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置入PICC一次性到位率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伏蓉 范美 +1 位作者 马艳梅 郭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r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前臂外周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末端,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的置管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周期性化疗及长期性输液...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r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前臂外周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末端,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的置管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周期性化疗及长期性输液的患者。随着患者需求不断提高,常规置管方法已不能满足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等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入 心电图 一次性到位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不同出生体重儿PICC的现状分析
2
作者 朱凌燕 郭舒文 +2 位作者 林艺英 张秀虹 林娟斌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73-277,281,共6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不同出生体重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现状,为后续护理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不同出生体重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现状,为后续护理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某三级甲等医院NICU 908例PICC病例的临床资料,按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分为4组,比较各组间置管过程、维护过程、并发症和拔管原因。结果82.7%的患儿PICC经右下肢大隐静脉置管,不同出生体重组间穿刺部位存在差异,其中BW<1 kg和BW≥2.5 kg组经股静脉置管比例高于其他两组。总体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4.8%,不同出生体重组间存在差异,BW≥2.5 kg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最低,为65.9%。总体一次性到位率为61.8%,过深率为31.9%,不同出生体重组导管尖端首次定位分布未见差异。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3.3%,非计划性拔管率为1.9%,不同出生体重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未见差异。结论PICC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控制得较为理想,但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一次性到位率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护理质量改进方向应以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PICC 出生体重 一次性穿刺成功 一次性到位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小玉 章丽莉 王迪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2期1858-1861,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7月医院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体外测量+腔内心电图+X线...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7月医院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体外测量+腔内心电图+X线定位,对照组采用超声+体外测量+X线定位。所有患者置管后均行胸部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后一次性到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置管一次性到位尖端位置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定位可提高一次性到位率和尖端最佳到位率,减少患者X线辐射机会,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体外测量 PICC置管 一次性到位 尖端最佳到位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秀娥 梁碧青 黄于青 《当代医学》 2020年第4期120-123,共4页
目的研究腔内心电图技术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94例PICC置管新生儿纳入本研究,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7例纳入参照组,剩余47例纳入研究组,参照组在常规穿刺成... 目的研究腔内心电图技术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94例PICC置管新生儿纳入本研究,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7例纳入参照组,剩余47例纳入研究组,参照组在常规穿刺成功后采用X线摄片确定PICC导管尖端位置,研究组则采用腔内心电图技术确定PICC导管尖端位置,统计并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PICC置管时间、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以床旁X线胸片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敏感性及特异度。结果研究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87.23%高于参照组的68.09%,置管时间(3.21±0.41)min短于参照组的(15.47±2.32)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51%低于参照组的2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床旁X线胸片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敏感性及特异度均为100.0%。结论腔内心电图技术对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定位效果显著,可以提高PICC置管一次性到位率,避免新生儿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相较于X线定位技术,其还具有可以缩短PICC置管时间、操作简单、经济实用以及无需放射影像学的辅助、减少辐射照射等优点,可作为X线定位的替代技术应用于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定位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腔内心电图定位 新生儿 置管一次性到位 置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自制腔内心电导联线在新生儿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叶玉清 黄丽婷 徐月银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腔内心电导联线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收治于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NICU符合PICC置管指征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自制腔内心电导联线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收治于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NICU符合PICC置管指征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置管过程中使用自制腔内心电导联线联合心电监护仪运用盐水柱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PICC尖端,根据监护心电Ⅱ导联特异性P波确定导管最佳位置,固定后X线摄片观察导管尖端位置;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即置管护士根据经验及采用体表测量法估计置管长度,置管完毕固定后X线摄片确定尖端位置。比较两组患儿PICC置管一次性到位率、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一次性到位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使用自制腔内心电导联线联合心电监护仪运用盐水柱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新生儿PICC尖端能提高置管的一次性到位率,同时降低置管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新生儿PICC尖端定位 一次性到位 并发症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导管尖端的效果探讨
6
作者 丘金花 陈珍 钟玉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年第14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对于提高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一次性尖端到位率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58例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应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PICC导管尖端定位方法。结果两组对比,研究组PIC...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技术对于提高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一次性尖端到位率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58例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应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PICC导管尖端定位方法。结果两组对比,研究组PICC置管一次性到位率更高,置管时间更短(P<0.05)。P波为QRS波幅50%-70%时腔内心电图定位特异度及敏感度均为100%,P波为QRS波幅71%-90%时腔内心电图定位特异度为50%,敏感度为51.85%。P波为QRS波幅50%-70%时腔内心电图定位特异度及敏感度均明显高于P波为QRS波幅50%-70%时(P<0.05)。两组对比,研究组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技术有助于提高PICC一次性尖端到位率且P波为QRS波幅50%-70%时定位特异度及敏感度较高,还可缩短置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尖端 一次性到位
下载PDF
设备专业在工业化建筑设计中的设计要点
7
作者 李娅 《城市建筑》 2016年第6期-,共1页
本文参考整体装配式建筑机电相关图集及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等要求,结合杭州三墩北A-R21-19地块项目,对设备专业在工业化建筑设计中的统一规定要求、给排水系统及管线设计的要点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 设计标准化 工业化生产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建筑 预制结构构件 一次性预埋到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