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域七调起源之争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应时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5-81,5,共7页
1904年,在南印度普度可台州库几米亚马来发现了刻有7个调名的碑文,日本和西方学者自1907年起就开始对库几米亚马来七调碑梵文进行研究,也引发了有人将西域七调的起源与之联系起来,但在研究中各有各的看法,基本上有以下4种意见:(1)西域... 1904年,在南印度普度可台州库几米亚马来发现了刻有7个调名的碑文,日本和西方学者自1907年起就开始对库几米亚马来七调碑梵文进行研究,也引发了有人将西域七调的起源与之联系起来,但在研究中各有各的看法,基本上有以下4种意见:(1)西域七调起源于印度;(2)西域七调起源于阿拉伯、波斯;(3)西域七调起源于龟兹本土(4)西域七调起源于中原楚汉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七调 龟兹七调 苏祗婆七调 苏祗婆琵琶
下载PDF
工尺七调别论 被引量:6
2
作者 郑荣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59,共5页
中国音乐中使用工尺字谱的历史悠久 ,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记叙方式及不同的视谱方法 ,还尚存在着不同调名对同一谱字的不同音位、律音的选择功能 ,以及正声、清商、下徵三律调之间工尺七调的转换方法和不同时期的历史现状。本文就以上... 中国音乐中使用工尺字谱的历史悠久 ,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记叙方式及不同的视谱方法 ,还尚存在着不同调名对同一谱字的不同音位、律音的选择功能 ,以及正声、清商、下徵三律调之间工尺七调的转换方法和不同时期的历史现状。本文就以上诸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及不同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尺 谱字 字位 七调 唱名 正声 下徵
下载PDF
清代工尺七调系统的丰富发展与多类型并存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宏锋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6-80,共15页
文章依据文献史料和传统音乐调名遗存,梳理明清自俗乐二十八调转型为工尺调名后,不同工尺调命名体系的历史演化逻辑、乐学内涵特征和相互联系。认为,明末以来的工尺调名实践应用,存在"正宫调系统→小工调系统→乙字调系统"的... 文章依据文献史料和传统音乐调名遗存,梳理明清自俗乐二十八调转型为工尺调名后,不同工尺调命名体系的历史演化逻辑、乐学内涵特征和相互联系。认为,明末以来的工尺调名实践应用,存在"正宫调系统→小工调系统→乙字调系统"的演化历程。这些基础调名和转调关键音不一的各宫调系统,在保持相互调名和调高关系一致的同时,也在传统音乐的丰富实践中不断转型,依照"尊崇上字宫音"或"不同系统混用"等原则,讹变出多种类型的宫调体系。现存诸多传统音乐品类中形态各异、结构不一的工尺调名系统,都是宫调理论自唐宋一路走来,历经明清工尺调转型与丰富发展后,在现存传统音乐实践中积淀遗留和继续施用的结果,其主体逻辑关系可在宫调理论的"有序演化"与"因势讹变"中获得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尺七调 正宫 小工 乙字 俗乐(燕乐)二十八 理论
下载PDF
工尺七调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杜亚雄 《音乐探索》 2015年第4期3-8,共6页
"工尺七调"是明清以来传统音乐中用以表示调高标准的七均,在我国传统乐学的宫调部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杨荫浏先生认为用筒音为A的笛子,工尺七调中的上字调即为字母调名之B调、尺字调为C调、小工调为D调、凡字调为E调、六... "工尺七调"是明清以来传统音乐中用以表示调高标准的七均,在我国传统乐学的宫调部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杨荫浏先生认为用筒音为A的笛子,工尺七调中的上字调即为字母调名之B调、尺字调为C调、小工调为D调、凡字调为E调、六字调为F调、五字调为G调、乙字调为A调。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有关基本乐理的论文和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著作都因袭了这种说法。其中的上字调不是B调,凡字调也不是E调,而分别是B调和E调。从笛子的指法、乐律、文献、民间旋宫技法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并指出工尺七调是在五度圈上任选一调,以其为原调向属方向和下属方向各扩展三调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尺七调 笛子指法 乐律 旋宫技法
下载PDF
工尺七调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善武 《音乐探索》 2016年第4期31-40,共10页
工尺七调是直接承袭自燕乐七宫,为明清以来传统音乐中广泛应用,一般于曲笛上以三孔D为基准所表明的一个现实的乐调系统。工尺七调之间的关系基于笛管乐器条件,按照一律以七声和七声为角方式构成,具有乐调逻辑的确定性与规律性。现有工... 工尺七调是直接承袭自燕乐七宫,为明清以来传统音乐中广泛应用,一般于曲笛上以三孔D为基准所表明的一个现实的乐调系统。工尺七调之间的关系基于笛管乐器条件,按照一律以七声和七声为角方式构成,具有乐调逻辑的确定性与规律性。现有工尺七调的表述不是某个人提出的,而是对于历史乐调与现实传存规律的遵循与反映。工尺七调作为一个乐调系统,其于曲笛上表明的关系没有问题。对于曲笛两个音孔出现的调的出入,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从历史的、现实的、逻辑的各种角度入手,考虑到乐调形成与实际应用中三孔与筒音基准的不同、一支笛管上表述与不同乐器实施、一般规律之外的特殊例外等诸多条件因素,从而对这个乐调系统努力获得一个比较客观、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尺七调 曲笛 半孔 开孔 基准音
下载PDF
龟兹琵琶七调与印度七调碑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菁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4期33-40,47,共9页
古龟兹五弦琵琶使用的是五声性平均七声音阶,所用律制为七平均律。这种音阶从隋、唐以来便在音乐实践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龟兹五弦琵琶的音律对古代中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却认为龟兹琵琶七调名是来源于... 古龟兹五弦琵琶使用的是五声性平均七声音阶,所用律制为七平均律。这种音阶从隋、唐以来便在音乐实践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龟兹五弦琵琶的音律对古代中国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却认为龟兹琵琶七调名是来源于印度的七调碑,实际上是他们的主观臆想。龟兹五弦琵琶七调的名称是古老的吐火罗语,并不是来自印度的梵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兹 五弦琵琶 音律 印度 七调
下载PDF
问题还是要看实质——复《关于“一均七调”的原始著作人问题》
7
作者 杨善武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1-45,共5页
所谓“一均三调”、“一均五调”、“一均七调”之说,是否为古人已有之说,不能局限于术语表面看问题。“四百二十调”的“一均七调”不等于八十四调的一均七调,二者完全属于不同的理论系统。将“四百二十调”的“一均七调”归为古人之说... 所谓“一均三调”、“一均五调”、“一均七调”之说,是否为古人已有之说,不能局限于术语表面看问题。“四百二十调”的“一均七调”不等于八十四调的一均七调,二者完全属于不同的理论系统。将“四百二十调”的“一均七调”归为古人之说,似乎很尊重“原始著作人”的权益,实际上则是将古代理论中原本没有的东西塞给了古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均七调 内涵实质 八十四 “四百二十
下载PDF
苏祗婆“五旦七调”与郑译“八十四调”辨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来璋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4,共6页
旦调之说 ,八十四调之论 ,争讼多年 ,其间不乏建树。笔者所作“辨析” ,乃多年研讨我国宫调理论之一部分。本文从古今音乐实践的考查中 ,辨明了苏祗婆“五旦七调”之本意 ,并对郑译据苏祗婆旦调之说所推演的“八十四调”进行了解析。同... 旦调之说 ,八十四调之论 ,争讼多年 ,其间不乏建树。笔者所作“辨析” ,乃多年研讨我国宫调理论之一部分。本文从古今音乐实践的考查中 ,辨明了苏祗婆“五旦七调”之本意 ,并对郑译据苏祗婆旦调之说所推演的“八十四调”进行了解析。同时 ,考查了郑译所设“应声”之本意并绘制了“应声旋宫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祗婆 郑译 五旦 七调 八十四 应声 理论
下载PDF
一均只有三宫吗?——民间七(平均)律之翻七调究竟是一均还是七均?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新财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1-14,共4页
燕乐四声调属于宫 (音阶 )层次 ,而非调 (调式 )层次 ,所以古无“三层次”之说 !一均不只三宫 ,而有六宫 ,正就是燕乐的四声调 (民乐四调 )与六声调 (日本的六音阶 ) ,所以古无“三宫”之说 !民乐用七 (平均 )律 ,所翻的七调 ,只用七律 ... 燕乐四声调属于宫 (音阶 )层次 ,而非调 (调式 )层次 ,所以古无“三层次”之说 !一均不只三宫 ,而有六宫 ,正就是燕乐的四声调 (民乐四调 )与六声调 (日本的六音阶 ) ,所以古无“三宫”之说 !民乐用七 (平均 )律 ,所翻的七调 ,只用七律 ,故为一均下的七宫 ,七声调 (音阶 ) ,而非用配指气控 ,以十二律所翻的七律调 (调高 )若笛子所用竟为十二律 ,则与其它只用七 (平均 )律乐器之所奏 ,如何能合 ?“同均三宫”观念与“均、宫、调三层次”观念 ,是中国古代乐学理论中探讨已久的基础乐理问题。台湾省学者孙新财先生对此问题热心钻研 ,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本刊本着“百家争鸣”学术方针发表此文 ,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这问题的关注。必要时本刊可开辟更多版面围绕这一问题发表争论文章 ,使真理愈辩愈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均三宫 七调 四声 燕乐 口古乐 中国
下载PDF
苏祗婆琵琶七调起源探析
10
作者 孙振民 《黄河之声》 2019年第10期47-47,共1页
苏祗婆是龟兹乐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对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和中外音乐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苏祗婆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创造了苏祗婆调式音阶。但对于苏祗婆调式音阶的起源在学术界是有所争议。这种争议是苏祗婆调式音阶起源复杂性的反映。汉... 苏祗婆是龟兹乐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对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和中外音乐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苏祗婆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创造了苏祗婆调式音阶。但对于苏祗婆调式音阶的起源在学术界是有所争议。这种争议是苏祗婆调式音阶起源复杂性的反映。汉唐之际丝绸之路开通和发展导致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苏祗婆的调式音阶正是这种交流和融合的产物。所以苏祗婆调式音阶是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融的结果,起源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祗婆 七调 式音阶 起源
下载PDF
从六十调到工尺七调
11
作者 李芸倩 《黄河之声》 2018年第22期10-10,共1页
先秦到明清,中国的调式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经过梳理可以发现宫调史的发展轨迹是从六十调、八十四调到二十八调到最终形成工尺七调,这是一个从偏向理论存在到注重实践使用的一个变化的过程。
关键词 六十 八十四 二十八 工尺七调
下载PDF
央行年内第三次七调准备金率准备金率已达历史高位
12
《黑龙江金融》 2011年第3期16-16,共1页
央行3月18日宣布,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似的历史高位。1月底,我国人民... 央行3月18日宣布,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后,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似的历史高位。1月底,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72.59万亿元,以此计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大致“冻结”商业银行资金逾3600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 历史 大型商业银行 七调 金融机构 存款余额 银行资金
下载PDF
“工尺七调”释读
13
作者 屠金梅 刘勇 《中国音乐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2,共7页
《中国音乐词典》收有“民间工尺七调”一条,其释文涉及《通雅》中的一段话和《中国音乐史纲》中的若干内容。词条和《通雅》《史纲》所涉问题,包括什么是“七均”、“新音阶主调音”、太常笛调高、调名之含义、笛上翻调方法、四度相生... 《中国音乐词典》收有“民间工尺七调”一条,其释文涉及《通雅》中的一段话和《中国音乐史纲》中的若干内容。词条和《通雅》《史纲》所涉问题,包括什么是“七均”、“新音阶主调音”、太常笛调高、调名之含义、笛上翻调方法、四度相生理论、南曲音阶形式等。笔者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就以上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尺七调 新音阶主 四度相生
原文传递
“七平均律”琐谈——兼及旧式均孔曲笛制作与转调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正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6-28,共3页
本文从笛子两千年来的制作工艺 ,以及日本存留的我国隋唐时代尺八的制作与音律实际 ,认定我国民间使用的所谓”七平均律”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并认定这种律制与笛律相关。结合笛子翻七调的要领 ,以及这种旧式均孔笛制作上的特定要求 ... 本文从笛子两千年来的制作工艺 ,以及日本存留的我国隋唐时代尺八的制作与音律实际 ,认定我国民间使用的所谓”七平均律”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并认定这种律制与笛律相关。结合笛子翻七调的要领 ,以及这种旧式均孔笛制作上的特定要求 ,认定其律制绝非音程为 171.3音分的”七平均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律 旧式均孔笛 隋唐尺八 七调
下载PDF
何为五旦七调——让音乐本体说话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林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56,共10页
北周武帝宇文邕与突厥和亲,聘阿史那公主为皇后,一批西域伎人随之入朝,同时将西域优秀的音乐文化带人中原,苏祗婆就是和亲陪嫁乐队中一位成员。苏祗婆善弹龟兹琵琶,精通龟兹宫调体系理论——五旦七调。
关键词 音乐本体 七调 说话 北周武帝 音乐文化 体系理论 苏祗婆 阿史那
原文传递
唐代二十八调体系为七宫四调结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为民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12,共10页
本文从新的视角对唐代二十八调体系中有关七宫四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并得出与以往不同的结论。
关键词 二十八体系 宫四结构 四旦
下载PDF
调七情,重养神,治未病
17
作者 马晓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0-831,共2页
中医学认为,人的七情是通脏腑的,在中医文献中,"养神"、"摄神"、"调神"等内容占据了核心地位。本文提出了通过恬静淡泊以保神、愉悦自得以守神、顺应四时以畅神、顺志节志以和神、养性移情以怡神等适合... 中医学认为,人的七情是通脏腑的,在中医文献中,"养神"、"摄神"、"调神"等内容占据了核心地位。本文提出了通过恬静淡泊以保神、愉悦自得以守神、顺应四时以畅神、顺志节志以和神、养性移情以怡神等适合现代人的5种养神的方法来调节人的精神情志,从而达到治未病保健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养神
下载PDF
调七情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数则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宏 许丽萍 崔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病历1,男,32岁,干部。2003年10月3日初诊。主诉:睡眠障碍10余年,加重2个月。患者初时因学习紧张而引起入睡困难,辗转反侧,每晚服安定片1-2片可眠数小时。随时间推移,渐至服5片仍无效。曾进行针灸治疗,亦曾服大剂量养心安神中... 病历1,男,32岁,干部。2003年10月3日初诊。主诉:睡眠障碍10余年,加重2个月。患者初时因学习紧张而引起入睡困难,辗转反侧,每晚服安定片1-2片可眠数小时。随时间推移,渐至服5片仍无效。曾进行针灸治疗,亦曾服大剂量养心安神中药多种,如夜交藤、炒枣仁用至2两,亦无效。两月前因多日昼夜不眠,精神几近崩溃,在当地医院注射冬眠灵8支,致休克,后抢救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治疗 顽固性失眠 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 学习紧张 养心安神 安定片
下载PDF
基于并行计算的平面可调七杆机构动力学解析模型研究
19
作者 范书名 林光春 +2 位作者 徐雪梅 张济 徐礼钜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7年第12期1-4,29,共5页
基于运动学分析、凯恩动力学方程及数字-符号法,提出采用并行计算建立平面可调七杆机构动力学解析模型的方法,并研究了构件杆长及惯性参数变化对驱动力/力矩的影响。利用封闭矢量法对平面可调七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各构件的速度... 基于运动学分析、凯恩动力学方程及数字-符号法,提出采用并行计算建立平面可调七杆机构动力学解析模型的方法,并研究了构件杆长及惯性参数变化对驱动力/力矩的影响。利用封闭矢量法对平面可调七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各构件的速度和加速度表达式;将独立广义坐标、杆长及惯性参数作为符号量,其余参数处理为数值量,导出动力学解析模型的数字-符号表达式,并构造了解析模型的并行算法。由于动力学模型及实时代码优化是离线建立的,并且采用并行计算结构,减少了在线计算时间,从而为实时控制打下了基础。给出的仿真实例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可杆机构 动力学解析模型 并行计算 数字-符号法
下载PDF
调神七穴针灸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验案2则 被引量:4
20
作者 熊萃 韦丹 《山西中医》 2021年第4期37-38,共2页
"调神七穴"针灸法,从"调神"的角度出发治疗,从而达到针到病除的效果。所谓"调神七穴",即:百会、四神聪、太阳、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共七穴。七穴合用,方能总调患者心神,即为"调神七穴"... "调神七穴"针灸法,从"调神"的角度出发治疗,从而达到针到病除的效果。所谓"调神七穴",即:百会、四神聪、太阳、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共七穴。七穴合用,方能总调患者心神,即为"调神七穴"法。韦丹主任医师从事针灸的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20余年,为国家第四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现为湖北省中医药"尿失禁"专病门诊主要负责人。韦老师通过辨证论治,运用"调神七穴"法为主治疗尿失禁患者,疗效较好。现将病例2则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针灸疗法 验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