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的神异叙事——以“未曾有”为中心
1
作者 王丽娜 《佛学研究》 2023年第2期90-102,共13页
“未曾有”内涵在佛教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被丰富的过程,大体可推测是逐渐从佛法僧扩展至稀有事件的“未曾有”。“未曾有”与因缘、譬喻、本生等长于叙事的分教相结合,构成了“未曾有”的主要叙事类型。笔者在详细分析汉译(根本)说一切有... “未曾有”内涵在佛教发展史是一个不断被丰富的过程,大体可推测是逐渐从佛法僧扩展至稀有事件的“未曾有”。“未曾有”与因缘、譬喻、本生等长于叙事的分教相结合,构成了“未曾有”的主要叙事类型。笔者在详细分析汉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经藏、律藏文献以及有部譬喻师所创作的文艺化作品如《出曜经》《佛所行赞》等关于“未曾有”的记载,提出有部“未曾有”的神异叙事中,佛陀始终是叙事主体,也包括对佛弟子、居士和神异事件的诸多描述,佛陀形象从朴实的智者逐渐演绎为具有不可思议神通的大神。有部“未曾有”诸多神异叙事在佛教思想和义理传播中发挥了通俗教化的价值,客观上也起到启发大乘、孕育大乘佛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曾有 一切有部 譬喻师 《出曜经》 《佛所行赞》
下载PDF
关于说一切有部“舍”的三种含义之辨析
2
作者 李晨 《五台山研究》 2023年第4期22-27,33,共7页
佛教典籍的“舍”(upeks.ā)具有多种含义,说一切有部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受舍、行舍、舍无量。参考梵、巴、汉文的相关文献,对这三种“舍”的契经源头,及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中的定义和争议,进行梳理和解读,从而归纳出三种“舍”的含... 佛教典籍的“舍”(upeks.ā)具有多种含义,说一切有部主要有三种情况,分别是受舍、行舍、舍无量。参考梵、巴、汉文的相关文献,对这三种“舍”的契经源头,及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中的定义和争议,进行梳理和解读,从而归纳出三种“舍”的含义特征,并揭示说一切有部在此概念上与其他部派不同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切有部 受舍 行舍 舍无量
下载PDF
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 被引量:7
3
作者 任平山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学界一般认为古代龟兹是小乘说一切有部文化中心,克孜尔中心柱窟图像构成是小乘僧人一佛一菩萨(弥勒)崇拜的反映。本文探讨了说一切有部对弥勒菩萨的态度。从与说一切有部相关的典籍中检索出有关弥勒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最后发现这个部派... 学界一般认为古代龟兹是小乘说一切有部文化中心,克孜尔中心柱窟图像构成是小乘僧人一佛一菩萨(弥勒)崇拜的反映。本文探讨了说一切有部对弥勒菩萨的态度。从与说一切有部相关的典籍中检索出有关弥勒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最后发现这个部派其实反对弥勒崇拜,这使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理论的两个方面——克孜尔石窟的教派属性,以及弥勒菩萨的图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 一切有部 弥勒 小乘 大乘
下载PDF
浙博藏《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献疑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春平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此文在考察《浙藏敦煌文献》图录中浙敦195(浙博170)《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的基础上,对本号文书作为敦煌文献的定性提出质疑,通过重点分析王仁堪题签、题记和钤印等信息,以及王氏此类信息与敦煌文献出土时间的矛盾关系,倾向于认... 此文在考察《浙藏敦煌文献》图录中浙敦195(浙博170)《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的基础上,对本号文书作为敦煌文献的定性提出质疑,通过重点分析王仁堪题签、题记和钤印等信息,以及王氏此类信息与敦煌文献出土时间的矛盾关系,倾向于认为本号文书不属于敦煌文献范畴。文中还对本号文书定性中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相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 敦煌文献 王仁堪
下载PDF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本生故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郜林涛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1-35,共5页
本生故事是佛教文学中最具有文学性的部分。文章以《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为例,着重阐述了律部本生的特点,及其叙事结构和文学成就。
关键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佛教文学 叙事结构 文学风格 本生
下载PDF
恒有与无常:佛教运动观探析——以说一切有部为中心
6
作者 何石彬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1,共4页
说一切有部作为部派佛教中成立较早的学派,其"三世恒有,法体恒存"的宗义代表了佛教运动观的早期理论形态。有部的宗义发源于对原始佛教经典中法相的相摄、自相、共相等关系的研究,而具有其独特的论证方式和理论内涵。由"... 说一切有部作为部派佛教中成立较早的学派,其"三世恒有,法体恒存"的宗义代表了佛教运动观的早期理论形态。有部的宗义发源于对原始佛教经典中法相的相摄、自相、共相等关系的研究,而具有其独特的论证方式和理论内涵。由"无常"而推出"恒有",以"恒有"来论证"无常",是有部对动静辩证关系的独特理解。有部运动观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理论论证模式被后来的大乘佛教所继承和发展。从原始佛教的"诸行无常",到说一切有部的"法体恒有",再到大乘中观学的非断非常、动静双遣,反映了佛教运动观的辩证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运动观 一切有部 僧肇
下载PDF
早期佛教世界观的演进历程——以说一切有部经论为中心
7
作者 许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128,共10页
三科在说一切有部阿毗昙中的细密分析过程中逐步成为佛教人本主义世界观的典范。五事是《俱舍论》之五位七十五法的雏形,亦是《百法明门论》产生的基础。它改变了根本说一切有部以蕴、处、界三科摄一切法的世界观。以五事摄一切法,是佛... 三科在说一切有部阿毗昙中的细密分析过程中逐步成为佛教人本主义世界观的典范。五事是《俱舍论》之五位七十五法的雏形,亦是《百法明门论》产生的基础。它改变了根本说一切有部以蕴、处、界三科摄一切法的世界观。以五事摄一切法,是佛教世界观的一次重大变革。这场变革出现在说一切有部并非偶然,而是逻辑的必然。说一切有部精于论议,分别法相,被誉为佛教的经院哲学,又由于它受到古希腊罗马哲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影响,其哲学思辨特质非常突出,其关注的重点亦由自身逐步拓展到整个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切有部 世界观 三科 五事
下载PDF
汉译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窣堵波”考
8
作者 屈大成 《佛学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151-171,共21页
窣堵波,通称塔、佛塔,为收藏佛或其他佛教圣者遗骨的纪念性建筑,除了是佛教的标志外,也是僧俗礼拜或朝圣的对象。古塔遗迹,现遍布南亚、东南亚、东亚等佛教广被之地;佛塔这课题,亦横跨考古、美术、历史、文献等学科,历来亟受学者和文化... 窣堵波,通称塔、佛塔,为收藏佛或其他佛教圣者遗骨的纪念性建筑,除了是佛教的标志外,也是僧俗礼拜或朝圣的对象。古塔遗迹,现遍布南亚、东南亚、东亚等佛教广被之地;佛塔这课题,亦横跨考古、美术、历史、文献等学科,历来亟受学者和文化爱好者的关注。按佛教经律对佛塔及其相关建筑,皆有不少记载;而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篇幅弘大,约二世纪于印度半岛西北部成书,跟考古发掘可相印证。本文分述律中所载不同种类之塔,并配合考古发现及其他文献记载,就塔跟制底之异同、塔的建地、建塔者等课题,加以考察,期望有助了解在公元初年佛教僧团有关佛塔的信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说一切有部 印度佛教 窣堵波 制底
下载PDF
试论说一切有部的金刚喻定
9
作者 惟善 《佛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8-346,共9页
金刚喻定是指行者通过修行所获得的一种能够破除一切烦恼的禅定。只有通过此定才能完全断除烦恼,获取得解脱,证得圣果。虽然金刚喻定在各宗派中的论现有所不同,但其作用在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理论中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 金刚喻定是指行者通过修行所获得的一种能够破除一切烦恼的禅定。只有通过此定才能完全断除烦恼,获取得解脱,证得圣果。虽然金刚喻定在各宗派中的论现有所不同,但其作用在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理论中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从说一切有部的观点出发,对金刚喻定与无间道、断烦恼、智、地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从而说明金刚喻定在说一切有部教义的重要性,了解定(samcldhi)、智(itiOna)同时共存的关系,以及见所断和修所断烦恼只有在定中才能断,而非出定之后的禅定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切有部 金刚喻定 无间道 烦恼
下载PDF
说一切有部的法身观(一)——兼谈它在龟兹石窟中的反映
10
作者 苗利辉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6-20,共5页
说一切有部认为佛和弟子修行中逐渐获得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等五分法身、佛遗留下来的经和律和三法印四圣谛都是佛的法身。
关键词 一切有部 五分法身 佛经和律 三法印 四圣谛
下载PDF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中的助词“将”与“著”
11
作者 郜林涛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3-95,共3页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具有明显的口语特点,这在口语文献流传甚少的隋到唐初尤显得弥为珍贵。通过对《根本说一切有部奈耶》中的助词“著”与“将”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助词“著”与“将”在唐初的发展和使用的实...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具有明显的口语特点,这在口语文献流传甚少的隋到唐初尤显得弥为珍贵。通过对《根本说一切有部奈耶》中的助词“著”与“将”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助词“著”与“将”在唐初的发展和使用的实际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 助词
下载PDF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将”字句研究
12
作者 郜林涛 《丽水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7-19,共3页
全文对《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中的"将"字句作了静态考察和动态分析,可以看到,"将"字继承了上古汉语的一些特点,同时在唐代有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 《根本説一切有部毘奈耶》 “将”字句
下载PDF
说一切有部俱有因的定义
13
作者 曹彦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8期27-28,共2页
关于俱有因的定义,现今的大多数辞典都是采用《俱舍论》第六卷中的“互为果义”的定义。但实际上这一定义是世亲用来指出有部在理论上存在矛盾的定义,并且受到了众贤的强烈批判。众贤在《显宗论》第九卷中则以“同一果义”来定义俱有因... 关于俱有因的定义,现今的大多数辞典都是采用《俱舍论》第六卷中的“互为果义”的定义。但实际上这一定义是世亲用来指出有部在理论上存在矛盾的定义,并且受到了众贤的强烈批判。众贤在《显宗论》第九卷中则以“同一果义”来定义俱有因。其中的差异是因为在最早出现六因理论的著作《阿昆达磨发智论》中只是列举事例而没有给六因下定义,而六因理论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在六因的定义上,存在着争论。比如,在《大毘婆沙论》中没有讨论到法是随相的俱有因,而随相却不能成为法的俱有因的这种非对等的情况。因此《大毘婆沙论》中将俱有因理解成心和心所的这种互为因果,相互对等的情况。因此对俱有因的定义就偏向于“互为果”。而后来由于生灭四相理论的引入,所以触及到法与随相非互为俱有因的情况。但当时俱有因的定义还是延续原有的“互为果”的说法。因此遭到了《俱舍论》的强烈的攻击。最终,众贤将俱有因定义为“同得一果”。即同得一(士用)果的其它法是该果的俱有因。从而含摄了互为因果和非互为因果的两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一切有部 因果 俱有因
下载PDF
大众部与说一切有部关于“净色根”的争论——从《异部宗轮论》说起
14
作者 秦萌 《佛学研究》 2013年第1期216-221,共6页
本文围绕唐代玄奘三藏翻译的《异部宗轮论》中,大众部和说一切有部有关"净色根"的理论分歧,根据相应的汉译佛典对上述两个部派关于"净色根"的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分析、比较和评论。大众部认为,承认净色根... 本文围绕唐代玄奘三藏翻译的《异部宗轮论》中,大众部和说一切有部有关"净色根"的理论分歧,根据相应的汉译佛典对上述两个部派关于"净色根"的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分析、比较和评论。大众部认为,承认净色根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导致根识不分。说一切有部承认净色根,认为净色根的功能与眼识的功能不同,"见"与"了别"有别,体现了佛教对人类心识功能和认识活动细致入微的认识,也隐含着认识对象在人的心识中呈现的相状与认识对象本来面目的不一致性,为否定外境实有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轮论 净色根 大众 一切有部
下载PDF
阿毗达摩说一切有部的极微学说
15
作者 苏琦 《中国佛学》 2018年第1期205-215,共11页
极微作为构成色法的基本单位,是说一切有部色法论的基本概念,也是佛教色法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大小乘佛教围绕这一问题曾有诸多争论。在古印度胜论派学说的基础上,说一切有部提出了独特的极微说,至《大毗婆沙论》的出现,极微学说获得了... 极微作为构成色法的基本单位,是说一切有部色法论的基本概念,也是佛教色法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大小乘佛教围绕这一问题曾有诸多争论。在古印度胜论派学说的基础上,说一切有部提出了独特的极微说,至《大毗婆沙论》的出现,极微学说获得了完备的形态。对极微学说的研究可以说是了解部派佛教宇宙观和时空观的关键所在。遗憾的是,对佛教的极微学说,国内学术界还较少关注,相关研究也极少。本文在总结已有的关于说一切有部极微学说研究的基础上,以说一切有部三大经典论著《大毗婆沙论》《俱舍论》和《顺正理论》为线索,对极微学说的内涵加以辨析,并对此说在佛教理论体系中的意义进行初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切有部 极微学说 有部论书 八事俱生 微聚
下载PDF
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校勘八则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丹青 《文教资料》 2016年第34期57-59,共3页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四十卷,《中华大藏经》及《大正新修大藏经》均只据各自校本列出异文,亦未见有综合校勘。故本文以《中华大藏经》为底本,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对校本,对《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的部分内容进行...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四十卷,《中华大藏经》及《大正新修大藏经》均只据各自校本列出异文,亦未见有综合校勘。故本文以《中华大藏经》为底本,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对校本,对《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的部分内容进行校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中华大藏经 大正藏 校勘
下载PDF
说一切有部佛教美术思想刍议——兼谈其在龟兹石窟中的反映 被引量:2
17
作者 苗利辉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说一切有部认为世俗世界是三世恒有的法体缘起聚合的结果,是无常的,只有涅槃才是最终的解脱。涅槃之道是无相的,必须借表现释迦牟尼事迹的有相之道——佛教美术来显现。佛教美术具有提供观想对象、宣传、教育、认识、供养、祈福和发愿... 说一切有部认为世俗世界是三世恒有的法体缘起聚合的结果,是无常的,只有涅槃才是最终的解脱。涅槃之道是无相的,必须借表现释迦牟尼事迹的有相之道——佛教美术来显现。佛教美术具有提供观想对象、宣传、教育、认识、供养、祈福和发愿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切有部 佛教美术 涅槃 无相 功能
下载PDF
说一切有部的法身观“十八不共法”——兼论它在龟兹石窟中的图像表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苗利辉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87,共14页
十八不共法是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法身观的重要内容,它的内容包括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和大悲,是佛所独具的能力和功德。这种思想在说一切有部的经典和龟兹石窟的壁画中均有所反映。
关键词 十八不共法 小乘 一切有部 龟兹石窟 壁画
下载PDF
阿旃陀石窟壁画中的说一切有部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燕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0,共6页
阿旃陀石窟所在的西印度地区流行小乘说一切有部戒律,阿旃陀壁画很明显地体现出说一切有部的影响小乘佛教不礼菩萨,说一切有部更是重视表现释迦牟尼的前世经历,这些表现佛陀累世修行的佛本生故事构成了阿旃陀壁画最主要的表现题材;从这... 阿旃陀石窟所在的西印度地区流行小乘说一切有部戒律,阿旃陀壁画很明显地体现出说一切有部的影响小乘佛教不礼菩萨,说一切有部更是重视表现释迦牟尼的前世经历,这些表现佛陀累世修行的佛本生故事构成了阿旃陀壁画最主要的表现题材;从这些本生故事的文本来源看,约半数可以与说一切有部的律典对应,尤其是如大善见王本生、独角仙人本生壁画,描绘出了说一切有部律典特有的细节特征;从阿旃陀壁画的表现主旨来看,也很明显地表现出说一切有部重视因缘果报、主张禅修持戒等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旃陀壁画 本生故事 一切有部 因缘果报 禅修持戒
下载PDF
印度佛教《根本説一切有部律·衣事》梵藏本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娟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1-301,402,共32页
根本説一切有部《律事》的第七章《衣事》(梵語Cimraimtu,藏語Gas kyi gzhi)是了解印度佛教敍事傳統和戒律體系的重要文獻之一。由於《衣事》僅有梵本和藏譯本存世,缺少漢譯本,其研究價值長期以來爲國内學術界所忽視。本文包括三部分:... 根本説一切有部《律事》的第七章《衣事》(梵語Cimraimtu,藏語Gas kyi gzhi)是了解印度佛教敍事傳統和戒律體系的重要文獻之一。由於《衣事》僅有梵本和藏譯本存世,缺少漢譯本,其研究價值長期以來爲國内學術界所忽視。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系統介紹了根本説一切有部《律事》的梵藏漢版本和國内外研究現狀;第二部分考察了《衣事》的主要内容和結構,提供了該文獻的吉爾吉特梵本和藏譯本的内容對照表,首次將《衣事》的内容佈局呈現在學術界面前;第三部分以阿闍世故事爲例説明《衣事》對於佛教和耆那教的比較研究,具有其他佛教文獻所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佛教 根本説一切有部《律事》 《衣事》 吉爾吉特梵本 藏譯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