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负面情态构式“一V了之”的构式化与语义分析
- 1
-
-
作者
申佳丽
曾传禄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5-139,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情态词语义功能研究(15BYY152)。
-
文摘
“一V了之”是负面情态构式。构式化方面,经历了由“以+X+了之”到“以+一V+了之”再到“一V了之”的演变过程。受求简心理的影响,变量“X”稳定为常量“一V”,“一V”较“X”更加简便,“以+X+了之”稳定为“以+一V+了之”;受类推作用和经济原则的影响,“以”字省略,“以+一V+了之”最终简缩为“一V了之”构式。语义方面,“一V了之”的语义有属于行域的“简单解决”义;有属于知域的“无奈而择”义、“漠不关心”义和“推卸责任”义;有属于言域的“规劝”义。
-
关键词
一v了之
语义
负面情态
三域
-
Keywords
一v了之
semantics
negative modality
three domains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一V了之”的历时演变及其语义倾向的同现成分
- 2
-
-
作者
温爱华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78-86,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虚词性高频搭配研究”(22YH78C)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环南海国家语言生态研究及语言资源库建设”(16ZDA211)。
-
文摘
“一V了之”始见于明代,但北魏就出现了语义倾向和语用功能与其类似的“一N了之”。可能由于V更符合“了之”动作性事件表达的要求,因此,自清代、民国始,“一V了之”逐渐代替了“一N了之”且使用日趋频繁。从行为主体与评说者的双重视角看,该框式的语义倾向颇为丰富,但同一视角中,其语义的双重情感态度实现一般只存在于行为主体视角的四种语义倾向中。从句法层面看,“一V了之”的语义倾向往往能在句法组合上得到相应的虚义前置状性同现成分如副词、连词或非行为动词的验证。
-
关键词
“一v了之”
历时演变
语义倾向
同现成分
-
Keywords
"Yi v Liao Zhi"
diachronic evolution
semantic tendencies
concurrent components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一V了之”的相关语义探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温爱华
-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1年第2期36-41,共6页
-
基金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南海国家语言生态研究及语言资源库建设”(16ZDA211)
-
文摘
在语义倾向上,从行为主体视角来看,"一V了之"往往表行为主体的无可奈何、方便利己、处置得当与两难取轻义,语义性质属肯定赞同义;从评说者视角来看,"一V了之"被认为行为主体的无可奈何与方便利己实为简单逃避与敷衍塞责,语义性质属否定批驳义。但评说者同时也对行为主体的处置得当与两难取轻持肯定态度,此时语义性质也属肯定赞同义。否定批驳义的"一V了之",其否定范围有部分否定"一V"与整体否定"一V"两种。相比其变式,"一V了之"的主观语义程度更深。"一V了之"中"之"的语义指称对象,确切来说为"了"的受事或对象论元。
-
关键词
“一v了之”
语义倾向
否定范围
语义程度
指称对象
-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一V了之”框式的结构特点及其语义倾向
被引量:3
- 4
-
-
作者
邵敬敏
刘亚男
-
机构
暨南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31,共4页
-
文摘
"一V了之"是个能产的框式结构,它的特点是:(1)前提是面临必须解决的难题;(2)面临的问题使行为主体左右为难,无奈之下只能做出某种不得已的选择;(3)行为主体的选择总体的倾向是评说者主观不赞赏的,甚至是否定的。观察"一V了之"框式的语义倾向有两个视角:一是行为主体视角,尽管面临的问题出现选择两难却是主动选择,所以语义倾向于积极褒义;二是评说者视角,由于行为主体的选择带有简单化倾向,在旁观者看来往往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所以语义倾向于消极贬义。客观介绍与主观评述可能产生的语义褒贬的两面性,实际上反映了行为主体与评说者的视角差异。这说明框式义不仅取决于框式的结构框架,还取决于评说者的主观态度及民族文化的传统价值观。
-
关键词
框式结构
一v了之
褒贬两面性
主观情态
民族文化的传统价值观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