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星河保护区苍鹭巢特征及巢周环境 被引量:6
1
作者 朱井丽 吴庆明 《野生动物》 2012年第3期143-145,共3页
2011年4月,在七星河保护区内用生境因子测定法、样方法对苍鹭的巢选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七星河保护区苍鹭巢为地面型,均营巢于芦苇沼泽,窝卵数以4~5枚卵居多(84.21%);(2)巢外径为95.31±1.30 cm,巢内径为40.29±0.5... 2011年4月,在七星河保护区内用生境因子测定法、样方法对苍鹭的巢选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七星河保护区苍鹭巢为地面型,均营巢于芦苇沼泽,窝卵数以4~5枚卵居多(84.21%);(2)巢外径为95.31±1.30 cm,巢内径为40.29±0.54 cm,巢高为57.51±1.91 cm,巢深为11.51±0.35 cm;(3)巢周水深为42.18±1.94 cm,距道路距离为446.58±13.9 m,巢周芦苇高度为323.12±3.87 cm,密度为263.17±4.20根/m^2,直径为8.11±0.41 mm,盖度为1.32±0.07%。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栖息型、水位、芦苇处理方式的不同,苍鹭巢特征和巢周环境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鹭 巢结构特征 巢周环境 七星河保护区
下载PDF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红嘴鸥孵化期行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洪庆 孙继旭 +2 位作者 郭华兵 陈维建 李晓民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5年第1期91-93,共3页
2014年5月10日~2014年5月20日在七星河保护区对红嘴鸥孵化期的行为规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在孵化期的时间分配中觅食行占26.14%,游走行为22.51%,理羽行为15.65%,静栖行为15.24%,警戒行为13.04%,争斗行为4.92%,求偶行为2.23%,其余行... 2014年5月10日~2014年5月20日在七星河保护区对红嘴鸥孵化期的行为规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发现在孵化期的时间分配中觅食行占26.14%,游走行为22.51%,理羽行为15.65%,静栖行为15.24%,警戒行为13.04%,争斗行为4.92%,求偶行为2.23%,其余行为较少;日节律显示,觅食行为在一天中出现两次的高峰,分别是在6:00~7:00和15:00~16:00,低谷出现在12:00~13:00这个时间段,游走行为的高峰出现在7:00~8:00和14:00~15:00,低谷出现在12:00~13:00,静栖行为的高峰出现在12:00~13:00和17:00~18:00,在其他时间静栖行为比较稳定,无太大变化。理羽行为、警戒行为和争斗行为出现的频次较稳定,无大的波动,而求偶行为属偶见,未发现有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嘴鸥 孵化期 行为 七星河保护区
下载PDF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玉荣 范丁一 +1 位作者 李国忠 马建章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125,129,共6页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入手,应用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CPA)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的理论,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各个管理过程的信息,从管理有效性评价的背景、规划、投入、过程、产出和结...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入手,应用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CPA)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的理论,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各个管理过程的信息,从管理有效性评价的背景、规划、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 5个方面对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的总得分为77.8分,说明七星河国家级保护区总体的管理水平处于良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 管理 有效性
下载PDF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孵化期行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娜 李晓民 《野生动物》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是丹项鹤的重要繁殖地,2011年4~5月对保护区繁殖前期的丹顶鹤孵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丹顶鹤孵化期的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各行为频率依次为:繁殖31.34%、觅食28.26%、警戒20....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是丹项鹤的重要繁殖地,2011年4~5月对保护区繁殖前期的丹顶鹤孵化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丹顶鹤孵化期的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各行为频率依次为:繁殖31.34%、觅食28.26%、警戒20.12%、静栖8.99%、游走4.51%、其他6.78%。在不同繁殖阶段,丹顶鹤各行为的生境分配存在一定差异。在产卵前期,繁殖行为主要发生在芦苇火烧地,觅食行为主要发生在农田;在孵化初期,繁殖行主要发生在苇丛里,觅食行为主要发生在芦苇火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孵化初期 行为 七星河保护区
下载PDF
黑龙江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白琵鹭种群数量和巢址选择初步调查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鸿浩 崔守斌 +5 位作者 裴仲旭 张翼翔 纪春波 陈辉 项仪 隋鸣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86-88,共3页
从2006年至2012年,采用路线法和定点观测法对黑龙江省宝清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白琵鹭的种群和鸟巢的数量、巢址特征和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白琵鹭鸟巢数目较多,达到一定规模,主要选择芦苇作为巢材,营巢区范围... 从2006年至2012年,采用路线法和定点观测法对黑龙江省宝清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白琵鹭的种群和鸟巢的数量、巢址特征和分布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白琵鹭鸟巢数目较多,达到一定规模,主要选择芦苇作为巢材,营巢区范围内有白鹭、苍鹭、骨顶鸡等其他鸟类,与白琵鹭共同生存.了解了保护区内白琵鹭的生存状况及所处生态环境,为本保护区及其它相关科研机构提供客观真实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 种群数量
下载PDF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观鸟旅游资源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琳 崔守斌 +4 位作者 陈辉 高智晟 刘鹏 吴冰 于占东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36-38,64,共4页
从2008年至2010年,采用路线法对黑龙江省宝清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4条观鸟路线进行了系统的资源调查,多次调查共记录常见大型湿地鸟类35种,8672只,隶属6目11科.调查结果表明,以路线①的鸟类多样性为最高,是预计最为合理的观鸟路... 从2008年至2010年,采用路线法对黑龙江省宝清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4条观鸟路线进行了系统的资源调查,多次调查共记录常见大型湿地鸟类35种,8672只,隶属6目11科.调查结果表明,以路线①的鸟类多样性为最高,是预计最为合理的观鸟路线.了解了保护区内各路线常见大型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的生存状况及所处生态环境,为该保护区旅游开发及科研调查提供客观真实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 观鸟旅游 资源分析
下载PDF
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芳芳 于洪贤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63-66,共4页
在对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保护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4点建议,旨在为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 在对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保护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4点建议,旨在为七星河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 旅游资源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下载PDF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郑涛 崔守斌 +3 位作者 裴仲旭 纪春波 张翼翔 陈辉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8-72,共5页
采用SWOT分析法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得出黑龙江七星国家级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不仅具备景观资源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旅游环境优越等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先决条件,而且拥... 采用SWOT分析法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得出黑龙江七星国家级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不仅具备景观资源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旅游环境优越等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先决条件,而且拥有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利形势和地方政策大力支持的大好机遇;但同时存在湿地保护和专业人员匮乏、旅游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以期对促进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SWOT分析 湿地生态旅游
下载PDF
黑龙江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春季迁徙水禽种群动态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崔守斌 陈辉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81-83,共3页
采用路线法和定点观测法对黑龙江省宝清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迁徙水禽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对保护区鸟类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迁徙水禽 种群动态
下载PDF
湿地气候对周边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黑龙江省七星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红艳 姚俊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33期87-94,共8页
为了研究湿地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达到增产目的。以七星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1961—2008年湿地年平均气温、降水和周边3乡1场粮食总产、单产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粮产分解,相关系数计算等方法分析粮产趋势变化和湿地气候对周... 为了研究湿地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达到增产目的。以七星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利用1961—2008年湿地年平均气温、降水和周边3乡1场粮食总产、单产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粮产分解,相关系数计算等方法分析粮产趋势变化和湿地气候对周边场、乡粮食生产影响。结果表明:五九七农场在粮食总产、单产和增速方面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青原镇,第三位是尖山子乡,最后一位是七星河乡。说明距离湿地远近对粮产有一定影响,四地粮产特别是五九七粮食增减变化对湿地降水变化有着较好的响应,旱年、降水偏少年粮食增产,反之,大涝、降水偏多的年份减产。同时气温变化对当年粮食产量影响较大,对粮产的趋势Yw增加或减少影响弱一些,而降水变化对Yw产量增加或减少的影响是主要的。由此可见,湿地气候冷湿性对周边粮食生产影响是不利的。尤其是通过近10年气候及粮产实际监测表明,实验结果与上述结论是一致的。应采取治涝措施,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做到旱涝保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 湿地冷湿性气候 周边区域 粮食产量影响 治涝措施
下载PDF
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模式与物种保护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守斌 高智晟 陈辉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4期104-106,共3页
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原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缩影,对黑龙江省乃至整个东北区域的生态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集中式全封闭体制与管理模式下,保护区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物种管理方面产生了积极成效。
关键词 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集中式全封闭体制 管理模式 物种保护
下载PDF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白琵鹭繁殖期生境选择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冰润 李晓民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通过为期2 a(2011~2012年)对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繁殖生境调查和分析,结果认为在七星河保护区白琵鹭主要选择芦苇湿地作为繁殖营巢地;主成分分析其生境选择的决定因子是植被高度、密度、直径和水深... 通过为期2 a(2011~2012年)对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繁殖生境调查和分析,结果认为在七星河保护区白琵鹭主要选择芦苇湿地作为繁殖营巢地;主成分分析其生境选择的决定因子是植被高度、密度、直径和水深,其贡献率分别为43.6%、18.5%、15.7%、13.4%,累计贡献率超过92%以上,其中生境选择与植被高度、密度呈正相关,与植被直径呈负相关,即白琵鹭倾向于选择植被高度高、密度大且植被直径细的芦苇湿地营巢繁殖;由正态分布统计得到理论白琵鹭繁殖最优生境满足4个条件:植被高度为(209±5.7 5)cm,植被密度为(64±4.92)根/m^2,植被直径为(0.64±0.04)cm,水深为(59.7±0.9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琵鹭 繁殖生境选择 主成分分析 正态分布分析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星河浴日的湿地自然风光——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夯实基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守斌 纪春波 裴仲旭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32期99-99,共1页
探讨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何夯实基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可持续发展 方法
下载PDF
沉陲的处女地——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桂华 李波 《野生动物》 2003年第2期30-32,共3页
在辽阔富饶的黑龙江大地上,在美丽平坦的三江平原里,静静沉睡着一片花的世界,鸟的乐园.这里几乎70%以上都被水所覆盖,所有的东西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世界".这就是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 在辽阔富饶的黑龙江大地上,在美丽平坦的三江平原里,静静沉睡着一片花的世界,鸟的乐园.这里几乎70%以上都被水所覆盖,所有的东西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世界".这就是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双鸭山市境内的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芦苇沼泽 草甸 浅水沼泽 深水沼泽 水域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就及发展对策
15
作者 孙雯 崔守斌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5期26-27,共2页
介绍了黑龙江省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取得的成就,阐述了保护区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成就 发展对策
下载PDF
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琵鹭巢区配置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辉 高智晟 +3 位作者 崔守斌 李秉书 张翼翔 裴仲旭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于2011年和2012年,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黑龙江省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巢的数量、巢址特征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白琵鹭巢数量可达120只,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白琵鹭巢... 于2011年和2012年,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黑龙江省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巢的数量、巢址特征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白琵鹭巢数量可达120只,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白琵鹭巢呈碗状,建造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荡中,筑巢材料为芦苇,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79.31±3.09)cm,巢长径为(55.93±2.81)cm。白琵鹭喜营群巢,而且与苍鹭(Ardea cinerea)、白鹭(Egretta garzetta)、骨顶鸡(Fulica atra)等异种鸟类集群营巢。对白琵鹭巢区配置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对白琵鹭的进一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琵鹭 巢区配置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2017年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摄食功能群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明霄阳 柴一涵 +3 位作者 马瑞富 孟瑶 田紫金 刘曼红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3-681,共9页
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的河流、湖泡和沼泽中,各设置了6个采样点,于2017年5月10日、7月10日和9月10日,在各采样点,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对大型底栖动物样品进行物种鉴定,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 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的河流、湖泡和沼泽中,各设置了6个采样点,于2017年5月10日、7月10日和9月10日,在各采样点,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对大型底栖动物样品进行物种鉴定,研究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划分了大型底栖动物的摄食功能群。研究结果表明,在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采样点,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14目32科66种;5月(春季)和9月(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量和密度都大于7月(夏季),5月和9月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都大于7月;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和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在5月、7月和9月都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物种;可以将该保护区的大型底栖动物划分为捕食者、直接集食者、过滤收集者、刮食者、撕食者和杂食者6种摄食功能群,刮食者为优势摄食功能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摄食功能群 多样性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白琵鹭保护与救护
18
作者 崔守斌 姜超 马瑞富 《畜牧业环境》 2022年第6期25-26,共2页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的重要繁育地和栖息地。在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安装红外线相机、无人机空中拍摄、人工撑船实地调查等方式开展白琵鹭监测调查研究,完成了白琵鹭在七星河湿地内繁育数量、生活...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的重要繁育地和栖息地。在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安装红外线相机、无人机空中拍摄、人工撑船实地调查等方式开展白琵鹭监测调查研究,完成了白琵鹭在七星河湿地内繁育数量、生活种群、白琵鹭觅食生境、繁育生境及筑巢生境及分布的监测调查研究等目标,增强了对白琵鹭种群现状、分布范围、栖息环境、繁育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提升了保护区白琵鹭科普教育宣传水平及工作人员白琵鹭野外救护业务水平,对更好地了解和保护白琵鹭,更有效的促进湿地生境向有利于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育的优良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琵鹭 种群监测
下载PDF
三江平原白枕鹤孵化期觅食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荆心 李晓民 《野生动物》 2013年第2期98-100,共3页
2011年4月20日~5月7日,以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繁殖的白枕鹤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对孵化期白枕鹤的觅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枕鹤偏好在芦苇地和苔草地中觅食,多以植物的嫩叶为食。孵化期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中觅食行为... 2011年4月20日~5月7日,以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繁殖的白枕鹤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取样法对孵化期白枕鹤的觅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枕鹤偏好在芦苇地和苔草地中觅食,多以植物的嫩叶为食。孵化期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中觅食行为所占时间为39.31%。日节律显示:觅食行为在一天中出现2次高峰,即6:00~8:00和16:00~17:00之间,而在14:00~15:00出现低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枕鹤 觅食行为 孵化期 七星河保护区
下载PDF
三江、松嫩平原丹顶鹤春季食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华兵 李晓民 +1 位作者 王思睿 王令刚 《野生动物》 2013年第3期165-170,共6页
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通过对扎龙自然保护区和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春季食物组成和营养特征的研究,对比分析了两地丹顶鹤的取食异同。结果显示:两地丹顶鹤春季的食物组成差异不大,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黑三棱科和蓼科为取食对象,其... 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通过对扎龙自然保护区和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春季食物组成和营养特征的研究,对比分析了两地丹顶鹤的取食异同。结果显示:两地丹顶鹤春季的食物组成差异不大,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黑三棱科和蓼科为取食对象,其中玉米、芦苇、狭叶黑三棱、三穗苔草和碱蓬等为两地丹顶鹤最重要的食物组成,采食比例可达75%左右。另外,两地丹顶鹤均将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粗纤维含量相对较低的植物作为其主要的食物组成。这表明获取大量营养物质是该时期丹顶鹤进食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性 春季 丹顶鹤 扎龙自然保护区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