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七力模型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魏文颖 肖芳 刘珊珊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9-123,共5页
毕业生缺乏就业稳定性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就业稳定性不仅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企业的正常运作,也在毕业生们的职业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通过识别和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主要驱动力,构建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 毕业生缺乏就业稳定性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就业稳定性不仅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企业的正常运作,也在毕业生们的职业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通过识别和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主要驱动力,构建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七力模型,发现国家政策的导向力、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力、行业壁垒的排斥力、企业的招聘力、组织的和谐力、家庭背景的支持力、毕业生的就业力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提高毕业生自身就业力提出了进行有效人力资本管理、积极搜索职业选择、进行动态规划、强化职业意识、调整就业观念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稳定性 七力模型
下载PDF
企业开放式创新动力源:“七力模型”解构
2
作者 李海东 韦周雪 刘志迎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2016年第5期72-75,共4页
开放式创新既是理论前沿,又是大量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开放式创新有利于企业整合各种创新资源,推进创新效率提升,获取竞争优势。创新源泉在于企业内部,企业内源动力是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企业内在各种... 开放式创新既是理论前沿,又是大量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开放式创新有利于企业整合各种创新资源,推进创新效率提升,获取竞争优势。创新源泉在于企业内部,企业内源动力是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企业内在各种驱动创新的要素得到了充分的激活,才能够实现创新。而来自外部的六种力量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要在充分调动内部因素的同时,积极整合外部资源,做到开放式创新,借助于外部力量为企业实现创新提供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创新动 七力模型
下载PDF
领导者核心能力之七力模型
3
作者 吴维库 孙同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Z期40-42,共3页
本文聚焦领导者职业生涯发展的动态性及成长性,把握领导者的不同角色,以及处于不同角色时所发出的对上追随力、对下领导力、对外影响力、对内执行力、对己平衡力,着力研究能为其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核心能力组合。在领导者的职业生涯发... 本文聚焦领导者职业生涯发展的动态性及成长性,把握领导者的不同角色,以及处于不同角色时所发出的对上追随力、对下领导力、对外影响力、对内执行力、对己平衡力,着力研究能为其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的核心能力组合。在领导者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既要解决发展的有效性和持久性,还要培育学习力来提升发展的牵引力,增强道德力来夯实发展的动力源,由此建立了领导者核心能力七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 领导者核心能 模型 七力模型
下载PDF
中广核“七力”助品牌建设
4
作者 韩云飞 《企业管理》 2024年第6期82-84,共3页
当前,我国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进入关键期,品牌价值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央企业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参与全球品牌竞争与合作的“国家队”,自觉承担起新时代新形势赋予央企的使命,... 当前,我国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进入关键期,品牌价值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央企业作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参与全球品牌竞争与合作的“国家队”,自觉承担起新时代新形势赋予央企的使命,积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打造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通过品牌塑造凸显企业核心价值和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关注与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建设 模型 中广核 品牌文化 世界一流品牌
下载PDF
中国企业大趋势:站在后天看明天
5
作者 中国企业70年研究课题组 杨杜 +5 位作者 薛梅 刘凯 尚路 刘兴国 高蕊 刘斌 《企业管理》 2019年第10期21-26,共6页
由'大而不强'到'又大又强',由'模仿追随'到'创新引领',由'本土企业'到'全球企业'。中国企业成长三大目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也由量的... 由'大而不强'到'又大又强',由'模仿追随'到'创新引领',由'本土企业'到'全球企业'。中国企业成长三大目标: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也由量的成长转向质的成长。我国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成长的系统任务,就是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成长的战略目标体系、标准指标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并创建和完善相应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企业成长 高质量发展 又大又强 创新引领 七力模型
下载PDF
企业开放式创新动力源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志迎 沈磊 韦周雪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2-743,共12页
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共识,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技术创新内生化是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然而,何以驱动创新,认识上仍然存在误区和不一致。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产业政策之争,实质上也正是该难题的典型表现。本文在系统梳... 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共识,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技术创新内生化是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然而,何以驱动创新,认识上仍然存在误区和不一致。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产业政策之争,实质上也正是该难题的典型表现。本文在系统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构建了技术创新动力源的"七力模型",并实证了企业内源力、客户拉动力、供应商推动力、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力、竞争对手竞争压力、科技中介服务力、政府政策激励力对创新绩效有正向驱动作用,其中政府政策激励力、科技中介服务力对其他几种驱动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技术创新 开放式创新 七力模型 创新动
原文传递
Simulation of natural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network system performance
7
作者 Abraham Debebe Woldeyohannes Mohd Amin Abd Majid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09年第12期29-38,共10页
Simulation has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analyzing pipeline network systems (PN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al variables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Simulation has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tool for analyzing pipeline network systems (PN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al variables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simulation for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ransmission PNS. A simul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determining flow and pressure variables for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of PNS. The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for the simulation model was deriv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mass balance, and compressor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ressure and flow variables, solution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based on iterative Newton Raphson scheme and implemented using visual C++6. Evaluations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with the existing pipeline network system showed that the model enabled to determine the operational variables with less than ten iterations.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compressor working in the pipeline network system xvhich includes energy consumption, compression ratio and discharge pressure were evaluated to meet pressure requirements ranging from 4000-5000 kPa at various speed. Results of the analyses from the simul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model could be used for performance analysis to assist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design and optimal operations of transmission P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transmission pipeline network: compressor station: natural gas: sim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