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顗观“一念心”的认识论理路及其时代意义
1
作者 稂荻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0-54,共5页
借助"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的理论观点,探讨智顗"一念心"以及"心"作为认识对象的合理性问题,兼论这种认识论方式所具有的时代意义。通过层层分析和推理,考察出"心"作为认识主体与... 借助"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的理论观点,探讨智顗"一念心"以及"心"作为认识对象的合理性问题,兼论这种认识论方式所具有的时代意义。通过层层分析和推理,考察出"心"作为认识主体与客体的整合是其自我反思方式的必然结果,并为解决现代社会在认识层面上的混乱局面提供新的理论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顗 一念心 “诸法即实相” “三谛圆融”
下载PDF
天台“一念心”的教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郝金广 《中国佛学》 2017年第1期156-163,共8页
天台宗非常注重“一念心”的教观意义,通过对“一念心”概念的分析重构,赋予了它实相的内涵。对“一念心”所代表的实相内涵,我们可以通过体相用三个维度来加以把握,它们分别以一念无明法性心、一念三千、性具善恶为核心观念,相互... 天台宗非常注重“一念心”的教观意义,通过对“一念心”概念的分析重构,赋予了它实相的内涵。对“一念心”所代表的实相内涵,我们可以通过体相用三个维度来加以把握,它们分别以一念无明法性心、一念三千、性具善恶为核心观念,相互支撑,圆融互即,构成了基于“一念心”的实相理论。相应的观“一念心”也成为极具天台特色的修行理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念心 实相 体相用 三观
下载PDF
从“九心轮”看一念心识的缘起历程
3
作者 陈源鸿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2期59-62,共4页
"心识"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发展的不同阶段它也具有不同内涵。早期佛教的心识思想以"五蕴"中的"识蕴"为代表,解析为六种认识功能。上座部从一念心识的缘起次第入手,以八种心顺序生起概括了认识... "心识"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佛教发展的不同阶段它也具有不同内涵。早期佛教的心识思想以"五蕴"中的"识蕴"为代表,解析为六种认识功能。上座部从一念心识的缘起次第入手,以八种心顺序生起概括了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种"心"都有不同的作用,这些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连缀起来并且得出带有价值判断的认识结果,又将思维习气存入有分识,准备下一次的认识的发起。利用这种思想作为观心指导,我们能够很快发现自己心念的活动规律,但依此而发展的解脱论和业力说却存在不圆满的地方。"九心轮"思想开辟的心识探讨方式以及其学说没能圆满论证的地方对后来的大乘瑜伽行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念心 缘起 八识 上部座
下载PDF
蕅益智旭“一念心”净土思想探赜
4
作者 彭鹏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8,共8页
蕅益智旭继承并发展天台宗的“一念心”思想以开演净土教理,完善了净土宗的心性观,并以其融摄佛教诸宗而归于净土念佛法门。智旭发挥天台智顗的“一念三千”论,充实了净土宗的理论内涵;进而以天台的“一心三观”为基础,在“信仰式”念... 蕅益智旭继承并发展天台宗的“一念心”思想以开演净土教理,完善了净土宗的心性观,并以其融摄佛教诸宗而归于净土念佛法门。智旭发挥天台智顗的“一念三千”论,充实了净土宗的理论内涵;进而以天台的“一心三观”为基础,在“信仰式”念佛与“心性式”念佛之间开展出自他俱念、理事圆融的“中道圆修式”念佛之法。智旭的“一念心”净土思想,实现了唯心净土与佛国净土、自力与他力、智慧与信仰、精英化与大众化的深度融合,并具有统摄佛教各宗派、辐射生命各领域的理论深度与广度,此种理性与包容的精神对净土宗和中国佛教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蕅益智旭 一念心 净土宗 中道 性观
原文传递
蕅益智旭与天台宗美学 被引量:3
5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3,共9页
智旭是天台教学史上最后一位卓有建树的佛学家,天台学说的终结性人物。他竭力回归和高扬由智顗大师所开创的台宗心灵美学的原初精神,全面、充分地拓宽和丰富了台宗“一念三千”说的内容和意义,并以“一念心”作为理论基础,以艺诠佛,折... 智旭是天台教学史上最后一位卓有建树的佛学家,天台学说的终结性人物。他竭力回归和高扬由智顗大师所开创的台宗心灵美学的原初精神,全面、充分地拓宽和丰富了台宗“一念三千”说的内容和意义,并以“一念心”作为理论基础,以艺诠佛,折射出台宗审美的价值取向和文艺美学观点,为台宗心灵美学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蕅益智旭 天台宗 灵美学 一念心 以艺诠佛
下载PDF
天台宗“性具善恶”观论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维中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44,共7页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观在具体发展中是有细微变化的。作为“性具善恶”思想成立基础的“一念心”具有三层含义 :其一 ,“心”与外缘相遇而起动的瞬间。其二 ,无明与法性的相即相待。其三 ,心即实相 ,实相即心。智的“性具善恶”有“...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观在具体发展中是有细微变化的。作为“性具善恶”思想成立基础的“一念心”具有三层含义 :其一 ,“心”与外缘相遇而起动的瞬间。其二 ,无明与法性的相即相待。其三 ,心即实相 ,实相即心。智的“性具善恶”有“法门教化”的含义 ,而其哲学论证则是“三因互具”。湛然谨慎地引入了真如不变随缘的观念 ,在本体论上提出了“一念心性真如”的提法 ,但在论证“无情有性”说时仍然偏于“理体”而未能妥贴地将一念心与真如合为一体。在性具善恶问题上 ,湛然贡献出了两个理论命题 ,即“修性不二”和“染净不二”。湛然引入《起信论》之说却引发了宋代天台宗内部的争论。在“山家”、“山外”之争中 ,知礼提出了“理毒性恶”的思想 ,将佛性具恶的层面提高到了“理体”的高度 ,这是性具善恶思想的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宗 人性观 佛教文化 性论 一念心”学说
下载PDF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
7
作者 李四龙 《宗教研究》 2008年第1期60-71,共12页
学术界经常把天台智顗的思想误判为'真常唯心系'。本文认为,智顗主张'如来藏即实相','一念心即如来藏理'。他在思想上依据《法华经》的实相论,提出'一佛乘即具三法,亦名第一义谛,亦名第一义空,亦名如来藏&#... 学术界经常把天台智顗的思想误判为'真常唯心系'。本文认为,智顗主张'如来藏即实相','一念心即如来藏理'。他在思想上依据《法华经》的实相论,提出'一佛乘即具三法,亦名第一义谛,亦名第一义空,亦名如来藏',建立'唯心但不真常'的圆教体系,把印度如来藏系经典判为别教。就经典依据而言,智顗主要继承《涅槃经》的解释,如来藏最终开显为'三德秘密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顗 如来藏 实相 毕竟空 一念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