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点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小铨 王鑫蕾 +6 位作者 袁瑾 张荣萍 陈炜 袁洁 崔世维 陈丽平 顾云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48-1353,共6页
目的利用精氨酸刺激试验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点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招募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67例,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为(56.4±14.2)岁。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将患... 目的利用精氨酸刺激试验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点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招募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67例,其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为(56.4±14.2)岁。根据是否存在微血管病变将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病例组,n=23)和无微血管病变组(对照组,n=44)。收集两组患者的身高、体质量、糖尿病病程、肾功能、血脂、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等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状态下进行精氨酸刺激试验,检测空腹和注射精氨酸后2、4、6 min血浆葡萄糖水平和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特征,包括急性胰岛素反应(AIR)指数、急性C肽反应(ACR)指数、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等,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病例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UACR,空腹和注射精氨酸后2、4、6min胰岛素和C肽水平,AIR指数,INSAUC,HOMA-IR指数均高于对照组,eGF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校正年龄、BMI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AIR指数是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99,95%置信区间(CI):1.011~1.194,P=0.026;OR=1.049,95%CI:1.007~1.092,P=0.021]。结论 T2DM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病程延长、精氨酸刺激后的AIR指数升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一相胰岛素分泌 糖尿病血管病变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评估 被引量:32
2
作者 贾伟平 陆俊茜 +9 位作者 高鑫 邢惠莉 刘伟 刘志民 盛正妍 胡仁明 宁光 邹大进 冯波 项坤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评估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对33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分为胰岛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来评估其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状况。结果(1)胰岛功能正常组的体重、体重指数(B... 目的评估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对33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分为胰岛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来评估其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状况。结果(1)胰岛功能正常组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股围、空腹血清真胰岛素和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胰岛功能异常组(均P<0.01);(2)校正性别、年龄、BMI和腰臀比后,胰岛功能正常组的真胰岛素增值(△T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胰岛功能异常组(均P<0.01);(3)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不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不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分别占总人数的35.11%、5.02%、29.78%和30.09%。结论2型糖尿病个体可分为单纯胰岛功能异常、单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异常伴胰岛素抵抗3类,其诊断和治疗需依据此病理生理状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精氨酸刺激试验 一相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
原文传递
胰岛素增敏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一相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宇清 刘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357-3359,共3页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引起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1〕,其中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T2DM发生、发展的关键。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表明:T2DM患者在临床高血糖出现之前的若干年即已发生胰岛细胞分...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引起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1〕,其中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T2DM发生、发展的关键。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表明:T2DM患者在临床高血糖出现之前的若干年即已发生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减退,在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胰岛素分泌功能呈进行性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增敏剂 2型糖尿病 一相胰岛素分泌
下载PDF
格列美脲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血糖 血脂 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蒋江卫 黎佩珊 +2 位作者 梁雪玲 黄秀娟 赖小惠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9期1097-1098,共2页
格列美脲(亚莫利)是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它可以改善胰岛素的分泌,促进二相胰岛素分泌,而且同时改善一相胰岛素分泌。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不但存在糖代谢的紊乱,胰岛素的分泌缺陷,还存在胰岛素抵抗[1],脂、糖代谢... 格列美脲(亚莫利)是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它可以改善胰岛素的分泌,促进二相胰岛素分泌,而且同时改善一相胰岛素分泌。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不但存在糖代谢的紊乱,胰岛素的分泌缺陷,还存在胰岛素抵抗[1],脂、糖代谢的紊乱,它们共同导致了糖尿病的心血管病变。本文选择新诊LADA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格列美脲治疗对血糖、血脂的作用,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血糖血脂 格列美脲 一相胰岛素分泌 患者 成人 磺脲类降糖药
下载PDF
关注新诊断2型糖尿病治疗中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重建 被引量:36
5
作者 李光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99,共3页
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消失但仍可恢复,重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应该成为继血糖达标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之外的另一重要目标。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一相胰岛素分泌 功能重建
原文传递
评估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敏感性选择降糖药物的临床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包玉倩 贾伟平 +11 位作者 高鑫 刘伟 邢惠莉 刘志民 盛正妍 胡仁明 宁光 邹大进 冯波 陆俊茜 周健 项坤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评价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将32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一相胰岛素分泌正常组和低下组,将前者随机分配至瑞格列奈、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组,后者随机分配... 目的评价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按照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将32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一相胰岛素分泌正常组和低下组,将前者随机分配至瑞格列奈、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组,后者随机分配至瑞格列奈、罗格列酮及格列吡嗪治疗组。结果(1)各药物治疗组,用药后3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_(1C)均较基线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后6个月HbA_(1C)控制理想的总体达标率为63.5%。(2)在一相胰岛素分泌正常组,罗格列酮治疗后血糖校正后的精氨酸试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胰岛素原显著减少(P<0.01),二甲双胍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基线显著降低(P<0.05)。(3)在一相胰岛素分泌低下组,瑞格列奈或格列吡嗪治疗后的精氨酸试验的2、4、6 min真胰岛素均值与空腹真胰岛素的差值(△TI)、血糖校正后精氨酸试验的结果(△TI/PG)、AUC及真胰岛素(11)明显增高(P<0.05或P<0.01),罗格列酮组治疗后的△TI/PG与AUC显著增加,而HOMA-IR及胰岛素原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1)。结论(1)基于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正确评估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2)瑞格列奈及格列吡嗪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及真胰岛素水平。(3)罗格列酮不仅可以增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原的分泌,尚可改善一相胰岛素分泌低下者的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4)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有效控制,主要与机体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改善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精氨酸刺激试验 一相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95
7
作者 张波 安雅莉 +7 位作者 巩秋红 帅英 卜石 陈燕燕 张金苹 杨文英 刘雪丽 李光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2型糖尿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方法对54例病程小于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强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4h后分别进行标准餐试验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治疗后不用任何降糖药物血糖...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2型糖尿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方法对54例病程小于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强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4h后分别进行标准餐试验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治疗后不用任何降糖药物血糖能良好控制1年视为长期缓解。结果总的缓解率为57.4%(31/54),而病程≤6个月者缓解率80.6%(29/36),病程≥12个月者缓解率仅11.1%(2/18);治疗结束24 h时空腹血糖(FPG)<7 mmol/L者,缓解率为78.8%(26/33),显著高于FPG≥7.0 mmol/L者(缓解率为23.8%,5/21,P<0.01)。在缓解组(31例)糖尿病病程、治疗后FPG显著低于未缓解组(23例),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强化治疗后急性胰岛素反应(AIR)、△I_(30)/△G_(30)均值也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r=-0.643,P<0.01)、治疗后FPG水平(r=-0.603,P<0.01)与长期缓解负相关,治疗前TNF-α值(r=0.410,P<0.01)、治疗后TNF-α下降值(△TNF-α,治疗前值-治疗后值,r=0.428,P<0.01)、AIR增加值(△AIR,治疗后值-治疗前值,r=0.509,P<0.01)与长期缓解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FPG(β=-1.907,P<0.01)和△TNF-α(β=3.084,P<0.05)与长期缓解独立相关。若进一步将糖尿病病程纳入自变量,则显示病程(β=0.107,P<0.05)和△TNF-α(β=3.363,P<0.05)与长期缓解独立相关。结论(1)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多数病例发生长期缓解。(2)治疗后FPG水平及TNF-α下降值是病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3)与此相比糖尿病病程的预测价值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强化治疗 长期缓解 一相胰岛素分泌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专家专题报告3:糖尿病治疗:聚焦药物受体选择性
8
作者 Christian Boitard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I0004-I0004,共1页
2型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与1型糖尿病不同,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的生物学指标来诊断2型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量也明显下降,但与正常人β细胞量值存在很大重叠。而糖尿病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均特征性... 2型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与1型糖尿病不同,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的生物学指标来诊断2型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量也明显下降,但与正常人β细胞量值存在很大重叠。而糖尿病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均特征性地显著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受体选择性 专题报告 一相胰岛素分泌 药物 聚焦 治疗 专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