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夫一妻多妾制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学成 《临沂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60-70,共11页
一夫多妻制的根源在于父系氏族社会以来形成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为了家族的延续,为了确保血缘的纯正,传宗接代成了一夫多妻制"严肃神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夫一妻多妾制,尤其是有权有钱的富贵人家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一夫多妻制的根源在于父系氏族社会以来形成的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为了家族的延续,为了确保血缘的纯正,传宗接代成了一夫多妻制"严肃神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夫一妻多妾制,尤其是有权有钱的富贵人家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一夫一妻多妾制刺激了中国房中术的发达,这与男尊女卑文化关系密切,它造就了家族的勃兴和世家大族的出现,还导致了老夫少妻的传统文化,并与寡母教孤文化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夫一妻多妾制 传统文化 男尊女卑 世家 老夫少妻 房中术 寡母教孤
下载PDF
透过青铜铭文看西周婚姻观
2
作者 卢晨醒 《炎黄地理》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在青铜器的主要分类中,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礼器等大类,其中与婚姻有关的青铜器称为媵器。谈到媵器,就不得不先了解媵妾婚姻制度。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看,媵为相送之意,便被引申为陪嫁。媵妾婚姻制度是古代特定社会阶段的婚... 在青铜器的主要分类中,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礼器等大类,其中与婚姻有关的青铜器称为媵器。谈到媵器,就不得不先了解媵妾婚姻制度。首先从字面意思来看,媵为相送之意,便被引申为陪嫁。媵妾婚姻制度是古代特定社会阶段的婚姻制度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最早起源于尧舜时期,主要盛行于周代,特别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也是由当时王权衰落、政权分立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主要形式是当一国诸侯求娶他国女子为夫人即正妻时,女方须以侄(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同时还须从另两个与女方同姓之国各请一女子陪嫁即一共九人。且当正妻出现亡故或被休弃等情况,该诸侯不能另行求娶正妻,只能从当时随嫁的女子中进行递补,此种制度便称为媵妾或媵婚制度。这说明当时此制度已较为完备,考虑到了各种复杂的情况,避免了由于姻亲关系的动摇从而影响到政治关系。天子媵嫁,与诸侯相似,唯媵嫁数目更多,连正妻共十二人。这一制度,体现了周人对嫡庶尊卑的严格区分,同时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婚姻形态的另一种体现形式,使之公开化、明确化、合理化。后期随着周王室权威的下降和没落,战国发生,有的诸侯强行天子之制,一次便娶十二女,公开对周王室、周天子挑衅,即为“僭越”。自此,后来有的诸侯或者娶得更多,甚至发生一娶再娶的现象。西周末期开始礼崩乐坏,至春秋战国时期则完全打乱当时已形成的天子王权,媵妾制走向没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铭文 婚姻形态 周天子 婚姻 姻亲关系 一夫一妻多妾制 媵器
下载PDF
试论唐代的婚姻家庭制度 被引量:1
3
作者 羽佳 《兰州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81-89,共9页
唐代的统治阶级重视婚姻家庭问题和婚姻家庭立法,竭力维护封,建的婚姻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唐代妇女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思想支配下,不仅要受政权、族权、神权的支配,还要受夫权的支配,因此她们在经济上不独立、政治上无地... 唐代的统治阶级重视婚姻家庭问题和婚姻家庭立法,竭力维护封,建的婚姻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唐代妇女在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思想支配下,不仅要受政权、族权、神权的支配,还要受夫权的支配,因此她们在经济上不独立、政治上无地位、法律上无保障,在家庭中是“用来照管家务的一种物件”或至多是一名“婢女头领”。本文主要依据《唐律》中的《户婚》等法律条文,通过对唐代婚姻制度及婚姻家庭关系特点的论述,说明妇女受压迫,受歧视的地位和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家庭 婚姻关系 《唐律》 义绝 外祖父母 一夫一妻多妾制 和离 协议离婚 汉律 十恶
下载PDF
西周婚姻制度初探
4
作者 杨慧鹏 张燕华 《青海师专学报》 2006年第S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婚姻 王族 一夫一妻多妾制
下载PDF
论燕梦卿的悲情色彩及其原因
5
作者 刘媛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47-49,共3页
《林兰香》是产生于清康熙年间的一部重要的世情小说。其第一女主人公——燕梦卿集德、言、工、貌于一身,是儒家伦理道德下的完美女性,但她的婚姻生活却是极其失败的,不仅是因为她的事夫原则,更是自宋代以来日盛的理学思想以及宗法制的... 《林兰香》是产生于清康熙年间的一部重要的世情小说。其第一女主人公——燕梦卿集德、言、工、貌于一身,是儒家伦理道德下的完美女性,但她的婚姻生活却是极其失败的,不仅是因为她的事夫原则,更是自宋代以来日盛的理学思想以及宗法制的钳制。本文从儒家典型女性的不幸婚姻出发,来窥探封建时代众多女子的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兰香》 悲剧 女性 一夫一妻多妾制
下载PDF
唐代妇女婚姻上层社会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丽 《中国民族博览》 2000年第4期42-45,共4页
唐代上层社会的妇女作为唐代女性群体中的一部分,尽管人数不多,但其生活则非常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她们在婚育问题上的行为和态度对其他各阶层妇女有很大影响。 尽管生机勃勃的唐王朝在许多方面显示了崭新的生活面貌,但就其上层社会妇... 唐代上层社会的妇女作为唐代女性群体中的一部分,尽管人数不多,但其生活则非常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她们在婚育问题上的行为和态度对其他各阶层妇女有很大影响。 尽管生机勃勃的唐王朝在许多方面显示了崭新的生活面貌,但就其上层社会妇女的婚育而言,其生活仍然局限在择偶的不自主,生育的无节制,且忍受一夫一妻多妾制给女性心灵带来深刻痛苦的封建婚姻框架里,并未如人们想象的开放、自由,而且由于从一而终的封建伦理道德对心灵的禁锢,虽然政府对离婚和再嫁有了宽泛规定,也并未有多少人身体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妇女 一夫一妻多妾制 上层社会
下载PDF
“匹夫”不是“男子汉”
7
作者 李大鹏 《语文月刊》 2016年第3期51-51,共1页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的《论语十二章》里面选了《论语·子罕》的一段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课下注释将"匹夫"解释为"普通人、男子汉"。教科书的这个注释不太准确,可能会误导学生。首先,匹夫在文献当中从来没...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的《论语十二章》里面选了《论语·子罕》的一段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课下注释将"匹夫"解释为"普通人、男子汉"。教科书的这个注释不太准确,可能会误导学生。首先,匹夫在文献当中从来没有过男子汉的意义。匹夫,本意为只能娶一个女子的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匹夫不可夺志 一夫一妻多妾制 身份地位 十二章 子罕 人教版 等级 句义 极言
原文传递
古时合法离婚的必备要件
8
作者 文典 《中外文摘》 2013年第18期61-61,共1页
离婚的必备要件古代关于婚姻的解除也有详细的规定。同婚姻的缔结一样,婚姻解除的决定权也完全操纵在男方家长方面。据史籍记载,西周婚姻的解除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被称为"七出三不去"。"七出",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 离婚的必备要件古代关于婚姻的解除也有详细的规定。同婚姻的缔结一样,婚姻解除的决定权也完全操纵在男方家长方面。据史籍记载,西周婚姻的解除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被称为"七出三不去"。"七出",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七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出三不去 休妻 一夫一妻多妾制 个人财产 古代中国 夫妻关系 中国家庭 无子 《大戴礼记》 夫为妻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