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each-back理论的阶段式健康教育在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周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67-0170,共4页
分析在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中采用基于Teach-back理论的阶段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共有64例肺癌化疗患者参加研究,依据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基于Teach-back理论的阶段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评估干预后... 分析在肺癌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中采用基于Teach-back理论的阶段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共有64例肺癌化疗患者参加研究,依据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基于Teach-back理论的阶段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评估干预后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自护能力评分较高,发生不良事件情况较少,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基于Teach-back理论的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留置针操作技能,提高了留置针的正确使用率和患者的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ch-back理论 阶段式健康教育 肺癌 化疗 外周静脉
下载PDF
小儿静脉留置针软管残留外周静脉1例及处理对策
2
作者 张恺悦 王毅 +2 位作者 彭德飞 郑德义 杜娇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108-1110,共3页
外周静脉留置针能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产生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据报道美国每年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消耗量能达到2亿支[1]。然而,静脉留置针软管裂断并残留在外周静脉的不良事件少见,但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 外周静脉留置针能减少反复穿刺对血管产生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据报道美国每年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消耗量能达到2亿支[1]。然而,静脉留置针软管裂断并残留在外周静脉的不良事件少见,但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栓塞、心脏穿孔及心脏骤停等。本文就我科收治的静脉留置针软管断裂患儿1例病例进行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外周静脉
下载PDF
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失效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3
作者 邹盼盼 吴丹 +3 位作者 钱金平 徐翠凤 王文 钱国安 《上海护理》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识别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失效的风险因素,建立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失效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其预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4月某省6家医院的1022例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导管失效分... 目的识别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失效的风险因素,建立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失效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其预测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3-4月某省6家医院的1022例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导管失效分为非导管失效组(n=336)和导管失效组(n=68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重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和霍斯默-莱梅肖(H-L)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失效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通过院内培训获得外周静脉导管维护资质的护士、外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差的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受限的患者、使用>20 G留置针、使用开放型留置针、患者主诉异常、输注刺激性药物、日输液总量≥1500 mL。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31[95%CI(0.700~0.762)]。内部验证后C指数为0.722[95%CI(0.691,0.753)],H-L检验结果显示,χ^(2)=3.414(P=0.755)。结论本研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能为临床早期甄别外周静脉留置针导管失效的高危人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静脉 导管失效 列线图 风险预测
下载PDF
留置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于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中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李莉 陈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留置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行PICC的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留置针联... 目的:分析留置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泰安市妇幼保健院行PICC的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留置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对照组实施常规盲穿法。比较两组置管效果。结果:观察组家属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留置针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应用于新生儿PICC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与家属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塞丁格技术 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 新生儿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中双酚A残留量
5
作者 刘慧 王健 +4 位作者 李奇 王紫芸 苟彦彦 许静远 徐力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79-83,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中双酚A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方法以乙腈为溶剂,超声提取静脉留置针样品中残留的双酚A。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Premier BEH C_(18)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05%... 目的建立测定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中双酚A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方法以乙腈为溶剂,超声提取静脉留置针样品中残留的双酚A。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Premier BEH C_(18)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0.05%氨水-甲醇(28∶72,V/V),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μL;三重四极杆质谱,电喷雾电离离子源,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扫描,气帘气、喷雾气、辅助加热气气压分别为25,55,55 psi,离子化电压为4500 V,定量离子对质荷比(m/z)为227.1/133.0。结果双酚A的质量浓度在5.42~216.8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检测限为0.1084 ng/mL,定量限为1.084 ng/mL;精密度、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4.0%;加样回收率为90.44%,RSD为1.27%(n=6)。市售静脉留置针样品中双酚A的残留量最高为9213.34 n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一次性静脉留置针中双酚A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双酚A 一次性静脉
下载PDF
青海省某三甲医院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6
作者 张丹丹 杨旭东 张慧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0期19-21,共3页
目的 了解青海省某三甲医院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为规范使用留置针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静脉留置针相关文献,结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静脉治疗实践标准》,自行设计《静脉留置针使用调查表》,采用现场调查法对青海省某三甲... 目的 了解青海省某三甲医院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为规范使用留置针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静脉留置针相关文献,结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静脉治疗实践标准》,自行设计《静脉留置针使用调查表》,采用现场调查法对青海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进行留置针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共调查住院患者642例,置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43例,留置针使用率为37.85%;医院使用的留置针为密闭式防针刺伤型静脉留置针,使用型号为24G;穿刺部位以前臂掌侧/前臂背侧135例(55.56%)为主,其次是手背部78例(32.10%)、腕部16例(6.58%)、手指6例(2.47%)、肘窝3例(1.23%)、其他5例(2.06%);并发症或不良事件主要为回血60例(47.62%)、贴膜卷边39例(30.95%)、穿刺部位渗血渗液15例(11.9%)、穿刺部位局部红肿11例(8.73%)。结论 医院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但仍存在穿刺部位不规范、回血发生率较高、贴膜卷边更换不及时等问题。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留置针的穿刺和固定,掌握正确的封管方法,加强巡视,及时评估留置针及周围皮肤的情况,防止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 穿刺部位 时间
下载PDF
1295例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分析及监管工作改进建议
7
作者 李倩 孟艳秋 郭洁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影响静脉留置针使用安全的相关因素,针对该产品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河南省企业生产的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报告,剔除错报、误报、重...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讨影响静脉留置针使用安全的相关因素,针对该产品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河南省企业生产的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报告,剔除错报、误报、重复上报及无效报告后共纳入1295例不良事件报告。对不良事件的上报情况、患者情况、类型、表现进行分析,并针对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提出改进建议。结果1295例不良事件中,静脉留置针故障类不良事件919例,占70.97%,其中漏液、堵塞最常见,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产品质量问题、操作技术及超范围使用等;患者伤害类不良事件548例,占42.32%,其中穿刺部位红肿最常见,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软管有毛刺、操作不熟练、患者血管条件差等。结论建议通过以下方面改进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监测工作:(1)建议医疗机构加强培训,培养主动监测及上报意识、持续提升不良事件报告质量;(2)建议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承担不良事件监测责任,加强分析评价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3)建议监管部门规范不良事件术语,积极开展重点监测,持续提升用械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真实世界数据 不良事件 用械安全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静脉留置针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娄春燕 王玉娣 赵梨媛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分析近10年我国“静脉留置针”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为研究人员全面和客观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静脉留置针”相关文献,将纳入文献录入CiteSpace软件,... 目的分析近10年我国“静脉留置针”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为研究人员全面和客观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态势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发表的“静脉留置针”相关文献,将纳入文献录入CiteSpace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630篇相关文献;有关“静脉留置针”研究论文年发文量呈递减趋势;热点关键词为“静脉炎”“护理”“小儿”“留置针”“并发症”“应用效果”“留置时间”和“儿科”。结论“静脉留置针”的相关研究处于晚期阶段,呈递减趋势。有关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较松散,未来应加强作者间和机构间的合作交流,针对热点关键词为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静脉 热点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品管圈手法在降低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
9
作者 杨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50-0053,共4页
探究品管圈手法在降低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时间段,在我们医院被记录的100名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观察组(n=50)采用品管圈手法,对照组(n=50)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结果 品管圈手法应用... 探究品管圈手法在降低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时间段,在我们医院被记录的100名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观察组(n=50)采用品管圈手法,对照组(n=50)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结果 品管圈手法应用后,对比对照组,医护人员一次性钢针的使用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无形成果方面来看,观察组在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责任心以及团队凝聚力上都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在工作质量上的提升也十分显著,相较于对照组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品管圈手法有效降低了由于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发生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手法 静脉炎发生率 医护人员工作质量 临床应用价值 静脉炎发生率
下载PDF
思维导图联合小丑照护在儿童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金萍 陈颖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留置针静脉输液为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便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1,2]。但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血管较成年人细,加之自控力弱,配合度低,易发生输液外渗、输液堵管、静脉炎等不良事件[3,4]。因此对儿童留置针静脉注射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自控力 静脉输液 输液外渗 疼痛感 配合度 思维导图 静脉
下载PDF
日点评分析法结合微信延续护理对门诊输液厅静脉留置针患者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
11
作者 周晓琪 肖辉 刘玲玲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法结合微信延续护理对门诊输液厅静脉留置针患者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门诊输液厅7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日点评分析法结合微信延续护理对门诊输液厅静脉留置针患者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门诊输液厅7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日点评分析法结合微信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中文版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GCQ中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6、5.215、4.713、6.071,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4.46±1.35) d,长于对照组的(2.71±1.0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7,P<0.05)。研究组患者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4、5.352、5.208、5.029、6.514、5.352、3.934,P<0.05)。结论:日点评分析法结合微信延续护理可提高门诊输液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舒适度,预防或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延长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输液厅 静脉 日点评分析法 微信延续护理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家庭护理对输液室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陆贝 卢莉 陈敏娟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5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家庭护理对输液室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输液室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2021年1—6月)与观察组(2021年7—12月)... 目的分析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家庭护理对输液室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苏北人民医院输液室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组时间分为对照组(2021年1—6月)与观察组(2021年7—12月),每组40例;对照组照护人75名,观察组照护人80名。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互联网平台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管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照护人留置针知识知晓度。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冲封管方法不当、照护人安全意识差、导管护理不当、照护方法不当、不及时维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针操作方法、留置针护理知识、输液注意事项、药物用法用量、常见并发症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家庭护理能有效延长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提高照护人对留置针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从而降低并发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 互联网平台 家庭护理
下载PDF
基于循证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标准作业程序在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朱剑 毕蒙蒙 +4 位作者 邹转芳 赵鹏 舒晨 叶建华 李梅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标准作业程序(SOP)在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标准作业程序(SOP)在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SOP方案。比较2组患者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单次建立穿刺时间、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单次建立穿刺时间、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构建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置入SOP用于经足背浅静脉行下肢静脉造影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疾病 标准作业程序 外周静脉 足背浅静脉 下肢静脉造影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导管材料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
14
作者 苏美 房玉丽 李雪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45-447,共3页
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静脉炎是最常见的留置并发症之一。作为留置针结构中唯一留置在血管内的组件,导管材料是影响静脉炎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聚氨酯(PU)和氟化乙烯丙烯(FEP)均是用于制造导管的生... 留置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静脉炎是最常见的留置并发症之一。作为留置针结构中唯一留置在血管内的组件,导管材料是影响静脉炎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聚氨酯(PU)和氟化乙烯丙烯(FEP)均是用于制造导管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在静脉炎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旨在总结导管材料的刚度、强度及表面特性对静脉炎发生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最佳导管材料、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供参考。然而,目前关于导管机械性能的实验研究较少,且实验条件大都设置为常温和模拟体温条件下,尚未在外界低温或高温环境下被考虑或充分探索。未来探讨低温和(或)高温环境对导管性能的影响是必要的,进一步分析不同温度对导管材料的影响应是未来导管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导管材料 静脉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哺乳期乳头溃疡中的疗效及对其复发率的影响
15
作者 龚衍 陈泽玲 +2 位作者 钟灵 叶莉 肖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6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哺乳期乳头溃疡中的疗效及对其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哺乳期乳头溃疡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冲洗针组(n=40)、24G留置针组(n=40)和26G留置针组(n=...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哺乳期乳头溃疡中的疗效及对其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哺乳期乳头溃疡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冲洗针组(n=40)、24G留置针组(n=40)和26G留置针组(n=40),冲洗针组采用无菌冲洗针通乳孔,24G留置针组采用静脉留置针(24G×0.75IN)通乳孔,26G留置针组采用静脉留置针(26G×0.75IN)通乳孔。三组均配合手法按摩,比较三组治疗有效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水平、症状持续时间及3个月后复发率。结果:治疗3 d后,24G留置针组及26G留置针组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冲洗针组,且26G留置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24G留置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G留置针组及26G留置针组的血清学指标水平、血细胞计数水平、症状持续时间及3个月后复发率均低于冲洗针组,且26G留置针组的血清学指标水平、血细胞计数水平、症状持续时间及3个月后复发率均低于24G留置针组(P<0.05)。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通乳孔的效果优于菌冲洗针,其中26G留置针能够有效缓解机体炎性反应,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哺乳期 乳头溃疡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负压引流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吴苹苹 唐乐 +1 位作者 陈佩 刘雯雯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究标准化护理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负压引流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收治的50例头皮血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 目的探究标准化护理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负压引流治疗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收治的50例头皮血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头皮血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皮血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负压引流治疗小儿头皮血肿的同时给予其标准化的护理流程,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负压引流 治疗 小儿头皮血肿 护理要点
下载PDF
针对性心理干预结合即时激励护理在小儿行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17
作者 劳瑞莲 关诗柔 +3 位作者 周君敏 梁雪美 余瑞缠 陈雪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结合即时激励护理应用于行留置针静脉输液患儿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接受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的2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组,将2021年1~1...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结合即时激励护理应用于行留置针静脉输液患儿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接受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的2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组,将2021年1~12月就诊的12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将2022年1~12月就诊的12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结合即时激励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患儿的穿刺效果、疼痛程度、心理状态、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率较对照组更高,留置针保留时间较对照组更长,穿刺次数较对照组更少(P均<0.05)。观察组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少儿心理健康量表(MHS-CA)中的认知评分、思维评分、情绪评分和意志行为评分以及总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但2组的个性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护理投诉率、护理纠纷率以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将针对性心理干预结合即时激励护理应用于行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儿,不仅能够提高穿刺效果、减轻生理疼痛、改善不良情绪以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还能够提升护理满意率、降低护理投诉率和护理纠纷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对性心理干预 即时激励护理 穿刺效果
下载PDF
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对右心声学造影阳性率及左心腔显影分级的影响
18
作者 于长莲 王琦光 +4 位作者 庚靖淞 肖家旺 王思晨 王玉霞 吕欣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对右心声学造影阳性率及左心腔显影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右心声学造影的2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4例。对照...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对右心声学造影阳性率及左心腔显影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右心声学造影的2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4例。对照组在右心声学造影中应用24G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观察组应用22G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在平静呼吸下及行Valsalva动作后左心腔显影分级情况和总阳性率。结果平静呼吸下,观察组左心腔显影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行Valsalva动作后,观察组左心腔显影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平静呼吸下及Valsalva动作后总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右心声学造影检查中采用22G密闭式Y型静脉留置针可显著提高右心声学造影阳性率,左心腔显影分级更准确,可为临床介入手术提供参考资料,又能减轻反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声学造影 不同型号静脉 左心腔显影分级 阳性率
下载PDF
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及依从性的影响
19
作者 阳文芳 谭李军 +3 位作者 莫丹凤 李慧 覃祚凤 秦燕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7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感及其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96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采用情景游戏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感及其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96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情景游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儿童抑郁情绪障碍量表和儿童焦虑情绪障碍量表评分)、患儿穿刺时疼痛感(改良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患儿穿刺依从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不良情绪及患儿穿刺时疼痛感评分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穿刺依从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要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游戏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小儿静脉留置针患儿穿刺时不良情绪及穿刺时疼痛感,从而提高患儿穿刺依从性,降低穿刺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游戏护理干预 小儿静脉 穿刺疼痛感 不良情绪 依从性 满意率 满意程度
下载PDF
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处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张淑蓉 王芳 +3 位作者 刘超凡 冯月 王琪 陈俊竹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处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2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拔出留置针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穿刺点上方有无浅静脉血栓,根据有无浅静...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处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在成都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2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拔出留置针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穿刺点上方有无浅静脉血栓,根据有无浅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n=129)和非血栓组(n=7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留置针处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处浅静脉血栓的发生与平均输液量、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史、年龄、BMI、穿刺前血管直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634)、合并高血压(OR=3.669)、合并高脂血症(OR=2.314)、穿刺前血管直径(OR=0.064)、BMI(OR=1.258)、纤维蛋白原(OR=1.992)、血小板计数(OR=1.015)为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处浅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小板计数、高纤维蛋白原计数、高BMI、较小的血管直径是静脉留置针处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处血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静脉 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