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分散g-C_3N_4量子点修饰一维棒状BiPO_4微晶的合成及其对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英文)
1
作者 王丹军 申会东 +2 位作者 郭莉 岳林林 付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46-1254,共9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棒状BiPO_4微晶,在此基础上采用浸渍一焙烧法进行g-C_3N_4量子点表面修饰获得新颖的g-C_3N_4/BiPO_4异质结。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PE-SEM)、透射电镜(HRTEM)、能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棒状BiPO_4微晶,在此基础上采用浸渍一焙烧法进行g-C_3N_4量子点表面修饰获得新颖的g-C_3N_4/BiPO_4异质结。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PE-SEM)、透射电镜(HRTEM)、能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的相组成、形貌和谱学特征进行了表征。选择罗丹明B(RhB)和苯酚作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所得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16%(ω/ωg-C_3N_4BiPO_4对RhB降解的速率常数分別是纯g-C_3N_4和BiPO_4的4.6倍和15倍。g-C_3N_4量子点与BiPO_4之间形成异质结,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自由基捕获实验进一步表明,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_2^-)是催化降解RhB和苯酚的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棒状bipo4微晶 g-C3N.量子点
下载PDF
一维棒状FeMo_(2)S_(4)的合成及储锂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洪全 任晶 +2 位作者 韩建强 任瑞鹏 吕永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3-1029,共7页
【目的】合理设计和调控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是显著提升其电化学性能的基础。【方法】采用溶剂热-煅烧法,合成了具有一维棒状结构的FeMo_(2)S_(4),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结果】研究发现,相比于无规则块体电极结构,FeMo_(2)S... 【目的】合理设计和调控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是显著提升其电化学性能的基础。【方法】采用溶剂热-煅烧法,合成了具有一维棒状结构的FeMo_(2)S_(4),并将其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结果】研究发现,相比于无规则块体电极结构,FeMo_(2)S_(4)的一维棒状结构减少了离子/电子的传输距离,提高了反应动力学。此外,较大的比表面积提供了大量的电化学活性位点,进而提高储锂容量。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FeMo_(2)S_(4)电极具有高比容量(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比容量和充电比容量分别为1201和976.2 mAh/g),具备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结论】该研究可为后续过渡金属硫化物负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及调控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FeMo_(2)S_(4) 一维结构
下载PDF
微波水热合成NaLa(MoO_4)_2:Eu^(3+)微晶及其发光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伍宏明 陈虎 +2 位作者 刘云飞 吕忆农 洪慧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5,共5页
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形貌规整、尺寸均一的短棒状和树枝状NaLa(MoO4)2:Eu3+微晶。研究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物浓度为10 mmol/L条件下,当反应温度为100℃时,产物为纳米片状结构;反应温度为15... 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形貌规整、尺寸均一的短棒状和树枝状NaLa(MoO4)2:Eu3+微晶。研究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物浓度为10 mmol/L条件下,当反应温度为100℃时,产物为纳米片状结构;反应温度为150℃时,得到长约5μm、直径约500 nm的棒状结构产物;当反应物浓度为40mmol/L,反应温度为150℃时,产物为树枝状结构。荧光性能分析表明,棒状和树枝状微晶在464 nm蓝光有效激发下,均发射出614 nm红光,对应于Eu3+的5D0→7F2跃迁。棒状晶体的发光强度约为树枝状的10倍,这是由于棒状晶体较强的激发强度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水热 微晶 NaLa(MoO4)2∶Eu3+ 荧光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