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文化交流的独特符号:丁龙研究的解构与再建构
1
作者 张国雄 石坚平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论文回顾和梳理了120多年来丁龙研究的成果与主体,丁龙研究的学术分期以及丁龙文化符号的再建构。研究显示,1901—2022年,中美有关丁龙研究的文献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有126篇(部),成果形式多样。丁龙研究的主体,包括新闻记者、专家学者、... 论文回顾和梳理了120多年来丁龙研究的成果与主体,丁龙研究的学术分期以及丁龙文化符号的再建构。研究显示,1901—2022年,中美有关丁龙研究的文献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有126篇(部),成果形式多样。丁龙研究的主体,包括新闻记者、专家学者、广播电视工作者和侨务工作者。丁龙研究的学术分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建构阶段(1901—2000年)和解构阶段(2000年至今)。丁龙的“视野和理想”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为再构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一是从美国排华视域研究丁龙;二是从美国早期“中国观”视域研究丁龙;三是从中美文化交流视域研究丁龙。“丁龙汉学讲座教授”的设立,是20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历史事件,开美国汉语教学、中国文化研究之先河。如今,“丁龙”已经成为美国汉学史、美国华侨史、中美文化交流史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象征和标志性文化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文化 文化交流 华侨史 汉语教学 丁龙
下载PDF
20世纪后半期以来丁龙故事的文学化建构——丁龙研究之二 被引量:1
2
作者 石坚平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5,92,共6页
20世纪后半期,华人世界中流传着的丁龙(Dean Lung)故事逐渐脱离以往卡朋蒂埃人生传奇叙事的束缚,发展出相对独立的丁龙叙事,以突出和强化丁龙作为公益慈善捐赠者的形象。捐赠者、捐赠动机、以丁龙名字来命名的缘由等关键情节被一再地修... 20世纪后半期,华人世界中流传着的丁龙(Dean Lung)故事逐渐脱离以往卡朋蒂埃人生传奇叙事的束缚,发展出相对独立的丁龙叙事,以突出和强化丁龙作为公益慈善捐赠者的形象。捐赠者、捐赠动机、以丁龙名字来命名的缘由等关键情节被一再地修改、润色和重构,使整个故事变得既生动逼真又合情合理,以增强其文学性、可读性与趣味性,并承载着不同建构者所赋予的特定时代意蕴。与此同时,英文世界在继承原有早期丁龙象形建构成果基础上,也逐渐吸收了华人世界文化建构的成果,进一步深化了丁龙故事的文学化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龙 卡朋蒂埃 文学建构 中美文化
下载PDF
海外中国观与文化主体性叙事的交互建构以丁龙捐赠事件的传奇化过程为例
3
作者 武洹宇 朱健刚 《社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0,共25页
通过对“Dean Lung汉学讲席”事件演绎而来的“丁龙传奇”进行探析,本文发现其历史叙述的重要建构节点多出现在美国“中国热”与中国知识分子建构自身文化认同的风潮交汇互动之际。一系列的互动过程揭示了鸦片战争以前的国际秩序在近现... 通过对“Dean Lung汉学讲席”事件演绎而来的“丁龙传奇”进行探析,本文发现其历史叙述的重要建构节点多出现在美国“中国热”与中国知识分子建构自身文化认同的风潮交汇互动之际。一系列的互动过程揭示了鸦片战争以前的国际秩序在近现代如何发挥双重意义图式的作用:它既沉淀为以儒家文明为符号的华夏中心情结作用于中国,也转化为以“儒教中国”为象征的积极东方主义作用于西方。两者以不同时期的发展形态在“丁龙传奇”的建构空间对话和交互阐释,鲜明地呈现了近代中美交往的过程中对“何谓中国”的符号化想象。由此可见,知识分子所阐发的中国文明本身,也被跨文化交往中的既有历史结构所笼罩。这意味着“文化自觉”的纵向内省与横向交流,实为相辅相成、互相建构的一个多时空不断对话的动态系统。择取其中积极的中国符号进行表达,或能引发异文化乃至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极大善意和兴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人们想象中国的空间,限制了认知真实中国的丰富可能。意识到这一点,将有助于中外学者理解并掌握文明交流互鉴的密匙,以更加广阔的胸襟和丰富的智慧讲好中国与世界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龙 捐赠 文明交流互鉴 文化自觉 海外中国观
下载PDF
早期美国报刊中的“Dean Lung”(丁龙)形象建构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坚平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6,92,共7页
美国早期报刊在关于丁龙的相关报道中,先后为丁龙建构出了四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卑微的无足轻重的美国富翁家的华人男仆;一位神秘的东方哲人;一个美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者;一位受人敬重的仆人。这些“丁龙形象”的建构既被打上深深... 美国早期报刊在关于丁龙的相关报道中,先后为丁龙建构出了四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卑微的无足轻重的美国富翁家的华人男仆;一位神秘的东方哲人;一个美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者;一位受人敬重的仆人。这些“丁龙形象”的建构既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又与早期报刊本身的媒体属性密切相关。这些要素应当成为今后学者利用美国早期报刊作为文献史料,深入开展丁龙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龙(deanlung) 卡朋蒂埃 形象建构 美国报刊
下载PDF
美国中文藏书概述
5
作者 段立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1869年至第二世界大战前夕,为美国早期收集中文藏书时期。其书籍来源主要依靠中美两国间的书籍交换,中方的馈赠,以及两国外交官、学者、商人的私人捐赠。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为当代美国收集中文藏书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一、1949年之... 1869年至第二世界大战前夕,为美国早期收集中文藏书时期。其书籍来源主要依靠中美两国间的书籍交换,中方的馈赠,以及两国外交官、学者、商人的私人捐赠。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为当代美国收集中文藏书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一、1949年之前,随着美国专门研究亚洲和中国的学术机构的建立,对中文书籍进行了有目的,有计划的大规模采购;二、1949至1972年,中美两国交往冻结,美国中文藏书的来源主要为台湾、香港、和东南亚;三、1972年迄今,美国直接从中国大陆购书。美国是中国境外最重要的一处中华文化宝藏之地,有计划地开发整理这笔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会图书馆 阿加辛东方语言讲座 华森图书馆 丁龙中文讲座 蒲安臣条约
下载PDF
中西互构下近代慈善事业的转型——以“丁龙(Dean Lung)汉学讲席”捐赠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武洹宇 朱健刚 《社会发展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117-134,M0005,M0006,共20页
本文基于晚清广东籍华人丁龙(Dean Lung)与美国友人卡朋蒂埃在1901年共同捐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学讲席的事件,分析了这一海外捐赠是如何在中国本土的公益慈善逻辑与西方近代捐赠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指出中国慈善在近代转向公益并... 本文基于晚清广东籍华人丁龙(Dean Lung)与美国友人卡朋蒂埃在1901年共同捐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汉学讲席的事件,分析了这一海外捐赠是如何在中国本土的公益慈善逻辑与西方近代捐赠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指出中国慈善在近代转向公益并非只是单向地将西方的慈善模式进行嫁接创造,而是中西文化双向互动、相互构成的结果。因此,如果说以爱国为要义的“公益”可以看作是晚清的中国对西方冲击的回应,那么这一回应在其发端之初,便不仅只有致力本土建设的一面,同时还有向外嵌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进程的另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龙(Dean Lung) 公益慈善 中西互构
原文传递
开博办公一年多
7
作者 丁龙 《中国公证》 2013年第5期30-31,共2页
不知不觉中,开博办公一年多了,朋友的关注、领导的鼓励、媒体的报道、刊物的约稿……没想到我的无意之举竟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丁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