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体”文三说 被引量:4
1
作者 熊良智 XIONG Liang-zhi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0-52,共3页
“七体”是继枚乘《七发》而产生的一种文体 ,从古到今 ,人们都对它的文体特征、源流演变有不少的讨论。但是不少观点望文生义 ,甚至以讹传讹 ,本文为此作了正本清源的梳理。
关键词 发》 谏》 哀》 '七体' 源流 古代文学 辞赋 特征
下载PDF
建安七体文论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秀敏 宋金民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33-136,152,共5页
七体自枚乘《七发》首创之后,作者继踵。建安七体文皆是虚构一主一客问答的招隐型作品,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的模拟之作,在思想倾向上,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却也体现出当时对刑名之学的重视;在情感倾向上,作者的情感已由讽谏转向颂美,名为招... 七体自枚乘《七发》首创之后,作者继踵。建安七体文皆是虚构一主一客问答的招隐型作品,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的模拟之作,在思想倾向上,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却也体现出当时对刑名之学的重视;在情感倾向上,作者的情感已由讽谏转向颂美,名为招隐,实为自招,并成为激励士人的劝仕之作;在艺术技巧上,注重语句的对仗工整,讲究音律的和谐,用典成分增多,体现出较强的骈化趋势。总之,建安七体文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受到了那个时代社会风气和政治背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 七体 思想倾向 情感倾向 艺术技巧
下载PDF
汉代七体赋的欲望世界与游戏心态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小禄 张欢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7-62,共6页
对包含《七发》在内的汉代七体赋,我们从不断模拟翻写的文学事实出发,讨论其创作动机和由此彰显出来的汉人欲望世界和游戏心态。他们把本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和现实追求推衍到极致,对美食、美色和宫室娱乐作了帝王般的穷奢极欲描绘... 对包含《七发》在内的汉代七体赋,我们从不断模拟翻写的文学事实出发,讨论其创作动机和由此彰显出来的汉人欲望世界和游戏心态。他们把本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和现实追求推衍到极致,对美食、美色和宫室娱乐作了帝王般的穷奢极欲描绘。而七事内容的随意安排和被劝主人的被动处理,又可见汉人的游戏为文心理,以及对世俗享受的沉溺、向往和与不同时期的现政权所发生的离合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体 汉赋 发》
下载PDF
论唐前七体文骈偶句式的生成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家骊 汪妍青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0-198,共9页
唐前七体文骈偶句式的表现方式依句式长短大致可拟分为五类。每一类骈偶句式又因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的异同而呈现出多种样式。骈偶句式的生成原理则与各类句式序列规律的构建相关。而对句序意脉承接方式的多层次探索与对七体文的文体功... 唐前七体文骈偶句式的表现方式依句式长短大致可拟分为五类。每一类骈偶句式又因意义节奏与韵律节奏的异同而呈现出多种样式。骈偶句式的生成原理则与各类句式序列规律的构建相关。而对句序意脉承接方式的多层次探索与对七体文的文体功能及篇体结构的适应则是促成唐前七体文骈俪化进程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体 骈偶句式 表现方式 生成原理
下载PDF
北京大学藏汉简《反淫》篇与七体 被引量:3
5
作者 常昭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46-51,共6页
北京大学藏汉简中的《反淫》一篇从形式上看属于赋体文献。《反淫》的面世在辞赋史上意义重大。由"五"到"七"数理的变化透露出早期赋体文学发展的脉络。"七体"的论述方式,适应了汉代大赋追求叙事全面、... 北京大学藏汉简中的《反淫》一篇从形式上看属于赋体文献。《反淫》的面世在辞赋史上意义重大。由"五"到"七"数理的变化透露出早期赋体文学发展的脉络。"七体"的论述方式,适应了汉代大赋追求叙事全面、气魄宏大的审美要求。《反淫》所设主客二者为虚无飘渺的形象,其问答实为人的两面性进行心理斗争的过程,借以展示人内心的丰富复杂以及自我理性成长的自豪感。《反淫》为"七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汉简 辞赋 《反淫》 七体
下载PDF
从《文选》“七”看七体题材内容之演变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津华 《中国韵文学刊》 2005年第4期52-55,共4页
《文选》中所收三篇“七”体,主题上表现出从“问疾”到“招隐”的演化;而每篇各小节也不断有新的题材因子融入,从而使文人价值标准的变化、文学观念的演进、政治思想的变迁对作品的影响和制约,作品对现实的艺术化反映等都能在这三篇“... 《文选》中所收三篇“七”体,主题上表现出从“问疾”到“招隐”的演化;而每篇各小节也不断有新的题材因子融入,从而使文人价值标准的变化、文学观念的演进、政治思想的变迁对作品的影响和制约,作品对现实的艺术化反映等都能在这三篇“七”体中得到很好的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七体 主题内容 演变 题材 文学观念 价值标准 政治思想
下载PDF
“七体”题材的突破与创新——唐后“七体”创作管窥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津华 《中国韵文学刊》 2008年第4期47-51,共5页
七体在汉魏六朝的创作达到了顶峰,创造了"问疾"和"招隐"的七体传统题材。唐及后世七体的创作数量虽然萎缩,但却开拓出了以柳宗元《晋问》和以袁桷《七观》为代表的"都邑风土"和"谈艺论学"新的... 七体在汉魏六朝的创作达到了顶峰,创造了"问疾"和"招隐"的七体传统题材。唐及后世七体的创作数量虽然萎缩,但却开拓出了以柳宗元《晋问》和以袁桷《七观》为代表的"都邑风土"和"谈艺论学"新的题材领域,打破了陈陈相因的模拟,理应受到后世研究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体 题材 突破 都邑风土 谈艺论学
下载PDF
七体:文体演变的缩影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士彪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2000年第5期83-85,共3页
七体的演变过程表明文体是文学发展的产物 ,其自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文体的独立与否 ,跟它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同时还受到文化心理。
关键词 七体 文学
下载PDF
从文献著录看“七体”的演变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津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70-74,共5页
"七"在中国古代文体史上立为一体,由来已久,其文体地位在古代史书、类书、书目等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著录;随着创作的发展变化,七体在后世总集中的归类及收录范围有所变化,据此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七体的文体属性和发展演变,也可看... "七"在中国古代文体史上立为一体,由来已久,其文体地位在古代史书、类书、书目等文献中都有明确的著录;随着创作的发展变化,七体在后世总集中的归类及收录范围有所变化,据此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七体的文体属性和发展演变,也可看出文体分类及演变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体 文献著录 归类变化 演变
下载PDF
从“文话”视域看古代文体的品评方式——以七体为例
10
作者 孙津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9-93,共5页
"文话"中包含许多关于古代文体的品评资料。七体是古代文体中的独特样式,"文话"从辨析文体名称、追溯文体起源、思考文体立体、探究文体体制、概括文体演变、评价文体模拟、总结文体作用等方面,对七体进行了品评。&... "文话"中包含许多关于古代文体的品评资料。七体是古代文体中的独特样式,"文话"从辨析文体名称、追溯文体起源、思考文体立体、探究文体体制、概括文体演变、评价文体模拟、总结文体作用等方面,对七体进行了品评。"文话"类著作在品评文体时的方式和角度,可为后人研究文体提供资料平台和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话 七体 品评
下载PDF
六朝“七体”赋新变
11
作者 翟云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75-77,共3页
六朝的"七体"赋创作十分繁荣。这一时期"七体"赋从思想内容到形式结构等方面与《七发》等汉赋相比较而言,发生了一些有规律可循的变化。选取六朝这一时间段,说明这一时期"七体"赋的创作以及具体的新变情况。
关键词 六朝 辞赋 七体 新变
下载PDF
论七体的形成和演进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志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71-74,共4页
七体是赋的分支 ,具有与其它赋类相区别的特点 ,其基本体制由西汉枚乘《七发》确立。七体在其流变过程中 ,招隐取代问疾成为题材上的突破 ,仕隐之辩为文人表述个人情性、价值取舍及德政标准提供了合适的途径。
关键词 七体 形成 演进
下载PDF
再谈《七发》及唐前“七体”赋作的主旨
13
作者 李宏伟 管宗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1-185,共5页
《七发》除了"戒奢"之外,还有一条讽谏主上举贤任能的主旨,由此可以看到诸多先秦时期文学因素的影响。自《七激》始,"七体"的题材由问疾转变为招隐,但这一讽谏主旨一直未变。这成为其后七体作品的基本内容,只是在... 《七发》除了"戒奢"之外,还有一条讽谏主上举贤任能的主旨,由此可以看到诸多先秦时期文学因素的影响。自《七激》始,"七体"的题材由问疾转变为招隐,但这一讽谏主旨一直未变。这成为其后七体作品的基本内容,只是在不同阶段、不同作品中表现程度与方式有所差异。这一主旨符合文臣的基本精神诉求,《七发》、《七激》等作品的宛转表达方式又为他们提供了安全合适的范本,最终造就了七体的模拟继作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体 主旨 举贤任能 讽谏
下载PDF
试论宫体文人对“七体”创作模式的新变
14
作者 李敏 《新丝路(下旬)》 2016年第11期240-,253,共2页
七体是汉魏六朝大赋创作的一种重要体式,在宫体文学以前,这一创作已经形成一定的创作模式,萧纲从内容和行文结构上改写了这一传统模式,体现"新变"特征。
关键词 七体 模式 新变
下载PDF
唐前“七体”演进管窥
15
作者 王品 《语文知识》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西汉枚乘的代表作《七发》,因其形式与内容的新颖,为后世文人竞相摹仿,从而开创了"七"这一新的文学体裁。东汉是"七体"的形成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七体"的发展达到了巅峰;随后,"七体"的发展呈下滑趋势,唐代已鲜有作品问世。
关键词 七体 问答式 问疾 招隐
下载PDF
建安七体的发展
16
作者 马黎丽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2-80,共9页
建安七体较汉代七体,在知识与文采方面均有丰富和超越。王粲《七释》与曹植《七启》在名物的种类和相关知识方面予以拓展,引入歌舞表演等新的题材因素,展现出建安赋家的博物修养。王粲《七释》思想观点和说理论证的技巧较汉代七体有较... 建安七体较汉代七体,在知识与文采方面均有丰富和超越。王粲《七释》与曹植《七启》在名物的种类和相关知识方面予以拓展,引入歌舞表演等新的题材因素,展现出建安赋家的博物修养。王粲《七释》思想观点和说理论证的技巧较汉代七体有较大发展。曹植《七启》注重文学趣味的营造和表现,赋名物以美感和趣味,运用具有神话色彩的想象和意象,展现出较高的文学性。建安七体较汉代七体的发展,是赋家之政治追求及博物风气与文学表达手段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安 七体 释》 启》
下载PDF
建安七体文创作时间再考
17
作者 李丰山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0-33,共4页
建安七体文是由曹植发起的同时期、同文体的群体创作。它包括曹植《七启》(完篇)、王粲《七释》(完篇)、徐幹《七喻》(残缺)、杨修《七训》(存目)、刘劭《七华》(残缺)、傅巽《七诲》(残缺)。经考证,建安七体文的创作时间应为建安十八年... 建安七体文是由曹植发起的同时期、同文体的群体创作。它包括曹植《七启》(完篇)、王粲《七释》(完篇)、徐幹《七喻》(残缺)、杨修《七训》(存目)、刘劭《七华》(残缺)、傅巽《七诲》(残缺)。经考证,建安七体文的创作时间应为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至建安十九年(214年)十二月之间,学界现存的八种建安七体文创作时间,均与史实不符,不足采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建安 建安七体 创作时间
下载PDF
清人七体观之分期与特色——以清代文论为中心
18
作者 杨文博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90-96,共7页
七体自产生以后,历代与之相关的论述异彩纷呈。有清一代,整理研究之学兴盛,七体的创作和研究亦蔚为大观。清代诗话、赋话、《文选》评注等诸多文论中关于七体的论述鲜明地体现了清人各具特色的七体观。本文以清人就七体的来源、七体的... 七体自产生以后,历代与之相关的论述异彩纷呈。有清一代,整理研究之学兴盛,七体的创作和研究亦蔚为大观。清代诗话、赋话、《文选》评注等诸多文论中关于七体的论述鲜明地体现了清人各具特色的七体观。本文以清人就七体的来源、七体的归类等问题的探讨为主要着力点展开论述,展现清人不同时期特色鲜明的七体观念。自清初开始,文人的七体论述就各抒己见,历经清中期章学诚的推陈出新后,到了清末,一些新角度的应用以及对前人思考的借鉴使清代七体理论在此时期开花结果。其中研究者的各自特色是本文的着力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 七体观” 清代文论 特色
下载PDF
中医辨治胃脘痛四要点五治法七体会
19
作者 郝玉香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6期432-433,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辨 治疗原则 治法 七体 药物组成 胃脘痛 要点 理气止痛 肝郁气滞 恶心呕吐
下载PDF
田雯七言歌行体咏物诗研究
20
作者 刘治宏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第1期23-27,共5页
田雯七言歌行体咏物诗从题材内容上可分为三类:一是咏物,体物传神;二是咏物结合议论,表达对某一事物或社会某一问题的看法;三是咏物中抒怀,表达对人生遭际的感慨。艺术特色表现为:长于用赋,铺陈排比;想象奇特,构思精巧;辞藻丰富,典故多... 田雯七言歌行体咏物诗从题材内容上可分为三类:一是咏物,体物传神;二是咏物结合议论,表达对某一事物或社会某一问题的看法;三是咏物中抒怀,表达对人生遭际的感慨。艺术特色表现为:长于用赋,铺陈排比;想象奇特,构思精巧;辞藻丰富,典故多样。在神韵说风靡的清初诗坛,其诗独树一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雯 言歌行 咏物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