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带石斑鱼早期形态发育与仔稚幼鱼培育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庆杰 于道德 +1 位作者 高天翔 官曙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8-68,共11页
为掌握一套可行的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septemfasciams)人工繁育操作规程、积累七带石斑鱼生物学资料和苗种培育技术经验,作者对七带石斑鱼早期发育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苗种培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在水温23.5℃士0.5℃、盐... 为掌握一套可行的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septemfasciams)人工繁育操作规程、积累七带石斑鱼生物学资料和苗种培育技术经验,作者对七带石斑鱼早期发育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苗种培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在水温23.5℃士0.5℃、盐度31、pH7.9~8.2、溶氧量6~8mg/L的条件下,七带石斑鱼的受精卵历时31h5min完成胚胎发育过。胚胎发育可划分5个时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根据卵黄囊、第二背鳍棘与腹鳍棘、鳞片和体色的变化,七带石斑鱼胚后发育可划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又可分为前期仔鱼和后期仔鱼。在水温24~26℃,盐度28的海水中培育,初孵至2日龄(dayposthatching,dph)仔鱼是前期仔鱼,3-30dph为后期仔鱼,31-57dph为稚鱼期,58dph进入幼鱼期。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的生长与收缩是七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特征。第二背鳍棘的长度在仔鱼28~30dph达到最大值,占仔鱼全长的81%。这些特点增加了苗种培育的难度和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 人工繁育 形态发育 苗种培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