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审理前准备程序的改革──兼评一步到庭
- 1
-
-
作者
周永萍
-
机构
中南政法学院
-
出处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8年第5期26-27,共2页
-
-
关键词
审理前准备程序
一步到庭
当事人主义模式
直接开庭
双方当事人
诉讼公正
审前程序
开庭审理
审前会议
调查取证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刑事自诉案件的“一步到庭”方式
- 2
-
-
作者
吴玉明
-
机构
吉林省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
-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2-32,共1页
-
文摘
刑事自诉案件的“一步到庭”方式吴玉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司法制度,人民法院应当在司法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审判制度。笔者认为,对于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适行裁断的刑事自诉案件,在不违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
-
关键词
刑事自诉案件
一步到庭
被告人
自诉人
开庭审理
刑事诉讼法
审查判断
辩护人
附带民事诉讼
当事人举证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公开审判及其完善
- 3
-
-
作者
石先钰
-
机构
华中师大政法学院
-
出处
《教师教育论坛》
1999年第4期44-46,共3页
-
-
关键词
公开审判
民事诉讼法
当事人
第二审人民法院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开庭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官素质
一步到庭
当庭宣判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试论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
- 4
-
-
作者
李妍静
-
机构
湘潭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新余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2-44,共3页
-
文摘
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行的"一步到庭"产生了很多问题,由于开庭审理前没有进行争点整理和证据固定,很容易造成案件多次开庭审理,严重影响了司法效率。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我国民事诉讼目的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现阶段采取以偏向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辅之以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特点为基本思路,增加答辩和证据制度,在一定情况下发挥法官的释明权,构建中国特色的审前准备程序。
-
关键词
民事审前程序
一步到庭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借鉴
程序正义
实体公正
-
Keywords
civil pre-trial procedure
hearing without full preparation
inquisitorial system-based proceeding model
adversary system-based proceeding
borrowing
proceeding justice
substantial justice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做法与思考
- 5
-
-
作者
刘扬
-
机构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
-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6年第4期74-78,共5页
-
文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实施,我国的法律制度也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发展,新“民诉法”以及其他多项法律的颁布实施,特别是新“刑诉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司法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改革的过程中,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的审判方式特别是审判思想、意识的更新和改革就成为当前人民法院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以往民事审判中“当事人动动嘴,法官跑断腿”
-
关键词
审判人员
民诉法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询问当事人
一步到庭
合议庭
审判权限
法庭调查
当事人举证
诉辩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 6
-
-
作者
刘明育
-
机构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7年第2期76-77,81,共3页
-
文摘
目前,我国各地法院正积极探索庭审改革的道路,改革的侧重点是: 一、弱化庭前准备工作,推行“一步到庭”。 把审判活动的重心移到庭审活动中,实务界有人提出“起诉状一本主义”,即开庭前,法院所要求当事人提供的就是原告起诉状和被告答辩状,至于其它证据一律由当事人在法庭提供。这种改革的理由除了当事人便捷诉讼外,还在于防止法官形成先人为主的偏见。
-
关键词
当事人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法官
证据
几点思考
当庭宣判
法院
一步到庭
庭前准备
庭审改革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模式和有关问题
- 7
-
-
作者
况继明
-
机构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1997年第4期10-16,共7页
-
文摘
一、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 建国以来,传统的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法官大包大揽。开庭审理前由法官调查收集并核实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在法庭调查中由“法官举证”、“法官质证”,即由法官询问当事人、证人,法官出示证据并向当事人质证;
-
关键词
双方当事人
法官
新证据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一步到庭
诉讼代理人
开庭审理
新的证据
人民法院
庭前会议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探究
- 8
-
-
作者
李炳安
-
出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91-93,共3页
-
文摘
当代中国民事诉讼制度起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建国以后逐渐成型,从总体上看,属于一种职权主义模式.这种模式发端于罗马末世,其核心内容是法官的职权高于当事人的意志,法官主宰着诉讼的进程,是诉讼的指挥者和控制者;当事人被视为追诉的客体,处于受指挥受控制的地位.应该承认,这种审判模式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民事审判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愈来愈明显.
-
关键词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当事人
审前程序
法官
一步到庭
诉讼代理人
举证责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事诉讼制度
辩论式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中国民事审判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7
- 9
-
-
作者
潘剑锋
-
机构
北京大学法律学系
-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49,共5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要求中国法律制度与之相适应。在法律制度的变革中,人们最为关注的无疑是与社会实践、百姓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的司法制度的改革。在以追求效益与质量为目标的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浪潮中,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是一朵最为引人注目的浪花。换言之,中国民事审判的改革已成为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中国民事审判改革是否成功,对中国司法制度的改革能否成功。
-
关键词
民事审判制度
民事审判改革
当事人
主审法官
职权主义
审判委员会
法官队伍
司法制度
一步到庭
合议庭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谈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王怀安
-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
-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2-23,共2页
-
文摘
关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早在1989年第14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任建新院长就提出要抓公开审判,以后第15、16次会议都把公开审判上升为审判方式的改革问题。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改到哪里去,就是解决一个庭审功能的问题。过去一些好的传统要肯定、要发扬,如强调对人民负责、强调便利群众、强调实事求是、强调民事审判要做思想工作、强调调解,这些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不是改革的方面。但是,在新的时期。
-
关键词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当事人举证
法官
庭审功能
一步到庭
公开审判
举证责任
直接开庭
认定证据
干部素质
-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再论审判方式改革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王怀安
-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7-8,共2页
-
文摘
再论审判方式改革王怀安从去年开始,审判方式的改革在全国深入开展。究竟审判方式改革要改些什么,往哪里改,改革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各地法院都在实践中探索。这里,我想就审判方式改革的有关思路,谈几点认识。审判方式改革的目的我们推行审判方式改革,不是改宪法、...
-
关键词
当事人举证
审判方式改革
庭审功能
合议庭职责
法官
当庭认证
举证责任
审判委员会
一步到庭
庭前准备
-
分类号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 12
-
-
作者
王怀安
-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
-
出处
《法律适用》
1995年第3期3-4,共2页
-
-
关键词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当事人举证
庭审功能
法官
一步到庭
法院
举证责任
直接开庭
认定证据
干部素质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带来的新思考
- 13
-
-
作者
赵璐
-
机构
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
-
出处
《法律适用》
1995年第11期42-44,共3页
-
-
关键词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证人出庭作证
当事人举证
审判权限
人民法
一步到庭
调查收集证据
合议庭
诉讼代理人
独任审判员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