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七归滴丸成型工艺考察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忠文
袁超
葛淑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9-42,共4页
目的:优选七归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丸重变异系数、外观评分(圆整度、硬度、色泽)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药物-基质、滴距、料温、滴速对七归滴丸成型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成型工艺...
目的:优选七归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丸重变异系数、外观评分(圆整度、硬度、色泽)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药物-基质、滴距、料温、滴速对七归滴丸成型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药物-基质(1∶2),料温85℃,滴速45滴/min,滴距9 cm,冷却柱长110 cm,冷凝剂为液状石蜡,冷凝剂温度12℃;丸重差异<10%,溶散时限5.02 min。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七归滴丸成型率高,符合滴丸制剂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归滴丸
成型工艺
液状石蜡
聚乙二醇
丸重差异
原文传递
HPLC测定七归滴丸中阿魏酸、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的含量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中文
陈龙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2-116,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七归滴丸中阿魏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6%冰醋酸(30∶70),检测波长为323 nm,测定阿魏酸;采用C18柱(4.6 mm×250 mm,5μm)...
目的:建立测定七归滴丸中阿魏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6%冰醋酸(30∶70),检测波长为323 nm,测定阿魏酸;采用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结果:阿魏酸的回收率为99.18%(RSD 1.4%);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回收率分别为98.77%(RSD1.71%),98.94%(RSD 1.58%),99.48%(RSD 1.65%)。结论:此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七归滴丸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七归滴丸
阿魏酸
三
七
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原文传递
七归滴丸成型工艺考察
3
作者
张冠雷
《科技尚品》
2017年第2期13-13,共1页
目的:要优选七归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按照七归滴丸的外观评分、容散时限和丸重变异系数作为综合评分的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进行滴速、基质、滴距和料温对七归滴丸成型工艺的基本影响.结果:最佳的成型工艺就是以...
目的:要优选七归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按照七归滴丸的外观评分、容散时限和丸重变异系数作为综合评分的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进行滴速、基质、滴距和料温对七归滴丸成型工艺的基本影响.结果:最佳的成型工艺就是以聚乙二醇400作为基质,药物—基质,这一比例是1:2,料温是85℃,滴速是45滴/h,冷却柱的长度是1101cm,冷凝剂必须要是液状的石蜡,冷凝剂的温度是12℃,丸重的差异小于10%.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性是可行的,七归滴丸制备的成型率比较高在,是符合七归滴成型工艺的基本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归滴丸
成型工艺
丸重差异
液状石蜡
原文传递
题名
七归滴丸成型工艺考察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忠文
袁超
葛淑兰
机构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9-42,共4页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课题(J07YD10)
文摘
目的:优选七归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丸重变异系数、外观评分(圆整度、硬度、色泽)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药物-基质、滴距、料温、滴速对七归滴丸成型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药物-基质(1∶2),料温85℃,滴速45滴/min,滴距9 cm,冷却柱长110 cm,冷凝剂为液状石蜡,冷凝剂温度12℃;丸重差异<10%,溶散时限5.02 min。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七归滴丸成型率高,符合滴丸制剂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
七归滴丸
成型工艺
液状石蜡
聚乙二醇
丸重差异
Keywords
Qigui dropping pills
molding technology
liquid paraffin
polyethylene glycol
pill weight difference
分类号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HPLC测定七归滴丸中阿魏酸、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的含量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中文
陈龙华
机构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2-116,共5页
文摘
目的:建立测定七归滴丸中阿魏酸、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6%冰醋酸(30∶70),检测波长为323 nm,测定阿魏酸;采用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结果:阿魏酸的回收率为99.18%(RSD 1.4%);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回收率分别为98.77%(RSD1.71%),98.94%(RSD 1.58%),99.48%(RSD 1.65%)。结论:此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七归滴丸的质量。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七归滴丸
阿魏酸
三
七
皂苷R1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Keywords
HPLC
Qigui drop pill
ferulic acid
notoginsenoside R1
ginsenoside Rg1 and Rb1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七归滴丸成型工艺考察
3
作者
张冠雷
机构
黑龙江省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科技尚品》
2017年第2期13-13,共1页
文摘
目的:要优选七归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按照七归滴丸的外观评分、容散时限和丸重变异系数作为综合评分的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进行滴速、基质、滴距和料温对七归滴丸成型工艺的基本影响.结果:最佳的成型工艺就是以聚乙二醇400作为基质,药物—基质,这一比例是1:2,料温是85℃,滴速是45滴/h,冷却柱的长度是1101cm,冷凝剂必须要是液状的石蜡,冷凝剂的温度是12℃,丸重的差异小于10%.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稳定性是可行的,七归滴丸制备的成型率比较高在,是符合七归滴成型工艺的基本要求的.
关键词
七归滴丸
成型工艺
丸重差异
液状石蜡
分类号
O212.6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七归滴丸成型工艺考察
李忠文
袁超
葛淑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
9
原文传递
2
HPLC测定七归滴丸中阿魏酸、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的含量
李中文
陈龙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
5
原文传递
3
七归滴丸成型工艺考察
张冠雷
《科技尚品》
201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