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9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呈交替现象1例
1
作者 张玉荣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73-74,83,共3页
本文报道1例2017年6月19日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行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呈现窄、宽交替的规律,食管导联显示逆行P波(P-波)均隐埋在QRS波群中,RP间期≤70ms,且RR间期稳定无改变,反映右... 本文报道1例2017年6月19日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行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呈现窄、宽交替的规律,食管导联显示逆行P波(P-波)均隐埋在QRS波群中,RP间期≤70ms,且RR间期稳定无改变,反映右束支传导阻滞对心动过速无影响,进而表明房室结折返环路中无希氏束及心室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 束支传导阻滞 交替现象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凯凯 张佩玉 杨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病变,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CS合并RBBB发病率高、缺血程度重、并发...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及社会均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右束支传导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病变,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CS合并RBBB发病率高、缺血程度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了解ACS合并RBBB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可以尽早行再灌注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传导阻滞 冠脉综合征 死亡率
下载PDF
右束支阻滞患者运动诱发一过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
3
作者 牟延光 张妍 +1 位作者 王海霞 鲍庆秋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束支阻滞 运动诱发 一过 发作胸闷 QRS时限 AVF导联 V1导联
下载PDF
左束支传导阻滞并发一过性电轴右偏2例
4
作者 夏蓉 王桂亭 《心功能杂志》 1999年第4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描记术 心电图 电轴
下载PDF
运动心电图对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美 刘梅林 +2 位作者 冯雪茹 陈夏欢 黄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0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对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者冠心病的(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9例疑诊CHD、静息心电图诊断为RBBB的老年患者,均行运动心电图检查,并于30天内进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 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对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者冠心病的(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9例疑诊CHD、静息心电图诊断为RBBB的老年患者,均行运动心电图检查,并于30天内进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以冠脉影像学检查结果"金标准",计算运动心电图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用Mc Nemar检验、Kappa检验判断运动心电图诊断结果与冠脉影像检查的一致性。计算运动心电图诊断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对运动心电图阳性者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 mV的导联进行统计,计算其诊断CHD的阳性预测值。结果本组冠脉影像学检查确诊CHD 27例,其中单支病变14例,双支病变7例,三支病变6例。运动心电图检查运动心电图检查结果阳性24例,其中2例出现心绞痛症状,24例均出现心电图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 mV,无出现血压下降者。运动心电图诊断CHD的敏感性为62.9%,特异性为68.2%,阳性预测值为70.8%,阴性预测值为60%,准确性为65.3%。运动心电图与冠脉影像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尚可(κ=0.61)。运动心电图诊断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7%(8/14)、57.1%(4/7)、83.3%(5/6)。运动心电图中V5导联ST段压低诊断CHD的阳性预测值最高,为81.8%。结论运动心电图可作为RBBB患者筛查CHD的无创检测手段。运动心电图诊断冠脉三支病变的敏感性较高,各导联中V5导联ST段压低诊断CHD的阳性预测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运动心电图 完全束支传导阻滞 诊断
下载PDF
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选择心室永久起搏部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敏全 周军 +3 位作者 朱燕 王瑾 戎鑫 张小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针对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比较在心室不同部位起搏,观察最佳起搏部位的疗效。方法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心功能未见异常或心功... 目的针对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比较在心室不同部位起搏,观察最佳起搏部位的疗效。方法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或(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患者,伴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心功能未见异常或心功能Ⅰ级,均安置DDD型双腔永久起搏器。每例患者都分别在右室4个部位起搏,观察起搏QRS时限,以起搏时限最小部位作为永久心室起搏部位,并随访观察心功能、胸部X线片、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8例患者均以右室近后间隔作为永久心室起搏部位,此部位的起搏QRS时限均小于术前自身QRS时限(P<0.05),也均小于右室其他部位起搏时QRS时限,永久起搏部位测试参数均符合正常标准。术后随访6~36个月,8例患者的心功能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提示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伴有RBBB,需安置永久心室起搏治疗时,流入道与流出道结合部(近后间隔),是生理化程度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完全束支传导阻滞 起搏 心室 近后间隔 完全束支传导阻滞 永久起搏器 起搏部位 心室 临床研究 缓慢心律失常 QRS时限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郭筱燕 黄学成 +5 位作者 王琦武 曾煜周 陈玉香 邓莲香 韦炜 刘婉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733-735,共3页
目的:观察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AAMI患者,将合并新发CRBBB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50例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的AAMI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观察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6例AAMI患者,将合并新发CRBBB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50例不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的AAMI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彩超、Killip分级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Killip分级观察组为1.63±0.93,对照组为1.22±0.62(P=0.013)。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组为(41.6±4.2)%,对照组为(48.2±4.4)%(P=0.00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观察组为(276.6±63.5)U/L,对照组为(171.5±29.4)U/L(P<0.001)。肌钙蛋白I峰值(TNI)观察组为(11.01±2.39)μg/L,对照组为(6.03±1.52)μg/L(P<0.001)。冠脉造影结果观察组前降支近段病变(26/43,60.5%),对照组前降支近段病变(15/50,30%)(P=0.003)。结论:合并CRBBB的AAMI患者多为前降支近段病变,心肌梗死面积更大、心功能更差,应对这些患者尽早采取再灌注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壁心肌梗死 完全束支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树源 崔翠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59-560,56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8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为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8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为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160例)为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病情重、并发症发生多,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束支传导阻滞 预后
下载PDF
特非那丁诱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许美华 侯加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特非那丁 药物中毒 心律失常 束支传导阻滞
下载PDF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同步对比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红武 徐登城 +1 位作者 孟素荣 农德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参比电极电位变化的规律。方法同步比较2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r和R′波变化,分析参比电极电位变化与心室激动方向的关系。结果头胸导联V1r波振幅高于常规导联心电图[(0.16±0.19)vs(0... 目的探讨心电图参比电极电位变化的规律。方法同步比较2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头胸导联和常规导联心电图r和R′波变化,分析参比电极电位变化与心室激动方向的关系。结果头胸导联V1r波振幅高于常规导联心电图[(0.16±0.19)vs(0.11±0.13)mV,P<0.01],而其R′波振幅低于常规导联心电图[(0.25±0.21)vs(0.35±0.23)mV,P<0.01]。结论参比点电位变化与心室除极方向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头胸导联 常规导联 参比点 完全束支传导阻滞
下载PDF
呼吸相关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延灵 刘文卿 +1 位作者 谢蓉 董春秋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087-1088,共2页
目的 探讨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与呼吸周期及原发慢性器质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常规 12导联心电图及平卧和坐位深呼吸过程中记录Ⅱ和V1导联心电图 ,随访 2~ 12年。结果  12例随呼吸成组间歇出现的RBBB图形 ;1~ 4周恢复正常 1... 目的 探讨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与呼吸周期及原发慢性器质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常规 12导联心电图及平卧和坐位深呼吸过程中记录Ⅱ和V1导联心电图 ,随访 2~ 12年。结果  12例随呼吸成组间歇出现的RBBB图形 ;1~ 4周恢复正常 10例 ,长期追踪 2例发展为持续RBBB。结论  12例间歇性RBBB与呼吸周期有明显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相关束支传导阻滞 病因 呼吸周期 原发慢器质疾病 心电图
下载PDF
3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岑梅珠 刘凯东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3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和371例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事件、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预...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比较分析35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和371例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事件、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和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年龄、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53.7%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00%有前降支病变,85%为多支病变,溶栓和介入治疗后生存率达68.6%。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CRBBB患者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血管病变多为伴前降支病变的多支病变,早期溶栓和介入治疗可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完全束支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造影术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伴右束支传导阻滞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齐帜 蒋长亮 方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44-1445,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梗塞患者 束支传导阻滞 临床分析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低血钾引起间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尚武 陈绍良 +1 位作者 翟晓萍 杨成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5期379-418,共2页
低血钾引起左束支阻滞病例国内已有报道,而造成间歇性右束支阻滞者(RBBB)似未见刊,现报告2例如下: 例1 男性患者,67岁。既往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本次以消化性溃疡入院。检查:血压17.3~10.9kPa;心肺(一),心率63次/min,律齐,肝脾未触及,血... 低血钾引起左束支阻滞病例国内已有报道,而造成间歇性右束支阻滞者(RBBB)似未见刊,现报告2例如下: 例1 男性患者,67岁。既往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本次以消化性溃疡入院。检查:血压17.3~10.9kPa;心肺(一),心率63次/min,律齐,肝脾未触及,血电解质正常(血钾4.25mmol/L)。心电图同历次一样,均为左前分支阻滞(LAF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支传导阻滞 左前分支阻滞 国内已有报道 血电解质 消化溃疡 致心律失常 基础病因 心室肌复极 双氢克尿塞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淑 郝恒剑 +1 位作者 常志文 石玉杰 《中国医刊》 CAS 2000年第5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束支传导阻滞 发生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儿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蔡仕俊 张励庭 +1 位作者 刘少中 阮兢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3期250-254,共5页
目的评估儿童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术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对左心室和右心室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 目的评估儿童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封堵术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CRBBB)对左心室和右心室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行VSD封堵术后出现CRBBB的40例患者作为CRBBB组以及40例封堵术后无心律失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及术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规律随访超过1年。所有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完善心电图、常规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检查。结果 CRBBB组和对照组手术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2±1.84)岁眠(5.80±1.65)岁,P>0.05]。最近一次随访中,常规超声心动图提示CRBBB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82%±8.55%诋75.46%±9.95%,P>0.05);两组短轴缩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06%±2.95%眠37.02%±3.16%,P>0.05);两组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53%±5.33%vs.39.68%±3.51%,P<0.05)。组织多普勒成像提示CRBBB组和对照组仅在三尖瓣右心室侧壁附着点舒张早期心肌速度[(1.80±0.20)m/s眠(1.91±0.25)m/s,P<0.05]和三尖瓣右心室侧壁附着点舒张晚期心肌速度[(1.62±0.22)m/s vs.(1.71±0.19)m/s,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其他测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VSD封堵术后CRBBB可对右心室功能产生一定程度影响,这种影响尚不足以引起心功能不全及相关临床症状,但其对右心功能的影响是否可随时间进一步加重,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完全束支传导阻滞 心功能
下载PDF
急性心肌炎并发新发心房颤动及右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剑廷 李飞 +6 位作者 袁勇 冯力 孙艳香 邓志华 张励庭 黄炫生 韩莹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2期173-174,共2页
9例急性心肌炎新发心房颤动及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住院期间均出现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停搏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恶性心律失常,虽然经过积极治疗仍有2例死亡。7例存活,存活者考虑与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尽早给予体外膜肺氧合... 9例急性心肌炎新发心房颤动及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住院期间均出现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停搏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恶性心律失常,虽然经过积极治疗仍有2例死亡。7例存活,存活者考虑与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尽早给予体外膜肺氧合和呼吸机等生命辅助支持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束支传导阻滞 心肌炎 心脏骤停
下载PDF
风湿性联合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右束支阻滞一过消失心电图分析
18
作者 任屹 刘仁光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56-556,I0011,共2页
本文报道1例风湿性联合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后右束支阻滞一过性消失的病例。结合超声,手术治疗经过讨论右束支阻滞一过性消失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风湿联合瓣膜病瓣膜置换术 心房纤颤 一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肺动脉高压临床心电图分析
下载PDF
517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蓉 刘江涛 余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18-41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的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附加导联在诊断IRBBB上的意义。方法对2928例健康体检组及9 701例患者组中IRBBB进行相关心电图分析,并加作V_1、V_2附加导联筛选诊断IRBBB。结果体检组检出率2.7%,...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的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附加导联在诊断IRBBB上的意义。方法对2928例健康体检组及9 701例患者组中IRBBB进行相关心电图分析,并加作V_1、V_2附加导联筛选诊断IRBBB。结果体检组检出率2.7%,男4.0%,女1.3%;患者组检出率4.5%,男6.6%,女3.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RBBB多见于男性,与年龄无关,加作V_1、V_2附加导联能明显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束支传导阻滞 附加导联 检出率
下载PDF
低钾血症导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一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忠 李海嵘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138-139,共2页
电解质紊乱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代谢紊乱,钾离子紊乱更是因其凶险的并发症被大家所关注,而在所有并发症中,尤以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为甚。对于钾离子紊乱所引发的各种常见心律失常,相信各级临床工作者都是熟... 电解质紊乱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代谢紊乱,钾离子紊乱更是因其凶险的并发症被大家所关注,而在所有并发症中,尤以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为甚。对于钾离子紊乱所引发的各种常见心律失常,相信各级临床工作者都是熟练掌握及从容应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血症 完全束支传导阻滞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