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刻重构中的图像与复原
被引量:
2
1
作者
白文
《艺术探索》
2016年第3期75-91,共17页
通过对七宝台石刻造像的图像排列组合等问题的讨论,初步认为光宅寺七宝台很可能是一座五层方形土木石结构的舍利佛塔。石刻图像意义则体现了释迦舍利法身所具有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永恒的时间、空间序列,以此作为载体祈愿武则天摆脱...
通过对七宝台石刻造像的图像排列组合等问题的讨论,初步认为光宅寺七宝台很可能是一座五层方形土木石结构的舍利佛塔。石刻图像意义则体现了释迦舍利法身所具有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永恒的时间、空间序列,以此作为载体祈愿武则天摆脱生死轮回,能像释迦精神一样周而复始、永恒不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宅寺
七宝台
舍利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长安七宝台石刻的十一面观音图像与观念
被引量:
4
2
作者
白文
《文物世界》
2017年第2期15-19,共5页
本文的主旨是对唐代佛教美术的图像学解读。通过对七宝台雕刻的七件十一面观音图像的讨论,追溯观音图像的产生与七宝台佛塔的匹配过程,进而发现相同的图像结构可能具有迥然不同的内涵,具体的社会背景尤其是最高统治者的意愿往往在背后...
本文的主旨是对唐代佛教美术的图像学解读。通过对七宝台雕刻的七件十一面观音图像的讨论,追溯观音图像的产生与七宝台佛塔的匹配过程,进而发现相同的图像结构可能具有迥然不同的内涵,具体的社会背景尤其是最高统治者的意愿往往在背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宝台
佛塔
十一面观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家国而作——莫高窟第321窟十一面观音像的图像特征及主题
3
作者
郭子睿
沙武田
《美术大观》
2024年第8期46-53,共8页
作为一座盛唐家窟,莫高窟第321窟形象地展示着敦煌阴氏家族的文化观念与礼俗生活。其中十一面观音像颇具原创性,成为此窟一类内涵丰富的视觉语汇。画面融合密教传统与净土母题,传递出窟主对密教观音法门的认知与理解。更为独特的是,在...
作为一座盛唐家窟,莫高窟第321窟形象地展示着敦煌阴氏家族的文化观念与礼俗生活。其中十一面观音像颇具原创性,成为此窟一类内涵丰富的视觉语汇。画面融合密教传统与净土母题,传递出窟主对密教观音法门的认知与理解。更为独特的是,在风格样式上继承延续长安七宝台造像的传统,再现武周时期的佛教视觉。图像彰显出深刻的纪念碑性意义,不仅追忆展示着阴氏家族崛起的历史记忆,更突出表达了守护国土的夙愿担当,是其忠孝思想与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实为盛唐时期家国意识的视觉型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321窟
十一面观音像
敦煌阴氏
七宝台
造像
家国意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中佛迹之旅——宝庆寺与药王山纪胜
4
作者
金申
《佛教文化》
1994年第6期28-29,共2页
今年8月初,我因参加一次学术会议之缘,得以巡礼了陕西安宝庆寺遗迹和耀县药王山碑刻。 宝庆寺,位于西安市内书院街路口,原寺早已无存,只剩下一座六角形砖塔,俗称花塔;与花塔近在咫尺的是二层的仿古形酒楼饭馆,饭招酒旗飘扬,与塔比肩。...
今年8月初,我因参加一次学术会议之缘,得以巡礼了陕西安宝庆寺遗迹和耀县药王山碑刻。 宝庆寺,位于西安市内书院街路口,原寺早已无存,只剩下一座六角形砖塔,俗称花塔;与花塔近在咫尺的是二层的仿古形酒楼饭馆,饭招酒旗飘扬,与塔比肩。塔近年维修过,四周圈以铁栅,保护尚好。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这花塔的塔身各面都作成小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王山
宝庆
花塔
七宝台
光宅寺
塔身
砖塔
六角形
兜率天宫
中国佛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周时期两京地区的佛教视觉文化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效俊
《唐史论丛》
2010年第1期265-280,共16页
近年,艺术史学界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理论和方法开始盛行。与古典艺术史学注重学科的独立性和艺术品的绝对价值的哲学相比,视觉文化将研究对象从艺术品(Fine Art)扩展到视觉材料(Visual Material),研究目的由探索作品的艺术价值...
近年,艺术史学界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理论和方法开始盛行。与古典艺术史学注重学科的独立性和艺术品的绝对价值的哲学相比,视觉文化将研究对象从艺术品(Fine Art)扩展到视觉材料(Visual Material),研究目的由探索作品的艺术价值扩展到社会文化的范畴。在研究方法上也提倡打破学科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京
内道场
弥勒像
唐史论丛
久视元年
薛怀义
大云经
七宝台
云经寺
凤阁侍郎
原文传递
唐代前期北方地区僧俗共同造像的组织结构
6
作者
杨效俊
《唐史论丛》
CSSCI
2013年第2期58-73,共16页
前言前人对初唐时期僧俗共同造像已经开展研究。李文生、孙新科利用造像铭文研究发现从北朝至唐代龙门石窟佛社造像的变化:僧俗二众共同参加的佛社造像占所有佛社造像的比例呈减少趋势,佛社机构和首领的设置由繁到简,北朝佛社与寺院的...
前言前人对初唐时期僧俗共同造像已经开展研究。李文生、孙新科利用造像铭文研究发现从北朝至唐代龙门石窟佛社造像的变化:僧俗二众共同参加的佛社造像占所有佛社造像的比例呈减少趋势,佛社机构和首领的设置由繁到简,北朝佛社与寺院的关系较唐朝密切。<sup>[1]</sup>郝春文指出敦煌地区在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中,不少修建洞窟的家庭或家族都把已出家的家庭成员甚至亲属列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
唐代前期
孙新
郝春文
敦煌地区
唐时期
供养人
上柱国
七宝台
敦煌莫高窟
原文传递
题名
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刻重构中的图像与复原
被引量:
2
1
作者
白文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
出处
《艺术探索》
2016年第3期75-91,共17页
文摘
通过对七宝台石刻造像的图像排列组合等问题的讨论,初步认为光宅寺七宝台很可能是一座五层方形土木石结构的舍利佛塔。石刻图像意义则体现了释迦舍利法身所具有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永恒的时间、空间序列,以此作为载体祈愿武则天摆脱生死轮回,能像释迦精神一样周而复始、永恒不灭。
关键词
光宅寺
七宝台
舍利塔
Keywords
Guangzhai Temple, Qibao Pavilion, Stupa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长安七宝台石刻的十一面观音图像与观念
被引量:
4
2
作者
白文
机构
西安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出处
《文物世界》
2017年第2期15-19,共5页
基金
西京学院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2016年-2017年度<唐代长安七宝台石刻造像的图像研究>(16JK2233)阶段成果
文摘
本文的主旨是对唐代佛教美术的图像学解读。通过对七宝台雕刻的七件十一面观音图像的讨论,追溯观音图像的产生与七宝台佛塔的匹配过程,进而发现相同的图像结构可能具有迥然不同的内涵,具体的社会背景尤其是最高统治者的意愿往往在背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七宝台
佛塔
十一面观音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家国而作——莫高窟第321窟十一面观音像的图像特征及主题
3
作者
郭子睿
沙武田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24年第8期46-53,共8页
基金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资助(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一座盛唐家窟,莫高窟第321窟形象地展示着敦煌阴氏家族的文化观念与礼俗生活。其中十一面观音像颇具原创性,成为此窟一类内涵丰富的视觉语汇。画面融合密教传统与净土母题,传递出窟主对密教观音法门的认知与理解。更为独特的是,在风格样式上继承延续长安七宝台造像的传统,再现武周时期的佛教视觉。图像彰显出深刻的纪念碑性意义,不仅追忆展示着阴氏家族崛起的历史记忆,更突出表达了守护国土的夙愿担当,是其忠孝思想与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实为盛唐时期家国意识的视觉型塑。
关键词
莫高窟第321窟
十一面观音像
敦煌阴氏
七宝台
造像
家国意识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9.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J19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中佛迹之旅——宝庆寺与药王山纪胜
4
作者
金申
出处
《佛教文化》
1994年第6期28-29,共2页
文摘
今年8月初,我因参加一次学术会议之缘,得以巡礼了陕西安宝庆寺遗迹和耀县药王山碑刻。 宝庆寺,位于西安市内书院街路口,原寺早已无存,只剩下一座六角形砖塔,俗称花塔;与花塔近在咫尺的是二层的仿古形酒楼饭馆,饭招酒旗飘扬,与塔比肩。塔近年维修过,四周圈以铁栅,保护尚好。我们最感兴趣的,是这花塔的塔身各面都作成小龛。
关键词
药王山
宝庆
花塔
七宝台
光宅寺
塔身
砖塔
六角形
兜率天宫
中国佛教
分类号
B947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周时期两京地区的佛教视觉文化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效俊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处
《唐史论丛》
2010年第1期265-280,共16页
文摘
近年,艺术史学界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的理论和方法开始盛行。与古典艺术史学注重学科的独立性和艺术品的绝对价值的哲学相比,视觉文化将研究对象从艺术品(Fine Art)扩展到视觉材料(Visual Material),研究目的由探索作品的艺术价值扩展到社会文化的范畴。在研究方法上也提倡打破学科界线。
关键词
两京
内道场
弥勒像
唐史论丛
久视元年
薛怀义
大云经
七宝台
云经寺
凤阁侍郎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唐代前期北方地区僧俗共同造像的组织结构
6
作者
杨效俊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历史博物馆
出处
《唐史论丛》
CSSCI
2013年第2期58-73,共16页
基金
第三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金(编号:201003663)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前言前人对初唐时期僧俗共同造像已经开展研究。李文生、孙新科利用造像铭文研究发现从北朝至唐代龙门石窟佛社造像的变化:僧俗二众共同参加的佛社造像占所有佛社造像的比例呈减少趋势,佛社机构和首领的设置由繁到简,北朝佛社与寺院的关系较唐朝密切。<sup>[1]</sup>郝春文指出敦煌地区在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中,不少修建洞窟的家庭或家族都把已出家的家庭成员甚至亲属列入。
关键词
组织结构
唐代前期
孙新
郝春文
敦煌地区
唐时期
供养人
上柱国
七宝台
敦煌莫高窟
分类号
K879.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安光宅寺七宝台石刻重构中的图像与复原
白文
《艺术探索》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唐代长安七宝台石刻的十一面观音图像与观念
白文
《文物世界》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为家国而作——莫高窟第321窟十一面观音像的图像特征及主题
郭子睿
沙武田
《美术大观》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中佛迹之旅——宝庆寺与药王山纪胜
金申
《佛教文化》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武周时期两京地区的佛教视觉文化
杨效俊
《唐史论丛》
2010
1
原文传递
6
唐代前期北方地区僧俗共同造像的组织结构
杨效俊
《唐史论丛》
CSSCI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