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团和气图》作者归属的初步探讨
1
作者 孙少博 《美术大观》 2023年第7期98-101,共4页
本文初步探讨了明宪宗朱见深题赞的《一团和气图》的作者归属问题。通过对画面要素、作品现状与形式特征及其图赞形式与内容的分析,对通常认为该图由朱见深所作的观点提出疑义;进而结合对明前期皇室绘画特点的考察,以及该图与朱见深、... 本文初步探讨了明宪宗朱见深题赞的《一团和气图》的作者归属问题。通过对画面要素、作品现状与形式特征及其图赞形式与内容的分析,对通常认为该图由朱见深所作的观点提出疑义;进而结合对明前期皇室绘画特点的考察,以及该图与朱见深、朱瞻基和相关宫廷画师等人物画作在风格、图像及画法上的比较,指出其作者更有可能为宫廷画师刘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团和气 作者归属 朱见深 戴进 刘俊
下载PDF
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背后的文化因素解读
2
作者 李鑫 刘小龙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3-46,共4页
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辩证哲学观。通过对《一团和气》的演变发展过程、年画图像和传统文化的分析,探索隐藏在其背后的“共生式”美学。《一团和气》中反映的文化意识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代表着中国最核心哲学文... 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辩证哲学观。通过对《一团和气》的演变发展过程、年画图像和传统文化的分析,探索隐藏在其背后的“共生式”美学。《一团和气》中反映的文化意识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代表着中国最核心哲学文化的“反者道之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坞年画 一团和气 文化因素
下载PDF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一团和气》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震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7期30-30,共1页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在时代环境变迁的条件下,从清代苏州套色版画鼎盛时期的姑苏版演变而来。该文以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代表作《一团和气》为例,对不同版本的《一团和气》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艺术风格的演变,以期加深对这一经典的民间艺...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在时代环境变迁的条件下,从清代苏州套色版画鼎盛时期的姑苏版演变而来。该文以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代表作《一团和气》为例,对不同版本的《一团和气》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艺术风格的演变,以期加深对这一经典的民间艺术形式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坞 木刻年画 一团和气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论“一团和气”与“和而不同”及其价值取向
4
作者 陈赞晓 陈良茂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5-16,共2页
对“一团和气”进行再认识,肯定它包含着“和为贵”的一般价值和重和精神,但它却是无原则的狭隘的小团体和谐,是和谐的低级状态;“和而不同”是一种承认有差异的同一或统一,总体上和谐但存在影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它是和谐的本质特征和... 对“一团和气”进行再认识,肯定它包含着“和为贵”的一般价值和重和精神,但它却是无原则的狭隘的小团体和谐,是和谐的低级状态;“和而不同”是一种承认有差异的同一或统一,总体上和谐但存在影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它是和谐的本质特征和高级状态。我们需要的是“和而不同”的和谐组织环境而不是“一团和气”的非和谐组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团和气 和而不同 和谐
下载PDF
年画中的“一团和气”与“和合二仙”考——兼谈“和合”观念 被引量:4
5
作者 边鹏 陈见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6-99,共4页
"一团和气"与"和合二仙"是传统木版年画中的两种常见题材,前者以其独特的圆形构图在众多年画形式中独树一帜,后者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信仰神。二者的历史演变既有区别又有融合,但共有的"和合"观念却使其艺... "一团和气"与"和合二仙"是传统木版年画中的两种常见题材,前者以其独特的圆形构图在众多年画形式中独树一帜,后者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信仰神。二者的历史演变既有区别又有融合,但共有的"和合"观念却使其艺术与文化价值历久弥新。对二者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两种传统题材年画的民俗意义以及民间美术的混合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团和气 和合二仙 和合观念 传统木版年画
下载PDF
喜娃与绘画《一团和气图》的图像关联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小琴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1-63,共3页
近代三峡地区民间孩童穿的背心上往往绣有喜娃的挑花形象。其圆脸团身、双丫髻、云肩、佛手、寿桃等图像特征与明代皇帝朱见深绘画作品《一团和气图》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这是该地民间女子巧妙地将绘画中其图像符号移植到刺绣中进行图... 近代三峡地区民间孩童穿的背心上往往绣有喜娃的挑花形象。其圆脸团身、双丫髻、云肩、佛手、寿桃等图像特征与明代皇帝朱见深绘画作品《一团和气图》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这是该地民间女子巧妙地将绘画中其图像符号移植到刺绣中进行图像创新,寄以圆融、喜庆、驱邪避灾的"生命繁荣"信仰,从而产生出三峡地区独有的护子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娃 一团和气图》 图像关联 护子信仰 生命繁荣
下载PDF
浅析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的“一团和气”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静 《艺术科技》 2017年第6期218-218,共1页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苏州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之一,与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提起桃花坞木版年画,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非"一团和气"莫属。本文主要从"一团和气"的历史渊源、造型和构图及其内涵...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苏州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之一,与杨柳青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提起桃花坞木版年画,让人最为印象深刻的非"一团和气"莫属。本文主要从"一团和气"的历史渊源、造型和构图及其内涵和寓意三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坞 木版年画 一团和气
下载PDF
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图式造型演变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丹妮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12期20-21,共2页
明清时期盛行于苏州民间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其最突出的代表图式"一团和气"在不同时期于形象造型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造型上的演变与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文章从民间时代审美流行、普通民众内在精神... 明清时期盛行于苏州民间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其最突出的代表图式"一团和气"在不同时期于形象造型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造型上的演变与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文章从民间时代审美流行、普通民众内在精神需要和民间美术创外在民俗心态三方面进行讨论,探究"一团和气"图式造型演变背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画 一团和气 造型演变
下载PDF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美术特色探析——以《一团和气》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耿婕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7期118-119,共2页
桃花坞木版年画自古以来一直是极具魅力的民间美术文化,无论是其造像水平、颜色比例还是木刻技艺都在木刻作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装饰简约朴素,充分显示出大众审美的质朴醇厚之感且富有装饰性。以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为例,文章对... 桃花坞木版年画自古以来一直是极具魅力的民间美术文化,无论是其造像水平、颜色比例还是木刻技艺都在木刻作品中得到完美的体现,装饰简约朴素,充分显示出大众审美的质朴醇厚之感且富有装饰性。以桃花坞木版年画《一团和气》为例,文章对其图式创作源头、主要形式特征以及人物形象等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其成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坞 木版年画 一团和气
下载PDF
干部间理性维系一团和气的原则与艺术
10
作者 于欢 钟瑛 黄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59,共3页
干部间的一团和气容易异化为拉帮结派、附庸依赖、刻意讨好及羊群效应。想要实现干部间一团和气的理性维系,就必须端正"和"之目的,明确"团"之底线,坚持自我之独立性,维系必要之突破勇气。应确保待人态度谦和,待事... 干部间的一团和气容易异化为拉帮结派、附庸依赖、刻意讨好及羊群效应。想要实现干部间一团和气的理性维系,就必须端正"和"之目的,明确"团"之底线,坚持自我之独立性,维系必要之突破勇气。应确保待人态度谦和,待事理性分析;讨论氛围宽松,决策结果慎重;用权恪守原则,事后打成一片;包容不同观点,营造和谐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 一团和气 异化 维系 底线 原则
下载PDF
《一团和气》壶表达的的处世之道
11
作者 顾占明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3年第12期66-66,共1页
选取"一团和气"作为创意主题,也源自和睦的为人处世之道的一种体悟,因此这把壶是和平、幸福、和谐、安宁、笑口常开的象征。也是我作为一名壶艺工作者对爱壶人的虔诚的祝福。
关键词 紫砂 造型 体悟 一团和气 和谐
下载PDF
论紫砂壶“一团和气”的造型设计和美好寓意
12
作者 张泉林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0年第10期85-85,共1页
从地理位置来看,宜兴处于山地丘陵和太湖水域的交汇地带,在长期的地壳运动作用之下,紫砂原矿之中富含石英、云母和铁质等等元素,所以能够带来非常特别的实用体验。正是在良好的原料保证的基础之上,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 从地理位置来看,宜兴处于山地丘陵和太湖水域的交汇地带,在长期的地壳运动作用之下,紫砂原矿之中富含石英、云母和铁质等等元素,所以能够带来非常特别的实用体验。正是在良好的原料保证的基础之上,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灵巧的双手演绎出一把把精妙绝伦的紫砂壶,令我们在机械化生产大流行的今天,依然能够感受到传统手工的艺术魅力和生命温度。从整体上来看此壶《一团和气》,在造型的设计方面主要从实用性考虑,高挺的壶身特别适合冲泡高香的茗茶,泥料的颗粒性十足,透气性良好,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之中,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其中美好的祝福之情和吉祥的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一团和气 造型设计 美好寓意
下载PDF
妙手天工蕴深情——论紫砂壶“一团和气”的设计理念和人文内涵
13
作者 裴春燕 《江苏陶瓷》 CAS 2022年第2期61-62,共2页
宜兴的紫砂艺人在仿生器的基础之上,不断地传承和完善紫砂器型设计,创新了许多的器型,形成了包罗万象、千姿百态的格局,让我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一团和气壶”,正是采用了这样的艺术理念,用简洁明快的语言,... 宜兴的紫砂艺人在仿生器的基础之上,不断地传承和完善紫砂器型设计,创新了许多的器型,形成了包罗万象、千姿百态的格局,让我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一团和气壶”,正是采用了这样的艺术理念,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不拘泥于具体的形态,给人一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感觉,但是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那种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把一对鸳鸯和谐戏水,一团和气的场景呈现出来,让我们在喝茶把玩此壶的过程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巧夺天工的技艺水准和希望传递出来的美好祝福,体会到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壶 一团和气 设计理念 人文内涵
下载PDF
《一团和气》壶的创作感悟
14
作者 谈玉芬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7年第7期91-91,共1页
《一团和气》壶身圆形,如一枚卵形的璞玉,整体器型比例匀称,疏密合度,工艺精巧,作品精巧而不失古意,以竹子造型展现,突出主题,与整体协调。这款全手工拍打而成的壶身扁圆,光滑润泽,壶嘴略见弯曲,嘴头下弯,伸出一枝竹叶,贴于壶壁之上,情... 《一团和气》壶身圆形,如一枚卵形的璞玉,整体器型比例匀称,疏密合度,工艺精巧,作品精巧而不失古意,以竹子造型展现,突出主题,与整体协调。这款全手工拍打而成的壶身扁圆,光滑润泽,壶嘴略见弯曲,嘴头下弯,伸出一枝竹叶,贴于壶壁之上,情景动人,盎然生机;整款壶器形简洁,几乎无任何线条装饰,唯有一隅的小小竹叶,给人无限清爽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 一团和气 创作
下载PDF
简述作品《一团和气》的堆花艺术魅力
15
作者 顾旭英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9年第12期125-125,共1页
传统艺术之美是不可否认的,在传统中一定要加入一些改革的必要性,创新一定是要全方位的,也需要对工艺技法进行一些创新,大拇指艺术是堆花技巧的根本,但是不能不吸收进取,在充分发挥这门技艺的同时,加入其它的工艺技法。
关键词 一团和气 堆花 大拇指
下载PDF
一团和气
16
作者 姚佑根 《棋牌世界(象棋)》 2004年第1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中国象棋 下法 一团和气 排局
下载PDF
如何欣赏作品《一团和气》浅聊
17
作者 郑平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第4期206-207,共2页
园林艺术本身所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物体的本质,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可以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意境,并让人们感受到其艺术作品特有的温和与美丽。《一团和气》这个作品,将香樟木纯朴的品质最大化地体现与保存下来,并通过其作品赋予民间文化新... 园林艺术本身所展现的是一种生命物体的本质,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可以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意境,并让人们感受到其艺术作品特有的温和与美丽。《一团和气》这个作品,将香樟木纯朴的品质最大化地体现与保存下来,并通过其作品赋予民间文化新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团和气 木雕鉴赏 民间文化
下载PDF
《一团和气图》的图像学解读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子琳 《美术文献》 2020年第1期71-72,共2页
图像学是研究分析图像的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手段。本文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对《一团和气图》进行深入分析、解读,使观者对作品画面的内容、形式、意义以及画家本身的创作目的、创作背景、表现手法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去理解作品内在... 图像学是研究分析图像的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手段。本文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对《一团和气图》进行深入分析、解读,使观者对作品画面的内容、形式、意义以及画家本身的创作目的、创作背景、表现手法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去理解作品内在的象征意义及其蕴含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学 朱见深 一团和气图》
原文传递
关于苏州桃花坞年画《一团和气》的一封信
19
作者 冯骥才 《美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2-112,共1页
凌虚先生: 大札收悉。您对桃花坞年画的情怀与贡献,令我感动又钦佩。 我赞成您的观点,对历史的态度必需严肃认真。尤其是做为古代作品印在书上,必需要经过考证与认定,还要注明年代,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以假乱真。现在“伪文化”太多了。
关键词 桃花坞年画 一团和气 绘画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遗产 艺术事业 中国
原文传递
班组级正向激励绩效评价体系深度探究
20
作者 孙瑞龙 贺卫芳 《企业管理》 2023年第S01期150-151,共2页
班组作为末端执行层,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团结协作是班组的基本特征,以人情为基础的团结往往是表面的一团和气,而以规则为基础的团结才能经久不衰。绩效规则在班组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绩效评价是以考核作为... 班组作为末端执行层,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团结协作是班组的基本特征,以人情为基础的团结往往是表面的一团和气,而以规则为基础的团结才能经久不衰。绩效规则在班组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绩效评价是以考核作为主要手段的,现今“90后”作为班组主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考核式评价已明显不适用这代人。毫无疑问,“认同”加“关怀”文化为底层逻辑的正向激励绩效评价更具活力和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激励 绩效评价体系 鲜明时代特征 班组管理 执行层 团结协作 一团和气 90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