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方丹七郁胶囊质量标准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谭本仁
郑锦坤
+2 位作者
徐晓梅
刘宴林
郭基燕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七郁胶囊的质量标准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复方丹七郁胶囊中的丹参及三七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主要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丹参和...
目的探讨复方丹七郁胶囊的质量标准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复方丹七郁胶囊中的丹参及三七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主要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丹参和三七的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鉴别;丹酚酸B质量浓度在9.94~49.71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2);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为0.23%(n=6);3批复方丹七郁胶囊经6个月加速试验和12个月长期试验考察,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该制剂在常温下保存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
七郁
胶囊
丹参
三
七
丹酚酸B
质量标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丹七郁胶囊水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谭本仁
郑锦坤
+2 位作者
徐晓梅
郭基燕
刘宴林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1期49-51,共3页
目的:优选复方丹七郁胶囊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主要成分丹酚酸B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复方丹七郁胶囊水提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提取时间、加水量对考察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合实际工...
目的:优选复方丹七郁胶囊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主要成分丹酚酸B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复方丹七郁胶囊水提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提取时间、加水量对考察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合实际工作复方丹七郁胶囊最佳提取工艺为每次煎煮2 h,加10倍量水,提取2次。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对有效成分的提取较完全,为复方丹七郁胶囊进一步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
七郁
胶囊
提取工艺
丹酚酸B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冬桂从“七郁”辨治乳腺癌经验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晨阳
陈冬梅
+1 位作者
苏菲
万冬桂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9期176-180,共5页
万冬桂承郁证学说的精华,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乳腺癌核心病机为“七郁”,认为乳腺癌可从气郁、血郁、寒郁、火郁、痰郁、湿郁、食郁辨治,治法分别为疏肝行气解郁、活血化瘀开郁、温阳散寒化郁、清热泻火发郁、健脾化痰祛郁、利湿泄浊消郁...
万冬桂承郁证学说的精华,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乳腺癌核心病机为“七郁”,认为乳腺癌可从气郁、血郁、寒郁、火郁、痰郁、湿郁、食郁辨治,治法分别为疏肝行气解郁、活血化瘀开郁、温阳散寒化郁、清热泻火发郁、健脾化痰祛郁、利湿泄浊消郁、健胃消食化郁。花类药物宣解郁结功效极佳,为治疗乳腺癌七郁证之要药。万冬桂在七郁辨证的基础上灵活应用花类药物,同时注重身心同治,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七郁
花类药物
万冬桂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PLC法测定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宴林
郑锦坤
+3 位作者
徐晓梅
郭基燕
黄义纯
谭本仁
《北方药学》
2016年第9期2-3,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甲酸-水(10∶30∶1∶59)为流动相,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 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甲酸-水(10∶30∶1∶59)为流动相,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 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丹酚酸B在6.25~249.87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51%(RSD为0.3%,n=6)。结论:该法快速,简便易行,结果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复方丹七郁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
七郁
胶囊
丹酚酸B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七情郁毒-癌毒转化”构建乳腺癌“态靶辨治”思路探讨
被引量:
2
5
作者
祁莹洁
李克雄
曾普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6期112-116,共5页
乳腺癌与情志关系密切,应及早进行干预。曾普华教授基于“癌毒-态靶”理论,认为乳腺癌的基本态为“痰瘀毒结、癌毒转化、因癌致虚”,创制靶方固本消岩方,同时注重身心同治,强调治心大于治身,创建乳腺癌“癌毒转化-态靶同调”防治体系,...
乳腺癌与情志关系密切,应及早进行干预。曾普华教授基于“癌毒-态靶”理论,认为乳腺癌的基本态为“痰瘀毒结、癌毒转化、因癌致虚”,创制靶方固本消岩方,同时注重身心同治,强调治心大于治身,创建乳腺癌“癌毒转化-态靶同调”防治体系,临床收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七
情
郁
毒
癌毒
态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丹七郁胶囊的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6
作者
谭本仁
郑锦坤
+2 位作者
徐晓梅
刘宴林
郭基燕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26-328,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复方丹七郁胶囊的质量标准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丹参和三七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丹参和三七的定性鉴...
目的初步研究复方丹七郁胶囊的质量标准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丹参和三七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丹参和三七的定性鉴别均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鉴别。含量测定中丹酚酸B为9.94-49.71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3%(n=6)。3批次复方丹七郁胶囊试样经6个月加速试验和12个月长期试验考察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制剂在常温下保存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
七郁
胶囊
丹参
三
七
丹酚酸B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试从“七郁”病机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
12
7
作者
秦楚峰
夏梦幻
+2 位作者
杨丹倩
薛丹
朱爱松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594-1597,共4页
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朱震亨所构建的"六郁"病机理论密切相关。通过解析郁、六郁与情郁的内涵,探析朱震亨"六郁"学说,认为其中含有气、血、痰、火、湿、食、情七种郁滞,故提出"七郁"概念。通过冠心病...
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朱震亨所构建的"六郁"病机理论密切相关。通过解析郁、六郁与情郁的内涵,探析朱震亨"六郁"学说,认为其中含有气、血、痰、火、湿、食、情七种郁滞,故提出"七郁"概念。通过冠心病各阶段的症状表现分层次探讨"七郁"病机与冠心病的联系,发现情郁、气郁是冠心病形成期的病机特征;食郁、湿郁、火郁是冠心病稳定期的病机特征;痰郁、血郁是冠心病活动期的病机特征,从而阐明冠心病和中医学郁滞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六
郁
七郁
朱震亨
情志
郁
滞
原文传递
参芪郁七汤治疗冠心病1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8
作者
阎真锋
马惠民
《河北中医》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4,共2页
参芪郁七汤治疗冠心病150例临床观察阎真锋(安徽蒙城县医院一分院233500)马惠民(安徽蒙城县中医院233500)冠心病为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厥心痛”范畴。多数患者病情迁延,经久不愈。笔者自19...
参芪郁七汤治疗冠心病150例临床观察阎真锋(安徽蒙城县医院一分院233500)马惠民(安徽蒙城县中医院233500)冠心病为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厥心痛”范畴。多数患者病情迁延,经久不愈。笔者自1987~1991年期间,用自拟“参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
郁
七
汤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丹七郁胶囊质量标准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谭本仁
郑锦坤
徐晓梅
刘宴林
郭基燕
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粵北人民医院
广东省韶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1期30-32,共3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161245]
文摘
目的探讨复方丹七郁胶囊的质量标准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复方丹七郁胶囊中的丹参及三七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主要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丹参和三七的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鉴别;丹酚酸B质量浓度在9.94~49.71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2);丹酚酸B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为0.23%(n=6);3批复方丹七郁胶囊经6个月加速试验和12个月长期试验考察,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该制剂在常温下保存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复方丹
七郁
胶囊
丹参
三
七
丹酚酸B
质量标准
Keywords
Compound Danqiyu Capsules
Salvia Miltiorrhiza
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salvianolic acid B
quality standard
分类号
R932 [医药卫生—生药学]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丹七郁胶囊水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谭本仁
郑锦坤
徐晓梅
郭基燕
刘宴林
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
韶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1期49-51,共3页
基金
2016年广东省中医药局资助课题(编号:20161245)
文摘
目的:优选复方丹七郁胶囊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主要成分丹酚酸B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复方丹七郁胶囊水提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提取时间、加水量对考察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合实际工作复方丹七郁胶囊最佳提取工艺为每次煎煮2 h,加10倍量水,提取2次。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对有效成分的提取较完全,为复方丹七郁胶囊进一步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复方丹
七郁
胶囊
提取工艺
丹酚酸B
正交试验
Keywords
Compound Danqi Yu capsule
extraction process
Salvianolic acid B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冬桂从“七郁”辨治乳腺癌经验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晨阳
陈冬梅
苏菲
万冬桂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日友好医院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9期176-180,共5页
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项目(320.6750.2020-07-24)。
文摘
万冬桂承郁证学说的精华,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乳腺癌核心病机为“七郁”,认为乳腺癌可从气郁、血郁、寒郁、火郁、痰郁、湿郁、食郁辨治,治法分别为疏肝行气解郁、活血化瘀开郁、温阳散寒化郁、清热泻火发郁、健脾化痰祛郁、利湿泄浊消郁、健胃消食化郁。花类药物宣解郁结功效极佳,为治疗乳腺癌七郁证之要药。万冬桂在七郁辨证的基础上灵活应用花类药物,同时注重身心同治,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乳腺癌
七郁
花类药物
万冬桂
名医经验
分类号
R249.8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LC法测定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宴林
郑锦坤
徐晓梅
郭基燕
黄义纯
谭本仁
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
韶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出处
《北方药学》
2016年第9期2-3,共2页
基金
复方丹七郁胶囊工艺制备和质量标准研究
项目编号:20161245
文摘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甲酸-水(10∶30∶1∶59)为流动相,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 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丹酚酸B在6.25~249.87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100.51%(RSD为0.3%,n=6)。结论:该法快速,简便易行,结果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复方丹七郁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关键词
复方丹
七郁
胶囊
丹酚酸B
高效液相色谱法
Keywords
Fufang DanQiYu Capsule
Salvianolic acid B
HPLC
分类号
R927.2 [医药卫生—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七情郁毒-癌毒转化”构建乳腺癌“态靶辨治”思路探讨
被引量:
2
5
作者
祁莹洁
李克雄
曾普华
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6期112-116,共5页
基金
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2021SK200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青年岐黄学者人才项目(2020)
+3 种基金
湖南省科技拔尖领军人才项目(2022RC308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J30417)
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D2022010)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级课题(202115)。
文摘
乳腺癌与情志关系密切,应及早进行干预。曾普华教授基于“癌毒-态靶”理论,认为乳腺癌的基本态为“痰瘀毒结、癌毒转化、因癌致虚”,创制靶方固本消岩方,同时注重身心同治,强调治心大于治身,创建乳腺癌“癌毒转化-态靶同调”防治体系,临床收效甚佳。
关键词
乳腺癌
七
情
郁
毒
癌毒
态靶
Keywords
Breast Cancer
Seven Emotions and Poisoning
Cancer Toxinl State Target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丹七郁胶囊的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6
作者
谭本仁
郑锦坤
徐晓梅
刘宴林
郭基燕
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
广东省韶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26-328,共3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资助项目(20161245).
文摘
目的初步研究复方丹七郁胶囊的质量标准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丹参和三七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丹参和三七的定性鉴别均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鉴别。含量测定中丹酚酸B为9.94-49.71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3%(n=6)。3批次复方丹七郁胶囊试样经6个月加速试验和12个月长期试验考察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制剂在常温下保存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复方丹
七郁
胶囊
丹参
三
七
丹酚酸B
质量标准
分类号
R286.0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从“七郁”病机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
12
7
作者
秦楚峰
夏梦幻
杨丹倩
薛丹
朱爱松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594-1597,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7087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4417)。
文摘
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朱震亨所构建的"六郁"病机理论密切相关。通过解析郁、六郁与情郁的内涵,探析朱震亨"六郁"学说,认为其中含有气、血、痰、火、湿、食、情七种郁滞,故提出"七郁"概念。通过冠心病各阶段的症状表现分层次探讨"七郁"病机与冠心病的联系,发现情郁、气郁是冠心病形成期的病机特征;食郁、湿郁、火郁是冠心病稳定期的病机特征;痰郁、血郁是冠心病活动期的病机特征,从而阐明冠心病和中医学郁滞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冠心病
六
郁
七郁
朱震亨
情志
郁
滞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ix constraints
seven constraints
ZHU Zhenheng
constraint and stagnation of emotion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参芪郁七汤治疗冠心病1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8
作者
阎真锋
马惠民
机构
安徽蒙城县医院一分院
出处
《河北中医》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4,共2页
文摘
参芪郁七汤治疗冠心病150例临床观察阎真锋(安徽蒙城县医院一分院233500)马惠民(安徽蒙城县中医院233500)冠心病为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厥心痛”范畴。多数患者病情迁延,经久不愈。笔者自1987~1991年期间,用自拟“参芪...
关键词
参芪
郁
七
汤
冠心病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59.41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方丹七郁胶囊质量标准及其稳定性研究
谭本仁
郑锦坤
徐晓梅
刘宴林
郭基燕
《中国药业》
CAS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复方丹七郁胶囊水提取工艺研究
谭本仁
郑锦坤
徐晓梅
郭基燕
刘宴林
《中医药导报》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万冬桂从“七郁”辨治乳腺癌经验
张晨阳
陈冬梅
苏菲
万冬桂
《中医药导报》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HPLC法测定复方丹七郁胶囊中丹酚酸B的含量
刘宴林
郑锦坤
徐晓梅
郭基燕
黄义纯
谭本仁
《北方药学》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七情郁毒-癌毒转化”构建乳腺癌“态靶辨治”思路探讨
祁莹洁
李克雄
曾普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复方丹七郁胶囊的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谭本仁
郑锦坤
徐晓梅
刘宴林
郭基燕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7
试从“七郁”病机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秦楚峰
夏梦幻
杨丹倩
薛丹
朱爱松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2
原文传递
8
参芪郁七汤治疗冠心病150例临床观察
阎真锋
马惠民
《河北中医》
北大核心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