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方胃痛散联合奥美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嫦 罗伟生 +4 位作者 李桂贤 唐梅文 陈国忠 黄勇华 何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0-612,共3页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散联合奥美拉唑片治疗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前后胃黏膜组织学变化。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周治疗时两组均予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第2~8周时治疗组(30例)给予七方胃痛散联合奥美拉唑片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奥美...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散联合奥美拉唑片治疗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前后胃黏膜组织学变化。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周治疗时两组均予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第2~8周时治疗组(30例)给予七方胃痛散联合奥美拉唑片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奥美拉唑片治疗。治疗结束后,胃镜下取患者胃溃疡周围黏膜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胃镜疗效相似;治疗组胃黏膜厚度和腺体形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方胃痛散能恢复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形态结构,增强溃疡愈合的组织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方胃痛散 奥美拉唑片 溃疡 黏膜形态结构
下载PDF
“七方胃痛散”对胃溃疡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嫦 罗伟生 +3 位作者 唐梅文 陈国忠 黄勇华 李桂贤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散对胃溃疡疗效的影响。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周治疗时2组均予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第2~8周时治疗组(48例)给予七方胃痛散联合奥美拉唑片,对照组(24例)仅用奥美拉唑片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进行中医症状...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散对胃溃疡疗效的影响。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周治疗时2组均予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第2~8周时治疗组(48例)给予七方胃痛散联合奥美拉唑片,对照组(24例)仅用奥美拉唑片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进行中医症状改善及胃镜下愈合情况的对比观察。1年后随访,观察2组的复发率。结果:七方胃痛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1年复发率及中医主要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七方胃痛散能有效改善胃溃疡患者症状并有抗复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方胃痛散 奥美拉唑片 溃疡
下载PDF
七方胃痛散对胃溃疡患者溃疡愈合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姚春 黄伟贞 +4 位作者 陈国忠 朱永苹 梁雪 彭卓嵛 付蕾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第7期483-485,共3页
目的:从组织学角度(重点考核指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腺体形态)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等方面探讨中药复方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及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第1周治疗时两组... 目的:从组织学角度(重点考核指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腺体形态)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等方面探讨中药复方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及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第1周治疗时两组均予清除幽门螺杆菌(Hp)三联疗法;第2周~第8周时,治疗组给予七方胃痛散,每天1包,分3次温开水冲服,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每日2次,每次20mg。治疗结束后,取胃溃疡愈合处中央及周围黏膜进行两组胃黏膜组织学观察和TGF-β1的免疫组化检测,并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的胃镜下评价。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胃黏膜组织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腺体形态的积分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腺体形态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TGF-β1的表达显著增加,治疗组增加更为明显。结论:七方胃痛散能够提高溃疡愈合质量的可能机制是降低炎症细胞的浸润程度,改善腺体形态和增加TGF-β1受体表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愈合质量 七方胃痛散 奥美拉唑片
下载PDF
七方胃痛散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舒光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35期4999-5000,共2页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散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9例慢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尾号单双号的形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方胃痛散治疗,分析2组胃黏膜修复效果和症状...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散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9例慢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尾号单双号的形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七方胃痛散治疗,分析2组胃黏膜修复效果和症状改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的胃黏膜修复效果和症状改善评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胃炎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给予七方胃痛散能够显著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效修复胃黏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七方胃痛散 症状 黏膜
下载PDF
七方胃痛散治疗慢性胃炎46例临床疗效 被引量:6
5
作者 谭全肖 罗伟生 赵一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33-234,共2页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散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心下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及治疗,对照组46例用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七方胃痛散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心下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2例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及治疗,对照组46例用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七方胃痛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17例,治愈率38.6%,显著高于对照组17.8%,P<0.05;观察组Hp转阴率为56.0%,对照组的Hp转阴率为57.9%。[结论]七方胃痛散可以有效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心下痞 七方胃痛散 寒热错杂型
原文传递
罗伟生教授治疗胃脘痛临床经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黎妍 罗伟生 禤传凤 《陕西中医》 2019年第5期658-660,共3页
罗伟生教授认为胃脘痛,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临床发病以脾虚为根本病因,以气滞、血瘀、寒邪、湿热等为标,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分为肝气犯胃、瘀血停胃、寒邪客胃、湿热中阻、饮食伤胃、脾胃虚寒等证型。临床上多见肝气犯胃型,... 罗伟生教授认为胃脘痛,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临床发病以脾虚为根本病因,以气滞、血瘀、寒邪、湿热等为标,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分为肝气犯胃、瘀血停胃、寒邪客胃、湿热中阻、饮食伤胃、脾胃虚寒等证型。临床上多见肝气犯胃型,肝气犯胃又可分为肝郁气滞与肝郁脾虚两类,故治疗胃脘痛,罗教授主要以调理肝脾为主。肝郁气滞当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肝郁脾虚当以益气健脾,疏肝和胃。并在治疗上独创七方胃痛散,辨证治疗各类顽固性胃脘痛。罗教授强调治疗胃痛一定要分清虚实寒热,在治疗上要因人而异,调和气血阴阳,最终才能达到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胃和自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方胃痛散 经验总结 调理肝脾 不和 脾虚
下载PDF
罗伟生治疗心下痞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全肖 赵一娜 +1 位作者 唐梅文 罗伟生 《河南中医》 2017年第4期584-586,共3页
罗伟生教授认为心下痞的病因常来自太阳证误下以后,里虚邪陷所致;但亦有饮食不节、肝胃不和、情志抑郁、中气不足、复感外邪等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心下痞证的发生。心下痞病机主要是脾胃气虚,中焦气机不利,气机壅滞,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罗... 罗伟生教授认为心下痞的病因常来自太阳证误下以后,里虚邪陷所致;但亦有饮食不节、肝胃不和、情志抑郁、中气不足、复感外邪等多种致病因素导致心下痞证的发生。心下痞病机主要是脾胃气虚,中焦气机不利,气机壅滞,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罗伟生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心下痞,临证时同病异治,分清寒热虚实错杂之偏盛。七方胃痛散为罗伟生教授从医30余年的临床经验方,治疗心下痞具有抑制炎症介质、修复胃黏膜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下痞 半夏泻心汤 七方胃痛散 罗伟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