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常量一截一退术在大度数知觉性外斜视中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覃银燕 戴鸿斌 +1 位作者 周靖晶 许菲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7期746-749,共4页
目的应用超常量一截一退手术矫正大度数知觉性外斜视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2013—2014年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住院的68例斜视度数均大于60PD的知觉性外斜视患者行斜视眼一截一退手术,外直肌后徙8。14mm,内直肌缩短7-10mm;术后... 目的应用超常量一截一退手术矫正大度数知觉性外斜视并对术后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2013—2014年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住院的68例斜视度数均大于60PD的知觉性外斜视患者行斜视眼一截一退手术,外直肌后徙8。14mm,内直肌缩短7-10mm;术后观察眼位,眼球运动,睑裂大小,及角膜健康状况,术前排除角膜病变及BUT〈10s者。结果术后平均12个月随访,68例患者中53例正位(±10^△),15例欠矫(〉-10^△),无过矫(〉+10^△);10例患者术后外转不足在3—4mm之间,21例患者〈3mm,余37例患者外转正常;术后7例睑裂较健眼减小≤1mm,1例睑裂减小1~2mm之间;荧光染色检查角膜:术后7天:6例轻度角膜上皮点状缺损并荧光着染,40例BUT时间〈10s,予人工泪液点眼,术后一个月5例轻度角膜上皮点状缺损(其中新增者2例),14例BUT时间仍〈10s,调整用药;术后3个月随访,无角膜上皮缺损者,所有患者BUT〉10s。结论斜视眼超常量一截一退手术可以矫正大度数知觉性外斜视,正位率较高,术后不引起明显外转不足,睑裂大小变化不明显,是行之有效地手术方法,但术后可能引起短期的泪膜不稳定,需增加人工泪液滴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性外斜视 超常量 一截一退 术后效果
原文传递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德胜 陈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7-869,共3页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与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 recess-resect.R&R)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至2015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 目的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ilateral lateral rectus recession,BLR-rec)与单眼一退一截术(unilateral recess-resect.R&R)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至2015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其中38例行BLR-rec,48例行R&R。采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测量患儿戴镜注视6m及33cm调节性视标第一眼位斜视度。分析两组术后1d、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手术成功情况。记录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因素。结果术后1d、1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BLR-Fee组与R&R组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开始,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不断降低。两组最大外斜视度数漂移均发生在术后1d至术后1个月之间,术后1d至术后1个月外斜漂移量BLR组为5.3△±4.4△,R&R组为5.0△±4.1△(P:0.88)。BLR组术后1d到术后1a外斜漂移量为7.9△±5.1△,R&R组为11.5△±8.3△(P〈0.01)。两组手术年龄和术前斜视度对末次随访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影响。BLR-ree组和R&R组术后1d不同斜视度范围的末次随访时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BLR—rec与R&R治疗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有相同的远期手术成功率,随随访时间增加,两组手术成功率不断降低,主要原因为外斜回退。两种术式对间歇性外斜视外斜回退的影响明显不同,R&R能引起更多的外斜漂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外直肌后徙 间歇性外斜视 单眼一退一截 治疗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一退一截两种术式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雅图 田璐 张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评价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方法:电子检索1970-01/2018-01的PubMed数据库、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纳入比较... 目的:评价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方法:电子检索1970-01/2018-01的PubMed数据库、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纳入比较双眼外直肌后徙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收集数据并对所得数据及试验质量进行评价,采用STATA14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5项试验、529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相比,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术后远期正位率(RR:0. 85; 95%CI:0. 72~0. 99,P=0. 043)、术后欠矫(RR:3. 975; 95%CI:2. 097~7. 537,P<0. 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术后正位率Meta分析的P值随着纳入文献增多逐渐接近0. 05。而在术后过矫(RR:0. 336; 95%CI:0. 049~2. 294,P=0. 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相比于单眼一退一截手术对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成功率略低,术后欠矫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单眼一退一截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楚瑞雪 王惠 王飞 《临床研究》 2020年第8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BLR-rec(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R&R(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实验A组(双眼交替注视)和实... 目的分析BLR-rec(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R&R(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实验A组(双眼交替注视)和实验B组(单眼注视),实验A组45例患者采纳BLR-rec手术治疗,实验B组45例患者采纳R&R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外斜漂移量、视远斜视度、视近斜视度。结果实验A组手术成功率(86.67%)与实验B组(84.4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A组术后1月外斜漂移量、视远斜视度、视近斜视度与实验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A组术后2月、4月外斜漂移量、视远斜视度、视近斜视度均显著比实验B组低(P<0.05)。结论BLR-rec手术与R&R手术在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中近期疗效相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R&R手术患者外斜漂移量会逐渐增加,这是导致R&R手术远期疗效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单眼一退一截 儿童 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眼视功能训练联合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于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9期1546-1547,1533,共3页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联合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及对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患儿术后是否进行双眼视功能训... 目的:探讨双眼视功能训练联合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及对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7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患儿术后是否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分为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及视觉质量。结果:术后3个月,训练组斜视度数低于30度的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视、视觉融合以及立体视患儿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组视觉质量评估结果为优的患儿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眼视功能训练联合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更有助于降低患儿斜视度数,改善患儿双眼视功能和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双眼视功能训练 单眼一退一截手术 斜视度数 双眼视功能
下载PDF
双眼视功能训练联合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
6
作者 王丽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7期56-59,共4页
分析双眼视功能训练联合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眼科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80例患者作为研究模板,在手术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评价两组患者斜视度数及视觉功能的恢复情况,... 分析双眼视功能训练联合单眼一退一截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眼科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80例患者作为研究模板,在手术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评价两组患者斜视度数及视觉功能的恢复情况,来获得较为合适的临床应用指导价值,最终选择一种更为合适的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使患者能够接受更加科学的治疗。结果 相比于传统的治疗模式,联合双眼视功能训练的治疗的方式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对患者视觉功能的恢复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对患者而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模式,在眼科治疗手段中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模式。结论:对于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在手术后采取联合视功能训练的模式,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外斜度,使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和视觉质量进一步提升,增强患者立体感知的能力,更加有利于改进患者双眼视觉功能的质量,逐步恢复患者的视觉功能,达到一种良好的治愈效果,减少复发的可能性,使患者逐步改善视觉功能,达到正常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视功能训练 单眼一退一截手术 间歇性外斜视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大度数知觉性外斜视行超常量的一退一截术后疗效观察
7
作者 靳喜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24-26,共3页
回顾性分析大度数知觉性外斜视患者接受超常量的一退一截手术治疗时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该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超常量的一退一截术治疗的50例大度数知觉性外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大度数知觉性外斜视患者接受超常量的一退一截手术治疗时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该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超常量的一退一截术治疗的50例大度数知觉性外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接受该手术治疗方案后患者的眼位情况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的恢复情况较为良好,43例患者正位,7例患者欠矫,无患者出现过矫现象。结论 大度数知觉性外斜视行超常量的一退一截术后疗效确切,该手术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正位率,在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较为良好,术后不引起明显的外转不足,眼睑的变化情况并不显著,但在术后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短时间的泪膜稳定性较差现象,患者可通过人工泪液滴眼的方式加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度数知觉性外斜视 一退一截 超常量 术后疗效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韩秀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行... 目的探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与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儿童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基本型或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BLR-rec组);50例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RR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以及1、6、12和24个月时的手术成功情况、斜视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时不同斜视度范围内手术病例成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外斜漂移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以及1、6、12和24个月时手术成功率无差异(P>0.05),但从术后1个月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成功率呈下降趋势(P<0.05)。在6 m眼位下,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斜视度有差异(P<0.05),BLR-rec组与RR组斜视度无差异(P>0.05),两组斜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差异(P<0.05);在33 cm眼位下,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斜视度有差异(P<0.05),BLR-rec组与RR组斜视度无差异(P>0.05),两组斜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时不同斜视度范围内手术成功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最大外斜漂移发生于术后1 d至1个月,RR组术后1 d至1个月的外斜漂移量为(5.3±4.2),BLR-rec组为(5.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 d至12个月内RR组外斜漂移量为(12.4±3.7),BLR-rec组为(7.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R组高于BLR-rec组。结论采用RR或BLR-rec 2种手术方式治疗外斜视有着一致的远期手术成功率,随着时间的延长,成功率会下降,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的外协漂移发生率更高,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的远期疗效要优于单眼一退一截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单眼一退一截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基本型外斜视对术后侧转非共同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罗晓燕 何炯 杜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95-209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基本型外斜视与术后侧转非共同性发生及矫正效果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6/2020-12于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80例基本型外斜视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眼一退一截术组(R&R组)104例...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基本型外斜视与术后侧转非共同性发生及矫正效果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6/2020-12于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180例基本型外斜视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眼一退一截术组(R&R组)104例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组(BLR-rec组)7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矫正效果,以及随访期间手术斜视度数、侧转非共同性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d,1、6mo视近、视远斜视度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R&R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正位率高于BLR-rec组(P<0.05)。R&R组较BLR-rec组发生侧转非共同性的风险更低(OR=0.524,Waldχ^(2)=4.260,P=0.039)。两组患者术后6mo主要表现在水平直肌手术眼外展方向注视,但两组患儿视远和视近侧转非共同性发生率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R&R对于儿童基本型外斜视的矫正效果优于BLR-rec术式,可降低侧转非共同性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型外斜视 侧转非共同性 矫正效果 单眼一退一截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对基本型间歇性斜视儿童视功能、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丽萍 王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948-952,共5页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对基本型间歇性斜视儿童视功能、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基本型间歇性斜视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的患儿纳入A组,41例行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的患儿纳入...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对基本型间歇性斜视儿童视功能、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基本型间歇性斜视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的患儿纳入A组,41例行单眼一退一截术治疗的患儿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儿斜视矫正效果以及术后立体视功能、视远斜视度、视近斜视度、外斜偏移量、眼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采用中文版斜视儿童生存质量量表(Child-IXTQ)评价患儿术前、术后1、3、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儿术后1 d、1、3、6个月时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时的无立体视患儿比例显著降低,中心立体视比例显著增加(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3、6个月时无远立体视比例显著低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不同时间近立体视锐度情况、无远立体视比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1、3、6个月时的6 m斜视度和33 cm斜视度均显著低于术后1 d(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6个月时的P波离心环第4环和第6环特征峰振幅反应密度显著大于术前(均P<0.05),其余特征峰振幅反应密度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A组患儿术后3、6个月时的外斜漂移量均显著小于B组(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3、6个月时的Child-IXTQ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术前(均P<0.05)。结论:两种手术术式治疗儿童基本型间歇性斜视的成功率相当,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立体视功能、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和生活质量,但单眼一退一截术术后外斜偏移量较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更大,这可能会造成单眼一退一截术远期疗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型间歇性斜视 治疗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单眼一退一截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基本型/ 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实 《临床研究》 2021年第6期55-57,共3页
目的探究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rec)治疗基本型/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眼科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基本型/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8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眼一退一截... 目的探究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rec)治疗基本型/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眼科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基本型/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8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眼一退一截术(R&R)治疗;观察组给予BLR-rec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手术成功率,术后1天至术后1个月、术后1天至术后1年外斜漂移量,术后1年不同年龄、不同斜视度患儿手术成功率,术前、术后1年具有正常立体视觉比例。结果两组术后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手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后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不断下降;术后1天至术后1年观察组外斜漂移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不同年龄、不同斜视度患儿手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年具有正常立体视觉比例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BLR-rec、R&R治疗基本型/假性外展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手术成功率相当,且术后1个月后,手术成功率均不断降低,但BLR-rec外斜漂移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 基本型 假性外展过强型 单眼一退一截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