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思光“一系说”述评
1
作者 周广友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4-17,共4页
宋明理学流传久远,派系繁多。分系的意义在于揭示理学发展的内部机制、整体结构和发展规律。劳思光认为宋明儒之理论形态历史地展开为三个阶段:周、张的"天道观"和"宇宙论",程、朱的"本性论"和"形上... 宋明理学流传久远,派系繁多。分系的意义在于揭示理学发展的内部机制、整体结构和发展规律。劳思光认为宋明儒之理论形态历史地展开为三个阶段:周、张的"天道观"和"宇宙论",程、朱的"本性论"和"形上学",陆、王的"心性论"。从其应对的基源问题"肯定世界"来反观各自的理论效力,可以视三者为"回归孔孟"的一场整体思想运动。"一系三阶段说"是从价值论角度来判别宋明儒解释世界的效力,这是主要的但并非唯一的维度。分系和理论效力问题本身都需要标准,而标准之设定必然因为理论所应对的问题与制定者个人识度之不同而具有相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一系说 劳思光
下载PDF
明末清初中国民族文化起源的中西“道统”之争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书灿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32,161,共10页
明末清初,战国以来中国学者编排的从盘古到三皇五帝的古史体系与建构的中国民族文化起源本土一系说,首遇耶稣会士中国民族文化"自西徂东说"的激烈挑战,并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首次中国民族文化起源的中西之争。由于中西方学... 明末清初,战国以来中国学者编排的从盘古到三皇五帝的古史体系与建构的中国民族文化起源本土一系说,首遇耶稣会士中国民族文化"自西徂东说"的激烈挑战,并由此引发了中国历史上首次中国民族文化起源的中西之争。由于中西方学者均对于对方文化缺乏实质性的接触和义理疏通,耶稣会士积极倡导的中国民族文化"自西徂东说"和康乾以后主导中国学界的"西学中源说",多缺乏严格意义的学术价值。激烈的辩论背后,中国民族文化起源的中西"道统"之争,旨趣格外明显。辩论开启了近代中西学术"会通"之先河,加速了中国古史观念的更新,引出了一个跨学科、前瞻性的国际学术课题。对明末清初中国民族文化起源的中西"道统"之争的价值,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显然并不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文化 本土一系说 自西徂东 西学中源 中西会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