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析清初(后金)与朝鲜宗藩关系演进与确立——以“丁卯之役”与“丙子之役”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峰龙
任君蕾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1-16,共6页
17世纪初是东北亚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期间,建州女真逐渐统一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各部,并建立"后金"政权后与明朝对峙。后金为了消除与明朝抗衡的后顾之忧,先是极力向朝鲜王朝示好,后经过第一次征伐将原来的"...
17世纪初是东北亚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期间,建州女真逐渐统一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各部,并建立"后金"政权后与明朝对峙。后金为了消除与明朝抗衡的后顾之忧,先是极力向朝鲜王朝示好,后经过第一次征伐将原来的"依附关系"改为"兄弟之国",继而通过第二次征伐将"兄弟关系"转升为"君臣之义",由此最终确立宗藩关系。本文将以"丁卯之役"(1627年)与"丙子之役"(1636年)为主要线索,阐述了清初(后金)与朝鲜王朝宗藩关系演进与形成过程,以便进一步深入了解宗藩体制的实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卯之役
江都之盟
平壤之盟
丙子
之役
城下之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丁卯之役”后金鲜实质矛盾探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桂涛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4,220,共8页
"丁卯之役"后,后金与朝鲜虽约为"兄弟之国",但围绕着对明关系的问题,双方对"兄弟之盟"的理解却存在分歧。后金试图以"兄弟之盟"解除明朝与朝鲜的君臣关系,消解明朝天下共主的地位,将朝鲜组织...
"丁卯之役"后,后金与朝鲜虽约为"兄弟之国",但围绕着对明关系的问题,双方对"兄弟之盟"的理解却存在分歧。后金试图以"兄弟之盟"解除明朝与朝鲜的君臣关系,消解明朝天下共主的地位,将朝鲜组织进自己的天下秩序中。朝鲜则以"事大"维系明朝与它的君臣名分,以"交邻"来处理它与后金的"兄弟之盟"。此后十年双方在岁币、关市、刷还、使臣接待等问题上纷争不断,其背后的实质则是名分之争。后金在名分上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要取得与明朝同等的地位,这使得朝鲜无法继续在"事大"与"交邻"的架构中缓和双方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卯之役
兄弟之盟
事大
交邻
后金
朝鲜
原文传递
和约背后的制衡——对“丁卯之役”及金鲜谈判的再探讨
被引量:
6
3
作者
石少颖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7期9-21,共13页
国家实力和安全利益是后金发动"丁卯之役"、却在行军途中首倡和谈的原因,也是后金与朝鲜在战后利益争执过程中互指"渝盟"、彼此牵制的要素。"江都盟誓"以金鲜两国各自的战后安全为诉求,试图通过外交途径...
国家实力和安全利益是后金发动"丁卯之役"、却在行军途中首倡和谈的原因,也是后金与朝鲜在战后利益争执过程中互指"渝盟"、彼此牵制的要素。"江都盟誓"以金鲜两国各自的战后安全为诉求,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实现两国战后在军事上的相互制衡与防范。然而,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后金的朝鲜战略逐渐由"试探"转向"侵略"",江都盟誓"中相对平等的停战约定也终究被后金的种种侵略性要求所取代。不过,为了全力进攻明朝,后金战后并无意在军事上扩大与朝鲜的矛盾,而是对朝鲜展开了和平手段掩饰下的经济侵夺。虽然朝鲜的军事实力远不及后金,但是,从朝鲜攫取的可观利益以及朝鲜在明朝和后金之间的向背选择,却是后金在对外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朝鲜对后金的文化鄙夷态度更是让崛起中的后金愤愤不平,它强烈地刺激着后金统治者彻底征服朝鲜的决心,并且将"丁卯之役"后的金鲜关系推向了更为激烈的对抗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卯之役
江都盟誓
平壤盟誓
安全利益
制衡
原文传递
扎努事功考论——从《敕封贾弩碑》谈起
被引量:
2
4
作者
穆崟臣
穆鸿利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2,共5页
扎努,乌苏氏,满洲正蓝旗,家族中不乏清史勋耆人物。其生卒年文献无载,天命初年率部来归,被委以重任,担都堂衙门要职,负监察之责。从征东海女真,树有功勋。"丁卯之役",携书出使朝鲜。守卫盖州,驻防东京,为政有颂声。扎努是明...
扎努,乌苏氏,满洲正蓝旗,家族中不乏清史勋耆人物。其生卒年文献无载,天命初年率部来归,被委以重任,担都堂衙门要职,负监察之责。从征东海女真,树有功勋。"丁卯之役",携书出使朝鲜。守卫盖州,驻防东京,为政有颂声。扎努是明清鼎革之际文武兼备之人物,其自身事迹折射了后金(清)崛起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努
都堂衙门
东海女真
丁卯之役
原文传递
题名
浅析清初(后金)与朝鲜宗藩关系演进与确立——以“丁卯之役”与“丙子之役”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峰龙
任君蕾
机构
大连大学中国东北史研究中心
出处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1-16,共6页
文摘
17世纪初是东北亚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期间,建州女真逐渐统一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各部,并建立"后金"政权后与明朝对峙。后金为了消除与明朝抗衡的后顾之忧,先是极力向朝鲜王朝示好,后经过第一次征伐将原来的"依附关系"改为"兄弟之国",继而通过第二次征伐将"兄弟关系"转升为"君臣之义",由此最终确立宗藩关系。本文将以"丁卯之役"(1627年)与"丙子之役"(1636年)为主要线索,阐述了清初(后金)与朝鲜王朝宗藩关系演进与形成过程,以便进一步深入了解宗藩体制的实质问题。
关键词
丁卯之役
江都之盟
平壤之盟
丙子
之役
城下之盟
Keywords
Dingmao Battle
Jiangdu League
Pyongyang League
Bingzi Battle
Treaty at the Door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丁卯之役”后金鲜实质矛盾探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桂涛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研究所
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4,220,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19世纪李氏朝鲜视野中的清朝正统性研究"(批准号:15YJC77001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丁卯之役"后,后金与朝鲜虽约为"兄弟之国",但围绕着对明关系的问题,双方对"兄弟之盟"的理解却存在分歧。后金试图以"兄弟之盟"解除明朝与朝鲜的君臣关系,消解明朝天下共主的地位,将朝鲜组织进自己的天下秩序中。朝鲜则以"事大"维系明朝与它的君臣名分,以"交邻"来处理它与后金的"兄弟之盟"。此后十年双方在岁币、关市、刷还、使臣接待等问题上纷争不断,其背后的实质则是名分之争。后金在名分上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要取得与明朝同等的地位,这使得朝鲜无法继续在"事大"与"交邻"的架构中缓和双方的矛盾。
关键词
丁卯之役
兄弟之盟
事大
交邻
后金
朝鲜
分类号
K249.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和约背后的制衡——对“丁卯之役”及金鲜谈判的再探讨
被引量:
6
3
作者
石少颖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年第7期9-21,共13页
基金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存亡歧路:"义理"论争与17世纪20-50年代朝鲜思想界的清朝认识>(12YJCZH174)
[韩]韩国学中央研究院2011年度海外韩国学项目<仁祖时期义理论争与外交政策研究>(AKS-2011-R-07)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资助<朝鲜王朝与清朝早期交涉史研究--以仁祖时代(1623-1649)朝清关系为中心>(IFW09027)
文摘
国家实力和安全利益是后金发动"丁卯之役"、却在行军途中首倡和谈的原因,也是后金与朝鲜在战后利益争执过程中互指"渝盟"、彼此牵制的要素。"江都盟誓"以金鲜两国各自的战后安全为诉求,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实现两国战后在军事上的相互制衡与防范。然而,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后金的朝鲜战略逐渐由"试探"转向"侵略"",江都盟誓"中相对平等的停战约定也终究被后金的种种侵略性要求所取代。不过,为了全力进攻明朝,后金战后并无意在军事上扩大与朝鲜的矛盾,而是对朝鲜展开了和平手段掩饰下的经济侵夺。虽然朝鲜的军事实力远不及后金,但是,从朝鲜攫取的可观利益以及朝鲜在明朝和后金之间的向背选择,却是后金在对外决策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朝鲜对后金的文化鄙夷态度更是让崛起中的后金愤愤不平,它强烈地刺激着后金统治者彻底征服朝鲜的决心,并且将"丁卯之役"后的金鲜关系推向了更为激烈的对抗与冲突。
关键词
丁卯之役
江都盟誓
平壤盟誓
安全利益
制衡
Keywords
The Battle of Dingmao, Jiangdu Pledge, Pingrang Pledge, Security Interests, Conditionality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扎努事功考论——从《敕封贾弩碑》谈起
被引量:
2
4
作者
穆崟臣
穆鸿利
机构
渤海大学历史学系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92,共5页
文摘
扎努,乌苏氏,满洲正蓝旗,家族中不乏清史勋耆人物。其生卒年文献无载,天命初年率部来归,被委以重任,担都堂衙门要职,负监察之责。从征东海女真,树有功勋。"丁卯之役",携书出使朝鲜。守卫盖州,驻防东京,为政有颂声。扎努是明清鼎革之际文武兼备之人物,其自身事迹折射了后金(清)崛起的历程。
关键词
扎努
都堂衙门
东海女真
丁卯之役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析清初(后金)与朝鲜宗藩关系演进与确立——以“丁卯之役”与“丙子之役”为中心
崔峰龙
任君蕾
《大连大学学报》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丁卯之役”后金鲜实质矛盾探析
桂涛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原文传递
3
和约背后的制衡——对“丁卯之役”及金鲜谈判的再探讨
石少颖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2
6
原文传递
4
扎努事功考论——从《敕封贾弩碑》谈起
穆崟臣
穆鸿利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