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3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配位链转移聚合制备反式-1,4-聚丁二烯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
1
作者 郑文洁 谭忠阳 张学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192-196,共5页
使用异丙氧基钕/正丁基镁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进行高反式-1,4-结构选择性配位链转移聚合,再加入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了反式-1,4-聚丁二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非极性-极性两嵌段共聚物(TPB-b-PMM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 使用异丙氧基钕/正丁基镁催化体系催化丁二烯进行高反式-1,4-结构选择性配位链转移聚合,再加入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了反式-1,4-聚丁二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非极性-极性两嵌段共聚物(TPB-b-PMM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嵌段共聚物TPB-b-PMMA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微观结构,以及嵌段共聚物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相态。结果表明,所得嵌段共聚物的凝胶渗透色谱曲线为单峰,分子量分布较窄(多分散性指数小于2.5);嵌段共聚物中反式-1,4-聚丁二烯链段中反式-1,4-结构摩尔分数为95.8%,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摩尔分数在10.9%~39.7%范围内可调控;此半结晶嵌段共聚物薄膜具有相分离形态,其圆柱形微区尺寸约为2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链转移聚合 反式-1 4-丁二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非极性-极性嵌段共聚物 相分离形态
下载PDF
熔融共混一步法制备具有优异水氧阻隔性能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量子点扩散板
2
作者 李博文 段宇豪 +3 位作者 葛伟新 朱家铭 熊英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为了同时增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的光扩散性能和水氧阻隔性能,首次将阻隔性能优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作为光扩散粒子,通过简单的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EVOH含量的SMMA/EVOH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光率... 为了同时增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的光扩散性能和水氧阻隔性能,首次将阻隔性能优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作为光扩散粒子,通过简单的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EVOH含量的SMMA/EVOH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光率雾度仪、气体渗透仪、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等详细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光扩散性能、水氧阻隔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EVOH与SMMA不完全相容,质量分数40%以下的EVOH在SMMA体系中以球形分散相形式存在,可将雾度从纯SMMA的0.3%提高至80%以上,起到光散射粒子的作用,透光率依然保持在60%以上;随着EV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水氧阻隔性能逐渐提高。将量子点加入阻隔扩散板中,能够有效延长量子点的荧光寿命,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乙烯-乙烯共聚物 荧光寿命 水氧阻隔性能 量子点扩散板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的阴离子聚合及其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新平 金关泰 +2 位作者 刘青 易毅 杨性坤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 ,1 ,1 二苯基乙烯为戴帽剂 ,2 (2 甲氧基乙氧基 )乙氧基锂为络合剂 ,在环己烷、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 ,采用阴离子聚合法 ,于 - 70℃~ - 40℃合成了非极性 极性的三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 聚丁二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 ,1 ,1 二苯基乙烯为戴帽剂 ,2 (2 甲氧基乙氧基 )乙氧基锂为络合剂 ,在环己烷、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 ,采用阴离子聚合法 ,于 - 70℃~ - 40℃合成了非极性 极性的三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 聚丁二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S B MMA) ,并借用GPC、1 H NMR、DSC、TEM、IR等仪器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所得产物具备较窄的分子量分布 (Mw/Mn<1 3)及微观相分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丁二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嵌段共聚物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 被引量:5
4
作者 廖明义 李可可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和分步方法,制备了以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为聚合物Ⅰ,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P(St-MMA) ]为聚合物Ⅱ的SBS/P(St-MMA)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TIPN)。研究了P(St-MMA)质量分数、M...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和分步方法,制备了以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为聚合物Ⅰ,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P(St-MMA) ]为聚合物Ⅱ的SBS/P(St-MMA)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TIPN)。研究了P(St-MMA)质量分数、MMA/St(摩尔比 )和不同聚合方式对TIPN动态力学性能和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TRP法制备的TIPN的动态力学性能和黏结性能均优于常规自由基聚合制备的TIPN。高温区聚苯乙烯 (PSt)嵌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降低,而损耗角正切tanδ2 显著增加;TIPN的黏结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拉伸剪切强度提高了 3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动态力学性能 黏结性能
下载PDF
窄分布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雅琼 许文林 鲁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27-529,共3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 ,研究了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极性溶剂中分散聚合的工艺条件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 ,通过控制工艺条件 ,可以制得粒径均匀的共聚物微球。
关键词 窄分布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微球 制备 分散聚合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刁建志 巴信武 +1 位作者 王素娟 丁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 研究了超支化聚 (酰胺 -酯 ) (HBP)对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PP/PVC/PP g (St co MMA) ]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 80 / 2 0 )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 g (St co MMA) ( 80 / 2 0 / 6)共混物中加入 1份HBP时 ,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 ,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 ,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 g (St co MMA)的界面粘结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 增容剂
下载PDF
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被引量:3
7
作者 宋晓峰 张德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18,共3页
先制备出粒径均匀、形态一致的乳胶粒 ,采用后处理过程得到大量带有微孔的颗粒 ,并对共聚物进行测试分析。
关键词 乳液聚合法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微孔粒子 纳米材料 增韧剂 填加剂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二酸二甘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吉丽 张会良 +1 位作者 高歌 董丽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8,共7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力学性能、光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撕裂断面形态,用偏光显微镜观察PLA的结晶形貌。结果表明,加入PDEGA后,薄膜的Tg下降了近8℃,Tcc下降了约17℃;随着MBS的不断加入,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分别在25MPa和120kN/m以上,PLA薄膜的断裂伸长率由PLA的3.5%提高到薄膜的40%以上,薄膜的模量、黏度都有所增加;随着MBS含量的增加,PLA球晶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球晶数量增加,球晶尺寸明显变小,但PLA的结晶类型没有改变;薄膜保持了良好的透明性和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己二酸二甘醇酯 吹塑薄膜 增韧 生物可降解
下载PDF
气化模铸模材料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制备、表征及铸模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简丽 索全伶 +2 位作者 贺文智 赫文秀 乌仁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6,共4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气化模铸造专用的可发性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t MMA)]珠粒,用 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凝胶色谱等方法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引发剂用 量和单体的初始投料比对共聚物...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气化模铸造专用的可发性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t MMA)]珠粒,用 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凝胶色谱等方法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引发剂用 量和单体的初始投料比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平均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随引发剂 用量增大而减小,特别是当引发剂在单体中的摩尔分数小于0.5%时影响最为明显;共聚物的平均组成与初 始投料组成接近,通过调节初始投料比可以控制共聚物的组成;合成的P(St MMA)非支链无规线型结构。 铸模性能测试表明,经可发性处理后的共聚物试样发气量为1016.6mL/g、灼烧残留量为0.012%,可作为市 售气化铸模材料的优良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铸模性能 制备 材料 表征 苯乙烯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乙烯-甲基丙烯酸 相对分子质量 气化模铸造 悬浮聚合法 引发剂 元素分析 凝胶色谱 核磁共振 摩尔分数 线型结构 性能测试 可发性 投料比 组成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与酚醛树脂共混体系相形态控制研究
10
作者 李求进 张世杰 +1 位作者 樊晓华 焦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864-2866,共3页
用溶液浇铸膜法制备一系列不同比例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酚醛树脂共混物,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酚醛树脂共混体系由于氢键作用存在相容窗口... 用溶液浇铸膜法制备一系列不同比例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酚醛树脂共混物,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酚醛树脂共混体系由于氢键作用存在相容窗口,在其相容窗口内可以通过改变共聚物的共聚比或共混比来控制相形态结构,获得预期的纳米形态结构;在相容窗口中,共混物存在分散的颗粒,它源于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分凝结构,共混物中PS含量的增加会增加分子链间的分凝结构,致使分散颗粒出现,当分凝程度越来越大时,最终会导致共混体系进入相分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氢键 相容性 分凝结构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粉/碳九石油树脂复合改性高黏沥青的黏附性
11
作者 孙吉书 濮夏天 +2 位作者 肖田 郭艳芳 王松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342-346,共5页
为了改善高黏改性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制备了基于碳九石油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橡胶粉的高黏改性沥青(HVAM-2),采用滴定法测定了其与集料之间的接触角并计算出黏附功。通过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飞散试验和汉堡车辙... 为了改善高黏改性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制备了基于碳九石油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橡胶粉的高黏改性沥青(HVAM-2),采用滴定法测定了其与集料之间的接触角并计算出黏附功。通过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飞散试验和汉堡车辙试验进一步验证了HVAM-2混合料的黏附性。结果表明,碳九石油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橡胶粉三种材料在沥青中形成的网格结构能够大幅度提高沥青的黏附性,有效改善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接能力;相比于基质沥青,HVAM-2的黏附功提高了72.9%,且HVAM-2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碳九石油树脂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橡胶粉 黏附性 水稳定性
下载PDF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英 江雨 +2 位作者 刘廷国 王守玲 王丽丽 《池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53-55,共3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乳化剂进行乳液聚合研究。通过改变乳化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用量、功能单体的用量等条件来研究分析乳液聚合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反应温度为80℃,苯乙烯-马来...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乳化剂进行乳液聚合研究。通过改变乳化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用量、功能单体的用量等条件来研究分析乳液聚合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反应温度为80℃,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用量为0.5 g(2.5%单体总质量),过硫酸铵(AA)的用量为0.1 g(0.5%单体总质量),丙烯酸(AA)的用量为1.4 m L(10%单体摩尔质量),乳液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乳液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两嵌段共聚物薄膜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和丙酮溶剂耦合作用下的形貌演化
13
作者 李亚南 李妍凝 +2 位作者 诸婷婷 包锦标 陈忠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66,共5页
以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MMA)两嵌段共聚物薄膜为考察对象,首先对比研究了PS-b-PMMA薄膜分别在丙酮溶剂和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环境中退火的形貌演变,进而提出利用scCO_2和丙酮溶剂的耦合作用调控嵌段共聚物薄膜的相转变... 以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b-PMMA)两嵌段共聚物薄膜为考察对象,首先对比研究了PS-b-PMMA薄膜分别在丙酮溶剂和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环境中退火的形貌演变,进而提出利用scCO_2和丙酮溶剂的耦合作用调控嵌段共聚物薄膜的相转变。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cCO_2和丙酮溶剂的耦合作用,能够显著缩短嵌段共聚物薄膜的有序-无序相转变时间,得到高度有序的分相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薄膜 丙酮 超临界二氧化碳 相形貌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树脂的合成及其对聚氯乙烯的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仁春 林发开 袁毅桦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106,共5页
采用种子乳液接枝聚合技术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丁二烯-苯乙烯树脂(MBS),考察了复合乳化剂浓度、CO2用量对丁苯胶乳粒径及其分布、胶乳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接枝单体滴加方式和接枝聚合反应温度对MBS体系稳定性和接枝效率的影... 采用种子乳液接枝聚合技术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丁二烯-苯乙烯树脂(MBS),考察了复合乳化剂浓度、CO2用量对丁苯胶乳粒径及其分布、胶乳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接枝单体滴加方式和接枝聚合反应温度对MBS体系稳定性和接枝效率的影响;讨论了MBS改性聚氯乙烯(PVC)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丁苯胶乳的碳酸化扩径附聚法和MBS胶乳的SO2凝聚新工艺。结果表明:在丁二烯/苯乙烯(质量比)为90/10、阴离子/非离子复合乳化剂浓度为35-40g/L、丁苯胶乳采用CO2附聚扩径、部分MMA预溶胀和其余MMA连续滴加的方式以及MBS胶乳SO2凝聚新工艺的条件下,所得MBS树脂粉料颗粒均匀,40-180目的颗粒质量分数达96%,堆积密度在0.4g/cm^3以上;PVC/MBS(质量比为100/8)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达22.6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丁苯胶乳 聚氯乙烯 附聚法 共混物
下载PDF
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梯度共聚物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涛 刘峰 +2 位作者 罗宁 应圣康 刘青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8-330,共3页
将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及连续补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方法制备的苯乙烯St/MMA梯度聚合物PSt-t-MMA作为增容剂应用于聚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VC/SBS)和PS/PMMA聚合物合金的增容和改性。扫描电镜结果表... 将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及连续补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方法制备的苯乙烯St/MMA梯度聚合物PSt-t-MMA作为增容剂应用于聚氯乙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VC/SBS)和PS/PMMA聚合物合金的增容和改性。扫描电镜结果表明,PSt-t-MMA可以改善PVC/SBS和PMMA/PS合金的相容性。PVC/SBS合金中加入少量PSt-t-MMA后,冲击强度从6.0kJ/m2提高到12.1kJ/m2,加工流变性能得到了改善。SBS用量也影响PVC/SBS合金的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共聚物 聚氯乙烯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嵌段共聚物 增容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胶体粒子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时忠 张凤美 +2 位作者 唐叶仓 尤丽莎 孙益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1-414,共4页
 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和丙酮,找到了一种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胶体粒子的新途径,粒子半径达纳米数量级,体系的固含量大于50%。研究了聚乙烯醇和丙酮对反应过程、胶乳粒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和...  通过添加聚乙烯醇和丙酮,找到了一种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浓度单分散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胶体粒子的新途径,粒子半径达纳米数量级,体系的固含量大于50%。研究了聚乙烯醇和丙酮对反应过程、胶乳粒子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和丙酮对高浓度无皂纳米胶乳粒子的形成与稳定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无皂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胶体粒子 共聚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悬浮-乳液复合聚合过程中聚合物复合粒子组成的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震乾 包永忠 +2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潘祖仁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2-386,共5页
采用苯乙烯(St)悬浮聚合过程中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乳液聚合组分,悬浮乳液复合聚合(SECP)方法,制备大粒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 PMMA)复合粒子.采用FTIR、1H- NMR、13C- NMR分析方法,研究SECP各个时期复合粒子中MMA- St链... 采用苯乙烯(St)悬浮聚合过程中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乳液聚合组分,悬浮乳液复合聚合(SECP)方法,制备大粒径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 PMMA)复合粒子.采用FTIR、1H- NMR、13C- NMR分析方法,研究SECP各个时期复合粒子中MMA- St链节摩尔比,发现悬浮粒子中MMA St链节摩尔比逐渐增大,而PMMA乳胶粒子中逐渐减少,表明悬浮相和乳液相间存在物质传递过程.悬浮粒子中MMA链节质量与MMA总投料质量比主要由乳胶粒子生成速率和乳胶粒子向悬浮粒子凝聚速率决定.最终得到的复合粒子除含PS和PMMA均聚物外,还含少量MMA-St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乳液复合聚合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复合粒子 组成
下载PDF
Ni/γ-Al_(2)O_(3)催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加氢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浩浩 郭方 +2 位作者 荣泽明 侯召民 苏东宁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2-880,共9页
以γ-Al_(2)O_(3)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γ-Al_(2)O_(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催化加氢。通过XRD、TEM、XPS、1HNMR和DSC对催化剂和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种类、Ni理... 以γ-Al_(2)O_(3)为原料、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Ni/γ-Al_(2)O_(3)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嵌段共聚物催化加氢。通过XRD、TEM、XPS、1HNMR和DSC对催化剂和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载体种类、Ni理论负载量(以载体质量为基准,下同)、反应条件对SIS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γ-Al_(2)O_(3)为载体并负载10%的Ni为催化剂、环己烷为溶剂、反应温度为140℃、反应压力为1MPa、反应时间3.0 h的条件下,催化剂具有最优活性,聚异戊二烯嵌段加氢度达到85%,副反应苯环的加氢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Ni/γ-Al_(2)O_(3) 非均相催化 催化技术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共混体系相分离的特征动态流变响应 被引量:9
19
作者 杜淼 王利群 +2 位作者 杨碧波 宋栩冰 郑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61-964,共4页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 采用动态流变学方法,结合小角激光光散射(SALLS)测定,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丙烯腈)(SAN)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与相分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频区域,时温叠加失效与共混物体系发生相分离有关,时温叠加失效温度Tb 与用SALLS测定的浊点温度Tc一致,用低频区域动态储能模量G’与频率 的关系[1gG’~lg( αT)] 偏离线性粘弹模型或时温叠加失效温度表征PMMA/SAN共混体系的相分离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丙烯腈)共混物 动态流变响应 动态流为行为 时温叠加 相分离 流变学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玉宝 梁宏斌 +1 位作者 斯琴图雅 刘海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3-357,共5页
通过电子束辐照研究了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不同共混比例材料的力学性能、硬度、交联度、结晶及形状记忆等,考察了辐照剂量和共混组分比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提高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 通过电子束辐照研究了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不同共混比例材料的力学性能、硬度、交联度、结晶及形状记忆等,考察了辐照剂量和共混组分比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提高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硬度,同时降低了结晶性能,这主要是由于辐照诱发了交联反应,使材料内部产生了交联结构。辐照交联为EMMA/EPDM共混物热收缩材料提供了形状回复的驱动力,但降低了形状固定率,通过控制交联度和结晶相所占比例,能够得到综合性能好的热收缩材料。当EMMA/EPDM(质量比)达到或高于3/7、辐照剂量控制在40~80 k Gy时,能够制备出满足基本要求的热收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三元乙丙橡胶 共混物 形状记忆 热收缩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