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DNA修复酶基因多态性与1,3-丁二烯作业工人DNA损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楠
李斌
+5 位作者
程娟
李云
郑国颖
关维俊
崔涛
孟会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DNA修复酶基因XRCC1、XRCC2、XRCC4、RAD52单核酸多态性在1,3-丁二烯(BD)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71名BD作业工人和55名行政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性彗星试验评价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聚...
目的研究DNA修复酶基因XRCC1、XRCC2、XRCC4、RAD52单核酸多态性在1,3-丁二烯(BD)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71名BD作业工人和55名行政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性彗星试验评价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XRCC1、XRCC2、XRCC4、RAD52基因多态性。结果 BD暴露组和对照组彗星尾距分别为4.53(3.49~5.87)和2.38(0.82~3.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中具有XRCC1基因G28152A位点GG基因型个体的彗星尾距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4.52(3.43~5.64),5.18(4.23~6.18),P<0.05];XRCC4A245G位点AG和GG基因型个体的彗星尾距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5.05(3.79~6.05),5.37(4.29~6.36),4.23(3.35~5.41),P<0.01]。结论 XRCC1 G28152A和XRCC4 A245G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BD诱导的DNA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丁二烯
(
bd
)
彗星试验
DNA损伤修复基因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丁二烯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分析
2
作者
高衍新
张天亮
+3 位作者
李仁波
孔凡玲
夏昭林
程学美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13-316,F0003,共5页
目的 研究丁二烯(BD)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状况,进一步探讨BD的健康损害机制。方法 收集42名BD暴露工人及56名非暴露人群的班末尿,超高效液相色谱-电轰击离子源-质谱联用方法测定尿中R,S-1,2-双羟基-4-(N-乙酰半胱氨酸)-丁烷(DHB...
目的 研究丁二烯(BD)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状况,进一步探讨BD的健康损害机制。方法 收集42名BD暴露工人及56名非暴露人群的班末尿,超高效液相色谱-电轰击离子源-质谱联用方法测定尿中R,S-1,2-双羟基-4-(N-乙酰半胱氨酸)-丁烷(DHBMA)浓度,按其浓度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中、高BD暴露组。采用Annexin V/FITC-PI试剂盒双染后经流式细胞仪(FCM)测定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 暴露组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为(7.63±2.04)%,高于对照组(6.91±1.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低、中、高BD暴露组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08±1.67)%、(7.59±2.58)%和(8.18±1.8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对照组淋巴细胞凋亡率的10.1%为界值判断淋巴细胞凋亡阳性率,凋亡阳性率随BD暴露浓度的增高有所升高;相关分析亦显示,尿中DHBMA浓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呈正相关(Kendall’s r=0.153,P<0.05)。结论 BD可导致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轻度升高,似与尿中DHBMA水平有一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
(
bd
)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R
S-1
2-双羟基-4-(N-乙酰半胱氨酸)-丁烷(DHBMA)
原文传递
题名
DNA修复酶基因多态性与1,3-丁二烯作业工人DNA损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楠
李斌
程娟
李云
郑国颖
关维俊
崔涛
孟会林
机构
河北联合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北省煤矿卫生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出处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471471)
唐山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13130297z)
文摘
目的研究DNA修复酶基因XRCC1、XRCC2、XRCC4、RAD52单核酸多态性在1,3-丁二烯(BD)致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71名BD作业工人和55名行政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性彗星试验评价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XRCC1、XRCC2、XRCC4、RAD52基因多态性。结果 BD暴露组和对照组彗星尾距分别为4.53(3.49~5.87)和2.38(0.82~3.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中具有XRCC1基因G28152A位点GG基因型个体的彗星尾距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4.52(3.43~5.64),5.18(4.23~6.18),P<0.05];XRCC4A245G位点AG和GG基因型个体的彗星尾距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5.05(3.79~6.05),5.37(4.29~6.36),4.23(3.35~5.41),P<0.01]。结论 XRCC1 G28152A和XRCC4 A245G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BD诱导的DNA损伤有关。
关键词
1
3-
丁二烯
(
bd
)
彗星试验
DNA损伤修复基因
基因多态性
Keywords
1 3-butadiene(
bd
)
comet assay
DNA damage repair gene
polymorphism
分类号
R3416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丁二烯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分析
2
作者
高衍新
张天亮
李仁波
孔凡玲
夏昭林
程学美
机构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复旦大学
出处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13-316,F0003,共5页
基金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项目(20130202,2020200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资助(ZR2010HQ042)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WS0275)。
文摘
目的 研究丁二烯(BD)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状况,进一步探讨BD的健康损害机制。方法 收集42名BD暴露工人及56名非暴露人群的班末尿,超高效液相色谱-电轰击离子源-质谱联用方法测定尿中R,S-1,2-双羟基-4-(N-乙酰半胱氨酸)-丁烷(DHBMA)浓度,按其浓度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低、中、高BD暴露组。采用Annexin V/FITC-PI试剂盒双染后经流式细胞仪(FCM)测定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 暴露组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为(7.63±2.04)%,高于对照组(6.91±1.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低、中、高BD暴露组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08±1.67)%、(7.59±2.58)%和(8.18±1.8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对照组淋巴细胞凋亡率的10.1%为界值判断淋巴细胞凋亡阳性率,凋亡阳性率随BD暴露浓度的增高有所升高;相关分析亦显示,尿中DHBMA浓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呈正相关(Kendall’s r=0.153,P<0.05)。结论 BD可导致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轻度升高,似与尿中DHBMA水平有一定相关。
关键词
丁二烯
(
bd
)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R
S-1
2-双羟基-4-(N-乙酰半胱氨酸)-丁烷(DHBMA)
Keywords
butadiene(
bd
)
lymphocytes
apoptosis
R,S-1,2-dihydroxy-4-(N-acetylcysteine)-butane(DHBMA)
分类号
R135.1 [医药卫生—劳动卫生]
R44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DNA修复酶基因多态性与1,3-丁二烯作业工人DNA损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刘楠
李斌
程娟
李云
郑国颖
关维俊
崔涛
孟会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2
丁二烯暴露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分析
高衍新
张天亮
李仁波
孔凡玲
夏昭林
程学美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