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0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性布局之发散关系研究——以斯美塔那弦乐四重奏《我的一生》为例
1
作者 张东升 《黄河之声》 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
室内乐作为一种小型器乐合奏形式,很少进入标题音乐的领域。而弦乐四重奏是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重奏形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却别出心裁,用弦乐四重奏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本文从套曲整体的调性布局与乐章内的调关系安排中,层... 室内乐作为一种小型器乐合奏形式,很少进入标题音乐的领域。而弦乐四重奏是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重奏形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却别出心裁,用弦乐四重奏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本文从套曲整体的调性布局与乐章内的调关系安排中,层层递进,深入探究在标题《我的一生》的框架下,作曲家在调性布局上有何精妙构思,从中体现出对于一生的回顾脉络。另一方面探究在这种布局之下,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体现出作为一部回顾一生的自传性作品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一生 调性布局 发散关系
下载PDF
《玛丽亚的一生》中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与建构
2
作者 成晓华 张荣升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63-66,共4页
欧茨在学院派小说《玛丽亚的一生》中追溯了女主人公玛丽亚艰难成长的一生。在叙写玛丽亚坎坷的命运,自强不息的人生以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中,欧茨投射了对女性命运的设计与关注。文章运用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对玛丽亚早期人生阶段... 欧茨在学院派小说《玛丽亚的一生》中追溯了女主人公玛丽亚艰难成长的一生。在叙写玛丽亚坎坷的命运,自强不息的人生以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中,欧茨投射了对女性命运的设计与关注。文章运用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对玛丽亚早期人生阶段的现实处境进行深入剖析,由此揭露残酷的生存境遇之下女性迷茫彷徨的意识状态;分析以玛丽亚为代表的圏囿于“他者”藩篱之内的女性和其主观认知的嬗变;阐述以玛丽亚为典型追求“自为存在”的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小说 《玛丽亚的一生》 主体性意识 他者 自为选择
下载PDF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中洛拉的焦虑与救赎
3
作者 杨莉 薛玉凤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20期73-77,共5页
当代拉美裔美国作家朱诺·迪亚斯的作品《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描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在多米尼加和美国的生活经历,揭示了以奥斯卡一家为代表的现代人焦虑的精神现状。本文以洛拉的神经症焦虑为切入点,探究其焦虑的表... 当代拉美裔美国作家朱诺·迪亚斯的作品《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描述了两个家庭三代人在多米尼加和美国的生活经历,揭示了以奥斯卡一家为代表的现代人焦虑的精神现状。本文以洛拉的神经症焦虑为切入点,探究其焦虑的表现、被迫采取的反抗策略及自我救赎的历程,旨在揭示社会文化给人造成的巨大影响。洛拉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精神现状,她自我救赎的历程能为同样深陷精神困境的人带来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 朱诺·迪亚斯 神经症焦虑
下载PDF
鲁迅戏剧创作旨趣与俄国文学渊源的一种考察——以《过客》《瓦西里·菲维伊斯基的一生》为中心
4
作者 于溟跃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186,共8页
鲁迅一生都与戏剧有缘,以批判现实、不断探索超越为内涵的反抗精神或隐或现地贯穿于他的戏剧观念与创作中。《过客》是鲁迅表达“反抗绝望”思想的一部难得的戏剧体作品。在汲取俄国文学思想的历程中,鲁迅与安德列耶夫“相遇”并深受其... 鲁迅一生都与戏剧有缘,以批判现实、不断探索超越为内涵的反抗精神或隐或现地贯穿于他的戏剧观念与创作中。《过客》是鲁迅表达“反抗绝望”思想的一部难得的戏剧体作品。在汲取俄国文学思想的历程中,鲁迅与安德列耶夫“相遇”并深受其影响,考察《过客》和《瓦西里·菲维伊斯基的一生》可以发现,两个文本具有主题和创作手法上的趋同性,皆以诗意的艺术风格书写对绝望的反抗,实现了文本个性差异之上跨越民族文化的同频共振。通过对二者的解读,我们得以探寻鲁迅戏剧创作旨趣与俄国文学的一种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戏剧 俄国文学 《过客》 《瓦西里·菲维伊斯基的一生》
下载PDF
休谟《我的一生》中的德性教育思想
5
作者 姜楠 黄毅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8-72,77,共6页
休谟的自传《我的一生》是关于公共德性教育的文学尝试,考察休谟是如何在虚荣心的驱动下借助一系列德性,如勤勉、节制、温和、友善等,在财富和名声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可以把《我的一生》视为正在兴起的商业共和国的人民而作的一面镜子,... 休谟的自传《我的一生》是关于公共德性教育的文学尝试,考察休谟是如何在虚荣心的驱动下借助一系列德性,如勤勉、节制、温和、友善等,在财富和名声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可以把《我的一生》视为正在兴起的商业共和国的人民而作的一面镜子,它刻画了一个人人可以效仿的在道德和世俗上成功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 《我的一生》 虚荣 德性
下载PDF
堕落还是回归?——《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性的伦理困境及其伦理解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肖洒 黄曼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41,共7页
山田宗树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源于真实素材。从伦理的角度考察,表面上看,松子的悲剧源自父爱的缺失,及其导致的性格缺陷,亦即家庭伦理困境。然而,从深层次来看,导致松子悲剧的因素是多元的,既来自于家庭,更来自于社会,亦即社会伦... 山田宗树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源于真实素材。从伦理的角度考察,表面上看,松子的悲剧源自父爱的缺失,及其导致的性格缺陷,亦即家庭伦理困境。然而,从深层次来看,导致松子悲剧的因素是多元的,既来自于家庭,更来自于社会,亦即社会伦理困境。这双重伦理困境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其根源则是影响日本数百年的男尊女卑的社会传统。《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日本社会伦理道德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具体表现。松子之死并非简单的杀人事件,其原因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因此《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反映了特定社会中的多元伦理问题。病态的男权社会导致了松子"被嫌弃的"、"倒霉的"一生,更决定了其注定的、必然的悲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女性意识 伦理困境 伦理解析
下载PDF
“凝视”与“反凝视”——论《连体一生》中的身体消费与身份建构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0-186,共7页
《连体一生》是美国华裔作家黄运特2018年出版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文本书写了19世纪初出生在暹罗(今泰国)的一对连体双胞胎曾和因在美国的移民史。本文从"凝视"的理论出发,探讨这对连体双胞胎如何面对皇宫威权与马戏团观众的围... 《连体一生》是美国华裔作家黄运特2018年出版的非虚构文学作品。文本书写了19世纪初出生在暹罗(今泰国)的一对连体双胞胎曾和因在美国的移民史。本文从"凝视"的理论出发,探讨这对连体双胞胎如何面对皇宫威权与马戏团观众的围观,经历医学权威的凝视,最终反击与反凝视,成为美国南方的奴隶主。重写连体双胞胎的美国经历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作家本人对美国文化的反凝视以及从亚裔移民的视角来构建美国文化史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一生》 凝视 反凝视
下载PDF
杜诗英译的“折中”策略——评大卫·杨《杜甫:诗的一生》 被引量:2
8
作者 贾卉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05-108,116,共5页
美国诗人兼翻译家大卫·杨《杜甫:诗的一生》是一部关于杜甫诗歌的最新译作,受到英语读者的好评。译者力求尽可能传达杜甫的独特声音和人文精神,采用"折中"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博采众长、诗传结合;双行体诗,意象突出;显化典... 美国诗人兼翻译家大卫·杨《杜甫:诗的一生》是一部关于杜甫诗歌的最新译作,受到英语读者的好评。译者力求尽可能传达杜甫的独特声音和人文精神,采用"折中"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博采众长、诗传结合;双行体诗,意象突出;显化典故,添加注释评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海外译介和文化资本的传播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杨 《杜甫 诗的一生》 折中
下载PDF
苦难煎熬背后的男女角色转换:曼斯菲尔德《巴克妈妈的一生》中的双重叙事运动 被引量:3
9
作者 申丹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6年第2期-,共22页
在《巴克妈妈的一生》中,情节发展刻画了一个历经苦难煎熬的女佣大妈形象.在其背后,还存在一个“隐性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将女佣大妈和文人先生的社会性别暗暗加以转换.这两者的共存,不仅塑造出更为丰满的人物形象,产生更加深刻的主题内... 在《巴克妈妈的一生》中,情节发展刻画了一个历经苦难煎熬的女佣大妈形象.在其背后,还存在一个“隐性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将女佣大妈和文人先生的社会性别暗暗加以转换.这两者的共存,不仅塑造出更为丰满的人物形象,产生更加深刻的主题内涵,邀请读者做出更为复杂的反应,且也使这一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契诃夫的《苦恼》.若能看到双重叙事运动,就能更好地把握作品与性别政治的关联,看到曼斯菲尔德和契诃夫在性别立场上的本质差异.此外,从这一新的角度还能观察到前人批评中的相关偏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克妈妈的一生》 双重叙事运动 社会性别转换 与《苦恼》的差异 性别政治
下载PDF
《帕克大妈的一生》人物心理活动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雷月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94-96,共3页
《帕克大妈的一生》通过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两种现代创作技巧描绘了帕克大妈的悲惨命运。通过自由联想 ,帕克大妈从一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 ;通过内心独白 ,帕克大妈讲述了自己的悲苦经历。这位老妇人的内心世界透视了在传统的父权社会里... 《帕克大妈的一生》通过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两种现代创作技巧描绘了帕克大妈的悲惨命运。通过自由联想 ,帕克大妈从一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 ;通过内心独白 ,帕克大妈讲述了自己的悲苦经历。这位老妇人的内心世界透视了在传统的父权社会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人的悲惨命运 ,她没有任何权利 ,没有任何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克大妈的一生》 内心独白 自由联想 悲惨命运
下载PDF
《大卫·戈尔的一生》的悬疑叙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4,共3页
艾伦·派克的《大卫·戈尔的一生》,其主旨并非传统犯罪片的寻找真相与惩恶扬善,而是对死刑制度的质疑,但它依然可以被视作是将悬疑电影类型化的书写方式运用得极为成功的佳作,影片表现出强大的叙事性以及和观众的互动性。尽管... 艾伦·派克的《大卫·戈尔的一生》,其主旨并非传统犯罪片的寻找真相与惩恶扬善,而是对死刑制度的质疑,但它依然可以被视作是将悬疑电影类型化的书写方式运用得极为成功的佳作,影片表现出强大的叙事性以及和观众的互动性。尽管此电影并非纯粹的悬疑电影,但其在悬疑叙事上的独特表现力却是值得注意的。文章从环环相扣的情节编排、开放性悬念的生成、悬念与大众心理的把握三方面,分析《大卫·戈尔的一生》的悬疑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戈尔的一生》 艾伦·派克 悬疑叙事
下载PDF
口中狠反假 笔端常失真——余秋雨记忆文学《借我一生》质疑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志尧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5-109,共5页
文化名人余秋雨新作《借我一生》自称为记忆文学。反对虚假倡导真实是作者欲以此书献给其父辈和同代的初衷和向世人的承诺。然而从实际叙写来看,却出现了不少舛误。诸如:神童式的学龄;幼年就开始义务为乡民服务的奇举;自己不屑仕途却接... 文化名人余秋雨新作《借我一生》自称为记忆文学。反对虚假倡导真实是作者欲以此书献给其父辈和同代的初衷和向世人的承诺。然而从实际叙写来看,却出现了不少舛误。诸如:神童式的学龄;幼年就开始义务为乡民服务的奇举;自己不屑仕途却接连受命的悖论;冒用伟人经典话语;不能正视前妻与女儿的存在等比普通虚假更加世俗不堪的瑕疵。这其实是难以脱俗之文人劣根性的无意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借我一生》 反对虚假 世俗 劣根性
下载PDF
一部不可多得的当代长篇巨著——曾庆仁长篇小说《虚度一生》研讨会发言摘录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年英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4-31,共8页
曾庆仁的长篇小说《虚度一生》,潜心构思30多年,深刻反映了当下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在小说结构、叙事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新,作品风格鲜明独特,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长篇巨著。
关键词 曾庆仁 《虚度一生》 独创性作品 精神深度 形式探索
下载PDF
孤独之美——曾庆仁《虚度一生》审美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茂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32-35,共4页
曾庆仁的《虚度一生》始终贯穿着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气质与孤高的个性品格,从孤独之源上延续了中国诗学中精神殉道的传统与血脉,从文学审美上增添了阅读的多重体验与魅力,可引发读者对社会与人生的文化思考,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审美上的孤... 曾庆仁的《虚度一生》始终贯穿着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气质与孤高的个性品格,从孤独之源上延续了中国诗学中精神殉道的传统与血脉,从文学审美上增添了阅读的多重体验与魅力,可引发读者对社会与人生的文化思考,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审美上的孤独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庆仁 《虚度一生》 孤独之源 孤独之魅 孤独之思 精神殉道
下载PDF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男性价值的缺失对女性的悲剧性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操磊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3-75,共3页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位纯真美丽而又穷困潦倒的女性的一生,童话般美丽的布局及背景愈显松子悲怆的人生过往。与以往的女性主题电影对男权主义的反抗不同,本片则控诉了男性价值的不作为,使得女性及女性...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位纯真美丽而又穷困潦倒的女性的一生,童话般美丽的布局及背景愈显松子悲怆的人生过往。与以往的女性主题电影对男权主义的反抗不同,本片则控诉了男性价值的不作为,使得女性及女性价值无法得到对等的回应,最终酿成女性的悲剧。文章从男性价值的缺失切入,从男性父爱价值,男性恋人价值以及男性社会教养价值三个方面重点论述了松子一生悲剧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男性价值 缺失
下载PDF
回家的路——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观后感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巧香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6期52-52,66,共2页
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由日本的当红导演中岛哲也执导,改编自山田宗树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松子悲惨的一生。从"童年记忆"和"女性成长"的关系来看,童年时父爱的缺失和家庭的抛弃是松子悲剧的内在源头。... 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由日本的当红导演中岛哲也执导,改编自山田宗树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松子悲惨的一生。从"童年记忆"和"女性成长"的关系来看,童年时父爱的缺失和家庭的抛弃是松子悲剧的内在源头。对爱和被爱的追求以及对家回归的渴望贯穿松子的一生。离家出走的松子,对孤独和寂寞有着深深的恐惧感,这使她在不顾一切地追求爱和被爱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自我。影片被称为是日本版的"长恨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童年记忆 女性成长 父爱缺失
下载PDF
工业现实的女性书写——《铁厂一生》与美国现实主义的早期建构
17
作者 方凡 李珊珊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0-197,共8页
美国女作家丽贝卡·哈丁·戴维斯在《铁厂一生》中书写了19世纪中期美国东部工业城市的现实图景:环境遭到破坏,移民工人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戴维斯描绘日常生活的写作理念,对现实环境的细致展示,对移民工人形象的个性化... 美国女作家丽贝卡·哈丁·戴维斯在《铁厂一生》中书写了19世纪中期美国东部工业城市的现实图景:环境遭到破坏,移民工人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戴维斯描绘日常生活的写作理念,对现实环境的细致展示,对移民工人形象的个性化塑造,是对美国19世纪的传奇和浪漫文学传统的反叛。《铁厂一生》的出版表明在亨利·詹姆斯将欧洲的现实主义运动介绍到美国之前,美国本土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就开始了文学现实主义的早期建构,并已经在通向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厂一生》 日常生活 现实环境 现实人物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借我一生》所用修辞格简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莹萍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9期75-76,共2页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其行文间诗化的语言特色散发出其散文的独特魅力,而其中所使用的修辞格更是丰富多彩,谐趣横生,本文以《借我一生》中的句子为例对其所用修辞格加以分析,以期达到"奇文共欣... 《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其行文间诗化的语言特色散发出其散文的独特魅力,而其中所使用的修辞格更是丰富多彩,谐趣横生,本文以《借我一生》中的句子为例对其所用修辞格加以分析,以期达到"奇文共欣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我一生》 修辞格 简析
下载PDF
精神的辩证法——论曾庆仁《虚度一生》
19
作者 刘泰然 田甜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39-42,共4页
《虚度一生》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异质性的存在,它剥离了具体的经验层面的问题,以一种超验写作的方式直接切入一些更复杂也更抽象的精神与心灵问题,通过一种对话结构,体现了一种精神辩证法,一种在"两个世界中间"不断寻找与追问... 《虚度一生》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异质性的存在,它剥离了具体的经验层面的问题,以一种超验写作的方式直接切入一些更复杂也更抽象的精神与心灵问题,通过一种对话结构,体现了一种精神辩证法,一种在"两个世界中间"不断寻找与追问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庆仁 《虚度一生》 精神辩证法 超验写作 对话结构
下载PDF
换个角度看《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价值
20
作者 张中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1-87,共7页
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对高尔基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评价常有失偏颇,即强调主人公的负面价值而忽视其正面价值;强调作者刻画人物的客观性而忽视其主观片面性;强调主人公悲剧的政治原因和道德原因而忽视其文化原因;强调... 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对高尔基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评价常有失偏颇,即强调主人公的负面价值而忽视其正面价值;强调作者刻画人物的客观性而忽视其主观片面性;强调主人公悲剧的政治原因和道德原因而忽视其文化原因;强调作品的政治性而忽视其审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个人主义 市侩 价值 负面 主观 文化悲剧 审美性 高尔基 小说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克里坶·萨姆金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