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问题再探讨——兼评李伯重先生之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史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加华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9年第4期61-68,共8页
李伯重先生认为,一年两作制于明清之际在江南平原取得支配性地位,并最终于19世纪中叶完成普及。但通过对李氏所依据之论据做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明显的误读之处。同时,与19世纪中叶相比,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也并未出现明显... 李伯重先生认为,一年两作制于明清之际在江南平原取得支配性地位,并最终于19世纪中叶完成普及。但通过对李氏所依据之论据做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诸多明显的误读之处。同时,与19世纪中叶相比,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也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对于明清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情况应该重新再认识,而李氏所提出的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论也就颇令人怀疑,因其整个研究正是以一年两作制的普及为基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一年两作制 再探讨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江南地区普及问题考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加华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8,22,共8页
与19世纪中叶相比,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在江南地区的普及率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具体而言,棉—稻区以两年三作或三年四作为主,桑—稻区以一年两作或一年一作为主,水稻区则以一年一作为主。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太平天国战后江南地区... 与19世纪中叶相比,民国时期一年两作制在江南地区的普及率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具体而言,棉—稻区以两年三作或三年四作为主,桑—稻区以一年两作或一年一作为主,水稻区则以一年一作为主。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太平天国战后江南地区肥料输入的减少及人口的大量损失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江南 一年两作制
原文传递
不同熟制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凯 孙君艳 方保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39-2241,共3页
为了提高黄淮海平原粮食作物产量,对不同熟制种植模式的产量结果、产量形成基础、光能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年三作两熟制间套作种植模式年产量19750.95kg/hm2,比小麦、夏玉米一年二熟制增产... 为了提高黄淮海平原粮食作物产量,对不同熟制种植模式的产量结果、产量形成基础、光能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年三作两熟制间套作种植模式年产量19750.95kg/hm2,比小麦、夏玉米一年二熟制增产18.17%;比一年一熟制春玉米增产140.85%。因此,一年三作两熟制有显著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 一年 生产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