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涂层球囊与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对2型糖尿病膝下动脉病变患者一期通畅率、动脉内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红松 赵亚恒 +7 位作者 张磊 张峰 贺新奇 彭军路 何兆鹏 郑丽华 张立科 杨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4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与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对2型糖尿病(T2DM)膝下动脉病变患者一期通畅率、动脉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T2DM膝下动脉病变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与经皮腔内球囊扩张对2型糖尿病(T2DM)膝下动脉病变患者一期通畅率、动脉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T2DM膝下动脉病变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治疗,研究组给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运动能力及术前、术后6个月管腔相关指标、踝肱指数(ABI)、动脉血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和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扩张时间、射线时间、最大扩张压力、对比剂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6分钟步行试验、行走障碍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管腔狭窄率较术前均降低、最小管腔直径、ABI评分较术前均升高(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管腔狭窄率、最小管腔直径、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术前降低;研究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丙二醛(MDA)较术前升高(P<0.05);研究组与术前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研究组一期通畅率高于对照组(94.03%vs 88.06%,P>0.05);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52%vs 40.68%,P<0.05)。研究组靶病变处血运重建率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49%vs 55.93%,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可明显减轻T2DM膝下动脉病变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运动能力,降低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下动脉病变 2型糖尿病 药物涂层球囊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 一期通畅率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腔内介入手术中POBA和DCB扩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对比
2
作者 赵彬 胡宸茗 +1 位作者 邹鋆 叶倩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9期13-14,17,共3页
目的 对比腔内介入手术中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和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8例(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39例)POB... 目的 对比腔内介入手术中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和药物涂层球囊(DCB)扩张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8例(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39例)POBA扩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39例)DCB扩张治疗,观察术后12个月患者一期通畅率以及血运重建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血运重建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结论 腔内介入手术中POBA和DCB扩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均较好,而后者可较好提升患者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避免血运重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的安全,具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临床应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介入手术 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 药物涂层球囊 一期通畅率 血运重建 并发症
下载PDF
流出道对糖尿病患者股腘动脉腔内成形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谭正力 宋希涛 郁正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应用北美血管外科协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SVS)流出道评分标准,研究流出道病变评分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股腘动脉腔内成形术后一期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股腘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糖尿病性下... 目的应用北美血管外科协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SVS)流出道评分标准,研究流出道病变评分对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股腘动脉腔内成形术后一期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股腘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1条患肢,记录内科疾病、股腘动脉病变、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Consensus,TASC)Ⅱ分级情况、介入治疗完成时的流出道SVS评分以及术后30 d合并症。随访并通过Kplan-Meier方法计算一期通畅率,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2条患肢股腘动脉一期植入金属裸支架,成功进行膝下流出道血管球囊扩张。本组病例术后流出道评分及分布:1~3分3条,3.5~5分7条,5.5~7分15条,7.5~10分16条,术后流出道评分中位数为7分。随访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率为95.1%。股腘动脉腔内成形术后一期通畅率在1、3、6个月,1、2、3年分别为:95.0%,92.5%,92.5%,77.4%,65.3%和45.5%。术后流出道评分的分值高低对术后一期通畅率具有显著影响(RR=1.857,P=0.003,95%CI:1.230~2.806)。结论股腘动脉流出道条件差是影响其腔内成形术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流出道SVS评分的分值越高,一期通畅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 腔内成形术 流出道评分 一期通畅率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腔内治疗2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晓虎 林裕辉 +1 位作者 徐欣 范隆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腔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5例锁骨下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腔内治疗和预后等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腔内治疗的疗效和...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腔内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5例锁骨下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腔内治疗和预后等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腔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 25例患者中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13例(腔内治疗植入支架13枚),闭塞10例(6例成功植入支架6枚,4例腔内治疗失败),右侧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成功植入支架1枚),双侧锁骨下动脉均有病变1例(其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段腔内治疗失败,右锁骨下动脉狭窄成功植入支架1枚)。失败病例均采用传统腋-腋人工血管搭桥手术治疗。(2)锁骨下动脉闭塞的腔内治疗成功率58. 33%(7/12),狭窄的腔内治疗成功率100%(14/14);腔内治疗成功患者患/健侧收缩压差从术前的(30. 67±4. 75) mm Hg降至术后的(12. 93±3. 35) mm Hg(t=15. 26,P <0. 01)。(3)于术后第3、6、12个月及第2、3、4、5年进行随访,行B超或CT血管成像检查,共随访36~60个月。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一期通畅率分别为100%、100%和95. 23%;术后第2、3、4、5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0. 47%、85. 71%、80. 95%和71. 43%。(4)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腔内支架手术具有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具有微创、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远期通畅率高等优点,已成为锁骨下动脉病变等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腔内治疗失败的病例,可采取传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 狭窄 闭塞 腔内治疗 一期通畅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