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情过度和情绪反常有损健康
1
作者 刘保祥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07年第13期30-30,共1页
我国二千多年前成书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学说,认为七情过激可使内脏气机发生紊乱,致人疾病,并有“七情过度则伤人”的精辟论述。
关键词 学说 绪反常 健康 《黄帝内经》 医学典籍 七情过激
下载PDF
心理情感刺激与骨伤病势变化分析
2
作者 韦坚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716-2717,共2页
关键词 骨伤疾病 七情过激 心理
下载PDF
简议中医情志护理
3
作者 孙宝毅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4期298-298,共1页
中医情志护理渊源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就有”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的论述。历代名医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充分阐述了注意情志调... 中医情志护理渊源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就有”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的论述。历代名医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充分阐述了注意情志调节在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中的重要作用。情志中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中又把“怒、喜、思、忧、恐”称为五志。在正常情况下,这七种情志是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但七情过激过剩则会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志护理 《黄帝内经》 春秋战国时期 精神内守 七情过激 历代名医 防病治病 志调节
下载PDF
情志失调 危害健康
4
《社区医学杂志》 2007年第10X期64-64,共1页
一般情况下,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体正常的心理活动表现,但是当七情过激、过久,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限度,即情志失调时,七情便成了致病因素,会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内损,产生诸多疾患,从而危害健康。
关键词 志失调 危害健康 七情过激 心理活动 致病因素 脏腑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