毕宿志 《物联网学报》 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
为探索复用一架无人机(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同时用作空中基站和锚点辅助地面网络,构建空地协同通信定位一体化的新型应急网络方案。研究聚焦于网络中无人机位置部署优化问题,重点解决一体化部署中通信与定位性能的冲突难题。... 为探索复用一架无人机(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同时用作空中基站和锚点辅助地面网络,构建空地协同通信定位一体化的新型应急网络方案。研究聚焦于网络中无人机位置部署优化问题,重点解决一体化部署中通信与定位性能的冲突难题。首先使用D-最优准则替代传统的克拉美劳下界(CRLB,Cramer-Rao lower bound)作为定位精度指标,建模了多用户定位精度和通信速率约束下最大化网络吞吐量的无人机三维部署优化问题。推导了满足地面用户定位精度约束条件的无人机可部署区域的闭合表达式,证明了该区域是以目标用户为顶点的标准二阶锥,从而将定位精度约束条件转化为易于分析处理的凸约束条件,并提出了高效的无人机三维部署优化方法。进而利用城市三维地图辅助无人机部署,解决了空地信道建模不精准导致的通信与定位性能保障差的问题。所提无人机部署方法在理论上便于求解最优部署位置,并且在空间上具有直观的几何特性,适合在应急场景下快速部署空地协同网络,精准保障满足地面用户的通信与定位性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通信定位一体化 应急网络 部署优化
下载PDF
高精度定位新范式:通信定位一体化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温嘉盼 易轩 +1 位作者 韩凯峰 陈力 《移动通信》 2023年第9期17-25,109,共10页
随着自动驾驶、智能工厂和增强现实等新型业务的迅速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6G)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满足6G智能感知应用厘米级定位精度的需求,通信定位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定位新范式被重点研究。首先回顾了无线定位... 随着自动驾驶、智能工厂和增强现实等新型业务的迅速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6G)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满足6G智能感知应用厘米级定位精度的需求,通信定位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定位新范式被重点研究。首先回顾了无线定位的定义和分类、基础定位方法以及性能衡量指标。随后,简要概述了6G通信定位一体化的背景和定义。进一步地,深入讨论了通信定位一体化关键技术及6G典型业务场景,重点关注相较于传统蜂窝网络定位,6G通信定位一体化关键技术所独有的优势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对6G通信定位一体化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定位一体化 6G 智能感知 高精度定位 蜂窝网络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和射频融合的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彦兵 胡超 +3 位作者 鲁邦彦 张频频 孙奕髦 陈冠宇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6-157,共12页
针对在可见光和射频融合网络中,传统的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用户切换方案未考虑用户切换错误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置的用户切换方案。具体地,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低成本物联网芯片ESP32的可见光−射频融合的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使... 针对在可见光和射频融合网络中,传统的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用户切换方案未考虑用户切换错误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位置的用户切换方案。具体地,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低成本物联网芯片ESP32的可见光−射频融合的通信定位一体化系统,该系统使用可见光通信下行数据、Wi-Fi上行数据。设计了基于时−频复用的通信定位一体化框架,使用神经网络估计用户的位置,用户根据估计的位置完成切换。在通信方面,系统的吞吐量最高可达35 kbit/s;在定位方面,系统的定位精度可达2.8 cm,比传统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升了33%。与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切换方案相比,所提方案的用户切换错误率降低了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融合通信系统 神经网络 通信定位一体化 用户切换
下载PDF
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测距一体化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杜向楠 卢敏 +1 位作者 冯伟岗 王伟涛 《电工技术》 2016年第11期18-20,共3页
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精确定位问题,提出先基于粒子群聚类方法进行区段定位,再利用故障区内各测量点的数据和EEMD算法进行行波精确定位的方法,并研制了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测距一体化装置,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 定位测距一体化 粒子群聚类 EEMD分解
下载PDF
卧式加工中心双交换工作台的托盘定位拉紧一体化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凯 王世鹏 邵连英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5-36,共2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双交换工作台的定位拉紧一体化机构,该机构结构紧凑、动作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关键词 卧式加工中心 双工作台 定位拉紧一体化技术
下载PDF
面向无人集群的通信定位一体化方法研究
9
作者 胡晨骏 辜方林 +2 位作者 赵林 赵莺 魏急波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2年第5期38-45,共8页
针对无人集群协同作战通信/定位的集约化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与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有机结合的通信定位一体化波形。一方面,利用SCFDE中频域均衡易于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且便于与DSSS结合的优势,使系统具有良好... 针对无人集群协同作战通信/定位的集约化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与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有机结合的通信定位一体化波形。一方面,利用SCFDE中频域均衡易于克服频率选择性衰落且便于与DSSS结合的优势,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复杂场景的通信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恒包络零自相关导频序列的优良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将其作为导频序列并计算与本地导频符号的循环移位相关,检测相关峰值即可实现整数符号周期信号到达时间估计。同时,结合用于信道估计的导频序列,构建差分延时相关模型,有效解决了小数采样周期信号到达时间估计问题,实现了高精度的信号到达时间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序列扩频 频域均衡 到达时间 通信定位一体化
下载PDF
无线通信定位一体化进展及其在煤矿井下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延军 赵英柱 +2 位作者 杨一雪 翟雨双 李世银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3-133,共11页
无线通信定位一体化(ILWC)是一种基于硬件资源及软件信息共享以实现定位与通信功能协同的新型信息技术。通过简述无线通信技术和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揭示了ILWC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承载业务拓展的必然结果。给出了不同研究对于ILWC技术... 无线通信定位一体化(ILWC)是一种基于硬件资源及软件信息共享以实现定位与通信功能协同的新型信息技术。通过简述无线通信技术和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揭示了ILWC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承载业务拓展的必然结果。给出了不同研究对于ILWC技术的定义和内涵,明确了ILWC核心思想为“硬件集成,软件共享”,按照设备复用和深度融合2个阶段综述了ILWC技术的研究进展。结合煤矿井下场景的特殊性,提出了煤矿井下ILWC概念:基于时间、空间、频谱、计算等资源共享,具有场景自动感知和资源动态自适应分配机制的通信功能和定位功能融合技术。对煤矿井下ILWC在大巷、中央变电所、井底车场、采煤工作面等场景的适应性进行了讨论,指出井下ILWC面临的挑战是煤矿井下无线信道复杂性、基站部署不均衡性、井下复杂场景精准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矿山 无线通信 无线定位 无线通信定位一体化 通信与定位协同 5G 场景自动感知 资源自适应分配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可见光定位通信一体化功率分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帅 李兵 +5 位作者 盛海鸿 谷荣妍 周辉 王洪梅 王悦 李世银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1-130,共10页
为了实现定位通信一体化功率分配,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可见光定位通信(VLPC)一体化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案。首先,提出了定位通信一体化帧结构设计;其次,利用定位信息实现了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并推导了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CRL... 为了实现定位通信一体化功率分配,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可见光定位通信(VLPC)一体化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案。首先,提出了定位通信一体化帧结构设计;其次,利用定位信息实现了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并推导了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界(CRLB);再次,阐明了定位精度和通信速率的内在耦合关系;最后,提出了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VLPC动态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同时实现高精度定位和高速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定位通信一体化 克拉美罗下界 功率分配 强化学习
下载PDF
毫米波通信定位一体化自组网资源分配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小峰 李越杰 +1 位作者 陈若虚 殷本全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2年第2期32-40,共9页
毫米波通信链路具有低延迟、高速率和高定向性的特点,能够实现高速率自组网通信和高精度节点定位。在通信定位一体化背景下,研究了毫米波自组网中的多用户资源分配问题。系统采用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多用户通信定位一体化框架,推... 毫米波通信链路具有低延迟、高速率和高定向性的特点,能够实现高速率自组网通信和高精度节点定位。在通信定位一体化背景下,研究了毫米波自组网中的多用户资源分配问题。系统采用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多用户通信定位一体化框架,推导了基于位置估计误差界(PEB)和方位估计误差界(OEB)的多用户定位性能准则和基于数据速率的通信准则,建立了时域和频域的资源分配优化问题模型,在保障链路通信速率的前提下,最优化用户的定位性能指标。为了求解上述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引入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将优化问题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得到有效的资源分配结果,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资源分配对定位与通信性能的影响以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通信定位一体化 资源分配 自组网 正交频分多址 广义Benders分解算法
下载PDF
卫星监测定位一体化平台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琪 林辉 《中国无线电》 2015年第11期51-53,共3页
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针对目前卫星监测、卫星定位系统独立工作、资源及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基于SOA设计思想,对卫星监测定位一体化平台的基础服务模块进行了划分,并设计了任务实现的具体流程。
关键词 卫星监测定位一体化平台 SOA
下载PDF
全源矿井定位:一种智能煤矿位置服务新范式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青松 钱建生 +2 位作者 李世银 孙彦景 张朕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I0001,共9页
矿山动目标定位系统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而传统的矿井定位系统中定位信标与定位标签之间大多采用单一或组合通信技术,结构不灵活,覆盖范围受限,鲁棒性不高,定位精度有限;使用单一或组合测距技术,无法根据使用场景的不... 矿山动目标定位系统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而传统的矿井定位系统中定位信标与定位标签之间大多采用单一或组合通信技术,结构不灵活,覆盖范围受限,鲁棒性不高,定位精度有限;使用单一或组合测距技术,无法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自适应选择最优测距技术;位置求解算法固定,无法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和信号变化自适应选择最优求解算法。提出了全源矿井定位新范式,可根据定位环境和目标承载平台的变化,从所有可用定位信号测量设备中动态选择满足当前需求的最优设备组合,自适应地从可用的测距算法、位置解算算法、结果优化算法中选择最优的算法组合,计算出目标节点的最优位置。给出了全源矿井定位系统架构,探讨了矿井中可用的定位信号测量设备和可用于定位的测量属性值类型,对比了单一矿井定位与全源矿井定位在定位服务器方面的功能差异。研究了全源矿井定位中的3项关键技术:统一定位框架技术,旨在解决全源定位的模块化、组合式、可扩充需求;全源定位信息融合技术,对测量属性值进行有机组织,达到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通信定位一体化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定位能力,简化全源矿井定位系统的设计并提高定位精度。提出了基于“端-边-云”的全源矿井定位系统实施架构,以便与煤矿智能化的主流建设模式相适应,大幅降低实施难度和系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煤矿 位置服务 矿井定位 动目标定位 全源定位 组合定位 定位信息融合 通信定位一体化
下载PDF
一种扩展多站无源探测定位范围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方 郁春来 +1 位作者 丁建江 陈昌孝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共5页
长基线时差定位体制的多站无源探测定位系统对采用窄波束发射的辐射源存在一定的难度,影响其实际使用。文中以多站无源探测定位装备的单个侦察站为基础,利用空频域信息实现对目标辐射源的单站无源定位。在保持现有系统硬件不变的基础上... 长基线时差定位体制的多站无源探测定位系统对采用窄波束发射的辐射源存在一定的难度,影响其实际使用。文中以多站无源探测定位装备的单个侦察站为基础,利用空频域信息实现对目标辐射源的单站无源定位。在保持现有系统硬件不变的基础上,设计了单多站一体化无源探测定位系统结构,讨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解决途径,并通过仿真方法提出了单站无源定位对角度、角速度、多普勒频率参数测量的要求,这对改造现有的多站无源定位系统和扩展多站无源探测定位范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仿真实验表明,单站无源定位系统对角度的测量精度要达到mrad量级,角速度的测量精度要达到mrad/s量级,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测量精度要达到Hz/s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多站一体化无源定位系统 探测定位范围 系统设计
下载PDF
数字孪生水下三维实景数据底板获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薛强 张永 《水利信息化》 2023年第2期24-27,33,共5页
为获取高精度的水下三维模型细节纹理结构,满足数字孪生建设对水下三维实景数据底板获取的需求,实现对水下构筑物的实时可视化动态监测,基于GNSS和USBL技术研究构建水陆一体化定位系统,融合水陆一体化定位技术、有缆ROV和水下摄影测量... 为获取高精度的水下三维模型细节纹理结构,满足数字孪生建设对水下三维实景数据底板获取的需求,实现对水下构筑物的实时可视化动态监测,基于GNSS和USBL技术研究构建水陆一体化定位系统,融合水陆一体化定位技术、有缆ROV和水下摄影测量设备等研发水下摄影测量系统,实现数字孪生水下三维实景数据底板的获取,并采用多波束测深、水下三维全景成像声呐等系统,对水下摄影测量系统获取的三维实景模型数据成果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下摄影测量系统获取的三维实景模型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可用于数字孪生流域/工程等水下基础数据底板的建设,也可为水下高精度三维场景重构再现和水利工程水下构筑物实时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水下三维实景模型 数据底板 获取技术 水下摄影测量 精度评价 水陆一体化定位
下载PDF
面向5G移动通信网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欧阳俊 陈诗军 +2 位作者 黄晓明 陈大伟 王园园 《移动通信》 2019年第9期13-17,共5页
如何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并实现室内外定位的连续无缝覆盖是定位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介绍了4G定位的标准与技术,并分析了其特点与不足。然后,分析了面向5G的超密集组网下的定位技术,AOA、TDOA定位技术以及上下行定位技术。... 如何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并实现室内外定位的连续无缝覆盖是定位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介绍了4G定位的标准与技术,并分析了其特点与不足。然后,分析了面向5G的超密集组网下的定位技术,AOA、TDOA定位技术以及上下行定位技术。最后,指出定位一体化和融合化是未来5G定位发展的趋势,进而提出了一种面向5G的异构融合一体化定位系统的网络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定位技术 高精度定位 通信定位一体化 融合定位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定隔一体驱动系统集成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小庆 忽伟 +2 位作者 刘宇程 王智磊 胡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8-365,共8页
针对空间在轨环境下敏感载荷的超精密定位与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作动的定位、隔振一体化驱动系统方案,并以被动隔振性能为指标,进行了系统关键部件的优化;通过建立整个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而利用Simulink搭建了系统... 针对空间在轨环境下敏感载荷的超精密定位与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磁致伸缩作动的定位、隔振一体化驱动系统方案,并以被动隔振性能为指标,进行了系统关键部件的优化;通过建立整个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而利用Simulink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结合实验测试对所提方案的定位和隔振一体化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驱动系统具备定位和隔振一体功能,能在实现定位过程中对60Hz以上外界干扰进行被动抑制;在干扰频率为150Hz时,隔振效果可达-23.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载荷 定位隔振一体化 超磁致伸缩驱动 优化设计 仿真分析
下载PDF
行走·定位一体化飞机制孔六足机器人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冬 赵现朝 齐臣坤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5,59,共5页
根据飞机制孔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飞机制孔六足机器人。机器人采用行走-定位一体化的设计方案,并且具有冗余驱动。首先介绍机器人的构型,对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分析,然后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重点研究了机器人的力/位置混... 根据飞机制孔的技术要求,设计了一种飞机制孔六足机器人。机器人采用行走-定位一体化的设计方案,并且具有冗余驱动。首先介绍机器人的构型,对机构的自由度进行了分析,然后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重点研究了机器人的力/位置混合控制策略,最后进行了行走实验和工作平台位姿调整实验。实验表明,力/位置混合控制策略满足制孔机器人行走和定位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机构 行走·定位一体化 冗余驱动 位置混合控制 飞机制孔
原文传递
基于UWB技术的视频煤矿用照明装置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凯 王瑞君 +2 位作者 赵亮 白双军 王颖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6-229,共4页
针对煤矿井下黑暗,潮湿,粉尘浓度高等复杂环境的影响和矿山安全监察过程执法取证的需要,分析了市面存在的照明+定位、照明+视频、照明+无线通信等综合信息照明装置情况,现提出一种适合煤矿井下执法需要的“照明+精确定位+视频”的一体... 针对煤矿井下黑暗,潮湿,粉尘浓度高等复杂环境的影响和矿山安全监察过程执法取证的需要,分析了市面存在的照明+定位、照明+视频、照明+无线通信等综合信息照明装置情况,现提出一种适合煤矿井下执法需要的“照明+精确定位+视频”的一体化信息照明装置设计方案,装置部分集成了照明和视频采集功能,电池盒集成了锂电池、控制板和精确定位标签的功能,考虑到电池容量和外壳防护的局限性,只能摒弃语音通话的功能,此设计解决了以往井下拍照和录像需要独立的执法仪,为煤矿安全生产监察提供了更加方便高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定位技术 定位视频照明一体化 矿山执法 执法取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